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四集)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四集)
蔡禮旭老師 2013/7/10 南京居美馨文化教育培訓中心 檔名:03-004-0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lLc8Dfmvy0&index=4&list=PLKqTyHpM97JB-h0zVJpU2roRRgyhASJlu
尊敬的諸位校長,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早上好。
我們剛剛談到醫生救死扶傷,救人家的生命,老師呢?啟發人的智慧,啟發人的善良,救人家的慧命。有一個故事,是在我從教之前,我的師長教誨我的,讓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有一個醫生,草菅人命,墮到十八層地獄。結果這個醫生墮到十八層地獄他還不認錯、很生氣,說,「我又不是故意的,幹嘛給我判那麼重?」這個醫生沒有學過《弟子規》,所以錯了不認錯。學《弟子規》很重要,「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這樣罪業不能夠消除。他生氣了就開始在那裡跺腳,跺得很重。突然間聽到底下有人說話,說,「老兄,你別踩啦,灰塵都落到我的身上了。」這個醫生嚇了一大跳,十八層地獄底下還有嗎?他非常驚訝,對著底下的人說,「我當醫生草菅人命墮十八層地獄,你墮十九層地獄在我底下,你到底是幹哪一行的?」底下傳來聲音說,「我是當老師的。」
雖然是一個笑話,卻是值得人去思考。因為一個老師思想正確了,開人的智慧。而這個學生,往後為人父為人母,甚至為國家之領導,甚至又是從事教育工作,一個思想的正確,影響了他的人生、影響了他的家庭、影響了他的下一代、影響了他生命當中有緣的人。所以一個老師教出了一個聖賢,這個功德太大了。請問范仲淹的老師功德有多大?用電腦都不見得好算出來。假如老師沒有把正確的人生觀教給學生,反而教錯誤的,那斷人慧命,誤人子弟,不只影響了這個學生,他也會為人父母,那他的孩子都要受害。包含他假如以後做了領導者,他唯利是圖,那可能魚肉很多的人民。那這些因果責任,除了他個人要背,他的老師也要背。這個不是我說的,你們說我說的可能出去有人會找我算賬。《三字經》上講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你們說的,剛剛我沒念。在這個時代講話要點到為止,你點得太白太直接了,人家說你給我記住。我們這一生不想跟任何人結怨。
我自己當小學老師,當時候我這些學生都是十一、二歲。過了幾年之後,我看報紙非常小心,要看一下有沒有我教的學生。假如是好事,哦,還好;假如做錯事的是我的學生,哇,那麻煩,閻羅王那邊就記我一筆了,沒有好好教學生。但是假如我有教了,那責任就不在我了。所以老師這份天職,所謂啟發人智慧的生命,這個是影響一個人、影響一個家庭家族、影響社會長長久久的價值。
那既然老師是啟發人的慧命,到底現在的人他思想觀念偏頗在哪裡?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父母的思想決定了孩子的命運,老師校長的思想很可能影響學生的命運,一個企業家的思想可能決定了他這個團隊的命運,一個國家領導人的思想影響國家的命運,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將影響天下的命運。因為一九七 0年代湯恩比教授有講到,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代表現在救這個世間唯一的方法,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了。請問您有聽過湯恩比教授這句話的舉手。好,很多人都聽過,請放下。你們聽完這句話生命有沒有起化學變化?有沒有人聽了這句話晚上睡不著覺?激動得,終於明白了:啊!我這一生來投胎為什麼而來,我終於知道了,我就是為這件事情而來的,為民族、為天下而來。那您這一念感悟就是孔子講的「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這一生的使命在哪裡。
