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2 16:29:58中緬印戰區(CBI)

參考資料 : 終戰時日本皇軍陸軍編制 ...... 摘自日本陸海軍事典

   日本陸海軍事典陸軍部隊最終位置:

                               天皇 (  海陸軍大元帥)

日軍編制 : 總軍>方面軍>(團)>師團>旅團>聯隊(團)>大隊(營)>中隊(連)>小隊(排)>分隊(班)

   總軍日本陸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部隊的最高編制,總司令官為陸軍大將,下轄數個方面軍

           日本陸軍的總軍計有 :

支那(中國)派遣軍    關東軍、  南方軍、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航空總軍等6個總軍。

  及大本營直屬部隊 ,  總計最大兵力達720萬人! ( 全部動員人數,無論是否戰歿)

         但第一總軍及第二總軍為戰敗前國內緊急編組, 多為沒上過戰場經驗的後備部隊

          航空總軍為本土防衛特攻作戰特別編成!  故日本陸軍及航空兵精華皆已派往海外作戰

戰後,除第一總軍改制為復員司令部,專門負責部隊復員工作外,其餘總軍均遭裁撤。

 

                                                        日本帝國支那(中國) 派遣軍概要

 總司令官

 

上海陸軍部長(支援汪精衛政府)

  • 永津佐比重:昭和17年8月17日~昭和19年3月22日
  • 川本芳太郎:昭和19年3月22日~投降

 

 部隊編成

      至1945年夏,支那派遣軍統轄有:在華北的華北方面軍、在湘鄂贛等地的第六方面軍,在江浙等地的第十三軍、第六軍,在兩廣及香港地區的第二十三軍和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終戰時下轄部隊 :華北方面軍共30萬人,駐武漢第六方面軍35萬人,駐南京第六軍及駐上海第十三軍共計34萬人;加上台灣方面軍兵力約17萬人, 及駐越南北部部隊兵力約3萬人屬第三十八軍。總計兵力達119萬人  !  終戰時向聯合國中國戰區統帥蔣委員長及中華民國投降 ...

      

  • 第6方面軍(華中日軍主力 , 司令部在武漢)       
    • 第11軍
      • 第58師團
      • 獨立混成第22旅團
      • 獨立混成第88旅團       
    • 第20軍
    • 第132師團
    • 獨立混成第17旅團
    • 獨立混成第83旅團
    • 獨立混成第84旅團
    • 獨立混成第85旅團
    • 獨立歩兵第5旅團
    • 獨立歩兵第7旅團
    • 獨立歩兵第12旅團  

 

  

    

總軍直屬部隊 :

                                      日本大本營直屬 -  第10方面軍  ( 台灣軍擴編, 總兵力17萬人 )

司令官由台灣總督擔當!    負責   沖繩台灣澎湖的防衛任務。1945年(昭和20年)2月1日起,由第10方面軍司令官(參謀長、參謀副長也同様)兼任台灣軍管區司令官。所轄第32軍(沖繩守備軍)後來於美軍登陸沖繩島戰役時全滅。

 終戰時之隷下部隊

        第32軍(沖繩守備隊,1945年6月被美軍第十集團軍殲滅) 

 

台灣第十方面軍直屬部隊

                                                               

                                                   日本帝國南方軍概要

       

        南方軍大日本帝國陸軍之一總軍昭和16年(公元1941年)11月編製成總軍。負責緬甸泰國、菲律賓及所有南洋方面所有地區對英美作戰。總兵力75萬人 ,終戰時於新加坡向聯合國東南亞戰區總司令英國蒙巴頓親王投降 . . .

総司令官 :  陸軍元帥寺內壽一

                                                        南方軍總軍 隷下部隊

南洋廳西部支廳之設置

帛琉地區集團

  • 第14師團
  • 獨立混成第49旅團
  • 獨立混成第53旅團

                                            各佔領地域之設置

                                                      

                                                                     緬甸方面軍  (緬甸)

擔當緬甸方面之作戰・防衛任務直至終戰。  司令官木村兵太郎陸軍大將 ,聯合國甲級戰犯!

