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2 16:46:55~~萍水相逢~~
人骨拼圖
書名:人骨拼圖
作者:傑佛瑞‧迪佛
《角色》
慘無人道的兇手:集骨者
效法的對象:詹姆斯‧施奈德
模仿的書籍:《紐約舊案奇錄》
最神的神探:林肯‧萊姆
固定的夥伴:艾米莉亞‧莎克斯、隆恩‧塞利托、湯瑪斯(看護)
出場人物:譚美珍‧柯法斯、約翰‧烏布理契、
文生‧皮瑞提(偵查資源組組長)、吉姆‧波林、班克斯、
威廉‧貝格(醫生)、柯林‧史丹頓、
彼得‧泰勒、艾佛瑞特、卡羅拉‧甘斯、
這本人骨拼圖雖說是神探萊姆系列(目前共七集)的第一集,
暫且撇開電影不講,卻是我所看的第五本,
所以在後續沒發現也沒去注意的論點,原來在這本著作中,作者早已鋪陳過了!
而那論點就是關於自殺的議題,
當一個人癱瘓且只剩下腦袋可以思考時,究竟會不會有輕生的念頭萌生?
我想這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畢竟自己也曾想過自己的生命究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畫上句點,
如果能壽終正寢,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這樣的可能性卻是微乎其微,
老年時很可能長期臥床且苟延殘喘地度過餘生吧!
不想也罷,一想卻會令人畏懼的,
在神探【萊姆】面對的就是如此令人不可逃避的殘酷事實---癱瘓。
逼的【萊姆】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該如何自我了斷或是尋人幫忙了斷生命,
而書裡頭就有段與【艾米莉亞‧莎克斯】精采的辯論,
『…妳知道我在說什麼。我知道妳確實知道……
那條介於可能死亡和必然死亡的界線。看,【莎克斯】,如果妳抱持死亡的念頭,
要越過那條線只是短短一歩之遙。只要一小歩…就加入他們了。---【p354】』
【莎克斯】當然不願意【萊姆】選擇輕生的念頭,但在【萊姆】誘導式的問話下,
終也掩不住愛開快車的自己其實也是抱有輕生念頭的成員之一。
再來,書中還有另一段也寫的很精采,
『多年來一直讓我著迷的是---髑髏岡(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地方),
這是兩千年前的刑案現場,我一直想加以鑑識。
我知道妳(艾米莉亞‧莎克斯)想要說什麼:我們不都已知道兇手是誰了?
但是,這是真的嗎?我們知道的事,都是根據目擊者後來的描述。
記得我說過的話嗎---永遠別相信目擊者。
《聖經》記錄的事不一定是實際發生的。
證據在哪?我說的是物證,包括那根釘子、血跡、汗水、矛槍、
十字架、醋、涼鞋鞋印和指紋。---【p372】』
雖說是由萊姆陳述,但又何嘗不是作者意見的表述呢?
幾度以為很真的歷史又何嘗不是前人所杜撰出來的呢?
除了令人省思的論點外,
還有段就是關於《靈感》捕捉的描述,也寫的精采!
書中旁白如是說:
『萊姆腦袋出現『叮』一聲響,他好像快有一個靈感將成形了。
這種感覺是他又愛又恨的。
有時他可以像接住一個慢速高飛球般抓住這個靈感,
有時卻只能讓這靈感就此消失,徒留下無力掌握的刺痛感覺---【p294】』
最後想說的是,縱使有事先看過電影,
但小說情節的撲溯迷離還是讓人看了大呼過癮,
所謂的見微知著還真是被作者透過一連串的細微物證給詮釋的淋漓盡致,
雖是長篇小說卻絲毫不遜色於電影的剪輯拍攝,同樣令人讚賞,
不過此次裡頭所形塑的集骨者就真的很令我不討喜了,
雖說每個殺人犯的背後都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史,
但話又說回來,不能否認也正因為有集骨者的存在,
【萊姆】才得以再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及繼續存活下去的力量囉!
