從430到195
文/林玉鳳
沒有什麼社會變化與當中的人口變化是沒有關係的,所以,說到遊行,說到澳門人在遊行與漁村澳門”價值認同當中掙扎的同時,我們也有必要知道澳門人口在過去數十年的變化。九十年代,是了解這些變化很重要的十年。
九十年代,除了大規模的移民潮穩定下來,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大學生急速增長。根據統計局的數據,今天澳門五十歲以上的人口,當中的大學生比例佔同齡總人口的百分之六至七之間。六十後的那一批,大學生人口開始增加,即今天四十五至四十九歲之間的,大學生比例是同齡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四十至四十四的,比例是百分之十八。七十後那一批,大學生佔同齡總人口的約百分之三十。他們是九十年代上大學的那批,是第一批大量人數獲得教青局獎助學金升上大學的那一批。
那一批人,見證了澳門很特殊的一個人口向上流動的盛況。1991年,中文成為澳門官方語言的同一年,一批六十後的大學生相對容易的進入了澳門的公務員體系,那時的本地化政策,令進入公職的人,有機會一進就是俗稱“穿梭機”的薪點430的高級技術員位置。可是,因為這樣的職位不多,只消幾年,430位置就好像一下子被填滿了一樣,到了九十年代中, 430的尾班車幾乎就開出了。過了幾年,回歸臨近,趕上尾班車的,連同那些六十後和五十後的430,突然三級跳,在回歸前後成為中高級公務員,他們當中,當時不到三十歲的大有人在。
我的親身經歷是,同屆大學畢業的同學,少數可以趕上尾班車,之後算是一帆風順。趕不上的,在回歸後繼續考公務員的,進去的第一職級越來越低。1998年,第一次有自己的學生畢業去當公務員,那時人人希望的是430,可以實際考上的不少是350。回歸過後不久,大學生進入公職的最普通職位再降一級,變成260。又幾年過去了,230和195才是最多人能進的職級。前兩年,還有些是勞動合同的,薪酬可以比195還低。
因為沒有統一的公務員招聘制度,整個九十年代,公務員本地化帶來的,除了是後殖民地時期常見的本地人升官發財的現象,就是有人是靠關係進入公職的這類故事充斥市場,令進不了的覺得世界不公平。遲進幾年比早進幾年的,工資隨時低一半,而且因為上司跟自己年齡差不多,很難看到自己的升遷希望,在裡面的因為遲入職也覺得不公平。於是,九十年代這個人口向上流動的盛世,留下的,居然是我們對社會公平的詰問。
(我們的世代.之十六)
文:原載2010年5月13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Photo :http://thumbs.dreamstime.com/thumb_224/1199763829x9VPs3.jpg
上一篇:面具落幕,積怨抬頭
下一篇:不是世代問題,是社會問題
鳳姐,我相信你的人品,支持你
私下打電話俾電視"高層"真係一個好蠢既"投訴"方法
你叫我4年後點再支持你???
唔止澳門人要爭氣,你自己都要爭氣
To Nono and Christ:
你們說的,我沒有做過,這是詳細的回應:
http://mypaper.pchome.com.tw/agnesmacau/post/1321041750
衷心感謝你,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