  • 第28軍

               第54師團         第14野戰輸送司令部

                  第18師團

 緬甸方面軍直轄部隊

                                                                     第18方面軍 (泰國)

最初編制為泰國駐屯軍(正式名成稱:泰國駐屯軍。以下同),昭和19年12月改編第39軍昭和20年7月緬甸失敗後徹退至泰國部隊合併 ,改編昇格第18方面軍。最初名稱起於作戰地域佈署在泰國方面之故,也駐在同地直至終戰。

                 第15軍 (原屬緬甸方面軍,因緬北怒江及英帕爾戰役失敗退往泰國而改隸18方面軍)

                          第4師團

                         第56師團

 第18方面軍直轄部隊

                                                                       第7方面軍 (新加坡 馬來半島及印尼東部)

司令官阪垣征四郎陸軍大將 , 聯合國甲級戰犯!  其主要任務是防止盟軍馬來亞新加坡婆羅洲爪哇島蘇門答臘的登陸和在日軍失去了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荷屬東印度東部後建立一條新的防線[2],其總部設於新加坡

  • 第16軍
    • 第48師團
    • 獨立混成第27旅團
    • 獨立混成第28旅團
    • 第4鐵道輸送司令部
  • 第25軍
    • 近衛第2師團
    • 獨立混成第25旅團
    • 巨港防衛隊
    • バンカランブタン防衛隊
    • 第15野戰輸送司令部
  • 第29軍
    • 第94師團
    • 獨立混成第35旅團
    • 獨立混成第36旅團
    • 獨立混成第37旅團
    • 獨立混成第70旅團
    • 第16野戦輸送司令部
  • 第46師團
  • 獨立混成第26旅團
  • 新加坡防衛隊

 

                                                                  第14方面軍  (菲律賓)

 司令官陸軍大將 :  山下奉文(馬來亞之虎) , 聯合國甲級戰犯!   1941年11月在南方軍隷下設置第14軍,作戰地域配置在菲律賓方面。1944年7月改編昇格成第14方面軍

              第16師團

              第30師團

              第100師團

              第102師團

  • 獨立混成第54旅團

 

           第8師團

  • 馬尼拉防衛司令部
  • 馬尼拉高射砲隊司令部

14方面軍直屬部隊:

  • 南方軍野戰鐵道司令部
  • 第3船舶輸送司令部
  • 南方軍通信隊司令部
  • 第2野戰補充司令部
  • 第34野戰輸送司令部

 

                              南方軍總軍直屬部隊

第2軍

 

第18軍

 

第37軍

  • 獨立混成第56旅團
  • 獨立混成第71旅團

 

第38軍 :

( 終戰時依聯合國命令, 北緯17度(北越)以北的越南日軍改向中國戰區投降 ! )

 

第3航空軍

  • 第5飛行師團
  • 第9飛行師團
  • 第55航空師團
  • 第3航空通信團司令部
  • 第4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9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15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23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24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25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29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32航空地區司令部
  • 第59航空地區司令部

 

南方軍野戰鐵道司令部

 第3船舶輸送司令部

南通信隊司令部

第2野戰補充司令部

第34野戰輸送司令部

 

 

                                                  日本帝國關東軍概要

    

 

          關東軍1919年1945年日本駐紮在中國東北滿洲)的部隊。其編制最大時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85萬人。其中防疫給水部本部(滿洲第731部隊)從事生物細菌戰,並以中國人及聯軍戰俘作人體試驗。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後期間, 被蘇聯紅軍遠東軍區全部殲滅 !

 

    1942年10月,日本將關東軍司令部升格為關東軍總司令部,增設兩個方面軍司令部和裝甲軍、關東防衛軍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軍司令部,關東軍的兵力達到頂峰。

 

1943年開始,隨著太平洋戰事發展,關東軍主力逐漸被抽調至太平洋戰線。

1945年1月,日軍大本營再次抽調關東軍13個師團赴太平洋戰場。4月美軍佔領沖繩並開始空襲日本本土,日軍為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和所儲備的近1/3戰略物資回日本本土備戰。

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後,日本為防守蘇聯可能進行的進攻,再次擴充關東軍兵力,將在東北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徵召,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和5個炮兵聯隊,作為臨時部署兵力的補充。經過迅速補充,關東軍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關東軍總人數的增加只是一種表面膨脹,武器裝備嚴重不足,甚至抽調偽軍的裝備補充新編關東軍部隊,很多新兵是老人和孩子,軍事素質無從談起。

8月蘇聯紅軍出兵東北,關東軍被擊斃8萬餘人,被俘59萬餘人。戰後,餘下的關東軍官兵 , 包含朝鮮半島北緯38度以北 (北韓地區)日軍部隊 ,作為俘虜被俄軍送到西伯利亞從事強制勞動。半死在西伯利亞集中營 ! 部分官兵加入中國共產黨軍隊參加對中國政府軍的內戰。

 

 

                                                           其餘

終戰前本土緊急編成的

第一總軍,

第二總軍 ,

航空總軍

及大本營直屬精銳部隊, 包括了防守太平洋上各小島 ,參與塞班島及硫磺島戰役的:

第5方面軍(駐北海道)第8方面軍(駐印尼西部)台灣第10方面軍改向中國戰區投降第31軍(塞班島戰役殘部)小笠原兵団(硫磺島殘部)

 

及各地後備徵兵的軍管區,  終戰時均直接向聯合國最高統帥部 -  美國的麥克阿瑟上將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