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
部落格專用相簿
格拉底
蘇格拉底Socrates 公元前469∼前399
蘇格拉底是希臘三哲人中的第一位,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洋文化的哲學基礎。西塞羅說:蘇格拉底使哲學從天上來到人間。據說,他讀過不少古代哲學家著作,聽過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的講學,學過幾何、天文、音樂和詩歌。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他曾3次服兵役。 他還曾參加過斯巴達所支持的“三十僭主”統治下的元老院。他在辯論中度過一生。由於他出生在古希臘戰爭的混亂時期,道德價值低落,因此蘇格拉底認為,若要支持當時生活中的倫理局面,人人就必須「認識自己」,這也是他哲學的出發點。
因為蘇格拉底一生沒有任何著作,所以今天我們了解他的生平、思想主要見於色諾芬尼的(Xenophanes)《回憶錄》和柏拉圖的《對話錄》(有一大部份是他借蘇格拉底來闡述自己的思想)。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個雕刻石匠,少年時期他曾抱著繼承父業的想法,一度學習雕刻,終因沒有興趣而中止,因為他更喜歡觀察自然及思考。他的母親以接生為業,在蘇格拉底論教育、知識的傳授時,就曾有教師乃是「接生婆」一說。
我們常聽到的「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原是刻在德爾菲(Delphi)神壇上的,蘇格拉底把它當做自己的哲學方法,他常在街頭及市場與人聊天,從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句開始,一直往後追問探索,深入一個字的原義,一步步的迫使對方承認自己的無知。知道了自己的無知之後,才算是真的「認識了自己」,這也才是最高的知識。
我們可以這樣來說,蘇格拉底要人們跳離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模式,進一步地了解自己思想的本質。人生活著如果只是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那麼人已失去了他獨特的天賦。因為人本身是會思考的,但自己所認為的、看到的、聽到的,甚至於先前所發生的,都不一定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除非人能更深切地了解自己。大家都知道蘇格拉底的太太很兇,平常不是罵他,不然就是叫他做家事,有人認為這也許就是造就蘇格拉底一天到晚在外跟別人談話,不喜歡回家的原因。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話,事實上,不論古今,希臘人上街找人說話,都是他們最重要的日常活動。
因為他在街頭進行他的哲學探討,又強烈反對當時的詭辯 學派,還有複雜的政治關係,西元前399年,他被控以「腐蝕青年」和「藐視城邦崇拜之神」、「從事新奇宗教活動」判處死刑。事實上,他的朋友及弟子覺得這 種審判不合理,勸他逃走,但蘇氏認為判決雖然違背事實,但這是合於程序的判決,必須服從,所以從容的服毒死去。蘇格拉底認為自己靈魂不死,相信自己死後要去的地方一定比現世好,而且應有正義的存在。
蘇格拉底的妻子名叫燦蒂柏(Xanthippe),頗有悍名。夫妻的感情並不和睦,因為這位大師終日在雅典的大街上,或在神廟前,和一般青年講學論道,在妻子的眼光中,蘇格拉底是一個游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是一個只帶回麻煩而不帶回麵包的懶蟲。蘇氏常自稱為「牛虻」,他的妻子也這樣叫他。每當燦蒂柏大發雷霆的時候,這位大哲學家總是默默的,這使得強悍的妻子沒輒。據說有一次,當蘇氏仍作無言的抗議時,他的妻子氣悶不過,在盛怒之下,將一桶水潑澆在丈夫的頭上,這位大師只微笑著說:「我知道在陣雷之後,一定會有疾雨的。」
其實他們夫妻的感情並不如想像的那樣壞,當蘇格拉底被判死刑的消息傳到他妻子的耳朵裏,燦蒂柏便痛哭不已,淚流滿面。到這個時候,這位哲人仍然很輕鬆的對他的弟子們說:「你們勸她回家吧!我一生最怕見女人流眼淚了。」她的妻子哭著說:「蘇格拉底,你是冤枉的呀!你不能無罪而死啊!」卻想不到他回答說:「我無罪而死,死得很光明磊落啊!難道要我有罪而死嗎?」
