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2 21:40:13比斯凱克

錢密碼詭計 - 回顧太電案

(商業週刊第892期 作者:江元慶、盧怡安)

太電遭掏空兩百億元,案情發展像是走不到盡頭的迷宮,卻有人不信邪,超過五百個日子,從台灣追到美國,從香港深入中國大陸,硬是把迷宮裡的大法師給揪出來。胡洪九,人稱九命怪貓,紙上銀行、幽靈公司,各式各樣的掏空手法,都操控在他一個人的手上。

前太電財務長胡洪九涉嫌掏空太電資產,具體求刑二十年,故事是從一張僅有兩、三百字的檢舉函開始的。像是一個塵封已久的秘密寶藏,一層一層被剝開來;打開這個迷宮密室的人,花了一年半,超過五百個日子,謎團終於一一解開。

第一張線索單:一張兩、三百字的檢舉函

去年六月五日,一封沒有具名的檢舉函寄到法務部。這封信函再普通不過,幾乎天天都有類似的陳情,也有可能石沉大海。這封信函以橫式、電腦打字,概述太電公司資產遭到掏空。六月九日,這封信轉到了台北地檢署,同一天完成分案,這封信、這案子落入專責偵辦重大經濟犯罪案件的檢察官朱應翔手上。

這封檢舉信雖然很不具體,而且只有兩、三百字。不過,由於朱應翔是檢肅黑金專組的檢察官,工作上經常性接觸商業訊息,因此看完信後,當時他腦子裡閃過一堆有關太電虧損的報導。包括後來發現九十一年十月間,美國伊利諾保險公司來台灣聲請假扣押太電資產,及太電九十二年第一季財報,揭露並認列八十三億元損失(當年共認列損失二百九十三億元)。

種種訊息串在一起,他直覺認為「太電有問題」。這封信,勾起了朱應翔有關太電的記憶庫,成為引領著他一路追訪「胡洪九寶藏」的第一張線索單。

朱應翔一下手就很重:全面追查太電所有的海外投資。他相信:「要去讀他的歷史,一定有一些線索。」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朱應翔把所有太電相關在央行匯出匯入的紀錄、投審會核准投資的紀錄全部調出來看,甚至還讀起「太電歷史」,十年內兩千筆重大訊息他無一遺漏。

找出破綻:匯出資金與投資金額不成比例

因為,太電財報中說明八十三億元的虧損是發生於八十七年間,地點是在香港的Moon View公司。「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會造成如此重大的虧損?」順著這股疑惑,朱應翔開始進入胡洪九的迷宮。

第一階段的大海撈針,他發現了幾個疑點:投資金額明顯不符比例、貨款進出疑似做假,除了在國外舉債之外,似乎有太電子公司利用太電背書,在外大筆舉債的痕跡。太電海外子公司由胡洪九全權負責,朱應翔職業性的直覺研判,這件事胡洪九應該脫不了關係。

在掌握初步疑雲後,去年八月,朱應翔秘密以關係人傳喚胡洪九到庭,當時胡洪九神色自若應答,對於公司虧損,他表示訝異、遺憾,並說也很想知道原因。朱應翔其實在和胡洪九訊答前,早就握有央行及投審會等資料,以及會計師工作底稿等文件,他懷疑胡洪九有問題。「我們那時候就靜靜的在看他,看他的神情。但是我們心裡頭已經有一個初步的想法。從那個之後,我們就不傳他了,就像潛水艇,潛下去,開始挖了。」

「要看太電的帳!」是朱應翔當下的念頭,不過,他並沒有莽撞行事,他擔心貿然發動搜索會導致太電下市,而讓檢調背上黑鍋,因此,他在等待一個時機。這一等,就是八個月。

第一道關卡:解開定存單密碼

今年(2004)四月二十八日,太電終於下市。朱應翔在第一時間發動搜索,出動兩輛大卡車,搜索太電總部,並從太電位在台北縣三重市的倉庫裡載回一百二十箱的資料帳簿及貨款文件。在抽絲剝繭中,這一百二十箱證物,讓朱應翔見識到胡洪九迷宮的迂迴壯闊。解開他謎團的第一道關卡關鍵人物也終於出現——周齊平、李嘉惠。