而大家想一想,你自己正確的思想,在引導你的孩子跟學生的時候,有時候孩子還不理解你,還會跟你發脾氣。所以當父母的人都要練「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父母要不要當君子?你一心為孩子好,孩子還誤會你,甚至還朝你發脾氣。這個時候母親像大地一樣的包容,不跟孩子計較。那個大地您看,這麼多動物大小便都在它的身上,它不只沒有生氣還把大小便轉成肥料,還可以供養萬物。有沒有發現我們成長過程中常常亂發脾氣,母親很有修養,都包容了,事後我們自己冷靜下來,覺得自己很慚愧,還去跟母親道歉。那母親這種涵養也在啟發我們。所以我們惡意向父母,父母還用像春風一樣的溫暖吹拂著我們。
所以你思想正確,可是你不一定被孩子理解,這一點我體會很深刻。其實父母跟子女是連心的,我跟我的父親也是連心的。記得我姐姐考大學沒考上,我的父親就安排讓我姐姐去補習。當時候我父親這個安排,我雖然沒有聽父親親口講原因,但是我完全明白他的心。因為父親看的是什麼?看的是姐姐一生,姐姐的未來。所以很擔心姐姐假如這次沒考上去念專科,以後沒有讀大學,後面的妹妹跟弟弟都讀大學,到時候她會自卑。所以父母在考慮事情,是考慮得很遠的。但是,孩子能不能領情?不見得可以。
那後來我姐姐去補習了,有一天眼睛不舒服,打電話給我父親。我父親說,那我明天請假帶妳去看醫生。電話一放下,還是不安,馬上請假就趕到補習班要找我姐姐,帶她去看醫生。您看父親那種疼女兒的心。到了補習班,發現我姐姐那天翹課,沒有去上課。大家體會一下,一個父親這麼焦急,馬上趕過去要帶女兒去看醫生,結果女兒翹課,沒上課。父親辛辛苦苦徼了補習費,女兒居然沒去上課。結果當天回到家,我父親對姐姐非常柔和的問她,「妳今天去哪裡了?」當時候我也很佩服我爸爸,還能這麼柔和問我姐。結果我姐惱羞成怒,馬上發脾氣,「都是你逼我去補習的!不然我就不要補了!」劈里啪啦講了一堆氣話。一個父親為她的一生在著想,得到的卻是女兒這麼不理解,還給他發脾氣。當下我跟我的二姐互相看一看,哎呀,姐這樣太過分了,這樣爸怎麼受得了。我們兩個互相看一看,暴風雨會不會來了?
結果突然我姐姐發完脾氣上房間去,我父親就把我二姐跟我叫到房裡去。接著我爸就講,「爸爸有哪些做法做得不妥的,現在你們兩個可以提出來。」那個當下,其實我們家三個孩子從小就覺得說給父母生到是我們人生最大的福分,我們雖然家裡不富有,都是公務員的子弟。但是很溫暖,我們父母非常愛護我們。像我父親,雖然收入不多,但是買了一台人家已經開了十年的二手車。感受到什麼?竭盡全力的愛護我們,希望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那台車買了之後我們常常出遊,雖然後座是斜的,三個孩子擠在那也很溫暖。還有一次到了台南關子嶺,因為舊車,那個山坡太高了,開到一半往後退,我們全家下來推車。你看這些回憶多甜美。雖然它不是奔馳的,它也不是寶馬的,但是它卻是父親全然的愛。所以當時候我們內心裡面都是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
姐姐犯這樣的錯,當下父親不只沒有責怪姐姐,反而還問我們是不是還有哪一些做得不妥的,讓我跟我二姐提出來。我們兩個互相看一看,內心非常的感動。父親有一個態度就影響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態度。女兒錯到這個程度了還在反省自己。那這個是一個當父親的人,你的思想正確了,有時候你還不被孩子理解。
同樣的,一個領導念念為底下的人著想,就像諸位校長,或者企業界的領導,他們真的也考慮到,讓這些老師們,他們往後的教育事業走得更有價值、走得更好、更順,這些企業界的也希望他底下的員工能夠有真正幸福的人生。但是有可能你們回去安排一些課程,底下的老師不理解你。有沒有可能?所以你們這個時候就要想起,我們在居美馨就打預防針了。這個時候你就要念一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的話很好用的,你假如「山重水複疑無路」,你只要把孔子的話提起來,你就「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南京菲尼克斯總裁,李慕松總裁,他已經退休了。