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3 16:20:50

試後症候群

考試前極力用一種淡然的心情在看待著。
考完之後才開始對於成敗感到焦慮。
這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情?

求學的過程若說不順利未免太不惜福,但大學時候多了很多掙扎和逃避,掙扎著所唸所學究竟是不是自己真心想要;同時也逃避著分數的挫敗感,一方面也享受著大學生的自由和開闊的視界。

反而在離開學校之後,我才一步一步懂得「唸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讀書的習慣一直都有,隨著自己的喜好信手拈來一本又一本的書,除了工具書極少入手,其他倒是翻翻看看沒有閱讀的限制,這種方式的「唸書」對我來說一點都不困難。

但是踏進學校裡的「唸書」,似乎包含了更多的意涵。國文向來沒有問題,歷史也都有中上,數理就只有靠邊站的份,直至今天我仍然沒搞懂,功課好不好到底代表了什麼?雖然學業成就在同儕之中也是一種階級。

瑣碎地扯了一些片斷的感想,我只是想說,不在學校而在職場的這些年,我反而更能體會一種看待「唸書」或「考試」的方式,或者應該說適合自己的方式。以前懵懂的我以為唸書或是考試就是取得高分,但在完全沒有體認自己不適合那種呆板的方式,或者我應該自己確立一個唸書的方向,好好地停下來,勇敢地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唸?」

這樣的反省在一個成人的階段,顯得有些遲了,也有點好笑。到底能好好整理說出口的想法有哪些,也很難清楚說明。簡單說來,我覺得世界很大,人生很廣,在踏出學校之後,我才深刻地體認到,這個世界可以是任何面貌,即便你認真唸書也不能全然掌握世界,以前不認真唸書,也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毀了,雖然我人生中過往的人們不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用這樣粗糙的標準,在衡量人生,大家都籠罩在一種害怕成為廢人的恐懼,卻少有人勇敢離開那個不合腳的體制去追求適合自己的價值。

現下的這個人生階段,我這麼想的:關於有價無價的人生,不是三言二語之間可以論斷,到底怎樣的學習態度才對,也沒有所謂「正確答案」,就像有人一輩子專精於一種職業、一種語言、一種主義;也可以有人一輩子嚐遍各國美食、每種語言都只會個幾句,一時興起學個鋼琴、吉他,以上兩種人都可能有豐富的人生和充實的心靈,也可能沒有,但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自由。真要說我心中確切的想法到底是什麼?,應該是我深切認知到,沒錯,我有我作任何選擇的自由,即便我要成功,我要平凡,我要平庸,那都是我的選擇,而這份自由是應該得到尊重,即便親近的人多麼不認同,那份自由並不會消失,而人所選擇的路,就造就了什麼樣的人生。

我想,現在我覺得世界開闊而充滿喜悅的原因,就是我認識到這份自由,不用和世俗在同一個度量衡上,我也可以有愉悅的人生,不用勉強自己跟隨大家的腳步,喜歡的時候,我也可以跟著世俗的標準──有一份安穩的工作、薪水、社會地位;不高興的時候,我可以自己尋找不同於別人的標準,不論我的選擇是什麼,那都是「我的選擇」。

說穿了,我在這邊像是宣示些什麼般的自言自語,說些什麼「我的選擇」,強調我的選擇的「自由權」,只是想要得到一些尊重。那所謂的尊重,就是不帶著評價(當然人難免心裡會有評價),在對方的言語中,可不可以不要那麼急著告訴我,他的價值觀,世俗的價值觀,他認為云云,別人認為云云,而是真的去了解,到底我的選擇的原因,我基於什麼樣跟他不同的價值觀而去選擇,對方不用認同我,他也不用跟隨我,只是在他腦海中升起、嘴巴裡吐出「他的價值觀及想法」之前,先聽一聽、想一想,我到底說的是什麼。我想我要的只是一份尊重,試著了解可以是一種尊重,即便試了之後不能了解,但那「試著」這個動作所耗費的時間,或許可以讓對方認識,一個不同的價值、性格所形成的人生,也是一個浩瀚世界的片段面容,同時也是真實存在的另一個個體。或許這麼一來,大抵上「尊重」的形態已然成立,至少我或許不再覺得在對方面前,我的存在並不確實,對方並沒有認識到「此刻真正的我」(或許對方一直在用從前的印象在看待自己),對方可能只是急欲知道由「我」這個「他者」反射出來的對方自己。

世界很大,人很渺小,我儘量要求自己以一種謙遜在看待世事,許多事情,我一定無法知道全貌,任何我的看法,除卻自我真實的感覺,其他都應該有所保留。但我在這裡疾呼我的選擇的自由,是不是也落入了某些自以為是的窠臼,我想至此我也無從解答。

考後的焦慮,與其說是因為成敗的得失心,我想是一種對於懸而未決的未來規劃感到慣常的焦躁,有一種想要一決勝負,但對手遲不現身的急躁。我想聳一聳肩,然後故作瀟灑著說:「我已經以一種我想要面對這場試驗的態度,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