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9 23:03:35小野

小野空中對談-新故鄉願景 藝饗農業大縣

小野空中對談-新故鄉願景 藝饗農業大縣

中國時報【策畫、執筆:張翠芬】

入秋後的西螺,風沙開始飛揚,在延平老街上不只能看到傳統民俗廟會活動,街尾的中醫診所,還不時流洩出優美的樂音,因為這裡是一處散播音樂、美學的美麗平台。

參與紙風車三一九兒童藝術工程計畫,發起「尋找一七五○個西螺人的熱情」活動的游熙明中醫師,最近和太太陳慧如一起成立了「雲林縣饗響文教協會」。這對夫妻檔參加本報與紙風車基金會合作的「新故鄉動員令:三六八鄉鎮市區第二哩路」專題之邀,接受主持人小野訪談,兩人並向各界發出「推動食與美的教育」動員令,要在地方播下美的種籽。

紙風車巡演 雲林鄉鎮率先達成

小野很好奇,雲林在電視劇《西螺七坎》中,呈現的是武術發達、充滿故事的鄉鎮,出乎意料的是,雲林竟然是全國第一個完成三一九所有鄉鎮巡演的縣市,這是怎樣的一股民間力量來促成?

游熙明和陳慧如都是台北人,到西螺定居後,擔任荒野保護協會西螺連絡處負責人。游熙明一直認為,美學教育關乎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所以當得知紙風車劇團正在進行三一九鄉鎮巡演時,就積極提出計畫,自動自發印製海報,號召西螺人參與。

在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任教的陳慧如老師回想,她在○七年春末夏初獲知這個活動後,還發揮會計人本色好好「責信」一番,發現它把捐款等相關資訊公開得一清二楚,很有公信力,於是從被動支持者變成主動的推廣者。

一人二百元 小額捐款湊齊經費

由於雲林虎尾已先辦了第一場,他們決定要做點不一樣的事,要讓西螺成為「小額捐款」人數最多的一場,於是發起「尋找一七五○個西螺人的熱情」活動,一人捐二百元,只要募到卅五萬元,就可以促成紙風車兒童劇團來西螺演出。

參與小額捐款的人愈來愈多,不只西螺人,隔壁鄉鎮也動起來了。西螺冬天風沙大,戶外演出須在十二月上旬演出,但直到九月底,募款還差一萬多元。

游熙明形容最後的一筆捐款像是「神蹟」,九月廿七日傍晚五點,一位隔壁鄉鎮的媽媽帶著三個小孩捐出他們的小豬撲滿,沒留下姓名就離去,一萬多元的銅板,把演出經費卅五萬湊齊了,還多了二百多塊,到現在他們還沒找到捐錢的母子檔,卻留下令人感動的一頁。

食與美兼具 聽歌看戲自然有味

在促成紙風車到西螺演出後,游熙明將跟農會租來的診所二樓空間,改建成視聽講座教室,讓社區民眾聽音樂會,佐以導聆。最近更邀請西螺文興國小的李老師籌設「雞城故事」工作坊,讓孩子親近藝術創作。

「音樂、美學,可以不分年齡、不分國籍獲得共鳴,它是老少共通的語言。」他們曾邀請音樂時代劇場來西螺演出《四月望雨》音樂劇公播,一位九十歲阿嬤感動得邊看邊掉眼淚;另一次是《行動音樂廳》戶外音樂欣賞,一位餐廳老闆隔天來致謝,因為印尼外勞看完表演一路哼著《飲酒歌》回家,他第一次看到離鄉背井的外勞這麼快樂。

「台灣被政治撕裂,美學欣賞可以讓大家心理更健康。」籌備成立「饗響文教協會」,就是要落實「食育」和「美育」。游熙明說,饗響把字拆開,就是「鄉下的食物、鄉下的音樂」,由於四、五年級生的音樂課,都因升學被犧牲了,加上雲林是農業大縣,希望在生態外,推廣食物與美學教育,教人們認清安全食物,找回食物自然原味。

當平民貴族 手牽手用心建平台

陳慧如也想推動一個「平民貴族」運動,她從影片《莎翁情史》延伸理解到,英國女王和貴族會請一般民眾免費觀賞莎士比亞的戲劇,連目不識丁的人也可以看馬克白感動到落淚,她認為,藝術不應只在殿堂,應普及到每一個人。

很多人常以「都吃不飽了,哪有空看音樂藝術」來搪塞,她認為:「不能貧乏到連欣賞美和音樂的能力或機會都沒有」。未來希望不依賴政府資源,集眾人之力把平台建置起來,推動藝術工程,他們相信:只要有「心」,願望有多大,夢想也可以無限寬廣。

※專訪內容請見本專題官網「台灣368」及「風聲」網路廣播電台。

威爾剛 2020-01-10 08:50:33

挺好~!


http://www.yyj.tw/

陳柏成 2015-02-16 14:58:14

小野老師您好,我是大愛電視台的柏成,我們有一個節目叫做[人到中年],是專門探討中年人的議題,目前有一集是要聊[父親角色的轉換],我因為看到一篇親子天下的文章寫到,有關於您當爺爺故事,裡面有提到您[在親子路上跌跌撞撞進修這麼多年,所以當起阿公來其實駕輕就熟],所以想邀請您3/13(星期五)來錄影,想請問您的意願. 柏成敬上

手機:0930-156-149

(悄悄話) 2014-03-11 2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