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1 19:34:38dreamer

花蓮心,人間情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宗教的真善美,應該源自於人性的光輝。

 

雖然我並不是慈濟人,因緣際會下,在2014年暑假結束前的最後一天,跟著慈濟的師兄姊們,搭上普悠瑪,去了一趟花蓮慈濟。如同川藏公路上,許多三步一跪的藏人而言,去到拉薩朝聖,是終其一生的志願。回到花蓮,也是許多慈濟人的精神堡壘。回去尋根,回去找回心靈上的歸屬。只是這一路,我的體驗,確確實實,比藏人容易、簡單得太多。

 

人在世上短短幾十載,身後能夠留下來的,往往都不是物質。能留下來的是精神,態度與對世人的影響。無形的力量,卻也是型塑人類文明,向前的信念與動力。在花蓮慈濟,我感受到了這樣的力量。

 

對於慈濟的第一個震撼與感動,在於慈濟推動的大體捐贈。這次旅程,我才知道醫學院學生,必須模擬的大體解剖課程,往往受限於中國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毀傷」的原則,因此解剖的大體,大都是身後無人認領的無名菩薩。也為了大體的保存,因此必須灌入氣味濃嗆的福馬林。慈濟創立了「無語良師」的大體捐贈方式。除了擯除掉,所有會傷害大體保存的慣用方式外,讓學生在修習大體解剖這堂課之前,有機會清楚的透過和大體老師家人的接觸訪談,了解大體老師生前的故事。生命怎麼來,如何去。即便到了身後,對於人性的價值,生命的尊重,醫學院的學生在大體上所下的每一刀,都帶著感恩。等待課程結束後,再恭敬的為這些大體老師們,完成宗教的儀軌,火化後供奉。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能夠身為「人師」,但這些捐贈大體的菩薩們,仍然在身後,用殘留的軀體,讓學子們能從中學習。證嚴法師稱這些菩薩們是:「無語良師」。


 

另外,上人居住的精舍,在鳳林靜謐的鄉郊。精舍的入口處有一整片的玉米田和不遠處的火車軌道。順道一提的是,在參訪的兩三個小時內,看到鐵軌上不時往返的普悠瑪,自強號,太魯閣…這回台鐵真的沒官僚,平交道的警示聲,讓假日的鄉郊不算平靜。師父們早已經被分批來訪的「旅客」們,訓練成導覽員,一站接一站,看得出SOP做得很好。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慈濟在全球有著那麼大的基金會財源,精舍從大到屋簷牆柱,小到角落的植栽,莊嚴雅緻的軟硬體,沒有拿基金會的一毛錢。靠的全是,出家師父們這幾十年來的自食其力。師父們靠著做手工皂、織毛線、拉陶胚、撿環保回收…營生,加起來有30多種。每天早上三、四點起床,午夜前就寢,感覺比當兵還要精實。但就是透過去落實這些的「俗事」,所以參透了人生的智慧,看到人性的價值。導覽的法師,妙語如珠,人生智慧的點點滴滴,轉化成我們了悟的應答與歡笑聲,滲入了不遠的山嵐與微風中。

 

 

晚餐的圓桌上,和幾位師姊較為熟識後,師姊們開始分享討論。明明這趟火車回到台北,將近晚上11點,師姊卻計畫著隔天一早七點要集合,去幫受到海燕颱風侵襲的菲律賓難民們,拼裝組合屋。雖然師姊們大多退休,但她們要協助的是組合屋的焊接,搬鐵件…這些我都沒做過的事情。當下,我只能啞口。接著,一位葉師姊談到自己的家人,慢慢的談起了自己已經往生的丈夫,和目前然和丈夫生前外遇的小三、小四和她們的孩子們,彼此扶持,一起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故事。另一位師姊熱心的幫腔,她的故事被慈濟大愛劇場改編成「葉明珠」播映過。葉師姊言談中,眼神裡的滿足與笑意,和現今太多的乖違社會事件相比,我的內心有著暖暖的感動。

 

佛法是哲學,是人生倫常,舉止合宜,做人處世的的規範。我等皆是凡人,生命的寬度與高度,全部端乎於,心的廣度與智慧的深度。宗教不全然是藏身於深山的古剎的顯赫,宗教的精神,在於每一個人間菩薩落實的力道與精神。

 

雖然這趟旅行的結果,和我原先預期的不盡然相同,但在我眼前,示現的一幕幕真實故事,讓我…「感恩 ;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