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在逆境困頓中,仍不會迷失自我的三則寓言
部落格專用相簿
你在逆境困頓中,仍不會迷失自我的三則寓言
讓你在逆境困頓中,仍不會迷失自我的三則寓言
第一則.沒有光,才能看到螢火蟲
失敗是堅韌的最後考驗類別。──德國政治家奧托•馮•俾斯麥
年輕的男孩個性十分急躁,總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胸懷大志卻沒有發展的舞台,為此鬱鬱寡歡。
他的祖父看到了,告訴他:「聽說森林裡有許多螢火蟲,只要見到這些螢火蟲的人,就會擁有智慧,也許你可以去找看看。」
青年聽了很心動,當天晚上就興沖沖地跑到森林裡。但是他卻失望了,找了一整晚,不但一隻螢火蟲也沒見到,還被蚊子叮得滿頭包。
青年埋怨地對祖父說:「森林裡根本沒有螢火蟲,您是在尋我開心嗎?」
但祖父堅持地說:「不,我沒有騙你,那裡真的有很多螢火蟲!不信我帶你去看看!」
於是,這天晚上,孫子高舉著火把,與祖父一起進入了森林。孫子不停地撥開草叢尋找,希望看到螢火蟲的身影,卻一無所獲。
突然,祖父接過孫子手上的火把,接著澆水把火熄滅。
孫子著急地說:「您這是在做什麼!森林已經這麼黑了,沒有火把,什麼也看不見,我們怎麼可能找到螢火蟲?」
祖父沒有回答,只是示意孫子不要說話。孫子只好悶悶不樂地站在一旁。
奇怪的事發生了。幾分鐘過去,剛才一片漆黑的森林,漸漸出現了幾個小光點……光點愈來愈清晰,竟然是一隻隻的螢火蟲!
「爺爺!螢火蟲出來了!」青年興奮地說。
「不,牠們其實一直都在。」祖父說。
「可是我剛才怎麼一直沒有看到?」
「因為你的火把太亮了。唯有熄滅火把,讓眼睛逐漸適應黑暗,才能看到螢火蟲微小的光點。」祖父慢條斯理地說:「你的人生正處於黑暗,但在黑暗之中,也最容易看到希望的光。這就是螢火蟲教給我們的智慧。」
青年在黑暗中紅了眼眶,感受到祖父的用心良苦。
故事中的青年,第一次沒有找到螢火蟲,是因為他不肯放下火把,不肯讓自己身處一片漆黑之中。然而,唯有願意置身黑暗,才能看到螢火蟲閃爍的光芒;唯有讓雙眼習慣黑夜,才能發現夜色中的美麗。
某次跟一個自小父母離異的朋友小聚,聊起這段並不快樂的童年,他竟然說出「幸好我父母離婚了」這樣出人意表的話。「如果他們沒有離婚,我不會從小肩負經濟壓力;如果不是我從小面臨這樣的壓力,我不會有今天的韌性與毅力。」
當我們的人生陷入漫漫長夜之中,有人詛咒黑暗,也有人嘗試尋找暗夜裡飛舞的螢火蟲。挫折,可以為人生減分,也能替人生加分,端看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失敗。
第二則.煩惱需要修剪
憂慮每天都會產生,不在於如何去預防,而是當憂慮來時如何去面對。──美國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
有個男子覺得自己的人生不順遂,生活很不快樂。於是他來到山中一間禪寺,要求暫住,希望禪師能予以開釋,拔除他的煩惱。
禪師答應了,只有一個要求:「環繞禪寺的樹籬笆已經很久沒修剪了,但我們禪寺中的人手又不夠。你住在這裡的期間,可以幫助我們將樹籬笆修剪平整嗎?」男子一口答應了。
男子決定從禪寺門口的樹籬笆開始修剪。每天清晨,他就拿著樹剪開始工作,直到午餐時間才稍微休息,用過一點簡單的素齋後,又埋首剪樹。
這間禪寺占地非常廣大,樹籬笆的長度也很驚人。大約過了一個星期,男子終於剪完一圈,但他赫然發現,一週前才修剪過的位置,竟然又已經枝繁葉茂了!
