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4 12:33:51小寶

台灣之最天后宮

☆歷史記載台灣地區最早的天后宮,建於宋代,位於金門聚賢村,現已不存[1]。

☆ 現存台灣地區最早的天后宮,是澎湖縣馬公天后宮,這座廟的創建及整建情形,極可能是,在明朝中葉、漳、泉、興化府等籍的商賈、漁夫,路過或專程來澎湖經商、或耕作、捕魚時,曾建小廟以奉祀船頭媽祖。故萬曆年間,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麻郎等」碑於媽祖廟。以後信士日眾,廟宇規模日大,天啟年間董應舉崇相集、兩廟從信錄、高文津日記等,均有澎湖媽祖廟或小廟的記載,而澎湖港口圖更標明此時的媽祖廟,已是二進的廟宇。崇禎年間,鄭芝龍擴建為三進大廟。永曆十七年二月,荷將波特攻佔澎湖時,曾遇焚毁,唯損失不大。同年三月,鄭經收復澎湖後,曾重新整修,故蔣毓英所修台灣府志云,「偽藩更新之」,而此次整修,一直到施琅擊敗鄭軍時,媽祖廟依然存在[1]。

☆現存台灣本島最早的天后宮,是台南巿大天后宮。清康熙二十三年八月施琅將其所竊據為施厝衙的寧靖王府,撥出西側原奉明正朔的正殿,奉祀媽祖[2]。

☆ 鄭成功於台灣最早登陸地之天后宮,是台南巿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明永曆十五年四月二日(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3],鄭成功率軍艦四百艘,兵員二萬五千人,抵達鹿耳門港外。放哨船由鹿耳門進入登岸北汕尾嶼,探測水深,踏勘營地,確知水淺大船無法入港。命設香案,冠帶叩祝,乞助潮水,果然水漲丈餘,大軍順利入港[4]。

☆台灣本島最大規模媽祖繞境,是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三日至十月二十八日,歷時二十六天,繞境路程達一千五百公里,行程遍及北高及台灣本島二十一個縣巿。民國七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補出發至澎湖各島繞境,四月二十六日結束[5]。

☆台灣本島徒步進香路程最遠的天后宮,是苗栗縣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從通霄走到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行走路線飄忽不定,由媽祖決定[6]。

☆台灣本島徒步進香人數最多的天后宮,是台中縣大甲鎮瀾宮,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7]。

☆台灣本島最東為台北縣貢寮鄉的三貂角,位東經121度59分。
附屬島嶼最東為宜蘭縣頭城鎮的赤尾嶼(釣魚台群島),位東經124度34分。

台灣最東的天后宮是台北縣貢寮澳底仁和宮,位東經121度55分。
澳底仁和宮是澳底的信仰中心,宮址靠近濱海公路,自清道光初年創廟至今已一百多年,建築形式為一條龍二進式、三川脊、硬山頂格式。

貢寮鄉還有其它兩間媽祖廟,分別是位於穗玉村慈仁宮以及雙玉村的德心宮。

☆台灣本島最西為台南縣七股鄉的曾文溪口,位東經120度04分。
附屬島嶼最西為金門縣烈嶼鄉的二擔島,位東經118度11分。

台灣最西的天后宮是金門縣烈嶼天后宮,位東經118度13分。
烈嶼天后宮始建於清光緒年間,位於上庫村陵水湖旁,民國三十八年,因戰亂遭拆除以構築工事,民國五十八年重建,五十九年竣工奠安。民國八十二年春拆除重建,議定原址加高為雙層之建築,八十三年秋落成。
烈嶼鄉還有其它兩間媽祖廟,分別是位於林湖村的羅厝西湖古廟以及后頭村的麟護宮。

☆台灣本島最南為屏東縣恆春鎮的鵝鑾鼻,位北緯21度54分。
附屬島嶼最南為高雄市轄東沙島,位北緯20度25分。

台灣最南的天后宮是屏東縣恆春天后宮,位北緯22度00分。
天后宮建於清光緒三年,曾經歷多次翻修。民國四十九年重建今貌,民國七十五年再度翻修,並建牌樓、金爐。

恆春鎮還有其它兩間媽祖廟,分別是埔墘路的奉天宮以及頭溝路的玉鳳宮。

☆台灣本島最北為台北縣石門鄉的富貴角,位北緯25度18分。
附屬島嶼最北為連江縣東引鄉,位北緯26度22分。

台灣最北的天后宮是連江縣東引天后宮,位北緯26度22分。
天后宮肇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近兩百年,據傳是大海盜蔡牽所建,現今廟貌為民國年間由軍方協助改建。

