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5 21:36:17親子育兒坊

轉貼-一切源自家庭家庭生活與價值觀

身為外科醫生,我很早便發現每個人體內部都是同一種顏色。對我來說,各人的差異並非為了製造分化或歧視,而是幫助我們認識圍坐同桌用餐的每位家人。

你準備好無條件愛自己的子女,不主觀論斷並讓他們免於恐懼未來嗎?最深的恐懼和最大的麻煩有時反而成為人生的導師和祝福。我自己的孩子誕生時,不管他們美還是醜,只擔心自己不夠愛他們。當時的我已經成熟得可以坦然接受任何新家庭成員,哪怕他們不夠完美正常,或是跟我想要的不一樣。

我從許多孩子身上學到很多愛與家庭的真諦,他們罹患各種先天性異常、遺傳疾病和唐氏症,卻也是這群人教我更多人生的完整與愛。我忍不住要在此分享見聞:每逢醫護人員想要檢查一位「唐寶寶」的傷口,他便向他們收費。我告訴他不必付這次的手術費,他才允許我免費檢查傷口。另一位年輕人將心理障礙者定義為「他沒辦法幫這種人流動心裡的愛」。

不管家人做任何事,不管子女、父母、岳父母或公婆、另一半或親戚有殘疾、信仰別的宗教、在校表現不佳、是個無神論者、配偶是不同人種、入獄而非入學、搬到很遠的地方害你看不到孫子,或從第一天就讓你抓狂,總之,他們還是你的家人,而且應該被愛,你家大門隨時為他們敞開,使他們在親人的愛中茁壯成長。

我們分享的是比基因更有意義的事物,那就是愛。基因的「存」或「捨」由生存環境決定,愛則是每個孩子的必需品,也是家庭的一切。分享孩子的誕生、畢業或婚禮等等,將我們緊密連結,正如遭遇失敗時也會使我們團結起來。當我們幫助子女及自己,用哀悼及承擔缺陷、損失或錯誤代替評斷或指責,這便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也會培育出有生存能力及成功潛能的人。

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裡,男孩的父親是出色的親職典範。孩子看見無人願意面對的真相,並且以其他人望塵莫及的勇氣向大眾宣告:國王根本沒穿衣服。父親是否立刻大聲噓他、帶走他、打他屁股,或摀住他的嘴?沒有,他支持兒子並向大眾承認孩子說得對。想想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何種感受,明白自己擁有父母的支持,而且身為他的父母將倍感驕傲。這樣的支持幫助孩子成長為獨一無二且值得信賴的個體,更能免於大部分人最常見的恐懼:「別人會怎麼想我?」

對我來說,家人的定義很簡單:但願生死關頭降臨時,他們都能陪在身邊。身為父母的你會希望子女需要你。如果你還沒達到這種境界,請不斷練習,直到成為子女需要且值得擁有的父母。將寶寶當作禮物般欣然接受,並且準備好在生活中學習。沐浴在愛中的孩子將成長茁壯並教導你生命的真諦。

我一直在想,房子失火時,母貓如何懂得立刻衝進火場救出小貓。牠們毫不懷疑子女在其心目中的價值,行為完全出自於愛。真正用心養育我們的人會供應生活必需品,那便是信念、希望與愛。他們知道失火的房子最後會變成各種形狀和大小的廢墟。

常相左右

有自覺的父母懂得愛護所有認識或和其互動的孩子,因為在這些時刻裡,你的身分是一位照顧者。

                    杜克‧齊德瑞(Doc Childre)

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你便得時時刻刻常相左右。即便已經有了子女,現在開始猶未嫌晚,因為你花在孩子身上的每一分鐘都有重大的意義。當我們和其他生物互動,例如看著新生命誕生或愛撫某隻動物,體內的化學作用將會改變。只要有過一次類似經驗,以後就更容易和其他生物建立密切關係。

不妨將每次和自己的子女或他人子女的互動當作這種歷程的一部分,每次你遇到一個小孩,便幫助他以熱情和愛心踏入世界。新生兒特別依賴我們時時守護、餵養和撫摸來表達對他們的愛。

譯註:創立心能商數(Heart math solution)學會,提倡心能商數理論,認為心臟不只是生理構造,它也具有思考能力,並且會影響整個人的行為與情緒。

如果沒有人隨時照顧新生兒,他們根本活不了。我的意思並非餵養嬰兒這麼單純;而是要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常相左右。在十九世紀最好的孤兒院中,新生兒死亡率竟超過百分之九十。原因何在?因為照顧者認為自己會把其他兒童的病菌傳染開來,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他們絕不碰小孩。這些孩子日益消瘦而死,而照顧者難免偶爾需要裝裝樣子,這時被他們抱到或碰觸的孩子便成為存活的幸運兒。因此,時時陪伴在孩子身旁,盡可能用各種方法碰觸他們的身體和生命。也許不是每次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他們感覺到你的關心,結果就會不同。他們知道自己跌倒時,你會立刻伸手攙扶。愛的相反是漠不關心,連最剛強的心都有可能因此而更堅硬。

神奇的魔法

花時間陪陪孩子,給他們心理上的支持,這是你能為他們做的最重要的事。因此,每天撥些時間,問問他們一天的生活情形,是否有你幫得上忙的地方,或能幫到何種程度,在生理、心理、精神甚至財務上給予協助。如果你經常如此,他們便明白一旦需要你時,你一定有空陪在他們身旁。

資料來源:圓滿家庭親子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