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二O一七年英國倫敦祭祖大典談話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二O一七年英國倫敦祭祖大典談話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ULLGfxsh7A
文字網址:https://ft.hwadzan.com/dv.php?sn=32-229-0001&lang=zh_TW
≡≡≡≡≡≡≡≡≡≡≡≡≡≡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二O一七年英國倫敦祭祖大典談話 (共一集) 2017/6/11 英國倫敦Excel國際會展中心 檔名:32-229-0001
尊敬的休斯校長,各位僑領,各位嘉賓,各位大德,大家好!
今天承蒙英國中華總商會、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英國華藏阿彌陀佛學院、財團法人華藏淨宗弘化基金會和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合主辦祭祖大典,這個因緣非常殊勝!去年六月份,我們在這裡舉辦了第一屆的祭祖大典,今年是第二年。
英國祭祖的緣起,是前年八月份,休斯校長一行三位到香港訪問,正逢香港舉辦中元祭祖大典,我們邀請校長一行參加。校長參加祭祖大典之後,很受感動,問我能否在英國也辦祭祖大典?我答應了。所以去年我們開始在倫敦和威爾斯都舉辦祭祖。大家參加之後,非常歡喜,所以今年我們繼續辦。希望以後每年都辦,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活動!
祭祖的意義在於不忘根本,知恩報恩。正如樹木有根,才能枝葉茂盛,開花結果;流水有源頭,才能源源不斷,滋潤大地。人也一樣,有祖先的篳路藍縷,開疆拓土,才有後代的繁榮昌盛,安定幸福。不忘祖先的恩澤,緬懷祖德,是做人的基本德行。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利益當代,傳之後世,則是報答祖先恩德的最佳表現。
【源遠流長的家族歷史】
祖先跟後代息息相關,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追本溯源、認祖歸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世界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中,都重視祖先與後代的關聯。例如在西方社會,很重視「譜系圖」,又稱為「家族樹」,這是將家庭的每位成員描繪在同一棵樹上,體現出家族成員一體不二的親密關係。
與世界各民族相同,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尊崇孝道的民族。如同《孝經》所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中國人不但孝敬在世的父母,連世世代代的老祖宗都念念不忘。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很重視祭祖,家家都有祠堂,祠堂中供奉著家譜,記載著家族世代的歷史。這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良好做法。
以我的家族為例,我的俗家姓徐,徐氏家族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四千五百多年前軒轅黃帝時代。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徐氏是從黃帝的次子昌意傳下來的。傳到我這一代,是黃帝的一百三十六代子孫。古代的徐國,就是現在的徐州。這個國是大禹王的兒子啟封的,他做國王的時候封我們老祖宗若木為徐國的國君。這個國享國相當久,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一千五百年),都是諸侯國之一。到了西周穆王的時候,徐國之君徐偃王在位,行仁義,結眾心,頗得百姓擁護,四周有三十二個國家都派人向他朝貢。周穆王怕他坐大了,將來奪取他的地位,就要把他消滅。我們的老祖宗沒有抵抗,逃亡躲到山裡面去了。周穆王特地封他的子孫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爵位降低了,降到子。從前的爵位是帝、王、公、侯、伯、子、男,降到子爵,降了好多階級。這個子爵的國家一直延續了數百年,直到公元前五百一十二年才被吳國滅掉。亡國之後,徐國王室和黎民百姓為紀念故國,便紛紛以國名徐為姓氏。這些淵源,以及歷代祖宗的種種德行與貢獻,全都記載在家譜之中。
