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撿破爛到億元身價的高麗菜王
從撿破爛到億元身價的高麗菜王
從撿破爛到億元身價的高麗菜王
從路邊菜販,到濱江市場的高麗菜大王,出身貧窮農家的陳有道,只念到國中畢業就北上打拚,曾撿過破銅爛鐵,也曾睡過路邊倉庫,最後靠著賣菜,在濱江市場買了攤位,之後為了要結婚,四處借錢碰釘子,爆發更強烈的賺錢鬥志,靠高麗菜賣出了上億元身價。 賣菜達人抓住客戶貪小便宜的心態犧牲利潤 反使主顧變金庫
凌晨五點,天還沒亮,台北市濱江市場的菜販區早已熱鬧非凡,走進熙熙攘攘的市場裡,一眼就看到菜販中盤商陳有道在自家菜攤前,身旁是堆積如山的高麗菜,他一面搬上搬下、清點凌晨三點才批發來的高麗菜,一面拿著菜刀,以十分鐘內至少重複近二百次的「秒殺」速度,熟稔地剝除外表髒汙的部分,為的就是要趕著把「賣相好」好的高麗菜,準時送到自助餐店、水煎包賣家、市場菜販等客戶手中,忙進忙出的緊湊程度,讓在一旁前去採訪的我們,也不自覺地跟著神經緊繃起來。
「賣菜是賺辛苦錢 非人人都做得來」
在菜市場的中段,陳有道還有另一個由妻子照顧的攤位,早上六點前,是批貨給大客戶的中盤商,六點至中午就成了零售的菜販,包括弟弟、兒女,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我們夫妻每天清晨二點十五分起來,二十幾年都是如此。」陳有道的妻子補充道。
「賣菜賺的是辛苦錢,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的。」陳有道手仍然不停,一邊豪邁地說,「之前曾經請過幾位年輕人來做,做不到一天就跑了!」端看陳有道每天清晨三點到市場批貨、搬貨、點貨、處理貨品至少十小時,再看每天五小時,還得分兩段的睡眠時數,以及手上搬菜簍時刮傷的大小傷疤,就可深刻體會到菜販中盤商的勞心與勞力。
場景拉到周日下午飯店的一隅,陳有道的形象與賣菜時截然不同,他斯文地戴著眼鏡、啜飲著紅酒,就像一般中小企業老闆,侃侃而談他創業的甘苦,讓人很難相信,眼前這位僅國中學歷的賣菜達人,居然也能靠賣菜賣出上億元身價。
的確,不同於一般賣菜小販,在濱江市場有「菜王」之稱的陳有道,是這裡出貨量最大的高麗菜中盤商,根據菜販同業形容:「他簡直就具備決定這裡當天高麗菜價格的實力!」
一般來說,濱江市場的菜販,成績較差時,一天僅能賣出四、五十件,但以陳有道一天平均卻能賣出五百件(約一萬公斤)的蔬菜量,扣掉周休一天、成本支出,估計每月平均獲利可達八、九十萬元,若當月生意好時,一天賣出七、八百件,月入逾百萬元以上也並非難事,算算一年收入至少近千萬元,再加上生性保守的陳有道,多年來大多專注於本業與房市置產,也因此累積了億元的身價。
現金買房不借貸 「只為追求安定感」
若從手上持有的房地產來估算,陳有道光位於內湖,一○七坪、市價約四千萬元的住家,以及位於台中兩棟市值約五千多萬元的房地產,市值就接近上億元,加上買給弟弟,位在台北市大直明水路,市值近四千萬元的高級住宅,統統都無須貸款的實力來看,即可推估陳有道身價至少上億元。
「其實我買房子是純粹置產,只是追求一份安定感!」窮苦出身的陳有道笑著說,他很珍惜每一分得來不易的錢,所以他的投資理財很保守,大部分的錢都用在他的生意投資上,而台中的兩棟房子,則隔成數間套房,每月賺取固定的租金收益。
只是,同樣是從路邊攤菜販起家,為何陳有道能賺到億元身價?關鍵在於,他從小就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並且懂得掌握每一個機會。
「他(陳有道)從小在班上頭腦好、功課佳、人緣也不錯,只是家境不好無法升學而已。」陳有道的一位同學如此形容。原來出身彰化農家子弟的陳有道,家中有四個兄弟姊妹,小時候家境窮困的他,時常放學後就回家幫忙養豬、養牛,即使從小數理能力就不錯,書也讀得不錯,但還是沒有機會升學,十五歲那年,國中畢業後,他就立志要「賺大錢」而隻身北上奮鬥。
「越被看不起 越要令人刮目相看」
「那時候我就像是提著舊皮箱的流浪兒,日子不好過時,曾踩著三輪車撿破銅爛鐵做資源回收過活,當過搬家工人,甚至也曾睡過火車站與路邊。」陳有道回憶著過去的困苦歲月,那段苦日子,不但沒有讓他「失志」,反而成為他奮發向上的賺錢動力。
「當大多數的同學還在念高中時,我就要開始為三餐奔波,為了不要讓親友覺得我整天在家吃閒飯,我常常一天工作超過十四個小時,曾經不畏寒冬、鋪報紙睡在廢棄的倉庫;當搬家工人時,我得硬著頭皮從一樓搬冰箱到五樓;打零工時,裝鐵窗、裝冷氣不論是割傷手、扭傷手臂,我也不覺得苦,只要可以賺錢的工作,我都願意做……。」
「別人越是看不起你,你越要做到令人刮目相看!」陳有道言語中透露著堅強不服輸的性格,二十歲退伍後,立志賺錢的他,在賣菜舅舅的介紹下,到位在台北市忠孝橋附近的市場「洗菜頭」(清洗白蘿蔔),當時月薪三千元,閒暇之餘他還兼差開計程車。
由於勤奮好學、頭腦靈活,陳有道在市場賣菜做生意的技巧「青出於藍」,一九八一年,當時在萬大路邊擺地攤賣菜的陳有道,每月就已淨賺十幾萬元,收入硬是比同期的菜販多賺二、三萬元,因有強烈的賺錢企圖心,他會留心觀察,掌握客戶的消費心理,先是「薄利多銷」與顧客「博感情」,做出口碑後,生意自然蒸蒸日上...
《今周刊》7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