除了東引外,馬祖列島中,據傳蔡牽還在南竿興建了三座天后宮,分別是位於馬祖村的天后宮、仁愛村的天后宮以及津沙村的天后宮。

貢寮:第二個微笑章(20050723)『仁和宮』、『慈仁宮』、『德心宮』
『仁和宮』:仁里村仁和路9號
『慈仁宮』:穗玉村田寮洋街13號
『德心宮』:雙玉村德心街11號-1
北港:第十六個微笑章(20050724)『朝天宮』
『朝天宮』:中山路178號
大甲:第一0六個微笑章(20050805)『鎮瀾宮』
『鎮瀾宮』:順天路158號
通霄:第一0九個微笑章(20050805)『拱天宮』
『拱天宮』:白東里8號
恆春:第二四三個微笑章(20050826)『天后宮』、『玉鳳宮』、『聖天宮』
『天后宮』:福德路126號
『玉鳳宮』:頭溝路23號
『聖天宮』:埔墘路
馬公:第二七八個微笑章(20050903) 『天后宮』
『天后宮』:正義街1號
烈嶼:第三一三個微笑章(20050916)『天后宮』、『麟護宮』、『西湖古廟』
『天后宮』:上庫村陵水湖旁
『麟護宮』:后頭村莊入口
『西湖古廟』:林湖村羅厝35號
東引:第三一六個微笑章(20050919)『天后宮』
『天后宮』:樂華村52號
台南巿:
『大天后宮』:中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鹿耳門天后宮』:安南區顯草街三段1巷236號
資料來源:
[1] 石萬壽.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元明媽祖廟的建立」。
[2] 石萬壽.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清代台澎媽祖廟的建置」。
[3] 楊雲萍.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鄭成功登陸地點紀念碑」。
[4] 鹿耳門天后宮全球資訊網。http://www.luerhmen.org.tw/
[5] 蔡相煇.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北港朝天宮志」。
[6] 白沙屯田野工作室。http://baishatun.ngo.org.tw/
[7] 大甲鎮瀾宮全球資訊網。http://www.dajiamazu.org.tw/

圖片來源:
金湖:第三一二個微笑章(20050915)『料羅媽祖景觀公園』。

料羅媽祖神像的后冠上有九串冕旒,每一串有十二個石珠,一共是一百零八顆。后冠上雕有鳳凰,袍服上刻有龍紋。眉目之間,則流露出智與美的靈氛。神像手持一柄如意,表示萬事平安順心。

媽祖神像是由十二層、九十九塊白色花崗石組成,重約一百四十公噸。二00五年七月七日、七月八日由金門萬順輪直航福建省莆田秀嶼港運回。

媽祖神像的身體是正對著西西南,臉部向左十五度。二00五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國曆十月十一日),金門縣長將會為媽祖神像舉行開光儀式。

☆歷史記載台灣地區最早的天后宮,建於宋代,位於金門聚賢村,現已不存[1]。

☆ 現存台灣地區最早的天后宮,是澎湖縣馬公天后宮,這座廟的創建及整建情形,極可能是,在明朝中葉、漳、泉、興化府等籍的商賈、漁夫,路過或專程來澎湖經商、或耕作、捕魚時,曾建小廟以奉祀船頭媽祖。故萬曆年間,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麻郎等」碑於媽祖廟。以後信士日眾,廟宇規模日大,天啟年間董應舉崇相集、兩廟從信錄、高文津日記等,均有澎湖媽祖廟或小廟的記載,而澎湖港口圖更標明此時的媽祖廟,已是二進的廟宇。崇禎年間,鄭芝龍擴建為三進大廟。永曆十七年二月,荷將波特攻佔澎湖時,曾遇焚毁,唯損失不大。同年三月,鄭經收復澎湖後,曾重新整修,故蔣毓英所修台灣府志云,「偽藩更新之」,而此次整修,一直到施琅擊敗鄭軍時,媽祖廟依然存在[1]。

☆現存台灣本島最早的天后宮,是台南巿大天后宮。清康熙二十三年八月施琅將其所竊據為施厝衙的寧靖王府,撥出西側原奉明正朔的正殿,奉祀媽祖[2]。

☆ 鄭成功於台灣最早登陸地之天后宮,是台南巿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明永曆十五年四月二日(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3],鄭成功率軍艦四百艘,兵員二萬五千人,抵達鹿耳門港外。放哨船由鹿耳門進入登岸北汕尾嶼,探測水深,踏勘營地,確知水淺大船無法入港。命設香案,冠帶叩祝,乞助潮水,果然水漲丈餘,大軍順利入港[4]。