作者:傑佛瑞‧迪佛
《角色》
慘無人道的兇手:集骨者
效法的對象:詹姆斯‧施奈德
模仿的書籍:《紐約舊案奇錄》
最神的神探:林肯‧萊姆
固定的夥伴:艾米莉亞‧莎克斯、隆恩‧塞利托、湯瑪斯(看護)
出場人物:譚美珍‧柯法斯、約翰‧烏布理契、
文生‧皮瑞提(偵查資源組組長)、吉姆‧波林、班克斯、
威廉‧貝格(醫生)、柯林‧史丹頓、
彼得‧泰勒、艾佛瑞特、卡羅拉‧甘斯、
這本人骨拼圖雖說是神探萊姆系列(目前共七集)的第一集,
暫且撇開電影不講,卻是我所看的第五本,
所以在後續沒發現也沒去注意的論點,原來在這本著作中,作者早已鋪陳過了!
而那論點就是關於自殺的議題,
當一個人癱瘓且只剩下腦袋可以思考時,究竟會不會有輕生的念頭萌生?
我想這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畢竟自己也曾想過自己的生命究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畫上句點,
如果能壽終正寢,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這樣的可能性卻是微乎其微,
老年時很可能長期臥床且苟延殘喘地度過餘生吧!
不想也罷,一想卻會令人畏懼的,
在神探【萊姆】面對的就是如此令人不可逃避的殘酷事實---癱瘓。
逼的【萊姆】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該如何自我了斷或是尋人幫忙了斷生命,
而書裡頭就有段與【艾米莉亞‧莎克斯】精采的辯論,
『…妳知道我在說什麼。我知道妳確實知道……
那條介於可能死亡和必然死亡的界線。看,【莎克斯】,如果妳抱持死亡的念頭,
要越過那條線只是短短一歩之遙。只要一小歩…就加入他們了。---【p354】』
【莎克斯】當然不願意【萊姆】選擇輕生的念頭,但在【萊姆】誘導式的問話下,
終也掩不住愛開快車的自己其實也是抱有輕生念頭的成員之一。
再來,書中還有另一段也寫的很精采,
『多年來一直讓我著迷的是---髑髏岡(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地方),
這是兩千年前的刑案現場,我一直想加以鑑識。
我知道妳(艾米莉亞‧莎克斯)想要說什麼:我們不都已知道兇手是誰了?
但是,這是真的嗎?我們知道的事,都是根據目擊者後來的描述。
記得我說過的話嗎---永遠別相信目擊者。
《聖經》記錄的事不一定是實際發生的。
證據在哪?我說的是物證,包括那根釘子、血跡、汗水、矛槍、
十字架、醋、涼鞋鞋印和指紋。---【p372】』
雖說是由萊姆陳述,但又何嘗不是作者意見的表述呢?
幾度以為很真的歷史又何嘗不是前人所杜撰出來的呢?
除了令人省思的論點外,
還有段就是關於《靈感》捕捉的描述,也寫的精采!
書中旁白如是說:
『萊姆腦袋出現『叮』一聲響,他好像快有一個靈感將成形了。
這種感覺是他又愛又恨的。
有時他可以像接住一個慢速高飛球般抓住這個靈感,
有時卻只能讓這靈感就此消失,徒留下無力掌握的刺痛感覺---【p294】』
最後想說的是,縱使有事先看過電影,
但小說情節的撲溯迷離還是讓人看了大呼過癮,
所謂的見微知著還真是被作者透過一連串的細微物證給詮釋的淋漓盡致,
雖是長篇小說卻絲毫不遜色於電影的剪輯拍攝,同樣令人讚賞,
不過此次裡頭所形塑的集骨者就真的很令我不討喜了,
雖說每個殺人犯的背後都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史,
但話又說回來,不能否認也正因為有集骨者的存在,
【萊姆】才得以再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及繼續存活下去的力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