以「江州義門陳氏」為例,陳氏是舜帝的後代,大舜以孝道治國,而得享太平盛世。舜帝的三十四代孫陳胡滿公,曾經幫助周武王伐紂,於是武王把女兒許配給他,並把陳國分封給他,以國為姓,成為陳姓的始祖。陳氏家族崇尚孝道,賢才輩出,世世代代共同居住在一起,三千多人不分家,連家中養的一百多條狗,都能做到「一犬不至,眾犬不食」,令人十分讚歎。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樣的大家族多不勝數。
被譽為「天下第一家」的義門陳氏,是古聖先賢所倡導的大同世界的縮影,也是英國思想家所嚮往的「烏托邦」。他們不但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團結,也成為後世子孫效法的榜樣。印尼前總統瓦希德長老(President Abdurrahman Wahid),他心地善良,英明睿智,曾經為種族和諧乃至世界和平做出過很大的貢獻。他的祖先就是姓陳,其祖籍是福建泉州晉江,移民到印尼已經是第六代了。
剋實而論,不僅是徐氏、陳氏如此,中華民族萬姓先祖,乃至世界各民族的先祖都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精彩感人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深的緬懷與崇敬。《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正是祖先積德行善,才給後世子孫留下了真實而長久的福報。
【延續傳統文化以報恩】
老祖宗對後代子孫的恩德重大,子孫報恩的方式,就是將老祖宗遺留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承傳下去,傳之久遠。中國人的老祖宗不但修善積德,福蔭後代,而且留下了大量智慧經驗的寶典,讓後代子孫能夠學習與效法。尤其是《四庫全書》,匯集了五千年老祖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理念、經驗、方法與成效,不僅是中國的國寶,而且是全世界人類共享的無價智慧寶藏。
過去我們讀書人最擔心的,就是一旦發生戰爭,《四庫全書》被毀掉了,那將是全人類莫大的損失!幸好後來《四庫全書》和《四庫薈要》都重印了。我總共購買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庫全書》,以及三百三十套《四庫薈要》,分贈給全世界各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收藏。如此分散保管,即使世界有災難,也不至於全部被毀,總會留下幾套,這就解決了經典寶藏失傳的擔憂。《四庫全書》雖然保存下來,不至於失傳,但是如果沒有人能讀,那就等於一堆廢紙,不起任何作用,那跟失傳其實沒有什麼兩樣。所以我就積極的想辦漢學院,培養能讀、能講、能翻譯、能落實《四庫全書》的年輕人,將老祖宗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前年,我參加了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和平會議。會議之後,我來到英國,來看英國,看看英國從小學到大學學習中文的情況。也想提醒大家,中文真正的寶在古書裡面、在漢字文言文裡面,不在現在通用的白話文裡面。當時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的休斯校長來訪問我,和我談了三個多小時。我將我的擔憂告訴他:當今時代,中華傳統文化到了繼絕存亡的關頭,華夏數千年的道統,到我們這一代若是不能繼承下去,就面臨著消亡的危機。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也是後世子孫對祖先最大的不孝。尤其現在只剩下少數幾位老師能夠教導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的課程,他們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如果在這十年之內找不到傳人繼承,一旦他們走了,再想繼承就來不及了。校長完全明瞭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提議我們合辦漢學院。他比我熱心,我受他的感動,不真幹就對不起他。所以在一年零三個月之後我們就簽訂了合同,現在漢學院在威爾士已經正式開學了。英國漢學院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成立,確實是出人意料。我常說,漢學院的榮譽是歸查爾斯王子,功勞是歸休斯校長,而教學是由長老院長周春塘教授來負責。
