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6 18:57:36巨蟹55
《別跟自己開玩笑》—寬
某天傍晚,我走過我家附近巷子破舊的機車行,發現老闆正坐在矮板凳上看discovery頻道,突然間我覺得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希望!?當機車行老闆的一天是邊修車邊看discovery頻道時,我們的科學家們又會過著怎麼樣的日子?我直覺想到的卻是「開會、開會、開會」。
生命的長度有限,生命的寬度卻充滿無限可能,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有新的體驗跟發現。
然而曾幾何時,人們開始習於在有限的生命長度當中去壓縮壓縮,企圖把一些「該盡的義務」拚命趕著達成,結婚生子買房買車,聽專家的話存個一千三百萬的退休金。然後幻想剩下的日子終於會是自己的。
這就好像小時候好不容易放暑假,卻得寫討厭的暑假作業,於是有的人會拚命先把包括日記在內的作業寫完,好一口氣大玩特玩。可惜的是人生的日記其實是必須一天一天寫的,沒有辦法完全按照計劃,也沒有辦法”跳過”、”儲存”、或”Restart”的,唯有每一天都真實的去感受生命而活著,才可能累積成美好的人生。
一定有許多人會反駁我的想法,認為能夠提前功成名就怎麼會不算作好事?能夠提前達成事業上的目標當然不賴,但是如果犧牲了生命的寬度,是否值得,就見仁見智了。很多東西無法「提前」,就好比暑假作業中的國英數固然可以先作,但是生活日記就不適合也不應該提前完成。人總不可能「先多孝順父母一點,夠了之後就可以不需要孝順」;「跟老婆度完蜜月之後,就不必再繼續甜蜜」;「年輕的時候多看書多旅行,之後就不需要接受新的刺激」……
很多時候過度的忙碌並不會讓日子充實,有意義的日子應該包含某種程度的餘裕,停下來可以思考,可以接受新知刺激,甚至可以發發呆,而不只是讓自己被”薪資”的刺激引誘著向前跑。
只是人在看待自己的每一天時總會陷入矛盾,似乎如果不汲汲營營,好多個人生計劃同時趕著要完成,就是懶洋洋地混吃度日,如何按部就班的認清自己的方向,踏出穩健的每一步,往往很難拿捏。總是待拉長了時間週期來檢視時,才發覺自己過忙而忽略了生活或過慢而一事無成。
其實急功近利追趕著社會價值所訂定的目標而忽略了生命的真正價值,跟無所適事渾渾噩噩,都一樣是一種「得過且過」。前者是只看到眼前的名利,後者只看到眼前的逸樂,,所以哲學家要說「缺乏反省的生命都是虛度的」……
當機車行老闆可以邊修車賺錢邊看Discovery時,許多知識分子卻整天十幾個小時被關在有冷氣的辦公大樓中,作著自認為高薪穩定的工作……我不知道誰過得比較好,不過如果要我選擇的話,我想我寧願選擇比較有寬度一點的生活模式吧!
--------------------------
附錄:你有匆忙病嗎? 摘自康健雜誌65期 文/張曉卉
時鐘滴答,萬鞋急踏,蝸牛烏龜變成感不上速度的罵人代名詞,整個社會渴望速度。但九成的身體病痛與忙碌高壓的生活有關,你有匆忙病嗎?參考專家與大忙人如何放慢腳步,找出忙碌工作人的健康秘訣。
從琉球百歲人瑞的研究來看,「匆忙的人先抵達墳墓」這句西班牙諺語,真有些道理、智慧。
由哈佛和琉球大學醫學專家,對全世界最長壽的琉球百歲人瑞長達25年追蹤調查,發現低熱量、高纖維蔬果的飲食,持續工作、種花和走路,以及緊密人際支持網絡,是琉球人瑞長命百歲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人瑞們在時間緊迫性、情緒張力的心理測驗得分很低,在自信、決斷力的分數頗高,且有樂觀、適應性強、從容自在,琉球人稱之為taygay的個人和社會特質。
我們沒法搬到琉球去住,生活周遭多數人仍在比快比好,該怎樣放慢腳步,找出自己的速度?有沒有合理的忙與解壓之道?或許可以試試專家或常與時間競速的工作人,他們的生存之道。
‧ 沒有人會在死前後悔工作時間太少
科技人陳志隆在憂鬱症發病時,不斷自問:「人生為了什麼?」;投資理財專家蕭碧華在得了精神官能症從職場暫退,靜下來第一個疑問是「我是誰?」確實,在工作至上的時代,人生某些最質樸、深刻的課題,是無法完全用事業成就解決的。
當我們為記事本上滿是紅藍黑筆外加螢光註記,或是PDA上一大串待辦事項奔忙、團團轉時,試著稍緩腳步,想想什麼是我們最重要的事,是成就、健康,還是親情?定出生命方向,逐步前行,並經常提醒自己,不要讓緊急的事淹沒了重要的事。
試著想像自己馬上要死了,再想想生命中有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萊奇說,「大概沒有人會在死前後悔工作時間太少。」
‧ 重新設定內在時鐘,找出你的速度
