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4 08:03:30吹風機

孟子和荀子人性論的比較

http://www.voy.com/154766/4/152.html

中西哲學講座(系列四)之四

講者:劉桂標
(案:本文僅是筆記形式的講稿,有待來日正式整理成為完整形式的文章。)

一孟子的人性論──性善論

I性善論的主張
-孟子的人性論可稱為性善論的主張。此理論是由孔子的仁說進一步開展出來的。孟子將孔子所說的、作為價值根源的仁稱為善性或即四端。其說較孔子清晰、嚴密和有系統。
-性善論是指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善的這種學說。孟子用以下的說話表達了其性善論的觀點: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性善論的關鍵語詞的涵義:
 /性-指人的價值的本性(即道德主體),它與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後者是經驗的、現實的,前者卻是先驗的(即獨立不依於經驗)、理想的。∴孟子說: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
  這裏強調善性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善性非經驗意義,而可說是理論/價值意義。
 \善-依後來儒家用語,指「至善」(《大學》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至善」以西方哲學的用語來說,即絕對的價值,不是一般的、經驗意義的善,故不與經驗意義的惡相對。絕對價值可說是價值的根源。
 →性善論:人的價值的本性是絕對地善的。
 澄清一:此主張並非講人性的經驗根源而是講人性的價值根源。∴並非說人在初生時是性善的,而是人的本質是性善的。(從人性的發生歷程看,人不必是性善的,即初生的嬰兒或小孩難講得上是性善的。)
-澄清二:此主張並非一經驗命題而是一價值命題。∴不能從經驗的角度來加以反對。(從經驗的角度來看,人的行為有善有惡,難以判斷人的本性是善還是不善,故性善論不能成立。)

II性善論的體證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並非站在經驗的層面而是站在理想的或價值的層面,∴不能從經驗的角度證明或否證。
 從經驗的角度來說,人的現實行為有的符合道德反省,故是善的,有的不符合,故是惡的,但由此不能推論人沒有善性。∵人的行為是善是惡與人的本性是善是惡無必然的關係,因為人性在理論上雖可說是善的,但在實際上可以不表現出來。
-人性本善的觀點雖不可以用經驗/科學的方法加以證實,但卻可以根據傳統中國哲學的說法,從人生的道德實踐中加以體驗/體會/體證。(這種證明方法與西方重視科學方法的證明不同,後者一般稱為論證argument。)
∴傳統儒者往往從不同的具體脈胳、情境對善性加以指點(稱為具體指點)。E.g.孔子言仁──仁是孔子對道德本心的稱謂──往往在不同的具體情況下作出了許多不同的說明。當中,以孔子和宰我辯論三年之喪時,孔子從人心之不安處指點仁之所在令人有較深刻的了解。
到孟子的時候,更進一步從道德本心呈現的四個方面對善性加以說明,這就是所謂仁義禮智四端。孟子說: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
 /仁=惻隱之心──指不忍見他人受到苦難的同情心
 -義=羞惡之心──指對於罪惡行為感到羞恥的心
 -禮=辭讓之心(有時又稱「恭敬之心」)──指對別人謙讓及尊敬的心
 \智=是非之心──指辨別善惡是非的心
-當中,以惻隱之心最為突出,最易為人所體會,∴孟子往往以此心概括其他三端。他又稱此心為「不忍人之心」。對於人有此心,孟子曾作出著名的體證: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
 現代版本──乍見小孩快要墮樓,當中我們能肯定人的良心的所在。

III善性情理兼備
-孟子所講的善性或即四端,它們一方面是情──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情,一方面亦是理──仁、義、禮、智等道德原理道德理性。∴孟子常強調四端具有普遍性(普遍性指對於一切有理性的人來說都是合理的特性):「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或者反面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辨識:一般的情感與道德的情感
 /一般的情感-主觀的,無普遍性,e.g.喜歡什麼、害怕什麼
 \道德的情感-客觀的,有普遍性,e.g.惻隱之心、羞惡之心