我想順便提一下,長老院長的父親周邦道先生,是中日戰爭時期我在國立三中求學時候的校長。周校長是江西人,他是民國時期第一位高考狀元,曾經擔任江西省教育廳長。抗戰期間,我是流亡學生,周校長和師母照顧我們學生比父母還要周到。像救濟品,優先分給學生,有剩下的,他的兒女們才有份,真正是大公無私!學生們,我們都稱他「聖人」,一生都忘不了校長的恩德。後來,周校長任考選部政務次長,公家配的有車,同時在家裡安裝的有電話。周校長交代兒女:公家的車和公家的電話只能在處理公事的時候用它,不可以用於私事。他自己和家人私事出門都坐公共汽車,私人打電話都到公共電話亭去打,真正是清廉至極,是聖人的行持。現在由他老人家的公子來擔任英國漢學院的長老院長,也充分顯示先人的德澤長流,護佑著我們這一代。
【英國漢學院的特色】
我們辦英國漢學院的目的很簡單,希望培養三十到五十位年輕的師資人才,將傳統文化繼承下來,代代相傳而不中斷。我們所辦的漢學院是古漢語學院,主要學習漢字文言文經典,要將古書裡頭的智慧延續下去;不同於一般大學的文學院,現在的文學院不重視學習古文。英國漢學院的目的就是要承傳古漢語,使命是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正如中國古代的大家庭一樣,我們希望漢學院也落實「家文化」,院長、教職員工和學生如同一家人,相親相愛,和睦共處,這樣漢學院就會興盛起來,所謂「家和萬事興」,在漢學院裡就能落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漢學院師生本身做好了,就能帶動這個地區,都受到良好的影響。
教學方法採用古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方法。我們不採取現在學校的交叉排課法。交叉排課法,例如第一個小時教四書,第二個小時教文字學,四書的課程還沒消化吸收,又換了題目,一天換好幾個題目,實際上學生的頭腦還是迷惑的。我們漢學院採取一門深入的方法,學生學的時候就是專學一門功課,讓你每天想到的只有一樣東西。一門課程學完之後,才學下一個科目。這樣學生的心思是專一的、心是定的,學習的效果才會更好。所以一門深入是漢學院的一個大特色。
英國漢學院另一個特色,是我們要求學生學習之後必須複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上台講課。怎麼講法?完全照老師的話來說。所以老師先講一遍給學生聽,學生聽完之後,再完全照他的話複講;講漏掉的沒有關係,但不可以加自己的意思。這個方法在佛教裡頭用了三千年,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完經之後,這些弟子們各個就複講。複講的標準完全依照老師所說的,這是規矩。古人都能夠遵守,所以他們能開悟。
我還特別注重學生的德行,要求學生學到的必須做到。我鼓勵學生,內要學釋迦牟尼佛,放下「貪瞋痴慢疑」;外要學孔子,「溫良恭儉讓」。這也符合中華傳統的教學理念。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祖先跟我們是一體的,但是由於近代人們崇尚物質文明,忽略了精神文化;注重科學技術的發展,拋棄了傳統文化,才造成我們跟祖先之間產生了隔閡。現在全世界面臨許多方面的問題:自然災害、戰爭衝突、環境污染、疾病饑饉,人類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對策,該怎麼辦?找老祖宗,運用老祖宗的智慧就能解決問題。中國古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老祖宗有豐富的經驗與閱歷,歷代祖先把他們人生的智慧留給我們。世界各族的祖先、各個宗教的聖哲,都教導仁慈博愛、推己及人,唯有愛才能解決一切問題。如果我們能夠繼承老祖宗的仁慈與智慧,學習老祖宗的教誨,就能有效解決多種問題,少走彎路,獲得身心安康、家庭美滿、事業順利、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世界和平。尤其在今天,特別需要提倡老祖宗謙讓、忍讓、禮讓的美德;放下爭,放下競爭、放下鬥爭、放下戰爭。如果選擇競爭、鬥爭、戰爭,人類將有受不完的苦難。如果放棄競爭、鬥爭、戰爭,人類將有享不盡的福報。
今天我們在這裡辦祭祖,意義非常重大!在今天世界各族傳統文化普遍受到漠視的時代,舉辦祭祖,緬懷祖德,提倡孝道,能夠喚醒大家對祖先的記憶與懷念,提醒大家向祖先學習亙古常新的智慧與經驗,將傳統文化承傳下去,發揚光大。於此同時,這也是促進東西文化交流互鑒的大好機會。希望愈來愈多人來參與祭祖活動,找回我們與祖宗聯繫的紐帶,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為人類開創更光明美好的未來。
最後,祝福大家法喜充滿、光壽無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