周齊平、李嘉惠是太電民國八十七年認列鉅額虧損的簽證會計師(周主簽、李副簽;周已於二○○○年中共飛彈事件後移民美國),朱應翔傳問他們:太電的財務狀況並非很好,為何財報數字上卻很亮眼?在白紙黑字下,周、李自認在責任歸屬下受到委屈,決定轉為污點證人,協助引領朱應翔進入胡洪九不為人知的涉嫌犯罪密室。

這一百二十箱的證物放在台灣高檢署查緝經濟犯罪督導小組的辦公室內,塞滿辦公室裡約十坪的貯藏室。李嘉惠每天到辦公室內和朱應翔及他的四名檢察事務官一張一張翻閱這些文件,光是翻閱這些文件就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隨著文件審閱接近尾聲,朱應翔調查小組從一筆一筆記錄整理的報表中,發現一直重複出現著怪異「密碼」——「一五○二**」。這個突破,印證了這是一個長期、有計畫的洗錢謀略。

這組密碼是海外定存會計科目代號,很固定的出現在太電每年三、六、九、十二月底的季底財務報表裡,金額每年不同,從一億五千萬美元到三億美元不等。為了查出這是哪裡流出的錢,朱應翔下令把太電從民國八十年到九十二年的海外定存單全部攤出來。端倪,就這麼露了出來。

這些從太電出去的定存單所匯到國外的銀行,包括Trident Bank 、NM Bank、Central Pacific Bank、Inter Bank,是朱應翔聽都沒聽過的。「整個排列出來看,發現說,這個做法早期就開始,早期有些銀行,譬如說法國興業還有聽過,後來就是一些沒聽過的,NM Bank在茂矽也有發現。」朱應翔運用大量查閱,細心歸納的方式,找出共通的訊息。最後把它排列出來,發現從八十四年度以後,一直到八十九年度,這四家銀行一直在出現。仔細再去核對每家銀行的地址,居然是同一個地址,不同名稱。

經他追查,原來這四家銀行都是在萬那杜所登記成立的紙上作業銀行,不但四家銀行的地址都一樣,更離譜的是,這地址只是一個郵政信箱,都是「box 212」。

抓住小辮子:直搗黃龍,告知胡洪九限制出境

「台灣一家上市公司,竟會用太平洋小島國的紙上銀行做交易!」朱應翔感到不可思議。是誰下的指示?在李嘉惠會計師和檢調翻完了一百二十箱的證物後,答案揭曉了——胡洪九。
因為,朱應翔掉過頭來追查每筆定存單的經辦流程,結果發現最後都是胡洪九簽名確認。而且,這些定存單回到太電總公司之後,胡洪九也都有經手。

此時有如艷陽射進蔽不見天的幽暗密室,朱應翔在偵辦上獲得重大突破,他決定直搗黃龍。今年九月,朱應翔再度傳喚胡洪九。胡洪九從國外專程趕回,庭訊結束後,朱應翔當庭告知他:「限制出境」;胡洪九當場傻眼。

檢方傳喚胡洪九這兩次,間隔長達一年,這段期間,朱應翔「潛」入地底去刨掘胡洪九涉嫌不法的秘穴。他像福爾摩斯般的對胡洪九所行經過的路線進行拼圖,朱應翔早已抱定主意,「不僅要找到人、找到錢,還要把錢追回來!」朱應翔由外而內的遍訪與全案有關的人士,包括同樣也列名被告的仝清筠。

第二張門票:仝清筠一句話,幽靈公司現形

前太電董事長仝清筠的一句話,是朱應翔進入胡洪九金錢迷宮的第二張門票。朱應翔第一次搜索(全案共發動搜索三次、搜索十三處)後首度傳喚仝清筠,在仝毫無警覺下,朱應翔第一句話就問他:「胡洪九做了什麼你知不知道?」仝清筠在驚訝中,談話內容提到了「中俊公司」。

民國八十三年三月,胡洪九在香港設立太電集團金融投資控股的「Moon View」等公司;此外,為了方便他調度資金,這年的三月八日,他瞞著仝玉潔、太電董事長孫道存,以仝、孫及他三個人的名義共同設立由太電公司百分之百持股的「中俊企業公司」,以及Blinco Enterprise Ltd(BVI)、Patagonia(BVI)等公司。中俊等這些公司從來沒有在太電的歷年財報上揭露,仝、孫等太電決策核心也渾然不知。

