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4 11:34:24J.ACOS

日知錄(一),《未央歌》

  青綠皮,泛黃頁,斑斑小字爬滿了整本厚厚的書—我把初借得鹿橋的未央歌握在手裡,第一印象就是這樣了。
  我看的這本是三十四版刷的,開頭就是「八版贅言」、「六版在致未央歌讀者」、「再版致未央歌讀者」然後是「前奏曲」、「緣起」、「昆明西南聯大回憶圖」、「楔子」,才進入第一章、第二章….。這麼一大串的,鹿橋謙稱的「贅言」,早已不自覺的流瀉一股熱情,一股純摯,悄悄的預先為十七章、十萬字的精彩開了門。
  書在緣起的一開頭就細細的描繪了校園中的一池小塘,以及池塘中間的半島和半島上面一叢由神話和綺麗的青春幻想灌溉出來的紅玫瑰。然後一群學生,一群來自昆明聯大的學生,就用活潑的影子跳滿了整本書。
  眾多年輕的、中年的靈魂,每一個都好讓人喜歡。聖人般的大余,率真可愛的小童,細心敦厚的大宴,從容明澈的寶笙,精明好強的小范,溫柔含蓄的金先生,…….各各都讓人好喜歡。在鹿橋的筆下,每一個角色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與不同的生命風景,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就那麼自然的像是渾然天成、完全的寫照。有些角色乍看讓人驚異,像范寬湖,鹿橋是這麼寫的:「范寬湖是天之驕子,壯健得像一匹小野生斑馬。天生的華麗的嗓音,說話的音調也是那麼振人心賢地優美。寬厚的胸脯,有力的四肢,兩臂的力氣怕能敵得過一頭小頭罷?他因為天賦優異,就像無憂無慮的王子那樣,很容易同情一個蜘蛛網上的蜜蜂。他便不知不覺的同情起所有的人來。他的朋友極多,人人也都喜歡他。他卻待誰皆一樣,不肯留神別人的感覺。…他不曾覺得這些人是他的朋友,只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子民。…說他驕傲,是太冤枉他了,他對自己的情感是無知的。說他侮慢了別人,是虛妄;因為他彬彬有禮…」就像無憂無慮的王子那樣!世上哪裡有這樣的人呢?話聲未了,腦海突然浮現前起天才剛連過的一個朋友,啊!是的,王子,真真的是王子呢!鹿橋不說,我根本沒留心到原來我身邊還真有這樣的人。又如范寬湖的妹妹范寬怡(小范),書中形容:「她是要要爭強,爭勝,也喜歡聽人讚美的人。她天資不可說不高,然而她用心太過。她也美,她偏要別人明說出來。所以三個人走在一起時,她整個注意力在路人的驚羨眼光上。想起表演時,她就一刻忘不了那天她應穿戴著什麼衣飾...」好活靈活現的女孩!但是在需要幫忙的時候,她又是最最熱心盡力的了。這樣的人,形容起來豈不是又熟悉又陌生有趣的!於是行走在街上、在校園裡、在所有顧盼飛揚的眼神裡,突然覺得到處都有凌希慧、槐家姊妹、朱石樵等的在笑、在滔滔不絕、在研究學理了。
  裡面惟有女主角蘭燕梅讓我只存欣賞態度。她是太美了,又太好了,人人皆愛護她,鹿橋把她寫的完美又純真,像個冰雪聰明的小女孩,有事沒事就愛往寶笙懷裡撒嬌,很討人喜歡。凌希慧臨走之前說:「燕梅!你的環境太幸福。不是人人能有的。…」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同時燕梅有些嬌嫩不獨立,總讓人守護著,所以她的優點換句話說也是缺點,缺點亦是優點。但或許就是好的過頭,像是畫裡的人,找不到自己和周遭的協調性,所以最後她的選擇讓人愣了一愣卻不驚訝。鹿橋這樣安排應該是有用意的。那一句協調性很是發人省思。
  鹿橋在出版後記中提到,「原來還想藉機會也點明一些書中埋藏的多少暗比,隱喻的」,後來決定「放未央歌自生去這生、化、轉變的大千世界裡浮浮沈沈」。究竟當初是哪一句含有深意的話讓鹿橋沒說而寫了這本書?我是不得而知的了。轉個念頭倒想,管他呢!哪一天散步在某個轉彎的街角,或是因為春天的陽光太好,或是太多太多可能的理由,一回眸、一眨眼,微笑便浮現嘴邊了。


  未央一曲,未央!未央!





2005-08-27 22:52:33 置
daph 2007-06-02 13:14:16

我曾認為藺燕梅的個性前後轉折過大
或許精神分裂?(←別理我)
但最近覺得那不是轉折
一直都存在
也許只是一種拉鋸戰
需要的時候強些
不需要的時候弱些
我喜歡伍寶笙的話
他是聰明的 以他的聰明才智
要克服那麼一些書的確不是難事
但是她的個性 再加上旁人的鼓勵(慫恿?)
這不是害死了他嘛?
(我用我的話說 因我沒記原文)
其實我喜歡伍過於藺
也許人就本有精神分裂傾向吧
只是需要與否罷了
而藺對於環境的抵抗力 旁人的眼光
似乎無甚招架之力啊

好吧...我喜歡伍寶笙
sry 我居然滔滔的說了一段沒什麼內容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