蘇格拉底是 很幽默的,無論在甚麼時候,他常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當他面臨死亡的一刻,他的弟子們都痛哭失聲,他仍然是妙語如珠,沖淡了不少的悲哀氣氛。有一位弟子勸他在臨死前換下那件破舊的長袍,他堅持不肯,同時說:「我生前即穿著這件破舊的衣服,難道穿著它,死後不能見上帝嗎?」他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對克利多 (Crito)說的:「克利多,我還欠阿斯克雷比斯(Asclepius)一隻雄雞,請別忘記還給他。蘇格拉底因堅持真理,被迫服毒自殺(由於他習慣於在街頭、在市場上和體育場上同青年們討論戰爭、政治、倫理和哲學問題。他又與奴隸主貴族派一起,70歲時,被奴隸主民主派控以不信國家信奉的神、傳播异說、腐蝕青年,由法庭判處極刑,飲鴆而死)。
蘇格拉底喜歡與別人談話,並迫使對方承認自己的無知,在對方真正承認自己「無知」之後,也等於真正準備好去接受正確知識,這時他就開始帶領對方進行「概念的追求」。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遇見的都是單獨的、個別的東西,但我們有一種能力,把這些類似的東西用一種名詞去概括它。也就抽出他們的共同概念,這種概念即是一種 「共相」。有了這種的共相的概念後,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沒有見過的事物,我們也會用這種這種概念去概括他。
蘇格拉底認為這種「共相」的發現,是哲學分析、綜合工作中最基本的法,否則思想根本無法成立。再者,因為有這種思想歷程,雖然在我們腦裡的知識是共相、普遍的,外在 世界存在的東西是個別的、單獨的,但我們可以在言談思想之中,用我們的思想與外界相通,因為人類思想中原本就有這種分門別類的能力。
倫理「共相」的方法應用到現世來,他認為靈魂和肉體分別代表了共相和個別物;所以,靈魂應該是不死不滅的。他的倫理思想,主要是說到人在關心自己的身體和財產之前,必須先關心自己的靈魂,使靈魂儘量變好,以至於接近神。因為,靈魂是最真實的自我。因為有了這種信念,所以他不怕死亡;他認為人死了之後,靈魂就會到那擁有真正正義和公道的來世。
世界上的人都想要追求真正的幸福,但人之所以失去自己的幸福,乃是因為他們常把「非真正好的東西」當作最好的,比如把財富、權力等過於看重。因此,「所有壞的行為,都不是故意的」。人們需要知道「真正的善」,以免錯誤的使用力量、健康、財產或機會。一個人有了這些知識,就會按著這種知識來行動,在蘇格拉底看來,「善的知識」不可能有壞的用途,他主張道德、善的「絕對性」,是為「知識即德行」說。
政治思想是以倫理學為中心,政治的任務就是「關心」所有同一城邦公民的靈魂,使他們達到儘可能的完善。「善的知識」也是所有政治家所該具備的條件。蘇格拉底認為他那時代民主制度的根本缺點,就是將社會交在既無遠見,又無專門知識的人手上。
蘇格拉底強調德行的價值,或許「德性」在現代人眼中不很重要,但是在古希臘時代,對國家盡忠這類正義的行為,堪稱優良德行的典範。蘇格拉底一生都在強調德性的重要,認為善才是人應追尋的目標,因為它是人生的真理。蘇格拉底認為智慧是必須從知識中直接獲取,因為知識是人類在生活中所集結而成的精華。這是源自於他的「概念論」。哲學一直在做的,就是將生活表面事物的一切,形成它原始的概念,做抽象化的思考。蘇格拉底認為,智慧可從知識中獲得,也可當做知識傳授。但是德行是否可被當作知識傳授,卻被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所質疑。
蘇格拉底自己沒有什麼著作,也沒有辦過學校,瞭解他的言論和思想祗能依靠別人的記載。古希臘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劇《雲》把蘇格拉底當一個狡黠的詭辯家來嘲弄,可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和柏拉圖的一些對話集對他卻頌揚備至。通常認為柏拉圖的對話集《申辯篇》、《斐德羅斯篇》、《克里多篇》、《泰阿泰德篇》是較真實的。蘇格拉底死後他的學說為他的大弟子柏拉圖所繼承和發展。
蘇格拉底雖然熟悉阿那克薩哥拉的自然哲學,但當智者派對雅典的舊習慣和道德原則表示懷疑,雅典的政府基礎發生動搖時,他從研究自然轉到研究倫理和政治。他認為更迫切的是要“認識自己”,而不是認識自然,因為從樹木、石頭和星星學不到什麼東西。蘇格拉底始終堅持說自己一無所知,之所以比別人聰明,就在於“自知其無知”。他堅持說,沒有明知而故意做壞事的人,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祗是知識。他的結論是“美德即知識(智慧)”。他說“假定美德就是知識,那麼無可懷疑美德是由教育來的”。在西方教育史上,蘇格拉底最早指出了知識與德行的關系以及教育在培養德行中的作用。