IV惡的起源問題
-孟子說人性本善是在理想或即價值層面,但在現實或即自然層面,人卻有罪惡的產生。∴他必須解釋罪惡的起源,他的解釋是: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蓗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i.e.惡的出現並非因為有人沒有善性而作惡,而是其自甘墮落,摒棄善性而不用(沒有將道德本心實現出來)。
  孟子這裏對惡的解釋,有類於基督教哲學(神學):善是首出的概念,惡只是善的缺乏,並無(終極的)實在性。∴惡是後起的、人為的、根源於人的誤用自由意志(free will),並非先驗的、人所本有的、根源於上帝。

二荀子的人性論──性惡論

I性惡論的主張
-荀子的哲學思想,與孟子表面上相反,主張人性本惡,可稱為性惡論。
-荀子對性的了解為: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荀子.正名》)
 這裏所說與孟子同時的告子「生之謂性」之說相當,都是從自然/經驗的層面言人的本性。
 荀子的性惡論與孟子的性善論雖然表面上互相排斥,然而,實際上此兩種對人性的主張,站在不同的層面,∴在此義下本來可以沒有根本的對立。
 荀/性-人的自然的本性   孟/性-人的價值的本性
    -即人的動物性       -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
    -是人之同於動物的本性   -是人之異於動物的本性
  \惡-經驗的、相對的惡   \善-價值的、絕對的善
-荀子對性惡論的主要講述為: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
 i.e.表面上,荀子對人性的主張與孟子正相矛盾,然而,荀子這裏所說的好利、疾惡、耳目之欲等惡性,其實指的是「生而有」的,即現實的,或即自然的層面,與孟子所講的理想的,或即價值的層面不同,故可無根本的矛盾。孟子也可以承認荀子所說的人的自然的本性。(孟子一義下也曾承認告子「食色性也」之說)
 然而,荀子卻不察,故反對孟子的性善論而另立性惡論。
 ∵荀子說人性本惡,∴道德價值(善)的根源不在於人性(道德主體),而須另外解釋,而荀子的解答是善的根源在於後起的、人為的事物(其善者偽也)。
-他提出了性、偽之分的觀點來反對孟子性善論,支持自己的性惡論: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荀子.性惡》)
 i.e./性-人的自然的本性,即惡性
     -i.e.是天生的(天之就,不可學,不可事)
   \偽-人的後天的對惡性的矯正或轉化,即善的禮義
     -i.e.是人為的(聖人所生,可學可事)
  荀子所說的性,如前所言,固與孟子所說的不同。這裏所說的禮和義與孔、孟所說有不同:
  在義的方面:
  /孔、孟的義-重內在的與道德的意義:道德主體與道德原則。
  \荀子的義-重外在的與社會的意義:社會規範和典章制度(此義下義與禮的意思相通,故荀子以禮和義並舉)
  另外,在禮的方面,荀子的禮雖與孔孟的相類,指禮制(政治制度和日常儀文等),但重視者卻大不相同:
  /孔孟-重視的是禮的內容,即禮的終極基礎(禮之本),i.e.仁/善性。
      ∴孔孟重視仁義多於禮儀(孔子:「人而不仁如禮何……。」,「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
  \荀子-重視的卻是禮的形式,即禮制禮儀本身。
      ∴荀子重禮儀禮多於仁義(準確來說,荀子根本就不承認孔孟所說的先驗的,作為道德根源意義的仁義。)
 →荀子將禮義置於最高的地位。∴道德標準在於客觀的、外在的政治和社會制度而非內在的道德本心。
  ≒告子義外之說

II性惡論的論證
-從上述所講的論證的角度來說,表面上,荀子較孟子嚴格,∵他嘗試從經驗的角度來證明人性本惡,∴他自己也曾批評孟子的性善論為欠缺論證的獨斷。他說:
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荀子.性惡》)
-∴他自己便提出自以為嚴格的論證來證明其性惡說。依講者之見,其論證有二,其一是: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樾以為當作「文」〕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
 i.e.人的自然欲望可說是人的自然本性,如果我們放縱它們,便會做出違反道德原則的惡行,相反,如果我們能對它們加以節制,則才可以成為合乎道德原則的善行。∴人性本來是惡的,其善者只是後天的人為的結果。
-他的性惡論的第二個論證是:
夫薄願厚,惡願美,狹願廣,貧願富,賤願貴,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故富而不願財,貴而不願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於外。用此觀之,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荀子.性惡》)
 i.e.人有欲善(追求善)的特性,而人之所以追求善,必定由於他的本性欠缺善而才有此追求,否則若他的本性已具備了善,追求善便成了沒意義的事情。

