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讓你大腦萎縮變慢,降低失智風險?
(摘自:陳豐偉醫師的高雄精神科診所札記)
http://blog.eroach.net/index.php?load=read&id=277
前幾天看到一篇很有意義(對我這種快邁過前中年期的人很有意義)的醫學新聞:老年人每星期健走十公里,可減少大腦萎縮程度,降低罹患失智症或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對老年人有幫助,對中年人有沒有幫助?我猜也是有的。
這研究很辛苦地蒐集一群老人的資料,而且追蹤了十三年(這些老人原本就在某個認知研究計畫裡)。受測者共有299人,而且都沒有罹患失智症的徵兆。研究者測量了這群人一星期走路的距離。九年後(真有耐性啊),研究人員用MRI(核磁共振)測量老人的大腦大小。再過四年,這群人接受失智症與認知功能障礙的測試。
研究結果是:每星期走路6-9英哩(一英哩大約等於1.6公里)的人,比起走路較少的人,保有大腦灰質的程度最高。走更多路的人(一星期大於十英哩),並不會更加減少大腦萎縮的程度。
再過四年,40%的受測者出現失智症與認知功能障礙。如同預期的,運動量較多、大腦灰質保留較多的老人,降低了兩倍罹患失智症狀的風險。
在越來越多人可以安享晚年的現代國家,失智症毫無疑問是最受矚目的議題。活得老,最好也要能好好享受生活,最好可以慢一點忘掉過去心愛的人。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失智症的靈丹妙藥,現在的藥物只是讓你「退化得慢一點點」而已,而且多少有些副作用。我們現在能做的,可能就是從這些研究裡尋找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自己多些努力。
運動對大腦的好處已經是共識,不過要像這篇論文這樣追蹤十幾年並不容易。臨床上,我們可以常看到病人透過努力運動、報名游泳班克服憂鬱症。對於某些不適合服用太多藥物的老人或青少年,持續運動是改善憂鬱心情的首選方法之一。晚飯後,跟你的伴侶去繞公園走幾圈,也許你就可以多記得她幾年喔。
分析:
人類的絕大部份的歷史,都只是在野蠻原始時代裡生活。我們的生理、心理結構,早在那個時代就已經完全發展出來。
在「自然演化」的過程中,會因應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產生某些變異。某些器官會因為經常在使用,而得到強化;某些器官會因為沒有機會使用,而退化。或者是,某些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讓生活於其間的族人長得高大;某些地區的自然資源匱乏,讓生活於其間的族人長得矮小。
在那個危險的野蠻原始時代裡生活的我們的祖先,必然要隨時警覺地生活著,以應付隨時會出現的不同危險,他們的腦容量也才會不斷增大成為現代人。雖然他們經常處於野蠻短命的生活中,但是,他們的生理、心理機能卻是在「自然發展」的狀態下,才能發展成為「現代人」。
在現代文明社會裡,各式各樣的生活條件得到了許多進步的發展。但是,現代人的生理、心理機能,卻由於環境變動得太大與太快,以及環境條件的愈來愈複雜,因而產生了許多「適應不良」的情況。也就是說,對於我們所處的環境的「表面現象」與「實質內容」的不理解,所以會對許多事情的發生內容一無所知。也無力去追究問題。
腦部的「發育」是一回事,但是,腦部的「發展」是另外一回事。發育通常指的是「生理」方面的事情,發展則通常指的是「心理」方面的事情。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同,所以「制約」大多數成員的「心理發展」的情況也就不同。腦部的發展被社會制度所制約,因而在心理上就再也不發展了,時間夠久了的停滯,腦部便開始退化萎縮。所以,有些人會說未來的世界的人類的形象是腦袋大而四肢短小,不如說是會有各式各樣的退化症狀的人。
雖然人類的普遍性的壽命是變長了,但是,無聊退化的時間也變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