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菸樓
原為「鳳林支廳長官舍」,後為當時鳳林國中校長宿舍,經修繕後,民國 93 年定名為「校長夢工廠」
鳳林的移民史該由 饒永昌 (1880 ~ ) 說起,他於1904年首次搭船到花蓮,在 躲過原住民的出草後,開始回家鄉頭份鎮招兵買馬,帶領一大批的「腦丁」( 蒸餾樟腦油的工人) 和「隘勇」(保護產業的勇士) 等人員來到後山,開始在鳳林落腳發展。菸作則是日治時期1921年的第二次官營移民 ( 專業農民移墾計劃 ) 時與茶葉、甘蔗的種植才同時引進的。
花蓮鳳林鎮「教育公園」早期台灣菸產主要用於「互為輪作關係」,也就是菸作與稻作採「一年三作」,互相輪流耕作,是因為菸草具有「殺蟲兼潤苗根」的功效,同時水稻也能使菸草較不易發生病蟲害的「良性前期作物」,兩者輪作極為合適。
圖片取材自 (鳳林)箭瑛大橋與美麗的菸樓
國民政府公賣局早期因外匯短絀、未大量進口菸絲,而沿用日治時期經營方式,保證收購價格鼓勵農家栽種菸作。後期因為進口價格低廉,公賣局於1993年開始,公佈「本省各菸區現耕戶申請廢耕、停耕補償要點」,再逐年施行一連串政策,逐漸迫使台灣菸農退出市場,全國各地菸樓遂逐漸凋蔽廢棄。
已有六十年歷史的「徐家興菸樓」
目前鳳林在大榮一村有菸樓 13棟,大榮二村有菸樓 18 棟、北林三村有菸樓 17棟,共計 48棟,可以說是全台菸樓為數最密集、遺留最完整的地方,但多數都呈現半倒的狀態。 在這些菸樓中,有政府的補助修建的有四棟,其中已有六十年歷史的「徐家興菸樓」被改建為歐式風格的菸樓,雖然外表煥然一新,但內部因沒有人維護而顯得髒亂不堪。其實這個狀況並不僅於這個菸樓,如「廖快菸樓」也因活動結束後顯得空盪,目前唯一有在經營的就僅「余家庄菸樓」。
「徐家興菸樓」
「徐家興菸樓」
「徐家興菸樓」
「徐家興菸樓」位於花蓮縣鳳林鎮林田移民村舊址。 該移民村成立於大正3年 (1914),共有南岡、中野與北林三個部落。 徐家興煙樓,照部落格作家「寄籬人」的推測,應該屬於廣島式菸樓,保存狀況良好。
「余相來菸樓」
「余相來菸樓」
在戴校長的導覽下,我們匆匆參觀了在大榮二路的「徐家興菸樓」及「余相來菸樓」,至於在復興路的「林金城菸樓」、「廖快菸樓」則可以參考瀏覽一哥的玩遍全台灣 /『花蓮鳳林–菸樓文化群落』的圖文介紹了。
鳳林鎮菸樓分佈圖
廖快菸樓 / 圖片取材自 (鳳林)箭瑛大橋與美麗的菸樓
台灣黃色種菸葉,使用到的乾燥室種類與規格,多採日治時期所規劃的菸樓型式起建。 日式傳統菸樓中,以「大阪式菸樓」( 塔樓式天窗烤菸室 ) 的使用最廣,蔚為主流,也成為台灣產業地景中,極易辨識的一種建築。
兩種菸樓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氣窗」的設置。 常見的大阪式菸樓,設置氣窗的位置是在本灶的正上方,形式凸出,也稱塔樓、太子樓式天窗。 廣島式菸樓的氣窗,直接開設於本灶的屋頂斜面上,僅稍稍凸出,天窗呈四角型。
圖片取材自:百年菸樓.風華再現 / NOWNEWS / EUREKA
圖片取材自:百年菸樓.風華再現 / NOWNEWS /EUREKA
1914年陸續起建的48棟菸樓,僅在2004年修護了4棟,活動過後就風華不見,徒留稀噓,讓珍惜鄉土文化的人們不勝惋惜、也不勝心急 — 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一棟棟的菸樓就傾頹了、毀棄了,即使在夢中亦不復可尋了。
這是鳳林的先人、老人走過生活歲月的痕跡,是世世代代鳳林人應該可以感受、可以綿延傳承的歷史文化,是全台灣人認識鳳林、觀光旅遊的瑰寶,是全國人應該共盡一分心力來予以拯救、經營、維護、傳承的。
以上文章內容引用參考資料:
花蓮鳳林 – 菸樓文化群落 / 一哥的玩遍全台灣
百年菸樓.風華再現 / NOWNEWS / EUREKA
饒永昌故居 / 花蓮阿榮的花蓮人文、美食情報情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