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石橋的歷史:台灣現有之糯米石橋北港溪糯米石橋:三級古蹟糯米石橋之監造人林龍先生,出生於明治31年12月27日,彰化竹圍人。糯米石橋是由日本統治的民國二十年代所建造的,當時因為日本積極的投入太平洋戰爭,所以加速徵歛台灣的物資,北港溪是當時主要的運輸路徑,因此日本人建造了這座糯米石橋。在民國八十三年,北港溪糯米石橋可是全台灣第一座列入三級古蹟的橋樑,然而事實上北港溪的糯米石橋有兩座,少有人知的那座糯米石橋,早就在民國四十九年的八一水災被大水給淹沒了。北港溪的糯米石橋還經歷了七二水災、八七水災、八一水災、九二一大地震、韋恩颱風等等,除民國四十七年及六十一年之兩次洪水淘空橋面路基外,皆無法撼動其分毫。北埔糯米石橋:{北埔糯米橋}最初是為了運輸大南坑和小南坑的礦產而建造的一條竹林路逕,後來居民用古老的方法重新建造,在橋身隙縫之間用糯米與石灰的混合物加以黏著。利用糯米及磚石、紅糖、和泥土混合黏造的橋身和橋墩看起來不是很堅固的樣子,但北埔糯米橋在歷經了民國二十四年關刀山大地震以及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仍然沒然損傷。目前北埔糯米橋不可以行走,因為上面有許多坑洞,再加上橋上、橋墩佈滿了密密麻麻的雜草,看似雜亂卻讓讓整座橋充滿著被歲月洗禮的痕跡。北港溪糯米石橋當時主要使用的建築材料:糯米橋建築材料包含糯米、紅糖、石灰、麻布絲,至於當時材料配比是多少則無從考證。依村長口述,當地為客家庄,以生產糯米為主,於是最為重要的糯米為當地取才,加熱煮熟成糯米漿。紅糖則是買來的,紅糖要煮成糖漿(越濃稠越好),因為紅糖遇水較硬,也比較黏。然而,為何糯米橋成分當中含有紅糖,卻不會招來昆蟲啃食?原來糯米橋成分當中的石灰可用來驅蟲以及驅蟻,因此糯米橋因石灰之故免受昆蟲的破壞。而布袋麻與石灰也是當地取才,布袋麻可以增加牽引能力,使結構物體在受外力影響能夠彼此牽引住,也就是增加結構的抗拉強度。將上述材料混合,以「手工」的方式加以搗實,打出糯米最佳的黏性。 修復過程及相關問題:八七水災時,溪水暴漲夾帶者巨石及漂流木幾乎掩蓋過橋面。但是糯米橋卻只有橋面受損,橋柱卻完完全全沒有任何的損傷。橋面雖然毀掉了,但橋柱卻完整無瑕,究竟是為什麼呢?糯米石橋本身堅固,但是遇到速度極快的大水正面衝擊,以及強勁的水流所挾帶下來的漂流木,照常理,再穩固的橋身也會應聲倒塌。但就因為先民們考量了這個狀況,設計橋身時做了橋柱前方凸出的半圓形似子彈的設計為了就是當水流和漂流木沖積到下游時,子彈型的橋柱能使強大的洪水分散於兩旁,減輕衝力,所以糯米石橋從建成到現今橋柱從未倒塌過。當時橋面損壞時,北港溪村民們使用石門村的石頭作為修復建材,但可能是材料與原先的建材不相同,修復完後的橋身竟然流出鐵銹水,葉村長表示這是不同的石材引起的化學變化,雖然修復後完整無損害,但是顏色的不同卻影響了糯米橋之美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