我記得有一年他安排他的員工到湯池學習,他非常仁慈,他考慮到那天是禮拜天,他的司機員工也有家庭,所以他不願意讓員工禮拜天還得要加班,所以他總裁親自開車把同仁載到廬江上課。我們聽了都很感動。可是他的員工在車上在想:這個總裁一定帶我們去洗腦,一定是上完課以後什麼都聽他的,都為他,一定有目的的。為什麼我們知道他員工這麼想?是他的員工上了幾天課自己上去分享的時候懺悔的,他上了幾天課終於知道夫妻怎麼相處,他人生問題出在哪,他很感謝總裁,但是當時候載他來的時候還懷疑。所以確實領導者有一些決定不被理解是正常的,但是我們也要堅持去做。包含實在講,我們現在國家領導人大力弘揚中華文化,有多少人不理解他?很多。所以我們要跟習主席、要跟國家領導人心心相印、上下一心,來為國家民族的未來盡心盡力,去盡我們的道義才對。
好,我們反思到現代人的思想偏頗掉,產生了種種的災禍。災禍從自身來看,身有癌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包含骨質疏鬆症,還有免疫系統的疾病,紅斑性狼瘡這些免疫系統的疾病愈來愈多,而且生病的年齡一直在往下降。我們曾經都聽過十八歲的孩子中風去世了,這些現象愈來愈嚴重。身體出問題了,心理呢?也出問題了。現在全世界每四十秒就有一個人自殺;憂鬱症、躁鬱症,這些心理疾病的人不在少數。
那這是一個人身心的問題,延伸到家庭,家庭當中有其中五倫的三倫都出問題。夫妻,離婚率非常的高;父子,現在懂得孝養父母的人愈來愈少。當然很可貴,國家捍衛孝道,立了老年權益保護法。這個在很多國家裡面沒有立這種法,因為在他們的民族當中,還缺乏孝道的觀念、孝道的教育。而事實上要救這個世界,唯有孝道才救得了,因為老祖宗說「百善孝為先」。你連根本、你連最重要最先的你都沒有了,後面怎麼談?我們待會會分析,整個苦難根源在沒有教孝道。家庭:夫妻離婚率愈來愈高;父子衝突;兄弟告上法庭的愈來愈多了。這個在古代會讓人家看笑話的,可是現代人都不懂了。
明朝有一個大忠臣叫楊椒山先生,他是被嚴嵩陷害,嚴嵩那時候是個大奸臣。他在要被殺頭前還在監獄非常的平靜,視死如歸,我已經盡了我的忠誠,問心無愧了。死前的前一天寫了一篇家書,這個家書在《五種遺規》當中有,說到:假如我兩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去告他另外一個兄弟,告到縣太爺那裡。縣太爺你假如有拿到我這篇家書的話,請你要處罰告官府的那個人,你要重重的處罰我這個孩子。他深明大義,哪有兄弟之情還上法庭的,這個家不就敗了嗎?
《朱子治家格言》說到,「居家戒爭訟」,家庭家人之間戒什麼?打官司。「訟則終凶」,只要打官司,這個家道絕對是凶象敗象。我請教大家,你們認識的任何一個親朋好友,兄弟至親打官司,然後這個家興旺的,請舉手?那你們有沒有觀察到?明明這麼做沒有一個家能興旺,可是現在為什麼這麼多家在打官司?沒人提醒,沒人把這個道理告訴他,最後都鬧得衝突不斷,然後還賠了一大堆的律師費。最後呢?上行下效,下一代更慘。所以古人說兄弟之情,要留與兒孫做好樣子看,不能身為長輩給孩子不好的榜樣。但是人他不懂。在馬來西亞的檳城,是馬來西亞北方一個島,有一個很大的企業家,他就跟兄弟在打官司,打了好長一段時間。結果學了《弟子規》,不打了。他終於明白,誰最痛苦?他母親最痛苦,他孝道就虧了。結果他很快的反省不打了,現在事業反而愈做愈好。
家庭當中還有很重要的養老問題,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就是敬老、愛老、尊老。從夏商周這個傳統就一直傳了這麼多年,幾千年,但是現在這一點做得不好。我們要了解,老人對家庭、對社會奉獻了一生,不尊重老人叫忘恩負義。沒有老人,哪有子孫?沒有老人的努力,哪有現代的成就?再來,老人有非常豐富的人生智慧跟經驗,所以尊重老人的人,就能承傳這些寶貴的智慧跟經驗。而且人老他是修來的福報,他能修得長壽就值得我們尊重。
所以人的福田大分三種,這個都可以教給我們的孩子。恩田、敬田、悲田。我們感恩老人奉獻一生,念他的恩;我們尊重老人,再承傳他的智慧經驗。一個人交的朋友都比他大很多歲甚至大一倍兩倍,這樣的人一定比同年齡的人成熟,大家可以仔細去觀察看看。所以恭敬心得大福報,傲慢、輕慢老人折福非常大。
