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1 21:10:25freudhayek

絕不改革開放的台灣政府官員

純網銀  只開放2張執照

顧立雄:台灣銀行家數過多了 資本額比照實體銀行100億元

2018/3/20 聯合報 財經要聞】

 

【記者 孫中英/ 台北報導】金管會 將開放(這算是開放?)純網銀業務,初期最多開放兩張執照。金管會 主委顧立雄昨天表示,金管會 將在四月公布純網銀業務細節,開放方向是資本額比照實體銀行的一百億元,不會限制業務;但因為台灣銀行家數已過多,所以限制初期最多兩家。

 

所謂「純網銀(純網路銀行)」,是指不設任何實體分行,業者完全從線上與客戶互動提供金融服務。日本及南韓都有純網銀,以南韓來說,最知名的就是南韓最大即時通訊軟體Kakao設立的純網銀Kakao Bank,用戶只要在線上完成身分驗證就能開戶,Kakao還結合Kakao Talk,用戶之間可以做小額轉帳交易。

顧立雄昨天在立法院財委會答詢時說,金管會派員去日、韓考察純網銀後,日前研究報告已出來,目前規劃是在四月對外公布業者設立純網銀細節,包括資本額、開放範圍、申請型態、產金分離原則和家數。

顧立雄透露,目前規劃方向是,若純網銀資本額比照實體銀行都是一百億元,依照平等原則,不可能去限制純網銀業務;但台灣已有卅八家銀行「家數已太多」,避免市場過度競爭,所以會限制純網銀執照張數,不可能無限制開放,第一階段應只會開放兩家。

去年底,市場即傳出LINE有意來台設立純網銀LINE Bank,且探詢多家大型民營銀行的合資意願,包括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台新、玉山銀行,還有數位原生銀行王道銀行,統統被接觸過;但相關銀行都說,目前八字沒一撇,還沒有結論。

顧立雄說,不管是電商或社群媒體業者想跨足純網銀,若跟既有金融業合作或許是一個方向,因為跟金融業合作,更容易通過金管會對專業適格性的審查要求,且更了解本地金融法規,遠比自己摸索來得容易,還不會水土不服。至於純網銀得產金分離原則如何要求,顧立雄說,會因應不同股東背景的特殊性。

 

分析:

 

絕不改革開放的台灣政府官員

 

 

授予某個人或某家貿易公司某種市場獨占專賣地位,會產生類似商業秘密製造技術秘密的效果。獨占者會讓市場經常處於供應不足的狀態,也就是說,他們永遠不會充分滿足有效需求,藉此以甚高於自然價格的市價銷售商品,同時提高他們自己的工資或利潤,使之遠遠超過自然報酬率

    不管何時何地,專賣品的售價都是可能收取最高價格。相反的,自然價格,或者說自由競爭價格,則是可能看到的最低價格,雖然不是任何時候皆如此,但它是在任何不算短的期間內,可能持續出售的最低價格獨占價格,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從買方身上可能壓榨出來最高價格,或者說,都是賣方認為買方將會同意最高價格自然價格則是賣方通常能夠長期忍受,同時能夠繼續作生意最低價格

    法定同業組合擁有的特權、有關職業學徒制度的法令,以及所有實際限制了人們自由參與某些特定行業競爭的法律,都會產生類似獨占的效果,雖然程度比較輕微。不論程度輕微與否,它們都可說是某種範圍加大的獨占,往往可使許多特定行業的產品市價,持續好幾個世代超過自然價格。同時使得這些行業的勞動工資與資本利潤,稍微高過自然報酬率

    只要相關的政策管制一日不解除,前述市場價格或報酬率高於自然價格或報酬率的情形,便會繼續存在。

每一種工匠或商人的利益,顯然在於防止自己生產或經營的產品在市場上供過於求。所謂供過於求,只是他們通常的用語,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要讓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永遠「求過於供」每一種行業都急切想要建立一些管制規定,以便達成這個目的;而且只要某一種行業被允許這麼做,其他行業就會起而效尤。

【國富論  亞當. 史密斯】

 

歷史告訴我們,改革開放,社會就會進步。無論是中國大陸、台灣、南韓、越南、菲律賓、緬甸,都是如此。這麼淺顯的道理,居然大部分的人都看不出來!這可能就是政府必須經營管理教育事業的原因,以吹噓他們獨占經營教育之目的是在培養國民「獨立思考」的能力,結果卻是造成了全球普遍性的失智症患者的大量增加,以及身心機能退化的疾病患者數量之狂飆,讓長期照護事業得以蓬勃發展。

政府官員指導經濟市場的運作,由來已久。這並非是因為他們的「官大學問大」,而只是因為他們的「官大」。他們之所以敢於肆無忌憚的管制經濟發展,以圖利少數企業集團及他們自己與自己所屬的政治同業公會集團,並不顧民間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其實只是因為如同蘇格拉底所說的:「罪惡始於無知」。

由於政治制度是政治人物們自己所制訂的,所以,他們會告訴大家,這是個「權能區分」的好制度,「人民有權,政府有能」。事實是,他們所制訂的「罷免法」,雖然存在,但是我們要成立罷免他們的條件門檻奇高,讓我們對他們能夠動用的「罷免權」等於不存在。也就是造成了「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制度。

他們對經濟自由是有選擇性的少部分開放的,也就是大多數的人民是經濟不自由的。經濟自由的繼續開放,就是讓人民能夠經營自己的事業之人數大量增加,並大量增加勞動需求,這樣的台灣之勞動工資才可能提升。

他們也應該以法令限制台灣的人口數,以提高勞動人員的收入。他們限制營業執照數量之的目的不就是在提高業者的收入?我們或許也該限制那些官員的權力,以保障我們的經濟自由。他們限制營業執照的數量,讓他們得以有特權將來進入這幾家銀行當顧問或董事領乾薪,並妨礙人民的經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