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3 00:38:54小鳳

深水埗的夜晚

圖片來源:http://i.pbase.com/g4/41/526941/2/60526419.IMG_2375.jpg


文/林玉鳳

  在澳門,對香港傳媒上時而被簡化、被扭曲、被美化又被醜化的澳門形象有時會百感交集,可是,當同一個澳門被剖析得一針見血的當兒,也有會種“知我者”的感動。當發現自己很介懷香港人如何看自己的時候,又時候也會反過來問,那自己對香港的了解又有多少?

  第一次到香港,是高中一年級的暑期。在工廠當暑期工時,早就計劃好要在開學前到香港去走一次,當年的目標,是海洋公園。船票等等費用都儲好了,便與同學計劃行程。當年住不起酒店,所以聯繫了同學在香港的姑母以後,就買了最便宜的大船船票,幾個人往碼頭奔去。

  當年船上的記憶,早就模糊了。只記黃昏坐的船,泊岸時是個雨聲剛竭的晚上,第一次坐地鐵的印象也都模糊了,因為當時在地鐵上又餓又冷,覺得混身不舒服,到達同學姑母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十一點了。可是,一切的記憶,都在進門那一刻清晰起來,因為眼前的景象實在太震撼了。

到香港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香港人住房,好像都很大很光鮮的。加上那之前不久,鄰居同學的姐姐嫁給一個香港人,當時在鄰里間引起了一陣哄動,因為大家聽說新郎家買了六十萬的房子給一對新人居住。大概是那時澳門的住房便宣,六十萬是中六合彩頭獎一樣大的天文數字,所以好一陣子,大家都在八卦六十萬買的究竟是那種類別的豪宅。所以,當年出發時聽同學說她姑母的房子也要六十萬的時候,我還以為自己要住進任達華當主角一類電視劇一樣的大房子。

只是,一進門,才發現那是個一房一廳的小屋,房間和廳堂大小相約,房間有一張直接放在地面的雙人床和一個雙門衣櫃,我們三個人的背囊往床尾一擱,便只剩下僅夠給兩個人席地而睡的空間。用今天自己的記憶來量度,那該是個三百呎不到的單位吧!

那一夜,姑母帶我們在濕漉漉的街邊大排檔吃了魚蛋粉,四個人便一起擠在房間裡睡,把我們睡時還沒有回家的姑丈留在廳間的梳化上。那個在深水埗的夜晚,雨一直下,房間裡的冷氣開得很足,我很高興第一次可以在冷氣下睡覺,卻又一直輾轉反側,不明白為什麼六十萬的房子,還是那樣的擠。

(香港2007.之三)
原載2007年7月5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上一篇:電視上的豬油糕

下一篇:北角的天空

小鳳 2007-07-20 08:52:19

cora:
所以我的香港同事到了我家,都會大叫:)
不過,我真不希望住屋大小要跟香港朋友看齊啊!

cora 2007-07-16 10:26:42

很久以前還是坐大船的時候,去香港探姑媽一家,她是在大陸開工廠,可是去到她家嚇了一跳,怎樣家裡小得可憐,一家6口就是在400尺的家裡住。
後來,表姐與她的幾位同學來澳門遊玩,她們住在我家,又後來表姐結婚了,當介紹我與她的同學相識時說到她們曾經來過我家住過,原來我家給她們的感覺是很大很大!
這時我才知道香港的居住環境在我眼中是很細很細。
幾年前我在澳門租屋住是幾百元,最近我又要搬家了,價錢竟然是當年的十倍!

小鳳 2007-07-15 17:49:43

Helen:
內地的樓價問題比澳門更複雜啊!可是,那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問題,其他年齡層的也一樣要面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