III惡性是情欲,心是理性
-孟子所講的善性,是情理兼備的,既是情感,亦是理性。然而,荀子所講的惡性,則只是感性的自然欲望(情欲),∴人的本性並沒有理性的成分。
-至於人的理性,荀子以為是人所共有的機能,但這種機能並非屬於性而是屬於心。
-他之所以提出心的觀念,目的為了解答聖人亦是人,亦是性惡,如何能化性起偽,創立禮義的問題,荀子便被迫承認所有人皆有某種可以把握道德義理的能力。∴有「塗之人可以為禹」(人人皆可成聖人)之說:
 塗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曰: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荀子.性惡》)
 i.e.常人(塗之人)皆有一種把握(知)道德義理(仁義法正)的質和實行(能)道德義理(仁義法正)的具(兩者可合稱質具,即機能),。∴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聖人。
-在別處,荀子指出,人的這種機能(質具),就是心或即天君。他說:
 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荀子.正名》)
 i.e.聖人的化性起偽,是由於心的認知(慮)與實踐(能)的機能。
 又說:
 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天論)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詘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則受,非之則辭。(解蔽)
 i.e.荀子的心有主宰能力,似為價值主體之意。→表面上與孟子的性名異而實同,俱指道德主體(善性或即四端之心)。→孟、荀說似僅有用語之別。
-然而,荀子的心實異於孟子的性:
 /孟子-道德價值之理(理)的根源在心中,故後者既是知理者之心,亦是生理之心。
 \荀子-道德價值之理(理)的根源在心外,故後者只是知理者之心,不是生理之心。
 他說: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心未嘗不臧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兩也,然而有所謂壹;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人生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也;然而有所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心臥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壹而靜。(解蔽)
 i.e.這裏就破除成見而言心的「虛壹而靜」,於此可見荀子的心只是一觀理之心,其功用重在能受,而不重在能生。→理在心外
 牟宗三先生:/孔孟所說的心-道德心/道德主體(以仁識心)
       \荀子所說的心-認識心/認識主體(以智識心)
 ∴荀子的心只能知理,而理在心外,最終又只能以禮義和聖人來解釋其根源。

IV善的起源問題
-與孟子相反,荀子主性惡,故需要解釋善的起源問題。依荀子,人為的禮義(此即荀子稱「偽」的主要意思)是道德的最高標準,∴亦可以說是善的根源。他說: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勸學)
 i.e.這裏將禮視為道德的最高標準(道德之極),而且,亦是為學的最高目的。∴就儒家的五經(詩、書、禮、樂、春秋)來說,禮的地位最高。
 荀子甚至有「隆禮義而殺詩書」(儒效)之說。
-至於禮義本身的起源又是什麼?荀子的回答:禮義起於聖人。他說:
 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惡生?」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於陶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則器生於工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荀子.性惡》)
 i.e.荀子以為善非出於人性,而是由外在力量造成。他以工人製造土木之器為喻,以為土木需憑外在力量而成器,就像人需憑外在力量而有禮義,此外力最終來源於聖人。
 在另一處,他的解釋更詳細: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禮論)
 i.e.人性本惡→因相爭而生亂→聖人制禮義以平亂
-就荀子的了解,聖人亦即是一國的君主,故也可說道德的最高標準就在於國君。他說:
 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道)
 又說:
 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道)
 →君主的人格榜樣就是道德的最高標準,價值的根源。
 辨識:孔孟與荀子雖都以聖人為最高的主體,但兩者側重處有所不同
 /孔孟-重聖人的圓滿的道德人格,此可稱為聖人的內在意義
 \荀子-重聖人的外在行為及其所訂立的禮制,此可稱為聖人的外在意義
 ∴荀子之說有流於權威主義的傾向,i.e.以權威人物作為道德的最高標準。

