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3 22:06:52蜜 雪 兒

蝴 蝶 的 世 界 【 攝影 楊淑淑】

 
【蝴蝶的出現】 根據國內蝴蝶研究者王效岳、李俊延(2002)等人的資料,蝴蝶早在六千萬年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經過千百萬年的繁殖、演化,形成各式各樣繁多的種類,全世界共約有19000多種。
【蝴蝶的分類】 目前,動物分類學者將蝴蝶歸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鱗翅目的昆蟲,主要是因翅膀上有許許多多的鱗片。不過鱗翅目的昆蟲並非全是蝴蝶,歐美學者與日本學者對蝴蝶定義如下:

歐美學者

日本學者

分類及命名依據

按照親緣及演化關係

以外觀差異(顏色、大小、型態…)為主要命名及分類的依據

台灣蝴蝶的分類

將蝴蝶歸類於鱗翅目下的鳳蝶科、粉蝶科、蛺蝶科、弄蝶科、小灰蝶科等五科。

以台灣蝴蝶為例,將蛺蝶科細分為蛺蝶科、斑蝶科、蛇目蝶科、環紋蝶科、長鬚蝶科;將小灰蝶科細分為銀背小灰蝶科、小灰蝶科、小灰蛺蝶科。共十一科。

國內外代表性學者

徐堉峰、李俊延、王效岳、張永仁(採用五科)

白水隆、內田春男、濱野榮次等人,何健鎔、張連浩、林春吉、張永仁(種名)等



除了上述以外其餘的鱗翅目成員則稱為蛾。依照日本學者的分類方式,台灣共約370種。這其中以小灰蝶科種類最多,達110種以上;長鬚蝶科、環紋蝶科最少,各只有一種。最大的蝴蝶是鳳蝶科的珠光鳳蝶,展翅達16公分。最小的蝴蝶小灰蝶科的台灣姬小灰蝶,展翅不到1公分。由於台南縣政府於8711月出版的南瀛彩蝶,採日本學者的分類方式,因此, 我們鹽水國小的「彩蝶之星」也是使用日本學者的命名、分類方式來介紹。至於如何分辨蝴蝶屬於哪一纇的蝴蝶呢?以下提供兩個簡便方式,一是可參考貓頭鷹出版社出版,李俊延、王效岳所合著的台灣蝴蝶圖鑑26~27頁的簡易分類法。另依一種方式是參考徐堉峰副教授所著台灣蝶圖鑑第一、二卷(台灣省立鳳凰谷鳥園出版)所提供,可利用翅膀的形狀及翅脈的特徵來分類。【本資料 來自網路】




























黑端豹斑蝶(學名:Argynnis hyperbius)是一種蛺蝶

型態】黑端豹斑蝶的前翅膀表面呈橙黃色,後翅膀表面則呈淡橙黃色。前翅膀表面翅室有短的橫紋,內側佈滿闊圓點,外緣彎曲;後翅膀上有隱密的窄汶,同樣有圓斑點向外伸延。牠們的前翅膀底面呈淡棗紅色,向主軸漸變成赭色,與表面有相似的斑點;後翅膀的底面呈赭色、赭褐色及銀白色斑駁。【觸角】表面呈褐色,底部呈赭紅色。【頭部】【胸部】及【腹部】呈黃褐色,但底部則呈淡赭色。牠們闊約80-98毫米。【幼蟲】黑端豹斑蝶【幼蟲】的頭及腳都呈黑色,身體呈黑色而滿佈橙紅色斑紋。頭上有四條水平的刺,腹部上的刺端淡粉色,尾部的刺則呈粉紅色而尖端有細小短毛。【】黑端豹斑蝶蛹上的頭部及翅鞘呈淡紅色,背上有10個淡金屬色的斑點。腹部呈深粉紅色,刺端黑色。