在唐朝,有一個讀書人叫楊大年,他二十歲就考上狀元。二十歲上狀元,哇,那他的福報跟聰明不一般。但是他有個傲慢的習氣。孔子對傲慢高度的提醒,夫子講,「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他有周公的才華,有周公的辦事能力,這個比喻已經到極點了。因為孔老夫子一生最佩服周公這位聖人,制禮作樂,開創周朝八百多年的國祚,所以這個比喻已經是到了極處了。但是「使驕且吝」,他假如驕傲傲慢,又吝嗇不願意把經驗給別人,「其餘不足觀也己」,那這個人他的才能已經侷限了,上不去了。而且你真正用這這樣的人,他一傲慢會失人和,走到哪會給人家添亂,這樣的人用不得,那些才華也不足為道了。
所以「百事之成」,任何事成就,「必在敬之」,恭敬對人,恭敬對這件事。「其敗也」,這個事為什麼失敗了?「必在慢之」,傲慢起來。大家冷靜去看,所有的大企業為什麼會很快的倒掉?就是因為那個一把手,有了一些成就了,覺得自己不可一世,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然後又做錯決策,跨行投資,一下就垮下來。所以人不能因為有所成就了就傲慢。所以老祖宗又提醒,「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少年得志大不幸」。太年輕有點小成就,自視甚高,可能就要栽很大的根頭。
所以這個傲慢的提醒,我們可以講這些故事給孩子聽。這位楊大年二十歲,狀元是全國第一名。後來進了國家的學院,跟這些老人長者在一起,常常挖苦別人,取笑別人。這些大臣真的是很無奈,就對他講:「年輕人,有一天你也會老。」這句話告訴我們,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今天我們尊重老人,我們老了就受人尊重;今天我們不敬老人,我們老了也不可能有人尊重我們。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提醒他,你也會老,他沒有去改。所以不到五十歲,好像四十幾歲就死掉了。這麼大福報的人四十幾歲就死了,所以等於是他的不敬,把他的福報都給折完了。
相反的,另外有一個人叫王彬,從小體弱多病,非常羨慕人家健康長壽,只要有老人從他們家門經過,他就非常的歡喜。這些老人家這麼長壽都是有福報、有涵養的人,都請他們進屋子喝茶,或者就給他們鞠躬敬禮。後來他活到九十三歲。從小就是短命相體弱多病,但是因為恭敬修了很厚的福,活到九十三歲。這是敬田。所以我們尊老、愛老,又是恩田又是敬田。
再來,處處替老人著想,「冬則溫,夏則凊」,體恤老人、奉養老人。老人,人老了有點像小孩一樣,對他的生活要比較能體恤。比方說吃東西,那你就不要催老人吃東西。所以陪老人吃飯你們不要吃太快,你們都吃完了,他覺得自己很慢就很有壓力,要體恤備至。第一,陪老人吃飯,慢、緩。再來不能給老人吃涼的東西,對腸胃不好,要暖。還有不要給老人吃太硬的東西,軟。「緩、暖、軟」。這麼體恤老人,這個也是慈悲心。所以愛護老人,這三個福田都具足了。而現在這個養老的問題在我們中國也是很受到重視,太多老人辛苦了一生,卻被子女遺棄了。
再來育幼也是一個問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個家庭裡面重要的孝養老人,還有就是教育好下一代,家庭社會有人才。但現在育幼,青少年犯罪率也在上升,這些都是現象。家庭。
社會,黑心食品出現了,墮胎現象出現了,還有詐欺、失業率、犯罪率都跟著上來。這些都跟人心有關係。全世界墮胎的人數一年就有五千萬登記的,這比任何一次世界大戰都要慘烈,而且是殺自己的親生骨肉。包含我們延伸到世界的問題,現在的水災、風災、地震、山崩地陷,有沒有發現現在突然之間有個大坑洞,全部就陷下去了。這些頻率愈來愈高。
這些是人類從身心到整個世界所出現的亂象,這些就是人類目前的苦難。那苦難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得把病根找到,才能對症下藥。其實從現象來看,好像很複雜,但是從根本來看,其實就老祖宗幾句話,就已經可以解決了。這麼多的現象,根源出在哪裡?《孟子》講的,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而家危矣。《孟子》又說,「飽食暖衣」,一個人吃得飽、穿得暖,「逸居而無教」,沒有正確的人生目標,沒有對父母家庭的責任心,遊手好閒,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了不找工作,在那裡玩電腦,「逸居而無教」,沒有教他做人,「則近於禽獸」。故「聖人有憂之」,教以五倫的道義。所以現在沒有教道義了,反而這麼多物質的享受,「則近於禽獸」。禽獸是什麼?欲望很重。欲似什麼?深淵。您看《孟子》這幾段話,把根源都找到了,利欲。
