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24 01:34:09小鳳

用願望管治


好像是林語堂寫的,這個世界有兩種人,在吃葡萄的時候,一種是先吃最小的一粒,然後每次吃的都是剩下的最小的一粒;另外一種人,先挑最大的一粒吃,每次吃的都是剩下的最大的一粒。找不出原文核對,只記得那是暗喻悲觀和樂觀的兩種人,悲觀的可能在客觀世界有越來越好的發展,因為他吃的葡萄其實是越來越大的,而樂觀的則剛好相反。

這次看非典型肺炎的處理,也看到這個世界有兩種政府。第一種,應該以香港為代表。記得疫情在香港爆發的最初,官員答記者問的時候說,疫症沒有在香港爆發,也不會在社區蔓延,有些國家發出不要到香港旅遊的警告對香港是不公平的。後來,每天平均有二十多人染病,還一直說疫情受到控制,淘大花園多人染病遲遲不隔離,現在回看,當然覺得有問題,只是,當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有問題。這裡的問題在於,政府每次說一些否定疫情嚴重或預測疫情將會受到控制的言論時,那些話,應該說都不是假話,可是,不是假話卻也不是事實,那只是官員或政府的願望,是希望疫情不嚴重和希望疫情將會受到控制的良好願望。我相信香港當官的沒有一個真心想百姓去死去病,可是,當官的卻絕對有可能因為習慣樂觀,分不開主觀願望與客觀事實。就像今天大家看到香港政府打算成立一個兩億元的基金,特首董建華說是要讓「醫護人員將來接受培訓」,以此作為對醫護人員的激勵或鼓勵一樣,聽的時候,還以為肺炎事件已經過去,是犒賞三軍的時候,想清楚,才發現「一定會戰勝肺炎」還不過是願望,絕對不是事實,犒賞來得太早,代替了支援工作,這就是一個以願望來管治的政府會做的事情。

第二種是以危難來管治的政府,像新加坡。一個市場有兩個人染病,立即關閉三天消毒,再停業十天,同時隔離與染病者有緊密接觸的人,以及在市場工作的所有員工及其家人一共三千五百人,有人看了新聞說措施誇張,可是,你卻不能不否認,新加坡從一開始就比很多地方都有效的控制了疫情。這個政府的做法,是以危難來管治,遇上小危機,會以面對最大的危機的方法來處理,就像一個悲觀的人,在客觀世界可能是發展得更好的。孔子古訓曰要樂天知命,現在才體會到,樂天是優點,可是,如果不知命,不正視現實,則不足為訓矣。

原載2003年4月25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