男子覺得很傷腦筋,於是前去詢問禪師:「大師,現在正值夏日,草木的生長速度之快,遠超過我修剪的速度。我現在該怎麼辦?」
禪師只說了一句話:「繼續剪!」
男子只好摸摸鼻子,從頭開始修剪樹籬笆。剪過一圈之後,男子再度詢問禪師,還是得到相同的答案:「繼續剪!」
男子剪了一圈又一圈,皮膚被曬得黝黑,手掌也生出厚厚的繭。當禪師又叫他「繼續剪」的時候,男子忍不住惱怒起來:「自從我來到禪寺,您從未替我開釋,只是叫我剪樹,我受不了了!」
禪師反問:「你為什麼不繼續剪樹?」
「因為永遠都剪不完啊!」男子說。
「你的煩惱也是如此。」禪師微笑地說:「煩惱永遠會不斷增生,我們只能盡力修剪。」
男子聽了恍然大悟。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沒有煩惱」,但這其實只是一種奢望。若把人生旅途比喻為山間的泥土小徑,那麼煩惱就像雜草,有些路段的草少一點,有些路段的草多一點,有些時候雜草甚至掩蓋了我們的去路……但無論多寡,煩惱總是存在的。
很多人希望「拔除煩惱」,但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我都只是平凡人啊!窮人有窮人的煩惱、富人有富人的煩惱;失戀中的人有失戀時的煩惱、戀愛中的人有戀愛的煩惱……這是非常必然的。
然而,面對煩惱時,我們儘管不能「除根」,但必須學會「斬草」的功夫。懂得面對煩惱,進而解決煩惱,最後放下煩惱,肩膀上的重擔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減輕了。
第三則.為什麼不除掉毛毛蟲?
在你付出最大代價的同時,同樣你也會學到最重要的東西。──佚名
花園裡的一叢杜鵑,上面出現了一堆蟲卵,大約有上百顆之多。小女孩看了十分緊張,雖然想弄掉蟲卵,卻又不敢去碰。
於是她跑去跟爸爸說:「爸爸!杜鵑上有很多蟲卵,您快把它弄掉啊!」
「別擔心,蟲卵傷害不了杜鵑的。」父親微笑著,摸摸小女孩的頭。
憂心的小女孩,天天注意著那叢杜鵑。幾天過去,她發現蟲卵孵大約孵化了一半,仔細數一數,杜鵑竟然有五十幾隻米粒大小的毛蟲!
小女孩又要求父親去抓毛蟲,但父親說:「放心,幾隻毛蟲,沒什麼大不了的!」
又過了幾天,小女孩發現大約有二十隻毛蟲存活了下來,而且愈長愈大!但爸爸還是不願意去抓毛蟲。
毛蟲開始肆無忌憚地啃食著杜鵑,不出幾天,杜鵑只剩下寥寥幾片葉子。有些毛蟲沒有食物餓死了,但存活的仍有十隻之多。小女孩看著可憐兮兮的杜鵑,又急又氣,可是爸爸還是不願意幫忙。
就在她想要放棄的時候,神奇的事發生了。杜鵑開始生長出嫩綠的葉子,毛蟲似乎在一夕之間全都不見了!
小女孩高興地把爸爸拉到杜鵑旁,告訴他跟這個好消息。
爸爸微笑地回答:「不,其實牠們都還在。」接著他翻開葉片,小女孩這才發現,毛蟲不是不見了,只是已經變成了蛹,靜靜地掛在葉片下。
後來杜鵑恢復了以往的樣貌,彷彿什麼事都不曾發生。而且小女孩欣喜地發現,花園多了新朋友──許多美麗的蝴蝶。
如果捨不得讓毛蟲啃食葉片,小女孩的花園不會有蝴蝶翩翩飛舞。大自然讓小女孩學會了這個重要的道理:有捨,就會有得。
有一句話說:「成功不能讓人成長,失敗才能讓人成長。原因是成功的滋味都差不多,但失敗的滋味卻有千百種。」若把我們的生命比喻為花園,毛蟲是生命中的困難,與其處心積慮地躲避,不如欣然面對──因為只要我們願意努力,總有一天,這些困難也會「蛻變」,成為我們的經驗與智慧,如同破繭而出的彩蝶。
~~ 文章摘自<日子再苦,我還是原來的我> 黃桐著 沙發書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