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5 06:24:59關魚

無辜機器超人撞上北極蒸氣城堡

            (圖片來源/各片官方網站,合成/關魚)




卷頭的批ㄟ司

這些動畫雜記是我最近在LOST網站寫的手札整理,因該網站對每日手札的限制字數為六百,所以每篇都只是擇重點閒聊而已,貼在這裡的版本多了完整網址推薦和碎碎念補充。


================================

★動畫雜記之一,2005/4/5★

【霍爾的移動城堡:最不宮崎駿的宮崎駿卡通】

身為一個喜愛宮崎駿卡通將近十五年的迷,我對「霍爾的移動城堡」在觀影前的期待和觀影後的感覺落差太大,對該片實在是頗為失望的,步出戲院時,我嘴裡只有一句評語:「這真是最不宮崎駿的宮崎駿卡通了!」

過去的宮崎駿卡通對我,看完總有蔓延全身的「感動」和想要再重看好幾次的「衝動」,可是看完「移動」城堡,我卻完全沒有前面說的那兩種「動」。我沒看過原著,也知道改編厚厚的小說原著從來不是容易的事,但我觀影時一直感覺宮崎駿的詮釋和原來的小說角色有種格格不入的距離,就好像一個圓形的靈魂,硬要放進一個方形的身軀裡,讓我觀影中三不五時就會冒出「不順」的感覺,而魔法愛情故事在當年或許很原創,但看過五集哈利波特及不少本奇幻小說再來看這部卡通,就感覺重複的元素很高,缺乏看魔法公主和神隱少女的那種原創新鮮感。

宮崎駿卡通過去讓我深深著迷還有個不可或缺的關鍵,就是「久石讓」的配樂,從風之谷起,他的配樂部部都讓我的耳朵和靈魂同時喜愛與感動不已,看完影碟或走出戲院總能立刻回憶起片中的主題旋律,但移動城堡的配樂卻不復以前的精彩,連在神隱少女主題曲表現不遜久石讓的木村弓,這回也沒能譜出幫影片加分的片尾曲,枉費我一直聽到片尾字幕消失才走,更加深了我對此片的失落感。

雖然移動城堡一片並非一無可取,但濃重的失落感讓我對此片說不出好聽的話。唉唉。


☆碎碎念補充

宮爺爺的作品,我最愛的還是多年前看的「風之谷」和「龍貓」,以後再找機會寫專文好好聊吧。



★動畫雜記之二,2005/4/6★

【Innocence:人之異於機械者幾希】

相對於霍爾的移動城堡給我的巨大失落感,押井守監督的「攻殼機動隊二Innocence」給我的觀感,可用「驚豔、驚奇、驚醒」的三驚來形容。這是我首次看押井守的動畫,對他畫面處理的細膩和造型背景的華麗很驚豔,對豐富強烈的劇情走向很驚奇,對其辯證的「人類和機械的異同處」很驚醒。所謂的驚醒,是有點被嚇到的體悟,竟然能在一部動畫片中,以這麼人性化的角度操弄機械,並以那麼機械化的角度操弄人類。

孟子曾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他認為人類和禽獸沒什麼分別,唯仁義可以區分,那麼人類和機械的關鍵差異又在哪裡呢?絕大部分的科幻電影都將答案導向「靈魂」,本片卻拋出「當機械裝入了人類的靈魂」、「當人身全改造成機械只留意識在內」的極端類型,挑戰既有的邏輯。

貫穿全片的主題曲「傀儡謠」,據稱是改編自日本古民謠,很有遊走在人類與鬼魅之間的感覺,尖銳人聲組成的大合唱迴盪在整間電影院,彷彿是對人造人命運的無盡悲鳴與質問,拿來襯托「人類與傀儡(機械)」的故事再適合不過。正因此片的詮釋已至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精神不好時最好別看。

⊙藍祖蔚曾為此片連寫三篇影評,讓我看得大呼過癮:

未來夏娃
http://140.138.147.33/twlai/archives/000062.html

攻殼靈魂
http://140.138.147.33/twlai/archives/000073.html

怪胎導演
http://140.138.147.33/twlai/archives/000074.html


☆碎碎念補充

看完該片,很想找第一集來看看是怎麼回事,不過我首先作的事情卻是去漫畫店找出士郎宗正的原著來看,原來只有兩本,努力看完卻有「看了四本也不止」的感覺,因為文字敘述和原創意念實在太豐富,到了非常難以消化的地步!應該要買回家慢慢看的,只可惜中文版絕版買不到了,拍賣網站的價格又嫌太貴,還在觀望中。