蘇格拉底在論辯中常運用所謂蘇格拉底問答法。他在同鞋匠、商人、士兵或富有的青年貴族以及各式各樣的人談話時,他裝作別人比他聰明,通過巧妙的詰問,引導對方承認自己的觀點是混亂的,所談的是自相矛盾的,而且真正不知道所用名詞的基本意義。這第一步叫蘇格拉底諷刺。他認為這是使人變得聰明的一個必要步驟,因為除非一個人很謙遜并“自知其無知”,否則他是不可能學到什麼的。第二步叫定義,在談話中憑藉反復詰難和歸納過程,引伸出明確的定義和概念。第三步叫助產術,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索,自己得出結論,如蘇格拉底自己說的,他雖無知,卻能幫助別人獲得知識,正象他的母親是一個產婆,雖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一樣。
柏拉圖在《美諾篇》里說,學習不是單純積儲知識材料,而是學生跟教師共同尋求正確的答案的過程。因此,亞里士多德認為,蘇格拉底的最大貢獻在於首次提出歸納法和定義的方法。後來西方教育史上的啟發式就是從蘇格拉底的這種方法發展來的。
反對智者的相對主義,認為客觀真理是存在的,他要為各種倫理道德范疇尋求普遍的定義。他反對用灌輸知識的方法教育青年,主張用論辯詰難、找出對方論證中的矛盾的方法,啟發人們自覺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辯證法”一詞的最早來源。蘇格拉底自己沒有寫過什麼著作,他的思想主要在他的學生柏拉圖寫的對話篇中保留下來。因此,難以明確區分他們兩人的思想。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有大量著作流傳至今的人,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創立了龐大的哲學體系。他們的體系在整個西方哲學史中是最早的,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拉斐爾繪的《雅典學派》圖中站立者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少有的。柏拉圖認為我們感覺到的種種變動的、有生滅的具體事物,祗是現象,它們是相對的,它們的本質是一個同名的、永恆不變的、絕對的“理念”。比如,具體的美的事物有無數個,“美的理念”卻祗有一個,美的事物以美的理念為目的,不斷地追求它,卻永遠不能達到它。
所以,理念是具體事物的原因和目的,它在具體事物之外,并且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人對理念的知識是先驗的,祗要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感覺就可“回憶”起來(見回憶說)。柏拉圖的哲學是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列寧將他作為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路線的代表,和德謨克利特的哲學路線相對立。柏拉圖在後期的對話篇中對前期的思想作了一些修正,他看到了理念這一普遍的范疇并不是絕對單一的,而是存在普遍聯系的,這一看法有較多的辯證法思想。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但是他批評了他的老師。他把理念稱為“形式”,把物質稱為“質料”,認為事物是由形式和質料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獨立存在的,它祗在具體事物之中和質料相互結合而存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在《范疇篇》中,他認為具體事物是“第一實體”,這時候他是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的,而在《形而上學》等著作中,卻認為質料祗是潛能,形式才是現實,現實先於潛能,形式決定事物的本質(見形式和質料、潛能與現實)。他還認為有不動的第一推動者,即純形式存在,這就偏向唯心主義了。
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從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變化的哲學體系,對以後黑格爾哲學影響很大。他又用辯證的方法研究了許多哲學問題和范疇,所以恩格斯說他“已經研究了辯證思維的最主要的形式”。亞里士多德還是第一個要將哲學和其他學科區別開來,使之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哲學家。他分別地研究了邏輯、倫理學、政治學、天文學、心理學、生物學等各門學科,他是這些學科最早的建立者,是古代希臘最博學的學者。
上一篇:哈佛金句
下一篇:為孩子準備一本「優勢存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