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取友誼~
卡內基在「如何贏取友誼及影響別人」,
這本書當中告訴了我們:
如果,您想採集蜂蜜,別踢翻了蜂巢。
這意思讓我們儘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抱怨;
讓我們儘量設身處地的去想,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比起批評,責怪還要有益,有趣的多;
讓我們以同情,瞭解和寬恕來對待別人,
也讓我們養成稱讚和感謝別人的習慣。
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則會使我們更受到歡迎,
也會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快樂的。
((例文))
不批評,『批評』就像家鴿,最後總是會飛回家裡。
一般人做錯事情的時候,只會怨天尤人,
就是不會責怪自己,相信我們也都是如此,
所以,當你想責怪別人的時後,請你記住:
我們想指責的人或糾正的對象;
他們也會為自己做辯解,甚至反過來攻擊我們。
尖銳的批評和攻擊,所得到的效果,都是零。
所以,不說別人的壞話,只說大家的好處。
只有不夠聰明的人,才批評指責和抱怨別人,
讓我們一起從善解人意,和寬恕他人做起吧。
不責備:如果該『責怪』,
也應從在於過程的起點,而不是在終點,
但我們經常重視責備為結局,終而造成問題。
習慣的怪罪別人,是一種錯誤的警訊,
這警訊提醒著我們,有地方出錯,應該要檢討。
許多人常有的直接反應,便是找別人為責怪的對象,
甚至還會向自己集中火力的開炮,
認為自己是良好的「責怪對象」。
但願我們能夠看清楚,
重點不在該怪誰,或怪什麼事情,
而是停下來,觀察自己的感覺和需求。
等能夠集中心志,瞭解到我們一味責怪的事,
其實並不肯定的,不必要的,那麼;
我們就能退後一步,解除武裝,瞭解自身的需求。
『不抱怨』:古時候的人想殺一頭熊時,
會在一碗蜂蜜的上方,吊一根沉重的木頭。
當熊它想吃蜂蜜的時後,必須先推開木頭,
而木頭會盪回來撞擊熊,熊就更生氣的推開木頭,
而木頭也便更猛烈地撞擊熊。
就這樣不斷的重覆,直到木頭撞死了熊為止。
當人們以怨抱怨時,便是在做同樣的事情,
所以,要仁慈對待別人對我們的惡毒相向,
這樣就能破壞,壞人做壞事而獲得的樂趣。
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