★動畫雜記之三,2005/4/7★

【蒸氣男孩: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再講到大友克洋監督的蒸氣男孩,說真的,「斥資二十四億日幣製作、日本動畫史上耗資最鉅」這種廣告詞一點也不吸引我,個人主觀偏見,那通常是好萊塢電影「大而無當、講究效果失卻深度」的代名詞,曾看過漫畫版阿基拉的我完全是衝著大友克洋的名號,才在蒸氣男孩首映日去看的。

或許是我第一次看他的動畫,之前沒有特別期待,看完走出戲院的感覺還算相當充實的,我以為本片兼具商業元素和藝術表現,既滿足喜愛看緊張刺激大場面的觀眾,又提供喜愛思考的觀眾反省科技發展走向的空間,籌畫九年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

十八世紀蒸氣機的發明加速工業革命已是常識,虛構的蒸氣男孩在史實外另闢蹊徑,將壓縮的蒸氣機膨脹成萬能的動力來源,蒸氣不但能驅動火車,還能驅動飛行器和五花八門的武器乃至整座城堡。當蒸氣昇華為萬能,如何運用就全看個人。祖孫三代都是科技發明天才,爺爺對科學不能為軍武所用的理想堅持,將強大蒸氣設計成遊樂場驅動力,不由令我想起中國古代人從煉丹術無意發現的火藥,原先只拿來設計成娛樂性質的燦爛煙花,歷經數百年才發明成武器,父親認為科學發展要為社會謀福利,以販售軍武來獲取研發經費並無不妥,科技向霸權傾斜似乎是條不歸路,未成年的孫子會怎麼選擇?

大友克洋用兩小時的動畫詮釋不同價值觀者運用科技的矛盾,要我簡短總結,還是那句廣告詞最好用:「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碎碎念補充

個人對此片的最大不滿:女性角色的設定太日本大男人傳統了。



★動畫雜記之四,2005/4/8★

【超人特攻隊:娛樂至上,說教止步】

說完三部日本動畫,再來看看電影霸主美國拍的卡通吧。看完超人特攻隊,不得不再度佩服開創三D動畫新境界的皮克斯,每回端出的作品都能讓人感到創意和趣味十足。歷經玩具、昆蟲、怪獸、海洋生物,這是皮克斯首次以人當主角的動畫片,卻能擺脫超人電影慣有的芭樂俗套,顛覆超人無所不能的形象(雖然結局還是要靠他們拯救世界),讓超人陷入被凡人排擠、不得不致力融入俗界的窘境,看著超人們對於有志難伸的中年危機、養兒育女的家庭煩惱、外遇謊言的婚姻猜疑等處理,都比凡人高明不到哪去,不挺令有相同遭遇的成人們感到安慰?

對那些嚮往成為超人的觀眾而言,也能看到:「凡人只要靠頂尖的專業和堅強的心志,就能比超人更像超人」,可以用巴掌把彈力女超人打醒的衣夫人、用科技殲滅許多超人的神奇小子就是範例。儘管本片隱含了不少嚴肅主題,但聰明的製作群仍掌握了賣座片「娛樂至上、說教止步」的特長,講道理只講到讓觀眾起共鳴為止,趣味與刺激兼具的娛樂才是最高宗旨,讓本片的搞笑和動作場面確實精彩。

為囊括動畫電影最大值的觀眾,明眼人不難發現此片的角色設計充滿行銷味道:動畫不只是拍給小孩子看,也要讓帶孩子進戲院的父母覺得好看,基於種族平衡,寒冰俠要給膚色比熱帶非洲還黑的黑人演,更要顧及廣大的東方觀眾,要不然金髮的超能先生與棕髮的彈力女超人,為何生出長得像貞子的黑髮女兒呢?


在開眼電影網看到「夜郎」所寫的「吉卜力 v.s.皮克斯」,值得一讀:
http://www.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asp?action=content&vol=001&page=a02


☆碎碎念補充

我哥為送玩偶給外甥買了附有製作內幕的超人DVD,導演Brad Bird在製作過程所說的這段話讓我深有所感:

『有一些好點子實際上行不通,因為它破壞了其他部分,如果要捨棄原先精彩的賣點,令大家又笑又愛的部分,把它捨棄了,其他的一切就....(比了垮下的手勢),它們是互相搭配的,所以非得這麼做不可,這是過程中的人性部分,這不是機械過程,這是商人討厭電影業的原因。因為製造機械的話可以測量,這是模子,材料的費用是這麼多,生產線製造出來即可上市,當你拍一部電影,真正拍一部電影,而不是重複之前的成功,你會孤注一擲,「我認為這樣會很好,希望是,聽起來不錯」,你在賭博。』



