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3 09:37:17小鳳

鳴槍示警的通識

圖片來源:CTM 討論區“惡搞”相片遊戲貼
http://forum.cyberct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52756&extra=page%3D1


文/林玉鳳


  如果你是社會常識課或曰通識課一類課的老師,今年“五.一”遊行這一課應該怎樣上呢?

  當老師的朋友謂,事件後第一時間跟初中班上的同學討論,雖然自己提及了很多遊行的權利、訴求與義務,可是,多數同學關心的是“警察為什麼要開槍?”就像翌日報刊的評論一樣,大家關心的焦點還是衝突事件。日來讀了眾多報導和評論,發現澳門人,包括我自己,好像非常在意香港人對事件的報導和評論,倒沒有多少人提出要關心一下我們的下一代怎麼樣看這樣的事情。忽發奇想,覺得應該讓同學都寫有關遊行的文章,但題目卻不妨多點創意,甚或加一點“惡搞”(Kuso)文化在其中。

  遊行鳴槍示警的警員“抽水哥”在事件後成為焦點人物,如果請學生寫一篇抒情文──“抽水哥的日記.五月一日”,除了有機會看到學生如何看待開槍事件,應該還可以了解他們對警員的權力、責任以至壓力的看法。這樣的題目,冷不防還可以看到學生對警方高層就開槍事件的解釋是不是信任。如果嫌這樣的題目不夠學術,應該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抉擇的理由”,請同學做點資料搜集,找出警方說開槍時所根據的“內部指引”,逐條結合學生了解到的現場做分析,寫成一篇議論文或說明文。不要看輕學生求學問的態度和能力,他們的文章,有可能比警方自己的報告還要詳細有力。

  中學的數理科不容易引起多數同學的興趣。這次警察鳴槍而流彈誤中三百米外的市民,雖然是不幸的事情,卻也意外的令很多人對物理學生起久違了的興趣。一時間,拋物線、自由落體、空氣摩擦等等專有名詞充斥網誌、討論區和MSN對話,所以,為了讓同學從事件中燃起對物理科的興趣,老師除了可以用實例重新解釋一篇上述名詞以外,還可以請同學寫一篇 “拋物線的命運”或正正經經的“物理與人生”,內容可科學可抒情,這樣的文章,說不定真的可以讓同學重新認識中學的各個科目,有助同學更正面的對待數理科。

  如果嫌上面的題目真的惡搞,不符嚴肅討論社會重大事件的宗旨,不妨仿傚我的朋友,在跟學生講述事件以後,請他們自己選擇看問題的角度,留給學生這樣的題目:這一課,我們學到了什麼?


原載2007年5月9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專欄
小鳳 2007-05-24 18:30:19

風鈴草:
那就是請抽手哥先現身說法啦!

風鈴草 2007-05-20 14:20:22

好提議
還可以加上心理學課
研究一下抽水哥開槍時的心理狀況

小鳳 2007-05-20 11:37:22

Bensin:
那是你的想法吧?可是,看你的留言,你也快不是“外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