剛剛所有的問題,根源離不開這兩個字,人心因為有利欲才有這些亂象。我們來分析看看,人的文明病從哪裡來的?病從口入。而今天食物當中有這麼多的農藥化肥、荷爾蒙、抗生素,還加了很多化學藥劑。這些商人為了什麼?利,賺昧良心的錢。所以現在吃東西,有時候不謹慎真的會傷身。包含現在的轉基因食品,都是為了利。但是有可能會影響人類下一代的生存,因為這些轉基因違反自然。現在有一個現象,不孕症的人愈來愈多。所以這個關聯性值得人類高度重視,要道法自然,亂改變就為了謀自己的利,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所以孔子又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俑是做假人,做假人做得太像了。孔子就講到,因為做得太像了,很可能造成以後的人拿真人去陪葬。所以這個流弊、副作用,他得要承擔這個後果。把假人做得太像了,有可能會斷子絕孫,「其無後乎」。所以今天做的這些事情,假如會危害到人類的未來,這個因果責任都要背很大。大家冷靜再去看,假如今天開的比方說是電動玩具店,又不守法,讓很多未成年少年少女一直在那裡迷惘,甚至於還有的人死在電動玩具店前面,三天四天就這樣累死了。這種錢不能賺,你把這些青少年搞得神經顛倒的,我們跟子孫怎麼會健康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傷害人生命的事業賺錢,自己跟家裡的人鐵定會有人出狀況。這個都從我們周遭,您冷靜去觀察。出乎爾者會怎麼樣?反乎爾者。你都是去殺害別人,最後這個惡果還是會回到自己的身上來。
請問大家,人類一直在噴農藥,要殺死這麼多昆蟲,請問大家哪一種動物吃的農藥最多?你們說的,我沒有說。台灣好多年前統計,每人一年平均喝二點七公斤的農藥。你們想像一下現在在我面前有一罐二點七公斤的農藥,我把它拿起來,來,乾杯,我必死無疑,所以現在都是慢性服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病?不就原因在這裡。有沒有離開利欲?沒有。心理呢?我們昨天講到,小時候每天笑一百八十次,長大了平均只笑七次。為什麼?他們把人生的目標定在享樂、縱欲,結果就貪求,愈多的追求最後苦在哪?三個字,「求不得」苦。大家都覺得要去滿足自己的欲望,卻不知道老祖宗告訴我們,欲似深淵,沒有底。你看賭博的人都說哪一句話?最後一次了。你看女人買名貴的衣服,也說最後一次了。
而大家要了解,這些放縱欲望的人,很可能是把他的享樂建築在親人的痛苦上。現在多少年輕人不懂事,農民子弟去讀了大學,哇,情人節帶自己的女朋友去吃飯,幾百塊錢,那都是父母的血汗。我有一個長者,他還沒有結婚以前談對象,他就說,看那個女朋友都吃一點點,挺好養的,就娶回家了。結果娶回家之後開悟了,飯很便宜,衣服很貴。沒事陪太太去百貨公司,當太太站在名牌衣服前面流連忘返,真好真好!他的心臟加快,咚咚咚咚,太太走吧走吧。不然太太一說買了,一刷,一半的薪水就去掉了。那我們當太太的這個快樂不就建築在丈夫的痛苦之上嗎?這是不對的。
那我們繼續再思考,請問大家,買一件衣服快樂多久?這個值得考慮吧,花那麼多錢到底有沒有得到快樂。依照我的民意調查,你比方很在乎穿新衣服給人家看,她買了衣服以後,趕緊隔天穿到辦公室去,然後開始走model(模特)的步伐,要給人家看。走了老半天沒有人注意她,她非常的生氣,終於忍不住跑到一位同仁的面前:你看我今天有什麼不一樣嗎?這個同仁缺條筋,有嗎?有嗎?還看不出來。所以她不只沒有快樂,還氣得半死。因為你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眼光,隨時會從快樂變成痛苦。而一般穿了一次要炫耀給人家穿的,不敢穿第二次。怕人家說,上一次穿過了,這個退流行了,笑死人。這個不行,這個退流行,我得買新的,不然會笑死人。這些人太浮躁,不夠冷靜。為什麼?笑死,是他死,又不是我們死,有什麼關係?