中俊是幽靈公司,是胡洪九涉嫌對太電資產施展乾坤大挪移的靈體;而且,這些幽靈公司還不僅一家,根據檢方起訴,這些與太電沒有關連、實質由胡洪九獨力掌控的公司,高達一百四十六家,其中絕大部分都登記為英屬維京群島(BVI)公司(BVI公司,一般俗稱紙上作業公司,因資訊不公開,外界無從查知公司所有人資料)。

也就是說,孫道存、仝玉潔在太電集團內部布建投資事業體,胡洪九則是背著太電集團在外部創立自己的洗錢事業體。朱應翔查出,胡洪九獨自在台灣太電集團總部或其他不明的地方,以簽署文件再傳真到香港、或是親至香港召開董事會。由於整個公司就只有他一人,他愛怎麼玩就能怎麼玩。

胡洪九的幽靈事業體向太電大口吸血的方式甚多,其最主要的靈體包括中俊、太豐行、泰鼎這三家公司。

在中俊部分,他以太電集團「子公司」Moon View、或「孫公司」Blinco香港、Gallatin等多家公司對外舉債,由太電擔保,舉債獲取兩億多美元,再貸款給中俊。此外,胡洪九還在太電集團內簽署文件,明目張膽指示把太電資金以各種理由、名目匯入中俊,或是胡洪九實際控制的Blinco BVI等公司。

根據朱應翔的一路追查,胡洪九取得由太電擔保的舉債金額有兩億多美元,由太電匯入的錢則至少有一億六千萬美元,胡洪九利用五年期間把其中的二億九千多萬美元轉匯到香港以外國家進行洗錢。

在太豐行(資金也是全部來自太電集團)部分,胡洪九在民國八十二年到八十四年間,把太電集團匯入及太電背書向銀行團借貸的雙重資金,透過他精心設計的BVI體系,以極為複雜的交叉持股方式,將太電的十二億港幣購買海怡廣場東西翼不動產,得逞後就切斷與太電的關係,再把購得的不動產隱藏登記在他所控制的BVI公司名下。

絕妙的是,太豐行的董事包括自始即被蒙在鼓裡的孫道存、仝玉潔,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被胡洪九親罷免解職,遺缺由胡洪九的妻子胡孫瑪琍取代。從任職到被解職,孫道存、仝玉潔完全不知。

在泰鼎部分,民國八十六年一月三十一日,胡洪九以一億三千萬美金賣掉太電集團所持有的香港港麗酒店,他把這筆款項拆成兩筆,其中一半(六千一百五十萬美元)匯回台灣太電,另一半則轉到了胡洪九掌控的泰鼎公司。

胡洪九輾轉從太電涉嫌A走了一七一.八億元,在完成世紀大掏空後,最後搖身一變,透過他的海外公司購買香港上市的「榮榮」國際集團(後改名為「弘茂科技控股公司」,也是茂矽、茂德公司的海外控股公司)。至此,太電的財務長,成為富甲一方的鉅商。

除了砸下一年半,朱應翔能偵破全案的關鍵,在於他前後總計傳問了近一百人次的證人。這些證人中,有的來自香港、大陸及美國,有的則是他到香港訪談;談問對象包括會計師、財務、會計、律師,他幾乎把太電所有財務人員都找來問話。在所有證人中,「黃小姐」和「沈先生」是朱應翔最後打開並進入胡洪九密室的鑰匙。

最後一把鑰匙:三大箱胡洪九簽名文件出籠

已經離職的黃小姐,是從民國八十二年就開始經辦胡洪九在太電批示文件的職員,朱應翔會找到黃女,可說來自他的辦案細膩之心。

在查扣的一百二十箱證物中,黃女蓋印經辦的文件也在其中。當朱應翔查出胡洪九賣掉港麗酒店,透過泰鼎公司巧取豪奪太電六千一百多萬美金後,清查發現香港會計師馬金福也牽涉其中。目前取得加拿大護照的馬金福涉藉由胡洪九製做假定存單,並與胡洪九共同具名要求法國興業銀行香港分行把賣掉酒店的六千多萬美元,轉匯到泰鼎設在夏威夷銀行香港分行的帳戶。

