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6 18:07:10Golive is I

軍訓第二章

第二章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和戰略分析
壹、前言
一、冷戰何時終結?
1989年12月美國總統布希與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於馬爾他舉行高峰會議,在會中向全世界宣布冷戰終結。
二、後冷戰時期國際情勢的主要特色:☆
1.國際體系由兩極化向多極(元)化過渡
2.區域性衝突不減反增
3.領土完整原則優於民族自決原則
4.聯合國維持國際和平的安全角色增加
5.國際經濟區域化增強
貳、本論
一、國際體系由兩極化向多極化過渡
1.華沙公約的解散,象徵→
2.海灣戰爭後,美國以勝利者姿勢,提出「國際新秩序」口號
3.美國無力獨自承擔戰爭費用
4.美國有能力將軍力投射至全球各地,但經濟上已不具有一言九鼎之影響
※區域安全:國際武力管制
二、區域性衝突不減反增
1.大國間「恐怖平衡」及「相互保證毀滅」
2.何種國際體系較能導致國際社會安定?
3.冷戰終結未帶來全球性和平反增添區域間的動亂與衝突
三、領土完整性原則優於民族自決原則
1.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原則
2.二次大戰後,聯合國將民族自決與領土完整性並列為聯合國憲章的原則
3.主權與自決,自相衝突?
四、聯合國維持國際和平的安全角色增加
1.聯合國的主要目的→維護世界和平
2.維和角色增強之舉證
(1)維和行動數目大增(1989~1995:25次;1948~1988:14次)
(2)地理範圍擴大
(3)新增之維和行動,多以維護人權或人道為由,不免介入當事國國內衝突
五、國際經濟區域化增強
1.兩極化國際體系結束,經濟問題凸顯
2.各國經濟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程度日深
----區域性經濟組合之分類:
(一)、共同市場(歐洲共同市場)
(二)、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
(三)、統稱為聯盟(黑海經濟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特點:對內減免或消除關稅、開放市場、為相互投資提供優惠待遇;對外抵禦非成員國的競爭
b.優點:透過貿易創造效應,擴大成員國間的貿易
c.缺點: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影響與非成員國間的經貿往來,使國際經濟的協調更複雜困難
六、美國政府的戰略挑戰
1、老布希政府
2、柯林頓政府
3、小布希政府
4、亞太戰略的演變
七、小布希的全球戰略
1.結合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全球戰略觀
2.外交政策必須為國家重大利益服務
3.繼續維持美國在後冷戰時期唯一超強的地位
4.以軍事實力做為執行外交政策的後盾
5.調整外交戰略架構
八、調整外交戰略架構
1.把中國大陸視為「戰略競爭者」而非「戰略伙伴」(911後改成建設性合作)
2.將軍事重心由「重歐輕亞」向「重亞輕歐」傾斜
3.加強經濟因素在外交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4.集中力先做好睦鄰外交工作
5.把飛彈防禦系統之建立當作赫阻外交的一環
※自由貿易→自由習慣→民主政治
九、小布希的亞太戰略
(一)加強與盟邦的合作關係
1.藉盟邦合作強化整體的力量,以制衡中共潛在的威脅
2.減輕美國的負擔
3.開發新的合作關係(印度、印尼)
(二)與中共維持既制衡又交往的關係
1.聯合中共周遭盟友以制衡
2.經濟事務上,美國表示交往,支持中共
3.政治上,與北京持續對話,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
(三)強化美國在亞太的軍力
1.維持10萬駐軍
2.增加航空母艦巡弋時間及數量
3.增加緊急降落基地、後勤設施和訓練據點






(1)美國亞洲駐軍
1.美國減少亞洲駐軍計畫
a.朝鮮半島的駐軍
b.駐日美軍的撤離
c.美軍撤離的爭論
(2)美國亞太駐軍的未來
a.強化兵力投射的能力
b.增加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基地
c.建立地區安全戰略
d.雙邊安全關係是美國東亞安全戰略的基礎
十、九一一事件後小布希亞太戰略的調整☆
(一)改善與俄羅斯、中共的關係
(二)鼓勵日本在支援反恐中更積極
(三)更加壓制北韓
(四)持續在亞太地區推動反恐怖活動
補:邪惡的軸心國-伊朗、伊拉克、北韓
十一、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緣起和發展
(一)藉核子以嚇阻對方的戰略
(二)反彈道飛彈條約
(三)雷根的星戰計畫
(四)老布希「針對有限攻擊之全球防護」
(五)小布希受限於「九一一事件」
(一、一九九一年波灣戰爭
二、中共:短、中、長程飛彈
三、北韓:美國重新考慮飛彈防禦之因素)
→以現役軍備為主體:愛國者3型、神盾艦
TMD之靈魂:早期預警
十二、早期預警系統:☆
一、外太空監視衛星
二、美國本土及盟國之地面或海面雷達
三、空中預警機
十三、TMD整體設計內涵:☆
一、屬於氣層外的上層防禦
二、高中層防禦的機載反飛彈系統
三、中層的神盾級飛彈巡洋艦攔截系統
(使用現役標準三式防空飛彈)
四、地面攔截網所使用的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
日本藤素 2020-01-06 07:26:17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