資料來源:
[1] 石萬壽.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元明媽祖廟的建立」。
[2] 石萬壽.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清代台澎媽祖廟的建置」。
[3] 楊雲萍.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鄭成功登陸地點紀念碑」。
[4] 鹿耳門天后宮全球資訊網。http://www.luerhmen.org.tw/
[5] 蔡相煇.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北港朝天宮志」。
[6] 白沙屯田野工作室。http://baishatun.ngo.org.tw/
[7] 大甲鎮瀾宮全球資訊網。http://www.dajiamazu.org.tw/

圖片來源:
金湖:第三一二個微笑章(20050915)『料羅媽祖景觀公園』。

料羅媽祖神像的后冠上有九串冕旒,每一串有十二個石珠,一共是一百零八顆。后冠上雕有鳳凰,袍服上刻有龍紋。眉目之間,則流露出智與美的靈氛。神像手持一柄如意,表示萬事平安順心。

媽祖神像是由十二層、九十九塊白色花崗石組成,重約一百四十公噸。二00五年七月七日、七月八日由金門萬順輪直航福建省莆田秀嶼港運回。

媽祖神像的身體是正對著西西南,臉部向左十五度。二00五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國曆十月十一日),金門縣長將會為媽祖神像舉行開光儀式。

☆歷史記載台灣地區最早的天后宮,建於宋代,位於金門聚賢村,現已不存[1]。

☆ 現存台灣地區最早的天后宮,是澎湖縣馬公天后宮,這座廟的創建及整建情形,極可能是,在明朝中葉、漳、泉、興化府等籍的商賈、漁夫,路過或專程來澎湖經商、或耕作、捕魚時,曾建小廟以奉祀船頭媽祖。故萬曆年間,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麻郎等」碑於媽祖廟。以後信士日眾,廟宇規模日大,天啟年間董應舉崇相集、兩廟從信錄、高文津日記等,均有澎湖媽祖廟或小廟的記載,而澎湖港口圖更標明此時的媽祖廟,已是二進的廟宇。崇禎年間,鄭芝龍擴建為三進大廟。永曆十七年二月,荷將波特攻佔澎湖時,曾遇焚毁,唯損失不大。同年三月,鄭經收復澎湖後,曾重新整修,故蔣毓英所修台灣府志云,「偽藩更新之」,而此次整修,一直到施琅擊敗鄭軍時,媽祖廟依然存在[1]。

☆現存台灣本島最早的天后宮,是台南巿大天后宮。清康熙二十三年八月施琅將其所竊據為施厝衙的寧靖王府,撥出西側原奉明正朔的正殿,奉祀媽祖[2]。

☆ 鄭成功於台灣最早登陸地之天后宮,是台南巿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明永曆十五年四月二日(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3],鄭成功率軍艦四百艘,兵員二萬五千人,抵達鹿耳門港外。放哨船由鹿耳門進入登岸北汕尾嶼,探測水深,踏勘營地,確知水淺大船無法入港。命設香案,冠帶叩祝,乞助潮水,果然水漲丈餘,大軍順利入港[4]。

☆台灣本島最大規模媽祖繞境,是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三日至十月二十八日,歷時二十六天,繞境路程達一千五百公里,行程遍及北高及台灣本島二十一個縣巿。民國七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補出發至澎湖各島繞境,四月二十六日結束[5]。

☆台灣本島徒步進香路程最遠的天后宮,是苗栗縣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從通霄走到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行走路線飄忽不定,由媽祖決定[6]。
☆台灣本島徒步進香人數最多的天后宮,是台中縣大甲鎮瀾宮,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7]。

☆台灣本島最東為台北縣貢寮鄉的三貂角,位東經121度59分。
附屬島嶼最東為宜蘭縣頭城鎮的赤尾嶼(釣魚台群島),位東經124度34分。

台灣最東的天后宮是台北縣貢寮澳底仁和宮,位東經121度55分。
澳底仁和宮是澳底的信仰中心,宮址靠近濱海公路,自清道光初年創廟至今已一百多年,建築形式為一條龍二進式、三川脊、硬山頂格式。

