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9 07:44:53蜜 雪 兒

田 野 風 光 之 播種 { 攝影 楊淑淑 }

 

蘭陽春耕 美麗的田梯



春耕在蘭陽 秧苗



日間插秧苗



日落插秧苗



 播種完成



秧苗成長中

 

 漸入佳境等待收成


收割後稻草

種田靠節氣,我國以農立國,民間自古普遍流傳 ,這句俗話至今未改,可見節氣受一般農民重視的程度,節氣是我國所獨創,用來指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周期規律。由於我國是農業發達的文明古國,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夏耘秋收冬藏一年中的 大事,因此對氣候與季節變化須有一套準則方法來遵循,以指導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制定出來 。二十四節氣分別為:從春季第一天的立春開始,依序為可分準備耕種的雨水、春雷起而震驚萬物的驚蟄、晝夜均分的春分、東南風吹起的清明、提醒農民時雨將降榖雨。接下來的立夏為夏季的第一天、小滿為穀類即將盈滿之際、芒種稻穀、夏至之白日最長,而夏天的熱氣要到小暑大暑之時才會漸漸發散來。夏天過後,就到了立秋,暑氣也在處暑這一天開始退去,而水氣會凝成露水的白露,及日夜等長的秋分,代表秋天真正開始,寒露霜降之後,天氣便愈來愈冷了。立冬之後的小雪、大雪帶來了嚴冬冬至是夜晚最長的一天,也是相當重要的日子,台灣人們習慣 於這一天吃湯圓補冬小寒大寒則進入冬季最嚴寒之際,過了大寒又到新的一年了。這些節氣的含意,是以中原地區的氣候為準,像我們在臺灣並沒有霜雪卻有颱風豪雨一年有365.24天,每一節氣{大約}是而非是「恰好」十五天,方是農人耕作計時之用。當你翻開農民曆,在每一節氣的欄框中,列出許多農作物名稱,也有當令的漁獲名稱,因為漁民要按潮汐作業農民曆對他們也很重要。人們為了便於記誦節氣名稱和大概日期,編了一首『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前四句裡,每句含有六個節氣,例如:「春雨」兩字代表立春雨水;最後兩句說明節氣的大概日期,「六廿一」的六是「六日的前後」;「廿一」是指「二十一日前後。這裡日期都是陽曆,「廿」讀作「」,是「二十」的意思)中國的農曆最大特色是:月是太陰月(朔望月),年是太陽年所以每個月的朔{初一}見不到月亮每個月的望{十五}看到的是滿月初七、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三日是下弦月,也就是說日期和月相一致不像陽曆那樣日期和月相無關;而年卻是以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為一年這種曆法兼顧了日月的公轉是古人高度智慧的發揮只是每年各節氣不固定於某月某日,所以得買一本曆書來參考

 

 

 

台北市萬華區柳鄉里李茂雄 2013-08-22 08:54:24

雪兒早安!妳真的欠培養,我對妳的學習能力太佩服了,一年四季的氣節都能瞭解,這些照片太美了。

版主回應
李大哥:
雪兒沒那麼利害
那是從資料來的
照片也不是我拍的
嘻嘻"""""真不好意思

順心
2013-08-22 18: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