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7 00:05:51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申請公司,公司登記,賦稅人權論壇 批稅罰過嚴


工商時報【記者陳懷瑜/台北報導】



賦稅人權委員會7日首次舉辦賦稅人權論壇,與會包括律師與會計師界人士,除一致認為現行賦稅裁罰過重之外,對於人民的節稅過程不小心觸法,遭國稅局查獲還得自己舉證,已經違反行政罰法基本精神,業界期待賦稅人權受到重視,未來甚至可以透過立院修改方式,還給人民該有的賦稅人權。

由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所組成賦稅人權委員會,於今年初宣示成軍之後,7日首次舉辦賦稅人權論壇,同時啟動賦稅人權網站,希望各界可以透過該項平台,除了反映自身遭遇的賦稅不公事實之外,也有相關投票機制,以調查目前人民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的民意動向。

賦稅人權論壇首次以「漏稅罰與比例原則適用」進行討論,研究該項議題律師蔡朝安提出資料指出,目前我國的稅法上規定,國稅局查獲納稅人違反稅法,對於違反行政法上舉證的主張,還停留在由納稅人舉證的事實,對於民國95年早已通過的行政罰法中第7條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的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完全漠視,依然對納稅人民處以過高罰則,除了違反該法精神外,也侵害人民權益。

蔡朝安表示,人民不小心觸犯稅法規定,以美國為例,稅法上只能懲罰漏稅額的0.2倍,英國0.3倍,日本0.1倍,但是台灣所得稅法明定懲罰可達漏稅額的2倍,營業稅法甚至高達10倍,雖實際國稅局裁罰倍數中,必須情節嚴重才會罰到10倍,但這些都屬於國稅局的行政裁量空間,對人民權益已經造成過於重罰的結果。

協會也邀請台大法律系教授葛克昌、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盛子龍與會,學者也認為,目前裁罰法令給予稅局過大的行政裁量空間,以研究德國法律為主的盛子龍更表示,我國稅法許多條文都會抄襲新進國家的法令,但是德國對於裁罰結果會造成的各種衝擊,都會有相關配套法令,以降低裁罰所造成對人民權益的影響,但我國稅局卻只會抄襲對自己有利的條文,罔顧人民應有權益也須保護。

文章來源: 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