貢寮鄉還有其它兩間媽祖廟,分別是位於穗玉村慈仁宮以及雙玉村的德心宮。

☆台灣本島最西為台南縣七股鄉的曾文溪口,位東經120度04分。
附屬島嶼最西為金門縣烈嶼鄉的二擔島,位東經118度11分。

台灣最西的天后宮是金門縣烈嶼天后宮,位東經118度13分。
烈嶼天后宮始建於清光緒年間,位於上庫村陵水湖旁,民國三十八年,因戰亂遭拆除以構築工事,民國五十八年重建,五十九年竣工奠安。民國八十二年春拆除重建,議定原址加高為雙層之建築,八十三年秋落成。

烈嶼鄉還有其它兩間媽祖廟,分別是位於林湖村的羅厝西湖古廟以及后頭村的麟護宮。

☆台灣本島最南為屏東縣恆春鎮的鵝鑾鼻,位北緯21度54分。
附屬島嶼最南為高雄市轄東沙島,位北緯20度25分。

台灣最南的天后宮是屏東縣恆春天后宮,位北緯22度00分。
天后宮建於清光緒三年,曾經歷多次翻修。民國四十九年重建今貌,民國七十五年再度翻修,並建牌樓、金爐。

恆春鎮還有其它兩間媽祖廟,分別是埔墘路的奉天宮以及頭溝路的玉鳳宮。
☆台灣本島最北為台北縣石門鄉的富貴角,位北緯25度18分。
附屬島嶼最北為連江縣東引鄉,位北緯26度22分。

台灣最北的天后宮是連江縣東引天后宮,位北緯26度22分。
天后宮肇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近兩百年,據傳是大海盜蔡牽所建,現今廟貌為民國年間由軍方協助改建。

除了東引外,馬祖列島中,據傳蔡牽還在南竿興建了三座天后宮,分別是位於馬祖村的天后宮、仁愛村的天后宮以及津沙村的天后宮。

貢寮:第二個微笑章(20050723)『仁和宮』、『慈仁宮』、『德心宮』
『仁和宮』:仁里村仁和路9號
『慈仁宮』:穗玉村田寮洋街13號
『德心宮』:雙玉村德心街11號-1
北港:第十六個微笑章(20050724)『朝天宮』
『朝天宮』:中山路178號
大甲:第一0六個微笑章(20050805)『鎮瀾宮』
『鎮瀾宮』:順天路158號
通霄:第一0九個微笑章(20050805)『拱天宮』
『拱天宮』:白東里8號
恆春:第二四三個微笑章(20050826)『天后宮』、『玉鳳宮』、『聖天宮』
『天后宮』:福德路126號
『玉鳳宮』:頭溝路23號
『聖天宮』:埔墘路
馬公:第二七八個微笑章(20050903) 『天后宮』
『天后宮』:正義街1號
烈嶼:第三一三個微笑章(20050916)『天后宮』、『麟護宮』、『西湖古廟』
『天后宮』:上庫村陵水湖旁
『麟護宮』:后頭村莊入口
『西湖古廟』:林湖村羅厝35號
東引:第三一六個微笑章(20050919)『天后宮』
『天后宮』:樂華村52號
台南巿:
『大天后宮』:中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鹿耳門天后宮』:安南區顯草街三段1巷236號

資料來源:
[1] 石萬壽.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元明媽祖廟的建立」。
[2] 石萬壽.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清代台澎媽祖廟的建置」。
[3] 楊雲萍.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鄭成功登陸地點紀念碑」。
[4] 鹿耳門天后宮全球資訊網。http://www.luerhmen.org.tw/
[5] 蔡相煇.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北港朝天宮志」。
[6] 白沙屯田野工作室。http://baishatun.ngo.org.tw/
[7] 大甲鎮瀾宮全球資訊網。http://www.dajiamazu.org.tw/
料羅媽祖神像的后冠上有九串冕旒,每一串有十二個石珠,一共是一百零八顆。后冠上雕有鳳凰,袍服上刻有龍紋。眉目之間,則流露出智與美的靈氛。神像手持一柄如意,表示萬事平安順心。

媽祖神像是由十二層、九十九塊白色花崗石組成,重約一百四十公噸。二00五年七月七日、七月八日由金門萬順輪直航福建省莆田秀嶼港運回。

媽祖神像的身體是正對著西西南,臉部向左十五度。二00五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國曆十月十一日),金門縣長將會為媽祖神像舉行開光儀式。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blog.xuite.net/ako90/smiletaiwan/4258824/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