事先計劃,依重要性,排列出你認為必須做的事,一件件來,才不會讓閒聊電話、網路八卦、垃圾郵件侵佔太多時間。當你做完重要的事情,會有成就感,也會降低做不完、來不及的焦慮。
要知道什麼時候說「不」,以免忙到無法承受而耗竭。有位婦產科醫師是患者、同儕公認的好好先生,病人要求快開刀、學會邀請演講上課、衛生署找去加入計劃,他統統說好。忙到個個行程遲到,邊看門診邊啃麵包果腹,精疲力竭,同事看了只能搖頭。
至於該多快或要多慢才合理,沒有一定標準,「自己覺得舒服,就是你的速度,」中興醫院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說。
‧ 正視壓力,才能減輕焦慮
從考試、找工作、競爭業績,到該買哪件衣服,都可能是壓力來源,它無所不在,「逃避是最不好的方法,」台大醫師呂碧鴻說,察覺到壓力,並且解決,才是正確紓壓之道。
如果壓力已經造成睡不好、常和人吵架、心悸等身心困擾,可以尋求專業協助。三總精神科醫師林為文表示,臨床醫師會從身體、心理、社會等面向去處理患者的壓力。用鎮靜安眠或肌肉鬆弛藥物,減輕身體症狀;以會談或心理測驗,找出性格特質;了解家庭與工作等層面的困擾源,採取對應措施。
林為文提醒民眾,除了察覺自身,也要關心並注意伴侶、孩子和親友有沒有這類身心困擾,及早處理。最重要的是不逞強,不要等到發生憂鬱、中風、心臟病等嚴重後果才後悔。「前半輩子拚鬥奔忙賺了5億,結果下半輩子繳給醫院,太不划算了吧?」
‧ 運動好處說不完
專心在身體脈動,能轉移注意力,幫助身體去除壓力帶來的代謝產物,透過運動釋放的腦內啡提振情緒,對抗焦慮與憂鬱,改善外型、增強自信,是抗壓良方。
不管再忙,呂碧鴻一定將運動排入行程。每週打兩次網球,週末爬山,時間不夠,那就離家最近的小學操場健走20圈,「一定擠得出時間,做不做而已。」
‧ 放鬆,化匆忙為從容
專門幫人解決身體這裡痠、那裡痛的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黃美涓,每天行程滿滿,常常只能利用空檔喘口氣。一上交通車便摘下眼鏡、戴著口罩,閉目假寐。一天有兩個重要會議,便安排中間時段帶著學生去查房,因為和病人聊天、教學,是讓黃美涓能放鬆且快樂的事。
詹佳真醫師則建議用腹式呼吸,舒緩忙碌工作的緊張情緒。有一次,她應邀參加電視現場節目,碰上交通事故、大塞車,急趕到攝影棚樓下只剩約5分鐘,她在電梯上樓當中做了幾個腹式深呼吸,主持人很訝異詹佳真在最後倒數坐上來賓席,還能神態平和。
‧ 心理醫師麥基庫伯提供7個化解匆忙病的技巧
●每天下班後或週末脫下手錶。
●練習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有話慢慢說,不插嘴打斷、好好聽完人家要說的話。
●偶爾放空自己,享受發呆、做白日夢權利。
●計劃一天工作行程,要安插空檔時間,讓身心休息喘口氣。
●每天、每週、每月,或是每年,都要記得留自由時間,犒賞自己去做或創造一些樂趣。
比如嗅嗅花香,聽聽蟲鳴鳥叫。
●讓靜默進入你的生活,傾聽身體的聲音。
‧ 家人朋友建起安全網
親愛的家人、朋友是安頓慌忙身心時最好的療方。陳志隆能走出藍色憂鬱症陰影,妻子功不可沒。爬山、散步、聽牢騷、上教會,需要時都傍在身邊。
蕭碧華則有一群共處讀書會的朋友,各個階層、職業都有,能分享書本和自身體會的共鳴,傾聽她發抒對人生困惑疑懼,不會要她別想太多、也不亂給評價,幫她度過疾病的考驗。
‧ 用大自然潤澤生活
看到藍天碧海、如茵草原、清澈溪水、峽谷茂林,貼近自然,感受四季變換時的大地容顏,再沮喪緊迫的心情也會稍獲舒緩。
台北馬偕醫院急診室主任張國頌,去年和醫護同仁秣馬厲兵、繃緊氣力對抗SARS後,覺得志氣、能量都消磨殆盡,於是平日共同爬山的醫院同仁,便相約爬台灣第一高峰──玉山。
馬偕登山隊之前就有攀登雪山和玉山的經驗,這次一樣先有計劃地爬近郊的小山三個月,鍛鍊腿力、心肺功能之後,十幾個人背著行囊出發。一路上吃大鍋飯菜,鑽進睡袋便呼呼大睡,「我們笑說是『豬吃狗睡』,但共患難的感覺真好,攻上玉山頂更是快樂極了。大自然是最好能量,」張國頌說得意興湍飛。
‧ 把握當下,心定才有人生況味
我們總想等忙完吃飯穿衣坐車行走等小事,就可以輕鬆了,結果瞎忙整天,累癱在床上才發現碌碌無為,幾無定時。
畫家奚淞提醒,很多人的忙,常是想趕快做完這件事,好去完成夢想中更重要的目標。一路慌忙,被一堆事情挾持飛奔往前,忘記了人活著的當下就是生命的所有狀態,「如果沒有現在這一刻,人就死了。」他說。
練習專注正在手上的事。該去工作就好好坐下來,吃飯就好好吃飯,細細品嚐食物味道,而不是想股票行情,這是活在當下的專注訓練,洗碗就好好體驗手觸冷水的感覺,因為這就是你活著的全部。那個活在當下的專注是非常珍貴的。
上一篇:《別跟自己開玩笑》—壓力
下一篇:《別跟自己開玩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