所以為了一個虛榮心,把自己給整死。告訴大家,不只把自己整死,把全家人都搞得雞飛狗跳。比方孩子的成績到處比,「每天你多丟我的臉,氣死我了。」孩子讀得面黃肌瘦,為什麼?母親的欲、利,壓在孩子的身上,攀比。尤其當老師的人,特別喜歡拿孩子攀比。我不是說你們,我是說別人,你們都挺好。
我自己感同身受,因為我小學四年級,我母親就調到我們學校。所以四、五、六年級,我母親常常跟這些同事在一起,同事們很會比成績。我小學的成績,三、四年級都是十幾名、二十幾名,中等,甚至有時還考到後面去。可是我母親從來沒有拿我跟人家攀比,所以我感覺我母親不追求這些虛榮。但是他們卻把一個更重要的讀書的好習慣演給我們看,身教。我們每天吃完飯不看電視的,休息一會兒,父母就開始看書,所以我就長期慢慢養成讀書的習慣。
而我的姐姐每一次都是全校第一名,小學是這樣,初中也是這樣。所以每一次考試完之後,我最怕的時刻就是頒獎。「六年級第一名」,就念我姐姐的名字,然後我趕快頭低下來。然後我同學,「你姐,你姐。」所以你們要了解,當哥哥姐姐成績很好,當這樣的弟弟也不容易。所以這個都要設身處地。但我的爸爸媽媽都沒有拿我跟姐姐比,因為每個人的素質不一樣,每個人開竅的時間不同,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我記得我念高中的時候,我小學那個自然科老師到我們學校去,我好高興接待老師。我的自然老師跟我的班主任兩個人都到我們學校,我們師生三個人坐在一起。他們兩位老師都教過我姐姐也教過我,結果我們這個自然科老師說,「禮旭,是屬於(用閩南話講)大隻雞慢啼。」這次我們閩南的老師們來了不少,他們馬上給我掌聲,謝謝謝謝。翻作普通話叫大隻的雞要叫的時候比較慢。因為大的雞牠吸一口氣要比普通的雞多一、兩秒,牠都要(多吸氣),它才能「咕咕咕」,才可以叫,翻作成語叫大器晚成。當時候我念高中的時候,老師這句話真的太鼓勵我了,我覺得不能讓老師失望,後來慢慢就懂得自立自強。
所以不要去虛榮,不要去壓孩子,要自始至終信任他。我的父親也是這樣,每一次我考試不好,自己也有良心,在那個樓梯口等著爸爸。爸爸還沒走上來,「爸,我考得不好。」我父親每一次都是笑著,「加油加油。」但是也是父母都有讀書習慣,慢慢的有這個環境,孩子慢慢就提升上來。所以有一個校長就說到,你把一個蛋放在鹹水裡面,請問會變成什麼?當然的嘛。你把它放在甜水裡面變成什麼?急什麼嘛。現在教育變成什麼?揠苗助長,急功近利,最後壓到厭學不讀書,反效果,適得其反。所以不能急,不能求快,《孟子》留的這句話很重要,不要揠苗助長。
而我們看到心理這些病,確確實實還是自身欲望不能滿足,最後痛苦。甚至很多人自殺是他在滿足欲望過程當中鋌而走險,最後沒有辦法收拾。那有些好名利的人,一直把這個虛榮壓壓到身邊的人喘不過氣來,也有可能出現心理疾病,甚至自殺。我們中國有一個頂尖的科學家,就因為他的太太好虛榮,常常拿他跟其他教授比。「人家的房子現在是幾坪啦,人家的收入是多少了」,最後先生想不開,自殺了。還是利欲。
再來我們看,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要不為了利,見利忘義;要不欲望控制不住,就整個家庭破碎掉。父子,為什麼不孝順父母,遺棄老人?自私自利,只滿足自己的欲望,忘了自己應該盡的孝道。包含兄弟,也是利欲才會產生衝突。小孩的教育為什麼會被忽略掉?父母都去賺錢了嘛。所以現在留守兒童好像有五千多萬將近六千萬,我們聽了都心痛。
有一個故事給我們很重要的省思,在湖南株洲,有一對夫妻都是大學畢業,有穩定的工作,但是看到別人賺很多錢,開工廠做生意,他們忍不住,就辭掉穩定的工作,做生意開工廠。接著確實賺了一些錢,但忽略了兒子的教育。後來兒子成長過程當中,常常都是鑰匙兒童,父母都不在家,掛著一個鑰匙,自己推開門,空空蕩蕩的。跑哪裡去了?跑到這些鬥鬧場,跑到這些遊戲機裡面去了。後來慢慢成年二十多歲,染上賭球賭馬,結果把家裡的房契、工廠的房契全部拿去借債,全部敗光。他的父母六十歲左右的人,幾十年的付出一夕之間化為烏有,然後兒子還跑到廣東去避債。這對夫妻最後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兩個人在去年的除夕到了祖墳前喝農藥自殺。這就發生在前不久的事情。