馬金福是誰?和胡洪九有何淵源?朱應翔透過太電找到他,並要求他來台灣作證。身為泰鼎公司董事的馬金福原先答應,但後來爽約。就在追查馬金福、胡洪九疑為共犯結構陷於山窮水盡之際,全案進展卻意外柳暗花明。朱應翔在馬金福從香港以網路郵寄回台灣的信件上,發現「黃小姐」的名字。此外,在查扣文件上,朱應翔也查覺黃女的名字多次出現過。他決定傳喚黃女。

朱應翔對她曉以大義後,黃女搬出整整三大冊的存檔資料,這些文件深深擊中胡洪九的七寸,因為文件都是胡洪九在海外墊付款的簽名,此外,匯款單據上也有胡洪九的簽名。

朱應翔用實際偵辦行動去除證人的疑慮:檢察官是不是玩真的?他並且讓證人由被動轉為主動,鉅細靡遺的描述、完整的交出證物。

黃女為什麼要保留如此完整的證據?她向朱應翔說,她不解胡洪九為何要做這麼多的海外帳,直覺感到有問題,因此保留這些文件。這批能證明胡洪九第一手簽名的文件,至此落入檢調的手中。

「沈先生」則是朱應翔扳倒胡洪九最具關鍵,也是最富傳奇的證人。朱應翔偵辦本案到末期,資料已是來自四面八方,他在很多文件上看過沈的簽名,而沈又曾經以太豐行總經理的身分,代表胡洪九的太豐行在香港簽約。朱應翔認為他是重要證人,因此透過太電找到沈。

最具關鍵的證人:「我等這天,等了十年了!」

朱應翔在太電委託香港PWC會計師事務所隨意夾著的一大堆香港報紙剪報中,居然找出非常有價值的隻字片語。他發現沈姓證人在代表太豐行簽約時曾多次提到太豐行的主要大股東是太電,但太電的財報中卻又找不到和太豐行的聯結。朱應翔因此大膽研判太豐行應該是胡洪九洗錢的工具,而太電並不知情。朱應翔判斷如果能找到沈,應該就可以證明胡洪九的詭計。

找到沈的這天,朱應翔希望他能回台灣作證;在電話的那端,人在上海的沈先生吐出令朱應翔動容的一句話:「我等這天,等了十年了!」原來沈先生看不慣胡洪九的行為,在八十四、五年間就離開太豐行。他還說,當年他把胡洪九有關的文件全部影印兩份,一份寄到香港廉政公署,一分他帶往大陸,結果廉政公署對他不理不睬。至於帶到大陸的文件,原本盼望會有人來調查胡洪九的惡行,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年石沉大海。最後,他在失望之下,就在朱應翔找到他的一個星期前,他已經把文件全部銷毀了。

遲了一週,朱應翔雖然扼腕,但沈先生回到台灣作證,對胡洪九仍具殺傷力。沈先生手中雖無證據,但他記憶力奇佳無比,他告訴朱應翔在誰的手上還會有當初的文件資料。朱應翔獲悉後,迅即透過各方管道全面調閱這些陳年資料。會計師資料的保存期限是七年,但事隔迄今已整整十年,是否還能調到?朱應翔完全沒把握。「還好香港是一個法治的國家,所有的文件都有留下證據。」

甚至於,今年八月間,朱應翔還特別拜訪兆豐金控董事長鄭深池,請託代為尋找民國八十二年到八十四年間有關海怡廣場的銀行團聯貸資料。朱應翔何其有幸,這些資料最後都一一取得;相對胡洪九來說,則是何其不幸,因為這些文件上都有胡洪九的親筆簽名。

對朱應翔來說,查出胡洪九的藏金密室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證明密室裡的錢是胡洪九搬進去的。沈先生、黃小姐正是他們當初目擊過程,並因此先後離開職位的見證者。

九十三年十一月八日,朱應翔再傳胡洪九,把所有找到的證據一一攤在在胡洪九眼前,胡洪九的神態雖然還是很鎮定,但是他急促地翻著眼前一頁頁的犯罪紀錄,「明顯看出他的眼神已經不聽使喚。」當天,朱應翔決定聲請羈押他。

