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3 16:15:37小方

這一次讓我「自作主張」

 案例一

    天天和媽媽去超市的玩具櫃選玩具,天天喜歡那只會跳的「彈跳青蛙」,媽媽拿過來一看,「這有什麼好玩的,玩幾天就壞了,不如買個用得久,還能開發智力的東西。」說著,媽媽就東挑西揀地為天天選了一盒智力積木,「天天,你看這個積木多好玩,多漂亮,用這個能搭出好多不同的東西,就買這個嘛。」天天撅著嘴,很不情願地和媽媽逛完了超市。回到家,媽媽喜滋滋地把積木擺出來,「天天,過來搭火車,你不是喜歡火車嗎?……」天天卻生氣地把積木推倒,媽媽生氣了,「你這孩子,這麼任性!」

   

案例二

    馨月媽媽曾經遇到過這麼一件事,到農家樂玩時,馨月到旁邊和小朋友玩起來。他們用小鏟子把泥巴鏟來剷去,還用水和了一大堆泥巴,所有人都弄成了泥猴。媽媽從麻將桌上下來,正好看到這一幕,她把馨月抓到一邊,讓她把身上的泥土洗乾淨,沒想到一向溫順的女兒卻鬧起了彆扭,怎麼也不去洗,還跟媽媽爭:「我就要玩,我喜歡玩!」「你去兒童樂園嘛!」「我就喜歡玩這個!」

解 讀

    聽到第一個故事的人,或許會和媽媽有一樣的感覺——天天有點任性。然而,這一次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個事件,為什麼天天會不高興?因為媽媽的選擇讓他失去了「自作主張」的機會,他本打算參與決定,可機會被剝奪了。為什麼溫順聽話的馨月要和媽媽爭論呢?她的小腦袋裡已經有了一個模模糊糊的念頭:我要爭取自己的「權利」。

    的確,孩子的成長不能離開爸爸媽媽的教育,媽媽們也比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常常替孩子拿主意。可在一些適當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允許孩子們自己拿點主意,鼓勵他們「自作主張」。

    聽了這話的人們多半會說,「哦,不就是關於獨立性的問題嗎?這是一個多麼老的話題……我們都知道孩子是獨立的,我們要尊重他們。」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我們忘記了理論,而是很奇怪——他們怎麼就一定要自己喜歡的那個玩具?為什麼非得玩那個髒髒的遊戲?

    對天天來說,那個能發出聲音、會跳躍的青蛙很奇怪,很能吸引他。而對媽媽來說,那盒積木更符合大人的「審美觀」,既能促進智力發展,又能玩很久。在天天和媽媽的腦海裡,他們對這兩種玩具哪一種更有價值是有分歧的。媽媽按照自己的想法幫助天天做了抉擇,卻沒有考慮到天天的需要。對馨月來說,她喜歡在沙土泥水裡感受快樂,而媽媽卻更傾向於乾淨點的玩法。

    或許從孩子出生到長大,爸爸媽媽已經習慣了替孩子做決定。但當孩子慢慢長大,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或者有些事情能自己做決定了。這時有人代替他做了一個他不認同的決定,他生氣了,他於是要捍衛自己的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