這件事情講給所有的家長聽,我想會讓他們反思,最起碼有三個最重要的反思。第一,一定要下海賺錢就賺得比較多嗎?大家要了解,你做哪一個行業那是緣分,真正的原因是你有沒有布施、有沒有積功累德。該是你的福報,跑都跑不掉,你何必一定要趕緊去把一堆錢搶過來呢?你命裡本來就有這個福報,誰都拿不走。人為什麼心不安?對於一個人一生的福報財富他不懂。一看到別人致富了,心就動了,就要去跟人家競爭。命裡有時終須有,別急;命裡無時莫強求,可以好好再修。就像了凡先生本來命中無子,他斷惡修善,後來有子嗣了。他本來連舉人都考不上,最後考上進士,還當了一個大縣的縣長。命裡只活到五十三歲,最後活到七十四歲,延壽二十一年。命是可以改的。而他們為了賺錢,不明白財富的真因是靠自己布施修福,他們辭掉了穩定的工作。這是第一點,人對於財富不懂,心不安。
中國的財神叫陶朱公,春秋時候輔佐越王勾踐復國。後來復國以後,他就離開勾踐,帶著太太西施到一個地方做生意。沒多久致富了,又把所有的財產布施掉給那些貧窮的人,又從小生意做起。又沒多久,又發大財,又布施掉。歷史當中記載,三聚財,三散財。所以他是明白財富的真因就是布施。你在哪一行工作那是緣分,有因有緣最後就結財富的結果。太多的人不明這些理,心不安,理得,心才會安。
而第二個重點是,不要因為賺錢而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叫至要莫若教子。你把最重要的事忘掉了,虧了做人的本分,怎麼會有福報呢?在《易經》當中告訴我們,「利者,義之和也」。我們一看到「利」,到底是要蠅頭小利,還是長長久久的利益?長久,不能短視近利,最後刀頭舐蜜舌頭都斷了。所以《易經》對於真正的利,一定跟什麼相應?義,而且是和,您要把你的整個做人的義務、本分,都能夠好好的去經營好,才能「義之和」。這個和就是安排得非常的適宜。今天為了賺錢不孝父母,不教孩子,你已經沒有盡義了,沒有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已經失衡了,最後一定出問題。這是第二個的重點,他忽略了下一代的教育,最後所有的財產都敗光了。就像剛剛跟大家舉的二十億的錢,就因為他中風不到一年,兩個兒子跟孫子把它全部都敗光。
第三個重點,縱使所有的財產都沒有了,難道一定要用自殺來解決嗎?應該要百折不撓,應該要勇於面對,而不是用這種方法。自殺是大不孝的行為,不是讓白髮人送黑髮人了嗎?
台灣有個企業家也是一時不小心,看到別人經營其他行業賺錢,他就跨行投資,一下子虧了三十億。身邊的親戚朋友勸他,你趕緊跑到國外去就不用付錢了。他說,我寧可做一個最窮守信的人,我也不這麼幹。他雖然做錯了,但他很可貴,他守住「信義為立業之本」。後來過了一段時間,大陸有機會出現,可他沒錢,但是因為他守信義,親朋好友都願意借他錢。所以他說到,他到大陸發展的門票多少錢買的?三十億買的,那個門票給他記取教訓,他還是回到他的老本行,現在在大陸的發展是在台灣的幾十倍成功。所以曾經到一無所有,但是他有志氣。他寧為成功找方法,不氣餒,又東山再起,還是很有成就。所以這個故事讓我們省思到對育幼的重要。
再來,社會這些墮胎,欲,那些醫院拼命做那些墮胎手術,也是為了利。包含黑心食品,不也是為了利,賺昧著良心的錢。還有詐欺都是想要什麼?賺到自己的錢。或者是很多年輕人太享樂縱欲,錢花不夠,動歪腦筋。有沒有很多年輕人亂花錢,最後把腦筋都動到父母的退休金上面?這個都是跟利欲分不開。再來,人心都是利欲,作不善當然降之百殃。