胡洪九布下重重迷宮的經濟犯罪手法,不得不令人驚異他的極具巧思。過去的經濟犯罪,銀行是實體,但在胡洪九的涉嫌手法中,則成了紙上銀行。過去的掏空案,雖也有幽靈公司,但不像胡洪九多達一百四十六家。過去類似利用子公司、孫公司層層洗錢的手法,了不起劃成三個層次,而胡洪九的手法,竟然高達五、六層。而胡洪九涉嫌不斷更換公司名稱形成「防火牆」,企圖超越檢調偵辦所及之處的手法,「在經濟犯罪上,過去從未聽聞過。」朱應翔說。

「是非是不可以顛倒的,」朱應翔在聲押庭上對法官說:「庭上,你現在可以看到他的臉,但三十萬傾家蕩產的小股東,他們的身影你沒有辦法看到。我們的職責就是讓他們(經濟犯罪者)知道,永遠有人在看你!不可能逍遙法外!」

朱應翔說服了法官,法官以胡洪九有逃亡之虞,裁定收押。前一晚,朱應翔熬夜寫胡洪九的羈押聲請書,寫到清晨四時半完成。走出台北地檢署的時候,他抬起頭,「天已經亮了。」



*好公司遇到壞蛋

九十年之後才踏入股市的投資人,太電兩字幾乎等同於地雷股,市場幾乎快忘了它績優股的正牌血統。過去十年,太電享有傳產龍頭股之盛名,與台塑、中鋼等穩定的績優傳統產業齊名,淪落到今天虎落平陽的地步,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其實,多年來太電的本業都維持不錯,營業利益一直都維持在四億到七億元之間。一位資深會計師表示,電線電纜這個行業,就是把裸線裹上不同的材料後售出,毛Q率、市場都相當穩定,十幾、二十年來,本業很難出大亂子。就算是八十六年股市曾一度下探時,太電二十多元的股價不動如山,更是傳產股中的龍頭指標,被譽為「壓不扁的玫瑰」。

由於過去股價與股利間的投資報酬率,都維持在二‧五至七‧五%,當時太電股票被視為如台塑、中鋼一般的定存股,許多人將退休養老本都投入他們所信賴的太電。但其信譽、獲利卻被掏空事件毀於一旦。

(文●盧怡安)

*他追案子,我們追人!

胡洪九遭起訴求刑二十年的這個星期五(十二月十七日),所有相關調查人員,包括檢察官、簽證會計師、監控會計師全鬆了一口氣,紛紛放下成堆資料度假去了。我們有點「殘酷的」把他們一一找到,細數逮到這隻九命怪貓的經過。

他們追案子,我們則逐一追「人」,多名參與此案的辦案人員,約在深夜十點半與我們見面採訪。這是個再恰巧不過的時間,黯黑一片的夜色,把他們以低沉音調描述的整個過程,襯托得宛如《達文西密碼》一般的緊張氛圍。

當他們說到太電內部有人想要查這塊海外投資黑洞,辦公室卻被放置汽油彈的時候,我們倒抽一口氣。當我們知道胡洪九不只能夠「創造」洗錢的紙上公司,連萬那杜這種台灣外交到達不了的地方,他都可以搞出四家紙上銀行,不禁嘆為觀止。這是個世紀奇案。

在人性貪婪的醜惡中,我們卻也發現了許多正義的一面:有人為了等到指證胡洪九的那一天,抱著整箱、整箱的資料,足足等了十年!十年,這樣的枯等不只發生在一位會計師身上,還發生在不同的香港律師、台灣的銀行行員,還有太電過去的財務人員身上,那是好多個正義的十年。

採訪到凌晨一點半,我們問:「胡洪九為什麼要這麼多錢?也花不完,他是要找什麼樣的樂趣嗎?」其中一位睜著多日未曾好眠的紅眼睛,表情嚴肅起來,鏗鏘的說:他要讓從洗錢遊戲中得到快感的人,今後不再覺得這會是樂趣。
(文●盧怡安)

威爾剛 2019-12-26 03:05:03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