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人生的出口?
【2013/2/21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我有話說】
鄧鴻源/新北市(大學副教授)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四年級的歐怡宸因「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對於明天不抱希望、生活不快樂、活得不開心、對不起家人。」而從學校十四樓頂墜樓身亡,令親友遺憾與不捨。據其家人表示,她從小個性較為內向,很多話都藏在心裡,農曆年節家人相聚時,曾吐露在台北過得並不開心,但沒想到竟會選擇結束生命。
諸如此類狀況發生已不只一端,而資優生發生機率最大,因為他們通常喜歡鑽牛角尖,有如關在象牙塔中,每天只會唸書而不常與人互動,有問題時不願意跟別人訴說,日子久了變成自怨自艾,終於走上絕路,誠可嘆也,足為所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家長與宅男宅女引以為戒。
長久以來,大家都有一種偏見,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與顏如玉」,所以在學時,幾乎所有時間與精神都花在讀書上,至於做家事與人際互動等,幾乎都認為是不重要的事,然而,或許這正是造成日後人格異常或悲劇發生的主因之一,畢竟未來若想做大事,必須在學時從小事做起,而人際間的互動與個人前途息息相關。
著名魔術師如美國的大衛與台灣的劉謙,原本都是宅男,而學習魔術改變了他們的性格與人際關係,也因此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找到一個願意投入的人生興趣,並因此走出性格的限制,或許值得宅男與宅女學習。
總主筆/張景為 編輯/陳仁華
分析:
東、西德的對比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兩國本是一個整體,卻因戰亂而被分割。同血緣、文明,同樣技術和知識水準的人民因而分居兩地。哪一邊繁榮?哪一邊不得不築牆來閉鎖人民?哪一邊現在必須派武裝衛兵看守該牆,且需輔以惡犬、地雷和同樣厲害的精巧裝置來挫折那些居於牆內而又冒死離開共產主義天堂到資本主義地獄勇敢且絕望的人?
在牆的這邊,燈光燦爛的街道和商店擠滿歡欣喧嚷的人潮,有的人在買從世界各地來的財貨,有的人湧向無數的電影院以及各種娛樂場所。他們可以自由地購買立論不同的報章雜誌。他們可以相互或與陌生人談論任何話題,表達意見,而無庸回首窺探。如果你走個幾百尺,排隊、填表、等待護照,大約一個鐘頭的時間,就能像作者一樣,被帶到牆的彼方,在那兒只有空巷、灰暗的市區、沉悶的櫥窗、冷酷的建築。戰時的破壞在卅年後的今天尚未修復。作者到東柏林短暫的遊覽中,只有在娛樂中心才能發現一絲歡欣或活動。只要在東柏林待上一小時,就足以了解東德當局為何需要建圍牆。
【選擇的自由】傅利曼
政府辦理學校教育制度是出於善意的。但是,官員們無力領悟在政府獨佔教育事業的情況下,會發展出許多獨佔市場下的規則。這些規則旨在要求學生們完全服從這種社會制度的運行。這種政治壓迫強勢要求學生來學習他們安排的對大多數學生既無聊痛苦又沒實際用途的教科書。有些學生受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的群眾心理影響,真的以為這就是通往金光大道的唯一途徑,便這樣長期處於東柏林圍牆的內部存在著。
由於目前全世界的學校教育制度都是像東柏林,又沒有西柏林的存在,他們便會以為柏林圍牆內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多數學生並未跳樓,也像是東柏林的居民多數並未試圖爬越柏林圍牆一樣,他們只能絕望的忍受東德政府所制定的社會制度,也像大多數的學生只能忍受政府所制定的學校教育制度一樣。
可以預期的是,這種社會制度的繼續存在,仍然會繼續發生同樣的悲劇事件。
學習魔術可絕不是學校教育制度會教的事。他們只會教對總額管制的升學制度的運作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