雌珠光鳳蝶(雌)蘭嶼特有【目:鱗翅目】中文名:珠光鳳蝶、學名:Troides magellanus科名:鳳蝶科外型特徵珠光鳳蝶雄蝶展翅約10~12公分, 雌蠂展翅約11~14公分,是台灣蝴蝶中最大型的一種。 雌雄蝶前翅都是黑色, 翅脈外緣有明顯的白褐色紋路, 後翅雄蝶為金黃色, 各翅外緣線有鋸齒狀黑斑, 無尾狀突起;雌蝶顏色較淡, 中間有一明顯的黑色帶狀,而呈現出黑黃相間的紋路。 生態習性本種僅出現在蘭嶼島。由於幼蟲以港口馬兜鈴為食草,因此在海岸邊的灌叢、樹叢及森林邊緣有港口馬兜鈴生長的環境中,可以發現幼蟲。成蟲因具有飛翔的能力,飛行迅速,喜訪花,所以在全島均可以發現她的蹤跡。

棋石小灰蝶量很少.幼蟲肉食性:【又名"乳牛蝶】

(數白色的蝶體 印上一點一點的黑點 就像乳牛的標準配色 。在小灰蝶中 牠算小個子 體長不到一公分。幼蟲階段補食 竹葉上的蚜蟲為食 是屬少數葷食的蝶種、





珠光鳳蝶(雌




波紋小灰蝶【小灰蝶科】
展翅25~33 mm,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翅膀腹面具褐色波浪狀斑紋,後翅下緣有一條灰白色縱帶。雄蝶翅膀表面具藍紫色金屬光澤,雌蝶則為黑褐色,且藍色光澤較少。幼蟲以扁豆、豌豆、蠶豆、黃野百合等豆科植物寄主,又稱豆波灰蝶,成蟲全年可見,喜歡訪花吸蜜雌蝶通常將數枚卵 產在同一花苞處。幼蟲會鑽進花苞內 取食花苞蜜、不同齡的幼蟲 體色也不同。雄蝶的背面,具有藍紫色的金屬光澤。


{寬青帶鳳蝶} 少量~蝴蝶名稱
學名︰
Graphium cloanthus kuge
寄主植物︰樟樹、香楠
特徵︰前後翅均有呈寬帶狀排列青藍色斑紋,具有尾狀突起





沖繩小灰蝶極為常見的沖繩小灰蝶、生性不甚畏人,交尾時尤甚怕打擾、冬型個體,其翅膀上的斑點或消失或模糊、常貼地低飛,喜訪花吸蜜、雌蟲體型較雄蟲略大。

{珠光鳳蝶}(雌)蘭嶼特有【目:鱗翅目】中文名:珠光鳳蝶、學名:Troides magellanus科名:鳳蝶科外型特徵珠光鳳蝶雄蝶展翅約10~12公分, 雌蠂展翅約11~14公分,是台灣蝴蝶中最大型的一種。 雌雄蝶前翅都是黑色, 翅脈外緣有明顯的白褐色紋路, 後翅雄蝶為金黃色, 各翅外緣線有鋸齒狀黑斑, 無尾狀突起;雌蝶顏色較淡, 中間有一明顯的黑色帶狀,而呈現出黑黃相間的紋路。 生態習性本種僅出現在蘭嶼島。由於幼蟲以港口馬兜鈴為食草,因此在海岸邊的灌叢、樹叢及森林邊緣有港口馬兜鈴生長的環境中,可以發現幼蟲。成蟲因具有飛翔的能力,飛行迅速,喜訪花,所以在全島均可以發現她的蹤跡。


{沖繩小灰蝶} 沖繩小灰蝶呈現出淺藍色的金屬色澤,雄蝶色彩明顯較雌蝶耀眼,因此又有「藍灰蝶」的別名。








波紋小灰蝶

{端紫斑蝶}(雄)蛺蝶科) 展翅 75 - 95 mm,上翅端部具亮麗的藍紫色光澤,雌、雄斑紋各異,雄蝶下翅腹面散生微細小的白色斑紋,雌蝶近基部有放射狀的白色條紋。本屬12種,本種又稱異紋紫斑蝶,雌雄斑紋各異,幼蟲寄主桑科之正榕、台灣榕、白肉榕、薜荔、珍珠蓮、天仙果等多種植物,蛹殼鮮麗光澤,成蟲出現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南部有集體越冬的習性,數量很多,其中以端紫斑蝶、斯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和小紫斑蝶等四種最多。北返的蝶道有2條,一條從春日經茂林、林內、八卦山、竹南到台北,另一條條從台東的大武溪谷,沿東部海岸線北行到花蓮立霧溪口到宜蘭,最遠達台北縣龍洞,飛行距離超過300 公里,少數能穿越中央山脈往西部飛行。其實蝴蝶並不是飛行最快的昆蟲,天蛾飛行更快時速有40-50公里,無霸鉤蜓能飆出40-100公里,但紫斑蝶除了飛行和耐力外,更會利用氣流上升、滑行的特質做長距離遷徙。


