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0 06:22:31涞法

中國方言與地名趣談

中國方言與地名趣談

 

方言是地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認同標誌。由於居住地不同,人們對地名的稱呼有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往往反映出一個地方的地域特徵。
  我們從湘方言和普通話以及其他方言區地名的比較中,可以看出方言的這種差異。
  首先,不同方言對地形地貌有不同指稱。
  同樣是山,不同的方言系統有不同的稱謂。例如:
  崮:山東有座山,叫做“孟良崮”。同樣的地形,在西北叫做“原”。
  嶺:南方特別是湘方言區,多習慣於把山叫做“嶺”。長沙市區現在有不少以“嶺”為名的地名,如“識字嶺”、“留芳嶺”、“黃土嶺”、“金盆嶺”、“長嶺”、“窯嶺”等等,這些地名所界定的區域,在歷史上多是小山。
  侖:處在湘方言和北方方言分界線的益陽,對山有一個獨特的稱呼——“侖”,例如“桃花侖”。益陽話的“侖”與普通話的意思正好相反,按普通話的解釋,“侖”,是大山,而益陽話的“侖”是小山(普通話中稱小山為“丘”)。
  界:西南官話中,有的把山叫做“界”,如湖南湘西的“張家界”、四川的“老山界”,都是名山。“界”的本意是分界,如界山、界河、界碑等等。
  同樣是水,不同的方言系統也有不同的稱謂。例如:
  塘:湘方言多把屋門口的小水坑叫做“塘”,大塘就叫“湖”。而北方有的地方把水坑稱為“澱”,知名的有“白洋澱”、“荷花澱”;有的地方稱為“泊”,如“梁山泊”;有的地方則稱為“海”或“池”,如新疆的“天池”。
  沖:作為地名的本意是交通要道,如“要衝”。但湘方言區習慣於把山谷中的平地稱為“沖”,最著名的要算韶山的“韶山沖”。而在北方方言區,山谷中的平地叫做“峪”,還有的地方叫做“壪”,如河北的“馬蘭峪”、甘肅的“嘉峪關”,都是名“峪”。湖南的張家界處在西南官話區,其部分地名也就體現出北方方言的特徵,如習慣於把湘方言區叫做“沖”的地方稱為“峪”,如著名風景區“索溪
峪”。
  嘴:嘴巴,本義指的是動物進食的器官,用於地名則是指“嘴子”,即某個突出的地方,如“山嘴”。水邊的灘塗突出部位,有的地方稱為“嘴”,最有名的是上海的“陸家嘴”。而在洞庭湖地區,主要是湖南西北部和湖北一些地方,則把上海人稱為“嘴”的地方叫做“頭”,“黃山頭”即是。江南和北方的某些地區則把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叫做“磯”,例如湖南岳陽的“城陵磯”、長沙的“三岔磯”、江蘇的“燕子磯”和 安徽的“採石磯”。
  氹:湘方言區習慣於把小水坑叫做“氹”,而北方則叫做“窪”或“水泡子”。用於地名時,“氹”和“窪”都是指凹陷的地方,而在有水這個意義上,“氹”和“水泡子”差不多。
  其次,方言中反映著不同的居住環境。
  南方多山多水,地形複雜,所以南方的地名中多帶有諸如“沖”、“塘”、“嶺”、“橋”一類名詞。在湖區,人們圍湖造田,在湖裏築堤,為自己造出一塊居住、生產和生活的地盤。那道保護他們生命和生活的堤就叫做“垸”,因此,湖區人們聚居地多以“垸”字附在地名後,如“長春垸”、“共華垸”。而在山區,不少村落綴以“寨”字。山西省有個“大寨”,湖南省的湘西也有個“黃獅寨”。
  峒:在湘方言、西南官話和廣東話裏,“峒”是田地的意思。如廣東有“儒峒”,貴州有“合傘峒”。湖南江永有個瑤族發源地,叫做“千家峒”,寫做“千家洞”,這個地方其實是山間一塊較大的平地。
  市:現在多理解為“城市”,但在湖南一些鄉村,卻多有以“市”作為地名尾碼的,這個“市”的含義就是“圩市”了,是趕集、買賣貨物的地方,如“雞籠市”、“文家市”。
  再次,地名中還有一種身份標誌或者叫做官方命名的情況。這種地名的起因應該說有更多的共性。比如,邊遠地區不少地方有叫“××營”的,多是古兵營的沿襲稱謂。如湖南城步縣有個地方叫“長安營”,是清朝“旗營”舊址,現居民都是軍人後裔,說一口“京腔”。湖南長沙也有個“營盤街”。
  不過,即使是官方命名,由於方言的影響,也會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比如“驛站”,是古時官府在驛道上設立的接待站,至今不少地方還叫做“××驛”的。但在湘方言區,有的則不叫“驛”而叫“鋪”,如長沙附近有個“白若鋪”,沿著319國道一線有“夏鐸鋪”、“滄水鋪”、“回龍鋪”、“君山鋪”、“謝家鋪”等。
  化、寧:我國不少地名中含有這兩個字,如湖南的“新化”、“安化”、“寧遠”、“新甯”、“綏甯”、“常寧”。這些地方大都處於邊遠地區,屬於後來“歸化”的地方,官府希望這些地方安寧,不要鬧事,因此得名。不過,由於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較大的地名,地方特色就顯得弱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