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6 05:58:32freudhayek

解決學用落差 政策要動起來?

 

 

尹啟銘:學校訓練人才 要符合就業市場需求  薛承泰:我女兒當初也是領22K

2012/12/25 中國時報 搶救失落的一代 對策篇】

 

李明賢/ 台北報導

22K起薪的「天花板效果」,讓社會新鮮人大嘆看不到未來,行政院也嚴肅面對此一現象,並組跨部會專案小組研商因應之道。經建會主委尹啟銘解釋,政府積極透過政策利多、法規鬆綁來調整產業結構,來提高企業的用人需求,教育等相關部門也努力減少產學訓用落差,「學校訓練出來人才要符合就業市場需求,才能徹底解決22K的問題」。

 

行政院已組成景氣因應小組,包括推動一連串政策利多來爭取台商回流、提振經濟景氣,提高勞工薪資也是主要目標。政院秘書長陳士魁解釋,要如何改變勞工薪資結構,包括總統府與行政院就此多次交換意見,雙方認為要先調整企業結構,他反問「當國內企業都以低利代工為主,如何拉高勞工薪資?」

尹啟銘表示,政府除積極爭取台商回流,從基本面改善產業體質,創造本勞藍領與白領就業率;並透過政策利多加強產學合作,包括投入經費每年培養五百到一千名的專業技術人才,以減少產學訓用落差,透過多管齊下解決問題。

「要給22K30K,企業也會先看你能夠值多少錢!」尹啟銘坦言,政府除了透過政策提高企業的用人需求,關鍵仍要減少產學訓用落差,勞委會職訓局職業訓練課程,有六成五屬於大專學生,代表大專學生所學無法適應職場或缺乏一技之長。

政務委員管中閔則認為,台灣的人才需求結構呈現「倒三角形」,供給結構卻是「鑽石型」,高、低階人才不足,中階過剩;他建議教育體系引入市場機制,包括鬆綁大學學費、校務經費運用等規定,並檢討公費留學制度,用以培養高階人才等措施,來調整人力素養。

負責勞工政策的政務委員薛承泰也說,從提高勞力素質的原則上,他贊成要提高大專學生的起薪。唯有雇主提高起薪,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質勞力投入職場,形成良性循環作用;反之,若雇主不願提高起薪,只會讓大專學生卻步,不願投入職場。

他也提到,當初政府要減緩金融海嘯的高失業率,加上要提高大專生投入勞動市場參與率,才會提出22K,讓剛畢業、缺乏一技之長的學生可以立即投入職場;22K有其時空背景與正面價值,「當各界把低薪原因歸結是此一政策的後遺症,只是把22K當成替罪羔羊」。

「我女兒當初也是領22K!」薛承泰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22K是因應金融海嘯的政策產物,整個專案僅三萬多人,占每年二十萬大專畢業生比例不高,加上該專案僅執行一年,根本無法影響市場的薪資結構。

雇主為何不願提高薪資?薛承泰解釋,除了大環境影響,九四年實施勞退新制也是原因之一。因此雇主須強制替勞工提撥六%,雇主也會視同這是勞工實質薪水之一,進而影響加薪意願。

政府是否祭出租稅優惠等政策利多來爭取廠商加薪?薛承泰則說,這要行政院整體考量,「這我不能多講,但我贊成22K薪資應該往上調。」

 

 

分析:

他們其實已經無意識的承認,當前的學校教育制度下,要大部份的莘莘學子們能夠「學以致用」是不可能的。通常也只有少數的總額管制下的名額,他們所學的才會很有用在被管制了的市場裡。其餘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為了這些總額管制的制度而存在,自然而然,他們學到的東西只是為了總額管制的制度存在而設計的對生活方面沒什麼用的知識,只能讓他們學到為了考試制度的存在而要大量淘汰他們的知識。需求被總額管制,由於供不應求,這種知識或是技能必然會變得很有用;相對於其他的知識或是技能,自然是在市場上沒什麼太大用處,於是許多人就不能「學以致用」。

也是因為,學校教育制度其實是政府管制的「計畫經濟」,會讓社會的多元化複雜的自然發展受到抑制。沒有任何個人或是組織能夠什麼都知道,被任何個人或是組織所管理的事業,在被壟斷的情況下,它的自然發展就會變成被一元化的簡單所抑制。

台灣的政府官員到現在仍然搞不清楚,他們是在靠人民來供養的,不是他們在供養人民。繼續的改革、開放,讓台灣的經濟發展空間、動能都擴大,經濟能夠繼續發展,經濟規模擴大,政府支出的比例即使下降了,總額仍然會增加。也就是說,大家的收入都會增加。如果政府官員只想到,繼續改革、開放會他們將損失許多眼前的既得利益,那麼,無論他們說的是多麼動聽的話,或者是,嘴巴上說改革、開放,仍然是不會有什麼行動上的改革、開放

可能是,他們害怕繼續改革、開放了之後,選民仍然不會投票讓他們繼續執政,因而還不如繼續掌握著眼前看得到的既得利益,就是不改革、開放。自己的事不管,或是不願管、不敢管,才會去管企業的用人、起薪等等的別人的事。既然這些官員們這麼厲害,就應該自己成立許多公司,並用高薪、大量雇用台灣的勞工,其他企業在自己雇用的勞工被他們大量高價挖走、沒有勞工可用的情況下,自然也會提高勞動價格來雇用勞工,否則他們就會因為沒有勞工可用而關門大吉。這樣就可能會讓台灣的經濟發展成規模世界第一,超日、越中、趕美

這些受了良好教育的官員們,真是作文比賽一流管別人的事一流,不見自己的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