沖繩小灰蝶

{鹿子蛾}是蛾類當中比較特別的族群,除了「特異獨行」喜歡於白天跟蝴蝶混在一起採花吸蜜,更喜歡偽裝成胡蜂、在強悍外表的保護下到處遊走。鹿子蛾,蛾不像蛾,反而像似胡蜂,在台灣有十餘種,以黃腹鹿子蛾最為常見。黃腹鹿子蛾 展翅寬30mm-33mm、絲狀觸角、活動於花叢之間,晝夜間均能發現牠們,夜間具有趨光性。除了寒冷的冬季外,春、夏、秋三季於平地及低海拔草地,在瓜類花朵或咸豐草的花叢間,很容易發現鹿子蛾的蹤跡。黃腹鹿子蛾的擬態,身體的尺寸與蜂類相仿,黃橙身軀黑色環帶,最具特色的地方在於翅膀,上翅比下翅大很多,黑色翅脈之間夾雜著6、7塊淡黃色的大區塊,這個特徵讓翅膀看起來很像『薄翅目』的蜂類。 黃腹鹿子蛾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每年5~8月常發現,成蟲口吻發達喜訪花吸蜜,飛翔力較弱。幼蟲具簇毛,大多以雜草為食。 成熟後吐絲結繭,於葉表或土表附近化蛹。郊外踏青,可看到「黃腹鹿子蛾」,欣賞它高超的擬態偽裝術、擬態之下,黃腹鹿子蛾有蜜蜂的威嚇之勢,唯一露餡兒的是那超級發達的口器,雖然如此,更顯霸氣十足!


沖繩小灰蝶


{鹿子蛾}













{黃裳鳳蝶} Troides aeacus kaguya (Nakahara & Esaki)~科名:鳳蝶科 Papilionidae~物種特性:台灣特有亞種物種特性:台灣特有亞種形態特徵:黃裳鳳蝶的雄蝶體型較大,前翅為黑色,後翅除邊緣附近為黑色外,其餘皆呈現金黃色。雌蝶的下翅呈黑黃相間,黑色部份較發達且黑色斑比雄蝶多,腹部背側為黑色。 生物習性:全年皆可見到黃裳鳳蝶飛舞的身影,其中以夏季較為常見,寄主植物為港口馬兜鈴,喜好訪花吸蜜。昔日,在繁盛季節中,墾丁附近常見成千上百的蝶群。成蝶吸食九重葛、馬纓丹、長穗木、金花露等花蜜;常見於公園中的佳樂水、社頂、鵝鑾鼻、南仁山等地。 棲地分佈:主要生長在嘉義以南的低海拔區域,尤其在最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一帶,包括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半島、南仁山等地,都是黃裳鳳蝶的棲息地。 保育現況:黃裳鳳蝶目前面臨的生存壓力、是棲地遭到破壞及非法的人為捕捉。墾丁管處自2008年起開始重建黃裳鳳蝶的天然棲地,完成幼蟲食草-港口馬兜鈴培育、模擬自然棲地栽植,營造黃裳鳳蝶的生存環境,並進行栽植食草監測。自2008年7月起有黃裳鳳蝶母蝶自行飛來產卵,9月時已有成蝶順利自林間羽化,至12月共有42隻黃裳鳳蝶順利羽化,管處辦公室附近開始可見黃裳鳳蝶飛舞,讓管處同仁興奮不已,並且持續觀察黃裳鳳蝶復育狀況及將保育經常推廣到其他園區。

(悄悄話) 2013-07-05 06:51:39
(悄悄話) 2013-07-04 13: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