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相-識與根 師父與海慧的法談
若從現在立足來說,就是明白後,從「愛」、「取」、「有」三方面來下手。
「行」.是已經做過了、已實踐,是過去式、完成了,不是未來式,或還沒有做。
所以「行」從識出發包括身、語,是已成就的「無明」,緣過去「行」。
意在這邊,是現在的識,且不是只有現在、還有第七、第八二識隱藏著,所以不能只標寫在現在式。
我們一個人的識,會去執取眾生的「名」「色」,此二具有精神感官、物質執取而有。
從這兩個名色,再分出六入(六種門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出來,每一根都俱有它的功能,就是接觸外面的物質的作用。
六根接觸外界之後,會產生「受」。
「受」分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此中能驅動我們的就是「樂受」、和「苦受」有樂就有苦,這就是二法了,所以二法不名為佛法原因在此,具相對、比對的功用。
有樂就有苦,所以只要有快樂了,就會貪,不快樂會感到痛苦,會起嗔心。所以兩個具生在一起的。
「不苦不樂受」是一種愚癡的心行,他對你所接觸的作用、覺受,刻意以駝鳥心態隱瞞,所以愚癡包括無知(不清楚、不知道)、邪執(執習性、邪見)。
所以「受」它依据無知和邪執所產生出來的習氣牽引啦,邪見執著等,接著產生「愛」。
有「愛」就有恨,相對立二法就出來了,也是非佛法、「愛」與「恨」。
從「愛」會產生貪等心態…從「恨」會產生憤、惱、怨、覆。
然後從「愛」生「取」。
「取」不是只有拿而已、它也是執的作用。就是包括心態的取習、及色身的執著,譬如我就是習慣這麼做、我習慣這樣拿東西…所顯示出的習氣、知見、語言動作的執著。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有」:世界就形成了,這個人「具足的習慣」,「喜歡怎麼樣」都稱做有,這就是他的個性了…..
所以每一眾生有不同不同的面相、不同不同的語言、生活習慣、生活喜好、也都是從此發展展形成的,這就是佛陀講說眾生業力甚深不可思議,無從去做種種思維安排,原因出在「有」,當中具足很多不特定的因緣:七八二識衍生出來。
只要不特定的因緣從七八二識衍生出來了,他們會左右第六意識的判決、帶動,所以「受」「愛」「取」「有」,以一件事情為例:同一個人、在不同地方、他可能有「苦受」「樂受」及「喜歡」「不喜歡」不一定!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同樣一個物質,在不同的環境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是眾生業力甚深不可思議的原因。
再者「有」,就有「生」。
「生」.就是有了某些取相,像有些個藝術家、或其什麼家…某些屬於比較專業方面的人材,以前生就有了這種特性的專長存在,現在他還延續這樣的專長能力,今生又碰到這個緣而發展出來(創作就跑出來了)那他就是大家了。
如果沒有碰到發展的緣,專長特性發展不出來,那就默默的延續這樣的專長能力、或任其消失退化,就如街頭畫家那一種,雖不成名門大畫家,但是還是有那一種能力存在,而且是一名實質的畫家,還是能夠表達專長特性。
「生」也就是能夠對於它所有的,它能夠去發展、能夠去實踐、這樣的話就會有輪轉的「老」「病」「死」,這是屬身體狀態的成住壞空。「憂」「悲」「苦」「惱」是屬於精神狀態難過的流轉的狀態。
所以我們那說的覺悟…我們不能講說:那一個地方是可以覺悟、那一個地方是不可以覺悟,那一個方法是可以覺悟、那一個方法是不可以覺悟,不能這要講。
覺悟它是這樣子:
我是出家人,我要出門了,覺察今天空氣冷了,唉~我沒有戴帽子,我要去拿帽子來戴保暖,我要戴帽子,覺悟了!修行去!
這就是悟後起修!我須要戴帽子,我去拿帽子來戴,這個是一種動作,而這個動作就叫做修! 當你這個動作作完了之後,就叫做修行!
