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3 14:39:38木子米米
回家的路 2018年回娘家偶感
帶來福氣的現撈白鯧vs帶來掃興的現撈白鯧
站台裡頭,有個分類是雲林紀行,我不常回家,
一年365天,屬於娘家的天數恐怕不到一個禮拜。
回家的感覺有些複雜,是期待,但也不適合太期待。
往往期待,總是會帶來很深的失落,
這種幽微的情緒大概是因為我帶著先生一同回去的關係吧。
一直想當好半子,可能抓錯討好的模式,往往很難得好評。
先生一心一意想討好爸媽,買了一尾大白鯧,帶了佛跳牆跟龍蝦回鄉,
但當爸媽聽到白鯧的價格後,因為心疼我們花錢的關係,
這尾魚讓我們短暫的兩天,耳朵收集了很多浪費錢的聲音。
{但爸媽很努力很委婉的修正台詞了,改變與溝通一直都不容易。}
以後不要花錢買魚,一尾2500元的魚太貴了,我們吃吳郭魚或虱目魚就好。
本來是帶著祝福的一尾魚,現在變成掃興的魚。
我早已習以為常,前些年的美心月餅事件我已經看到老弟被潑冷水,
{當老爸聽到月餅一顆要100元,一直嫌難吃,因為是自己的兒子就可以念兇一點。}
看先生想討好岳父岳母的心思也就不勸阻{更惡劣的念頭是阻止沒用,碰一次灰就知道了}。
按照我們家的數學,2500元的魚可以換算成將近30片的無刺虱目魚片。
吃白鯧只能高興一次,吃無刺虱目魚可以高興30次,
按照李氏數學,虱目魚大勝。
我爸媽的邏輯很簡單,覺得我們這種花錢方式太不明智了。
可一輩子要聰明幾次呢?事事樣樣都以省錢為第一考量點的我們家呀,
童年全家出遊的經驗大概就是國小安排一年一度的旅行吧。
其餘的家族旅遊回憶十分慘淡,記憶都是在務農的光陰,
爸媽在生命的選擇題中,
因為努力累積養小孩的資本,相對的失去陪伴我們成長的寶貴光陰。
但蒐集了不同人的人生劇本,我已經拿到相對好命的版本,
{長越大認識更多從小受虐、單親、家暴等等不完美的家庭後,就知道我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對於我爸媽只有感謝,只是我也在思考,比起省錢更重要的生命體驗,
在短暫的生命歲月中,也割捨不得。
如果要我選,我也覺得吃虱目魚比較聰明,但這幾十年來,如果有一年的春節能吃上高貴的魚,
那麼,現撈白鯧魚實在是很不錯的選擇呀。
-------------------------------------------------------------------------------------
每個當媽媽的女人,都渴望一時片刻的自由
屬於娘家的片段很短暫,所以特地在部落格設個專屬回娘家的分類,記錄每年回家的心情。
回家的心情很特別,從都市叢林一路往南看著景色的變化,看著斗六車站街景的變化,
以進步的角度來說,改變是好的,意味著城市的競爭力。
不過在往家鄉的鄉間小路過去,便覺得感傷,很多景色沒變,卻變得霧茫茫,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bDlac0wwVFFOM1p4MGs5N2E5UG5NZG1GNzUwYzZ2UlE2ZEZFZjQwaDdaRT0iOw==.jpg)
停滯不前的鄉鎮,像是回憶裡的照相本,一成不變。
而我是這之中,出走的人。
每次回娘家,最在意的地方是能不能多看幾位故鄉的友人,
人親土親,家鄉的記憶總是跟友誼連結在一起。
很開心的這回見到了國中好友A,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bDlac0wwVFFOM1p4MGs5N2E5UG5NUUc4bktuTldNRXFYS3loNWxaeWN6ND0iOw==.jpg)
以10年為單位,我已經坐三望四了,在季節的遞嬗中,姐妹們都拿到不同的生命劇本,
編寫自己的人生大戲,那時我們幾個高中女孩,各自追尋自己的道路。
現在一晃眼,多數人都往北發展,大部分人都當媽了,各自有各自的辛苦要學習消化。
好友蓁是少數留在故鄉,同時又跟公婆住的。
我聽到朋友說他的近況,我回憶起當年孩子還小的那段歲月,
那些年的辛苦,在時間不斷向前奔跑下,我只留下相本中幸福的笑靨
一些煩心的壞情緒鎖在隱藏的日記本中,陪我度過每個階段的徬徨。
對每個新手媽媽來說,開頭前五年是最難熬。
如果遇到豬隊友與壞婆婆,那麼更加考驗心的能量與意志力。
當時,另外一個好友B在壓力崩潰的邊緣,原先愛笑又逗趣的她,
那陣子變得充滿負能量,常常在臉書窺見她對現狀的不滿。
沒進過婚姻戰場的朋友還不解,
為什麼看起來應該婚姻幸福美滿的她,還有那麼多事情要抱怨?
可是當走入婚姻後,才明白家家有本難念經,各自的苦楚不同,
如果又缺乏社交環境,以及缺乏配偶支援,那麼就更加辛苦了。
我聽著好友A聊著跟婆婆相處的難處,以及缺乏社交的困境,還有要重回職場
還是要照顧兩個小孩的煎熬,這些選擇題都是媽媽們都會面對與經歷的。
我給了我的想法,但更多時候是傾聽,聽好友說話,當她一下子的情緒垃圾桶,讓她抒發一下。
我真摯的建議或許好友可以出去找工作,將孩子放置在自己信任的幼兒園中。
不過在鄉鎮找工作顯然沒那麼容易,拜少子化所賜,鄉鎮中的幼兒原短短幾年有好幾家倒閉,
原本偏鄉的公幼現在變得炙熱搶手,想讓孩子念幼稚園這個念頭不好達成,而一般工作薪水不高。
出去謀職放棄照顧兩個小孩的寶貴光陰,相信是很多媽媽取捨的難題。
我聽著好友說著這些難處,心裡想著,願意在鄉鎮中生孩子的爸媽都很勇敢,
如果沒有長輩支援,那麼不管是就業,或者是托育都是很艱難的。
我想著這些難題,卻覺得無解,我即將北上,我只盼這短暫的相處,
不只我開心,也可以安慰到我的好友。
下個年度見面時,也許孩子大了,能念幼稚園了,而她能上班找回工做的成就感時,
這一切就會不一樣了吧。
時間一直是很多事情的解藥阿。
媽媽的味道─炸雞翅
對我而言任何山珍海味都抵不過阿母的炸雞翅,這盤炸雞翅也是親友的最愛
阿母很酷,對於她的好手藝也是超有滿意的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bDlac0wwVFFOM1p4MGs5N2E5UG5NZWNTN2Q0TUF1eDZlRzJEL0lOK3ZnND0iOw==.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