三孟子與荀子人性論的評價

I性善論與性惡論的主張的評價
-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在一義下沒有根本的矛盾,兩者可以兼容,∵只是兩者的立論點不同所致-孟子就人的價值本性言性,荀子就人的自然本性言性,兩者都可說是廣義的人的本性之一。
→在此義下可說兩者沒有高下之別。
(在宋明時代,儒者將人性區分為義理之性與氣質之性,便是孟子與荀子的人生論的綜合,這可以作為佐證。)
-另外,無論孟子講性善與荀子講性惡,兩者同樣以為善去惡,成聖成賢為人生目的來說,∴在此義下兩者可說是互為補足,殊途同歸。
-但以上所說只泛論性善論與性惡論,若進入到兩者的細緻理論部分,則荀子的性惡論有著較多理論上的限制,在此義下可說性善論與性惡論有分歧,而孟子的理論可說較荀子優勝。此義詳下。

II性善論與性惡論的證明的評價
-從證明的角度來看,孟子比荀子的人性論優勝。
 ∵如荀子所言,孟子雖然並沒有提出嚴格意義的論證證明人有善性,但其對善性所作的具體指點,亦可說是對人性本善的有力的證明,在價值層面來說,其效力比經驗的論證更大(嚴格來說,經驗的論證是不相干的)。
-相反,荀子雖提出的經驗意義的論證,卻亦不足以證明人性本惡。
其論證一之弱點:人的自然本性(欲望)只能說是中性的,即可善可惡而不可稱為惡。E.g.人的性欲不必是惡的,如一般夫婦的性行為並非是惡,只有當欲望有違道德原則是才是惡,如性侵別人才是惡。∴人有自然欲望推不出人的本性是惡的。
其論證二之弱點:就人的追求善來說,不必是由於人性中欠缺了善,亦可以是人的善性未落實時我們欲追求其落實。→此點亦不能證明人性本惡。

III人性成分的評價
-孟子將人性看成既有感性(情)亦有理性(理),合乎我們對人的本性的反省;但荀子將理性歸於心而排斥於人性範圍之外,則不能明確解釋其性質與地位。
 i.e.若理性或心並非人的本性,難以解釋它屬於什麼事物。

IV惡或善的起源問題
-孟子對惡的起源的解答,與西方基督教相當,大抵可說是從人的自由意志來解答,此解答可說能自圓其說。
-相反,荀子對於善的緣起的解答有理論上的困難,∵他以為善的根源最終在於聖人(聖人之偽),然而,他卻同時並不以為聖人的本性與一般人的本性有異,他說:
 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惡》)
 聖人也是人,如果人性本惡,聖人之性也如此,這樣,聖人為何能與別不同,可以創立禮義,則難以回答。
 依荀子,他或許以為聖人之所以能創立禮義,是由於他之前的聖人的教化,但這樣並沒有解決問題,∵最終不能解釋第一個聖人如何能化性起偽;此問題可稱為「第一個聖人」的問題。

總結而言,孟子的人性論與荀子的人性論由為立論點的不同,可以沒有根本的矛盾和衝突。然而,荀子講在建構其性惡論的時候,由於思之未精,其包含的理論困難明顯比孟子多,這也就可以說明為什麼在中國哲學傳統中,孟子的性善論受重視的程度達比荀子為高──一般儒者以為孟子是儒家的正宗,而荀子只是儒家的歧出。∴要了解儒學的精義,從孟子性善論入手遠比荀子性惡論人手為佳。

∴要將荀子的人性論看作有價值和意義的學說,必須依宋明儒者的方式來改造其性惡論,以及將它與孟子性善論相結合。
i.e.承認人性有兩層
 /義理之性-價值的人性
 \氣質之性-經驗的人性(嚴格來說此層人性是中性的而並非是惡的)
相反,若將荀子哲學看成是孔、孟的性善論真正對立的性惡論系統,則有極嚴重的困難,令其哲學變成沒有意義。∵
1.這種性惡論既沒有經驗的證明,也沒有價值的體證。
2.不能解釋人須為善去惡的努力。i.e.成德工夫。∵人性既是惡,則難以解釋我們為何要為善去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