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7 09:29:47我們在這裡

睡前閱讀

最近的睡前小說:世界末日之戰。在南美洲的解放神學脈絡裡,對抗現代共和民主政體的虛無,反轉天主教信仰系統裡的淑世偽裝。小說裡說的是一個面目平板、聖潔無限的聖者,在十九世紀之末,在巴西內地建立起小小的神學烏托邦。烏托邦,utopia,這個理想之國的概念,早在基督教出現之前的泛希臘異教徒時代便已不斷受到討論。

柏拉圖追記老師蘇格拉底寫出政治理想國,正是為雅典的民主誌留下一個驚心動魄的侮辱:在集體生活裡,柏拉圖悲觀地認為,民主政治一如愚人遊戲,唯有在等級差序分明的極權體制裡,為最後的、至高的權威所領導,社會方有可能負責且飽滿。當中,掌權的權威者是哲人、是擁有思考與辯證的深思熟慮者,他們為所有人決定了體制中的安居位置,剝奪人們所有自由。也便是說,在無自由裡,生命才會被允諾無限自由。

柏拉圖的哲學立場,卡爾巴柏在開放的社會及其敵人裡,花了整本巨冊的篇幅與柏拉圖詢答。巴柏捍衛的是積極與樂觀的理性啟蒙概念,因而,柏拉圖式的極權與愚民的理想國,完全是一種對人的謬誤。然而,卡爾巴柏的立場,幾乎不能說他真正與柏拉圖達到對話,而只能說,巴柏看不見柏拉圖的統治邏輯裡,正尖銳地指出社會關係的某部分實質:赤裸的權力依附、奴隸主與奴隸的互為隸屬關係。

在世紀末日之戰裡,通過龐大的小說敘事體例,作者將聖者的救贖身影描繪得無限巨大,一方面令聖者成為書中脈絡貫串的中心,同時也剝奪其主角人格與人性,讓聖者只在行為與對象中單薄地現身;另一方面,作者同時也突顯出各地蜂擁而來皈依的信眾們,他們災慌交呈的生命史,無限細緻與清晰地交織為理想之國的前奏。然而,這本書裡令人難以忽視的段落,並不是聖潔與滌清之宗教回歸的必須,而是,人,任何人,竟然都有朝向理想與同一投身的衝動。這說的是,人們真正渴望的不是救贖,而是放棄自己、丟棄自己、凌辱自己,然後將自身全然地給出去、不防備、不拒絕、不抵抗,一直是絕對的服從。像是在鞭打的痛楚裡體驗高潮的歡愉,這是激烈與鮮純的感官經驗,卻只能經歷精神上的轉折與淨化裡獲得釋放的途徑。

所以,聖潔與卑賤是一體同胎的孿生子,隸屬與自由也從不能拆開分解。這種邏輯理路,非常古怪,卻也不是難以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