是故,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覺悟,而覺悟也是從生活中大小事情來講的:
例如以小孩子的成長來講,父母很輕易就可以看到小孩的成長,親子一陣子不見了、再相會,小孩看起來比較成熟了,成熟的原因不見得講的出來,但是這個小孩展現出所面對的境界是 寬廣的、眼界比較深遠、他處世會比較堅定…這些都是屬於成熟的描述…
這是關係著這個小孩子的覺悟、起修、和他的行動力。這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悟後起修」。
但是,現今一般人,把佛教修行人的修行動作才叫做修行,其他人就不能算…不能這樣,這是很偏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在修、行,而且覺悟,只要他講得出來、他怎麼做、怎麼做改變、怎麼做調整、調整之後它有什麼樣的覺受、又回到前面這個覺受來了、如何面對,接受?
他的六根去造作那個境界,去產生那個覺受,這就是他調整的過程,問題就出在他對這個「受」怎麼樣去面對跟接受?
對苦樂、對愚癡的「不苦不樂受」他是延續著無所謂也好、逆來順受的、或是很歡喜很感恩、 或是很難過的…都從這邊來
所以,以一個覺悟的修行人立場,從他對一件事情的接觸,然後做了一個調整,或是明白,這叫做修,再用身、語來做實踐,這叫做「行」。
修行,是在受方面所產生的、接觸到的境界,反覆的來調整,做什麼呢?調整習氣。
像小孩天氣冷不穿衣,直打噴嚏,哈啾!哈啾!他就是不改,不加穿衣服,是沒有覺悟的。
他停留在「受」,感受這個樣子人家看了怎麼樣…所以他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別人而活, 生活當中充滿了他人的影子,是一個沒有覺悟的生活狀態。
覺悟的生活狀態是怎樣?自信!
表達自己!這是一個表答自己的了知。
明白,而且是一個有修有行的一個過程,一步一腳印的了知。明白,就屬於覺悟的過程 。
有修、有行,是會調整、會實踐的,修行人會做自己,因為是這樣子的。
所以一般人聽修行人講修行過程之後,只要他能夠了知他怎麼樣的面對?怎麼樣的覺受?怎麼樣的調整?怎麼樣的實踐?對於境界的接受是怎麼樣的角度?
就可以了解這個人的修行人的功效。這是悟後起修改變習執、邪解的因緣果報,而且本末究竟絲亳不爽。
覺悟是這樣子,一般父母看小孩,或離家了出外讀書小孩子,會看得比較清楚。
因為親子有一陣子沒見面了,或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一段離別後,再見面時就有一個很好的比對。
那這一種比對等於是一種比量,這種比量在拿現前來看,他現在是這個樣子、以前是那樣子、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覺悟,這是他覺悟的過程,就可以稱做聖言量。
佛陀所說的聖言量,不只是讚佛偈,佛很清楚的講了這個世間上的真理:非錯亂、非顛倒、大家認同的,世間上的真理是這個樣子,覺悟大概是這樣子。
要達到這個樣子很難,生活中大家都會錯亂、常會有顛倒、然後會有不真實的,因此如果跟人家講生活上的修行,要從十二因緣來談的話,專心的出家人可以這樣跟他講,在家眾要這樣講,難啦!為什麼呢!
譬如他們對於十二因緣的輪轉,他沒有辦法結合覺悟修行的過程中,該如何切進覺受當中而起修。「」
人家跟他們講,指明這個「用心處」,雖然他們日常生活有在這麼做,但是缺乏人家這樣指出「下手處」,這就是善知識的重點所在。看你這樣做、看你這樣講、那邊怎麼樣、這樣子而已, 善知識不會要你做這做那、改這改那 ,
這樣眾生就變成沒有自己了,通通是別人了,覺悟就講到這裡,有沒有弄清楚?( 謝謝師父 )
上一篇:從安般念到第四禪-海慧筆記
下一篇:非色非心空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