★動畫雜記之五,2005/4/9★

【北極特快車:幻想創造童話,信仰創造奇蹟】

在今年奧斯卡動畫片獎項被視為超人特攻隊最大對手的「北極特快車」,由於故事主題並不特別吸引我,原本想等二輪再去看的,卻因想看的片子放映時間不湊巧的關係,便將就看了首輪。儘管沒看過原著繪本,劇情一如我預料並無太多新意,但在大螢幕看這部設計了許多驚險和壯觀大場景的動畫,還是滿賞心悅目的,我尤其喜歡列車長能看穿旅客性向的剪票手法,和專門利用車頂搭霸王車、渾身透著詭異哲學味道的怪叔叔。

第一個創造出聖誕老公公傳說的人,實在是史上最成功的夢想家和行銷者,其他還有誰能把自己的幻想世界,變為全球兒童共同期待的夢呢?幻想故事的價值本來就不在於它的真實與否,而在它引人入勝的趣味和驚奇,更進一步還會感動、激勵或啟發你。不管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有沒有聖誕老公公,都無法否認一個事實:「聖誕老公公的相關故事,確實讓耶誕節變得更有趣。」至於奇蹟,本來就是為了信仰它的人而存在。

不過話說回來,我看不出這部動畫有「真人演出,數位捕捉」的必要,更不覺得湯姆漢克斯一人分飾五角的噱頭有為本片添加任何正面分數(除了省演員費外)。所謂數位捕捉,就是在真人臉上和頭部戴超過一百五十顆、身上裝超過六十顆的感應器,在特效的藍幕前演戲,以便電腦捕捉演員的表情和肢體加以轉換...Oh~my god!這樣演出會自然才有鬼!


☆碎碎念補充

耶誕老人到底存不存在?紐約太陽報曾寫過一篇很有名的社論來闡述,有位好心的貝克台長幫忙寫了中文翻譯,詳情請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etbaker/3/1246381217/20050414152635/

我對耶誕節的基本看法則請參考「世界上最大的耶誕禮物」: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boutfish/3/1243581025/20041225012240/



★動畫雜記之六,2005/4/10★

【機器人歷險記:新動畫技術掩飾不了老套故事】

如果我今年只有十三歲,應該會為「機器人歷險記」好人獲勝、夢想成真的結局而感動不已,可惜我已經快滿三十三歲了,對這類套用「壞人很壞好人很好的簡單善惡對立」、「三言兩語就能逆轉成功」模式的電影,只覺得老套不已。尤其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三月,我所看過的動畫電影幾乎在劇情方面都有不落俗套的設計和供人深思的空間,相較之下,更顯得本月上映的機器人歷險記在故事創意的薄弱。

主角洛尼從機器人小鎮到城市的搭車歷程從大螢幕看確實很炫,但上飛下落左翻右滾的情節,跟電視冠軍「趣味機關王」的設計似曾相識,用胳肢窩擠屁聲引來真人放屁的笑點,若不是後頭有路燈被燻死在地上的粉筆輪廓痕跡,我會因這點子太老而笑不出來,故事主軸探討的「機器人應該升級或保留舊零件自我特色」,在「變人」或「A.I」都曾觸及過,只是動畫的機器人更可愛熱鬧而已。

開眼電影網有篇夜郎執筆的介紹文說,因冰原歷險記名聲大噪的藍天動畫工作室為了製作這部新動畫,將程式設計師編制從先前一百八十人暴增為兩百四十人,電腦必需升級為原來設備的兩倍運算速度和三點五倍的記憶體,才有辦法跑得動軟體所繪製的機器人世界,他們還發展出新的光跡追蹤塗色軟體,好讓機器人金屬表面反光看起來像「真的」。

說真的,我完全不在乎機器人的臉色和膚色看起來如何,只希望它們表演的劇情不要讓我有很芭樂的感覺。

⊙夜郎寫的「皮克斯蹲下!藍天動畫出招」:
http://www.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asp?action=content&vol=007&page=a01


☆碎碎念補充

喜歡這部動畫的人看到上述的評語可別生氣,一樣電影本來就有百樣觀點,我只是誠實地把個人在戲院裡的觀感寫出來罷了,要看對於此片的好評,可到藍色電影夢去: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russiablue/3/1246087746/20050402011838/





關魚,2005/4/5--4/15



批ㄟ司

這篇雜記同步貼在另兩個我常去的網站,
已有一些網友發表不同意見參與討論,
同樣喜歡動畫的朋友不妨前去瞧瞧喔:

發條橘子讀書會:
http://www.monkey.com.tw/young/bbs3/bbsresp.asp?idx=1149

粉墨登場:
http://bao.uline.net/pd/dir_show.asp?file=4775&mana=0&page=1&area=5
蘇菲 2007-07-24 15:21:43

不准你仳評宮崎駿...尤其是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