那我們分析完了,請問你有把握你的學生不會得癌症的請舉手?你有把握你的學生不會得精神病的請舉手?你有把握你的學生不會離婚的請舉手?你有把握你的學生會孝養他的父母請舉手?這些問題非常重要。我們今天當老師的人常常在講,我的學生幾個博士、幾個碩士。請問,他們有沒有離婚?他們有沒有孝養父母?這些難道會比學歷不重要嗎?這些更重要。那個學歷事實上跟他的成功不一定有直接的關係,甚至於因為那個碩士、那個博士產生光環,覺得自己比人家高,還變成傲慢的本錢。而剛剛這些只要有一條犯了,他的人生就很難幸福。有把握自己的學生不會墮胎的,還有男孩子不會去傷害女孩子的,請舉手?那這些問題問完了,只要我們給予孩子的思想觀念的引導是利跟欲,他的人生不可能不出現這些問題。但只要從思想當中轉過來,孩子就能化解這些災禍了。
而我們冷靜來看,我們很有可能也是這樣子在引導孩子,只要我們沒有很清楚的深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現在國外很多的幼兒園,就教他競爭,競爭不就是自私自利嘛,這是都擺明了。我們傳統文化見微知著,今天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他的發展就是(自我講得太好聽了,講得更露骨一點叫自私自利),再提升變競爭,我們現在連幼兒園都在教競爭。這個跟經典一對照,孔子有沒有教我們競爭?現在一爭,多少亂象都出來了。「君子無所爭」,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有什麼好去爭奪的?「必也射乎」,沒有競爭的,射箭的時候比個高下,最後呢?「承讓承讓」,請人家喝杯酒。不增長自己這種爭的人生態度。他一有爭,最後會跟誰爭?跟父母、跟兄弟爭啊。
有一本書說到要把孩子教成狼還是教成羊。諸位校長、諸位教育界同道,教成狼還是羊?人啊,所以您看這些話當中都覺得人實在喪失自信心。人不好好當,要去當狼還是羊。要當人、要當萬物之靈才對。競爭再提升變鬥爭,鬥爭再提升變戰爭,現在全世界每一天發生的戰爭就不少。戰爭再上去呢?現在核子彈可以把地球炸毀不知道多少次,這個仗不能打,那就變末日了。
而且大家要了解,現在有恐怖分子。恐怖分子不是國際間的恐怖分子,今天不會教孩子,恐怖分子到哪裡?到你們家裡去。有沒有道理?把你的財產全部敗光。這個是自私自利這一條路,這個是死路。可是現在全世界多少人往這裡走?欲,欲望,因為覺得人生快樂就是享樂,大錯特錯。我們《大學》講,道義人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才是人生的意義,怎麼是享樂呢?
可是不要說別人,我自己大學畢業的時候對人生的追求也是這樣,沒人教。趕快住大房子、開大車子就是享受人生,其實愈享受愈空虛。從小是天堂,小孩要什麼就給他什麼,這個叫溺愛。大家冷靜去看,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溺愛了。老人生日沒人想到,小孩生日擺在第一位,有沒有?生日慶祝叫什麼?祝壽。老人七、八十歲叫祝壽,孩子三五歲、七八歲祝什麼壽?你不是折他的壽嗎,怎麼是祝壽?要對家庭社會有貢獻,那個祝壽是感恩。小孩對家庭都還沒有貢獻,對社會沒貢獻,你就給他慶祝,甚至還找一大堆同學來,那不是把他的福都折掉了嗎?所以現在很顛倒。請問大家出門去哪裡玩,問老人還是問小孩?問小孩。去哪裡?兒童樂園,結果那兒童樂園玩的都是,跳來跳去的。從很高跳下來,啊……嚇到半死。你們玩過沒有?玩過。
我有一年帶班畢業旅行,我在黑板當中一直講大自然有多美,去那裡參觀,增長你的文化,增長你見識。講了老半天最後說,好,你們要去哪裡?兒童樂園。我拉都拉不動,沒辦法,還是去了那個兒童樂園。結果那個兒童樂園我看他們在那裡尖叫嘶吼,我實在有點不懂,這樣會快樂嗎?後來沒辦法,得自己去感受感受,比較能夠了解狀況。我就選了一個那個一個圈好像是坐三個人還是兩個人,然後就這樣吭吭吭吭吭這樣。我就真的去坐,坐完下來,東西南北都不知道在哪。第一個感覺就想吐。我說人是活到什麼分上,苦中作樂!那些這麼刺激的活動對身體沒有好處的,但是就是要這麼刺激,好像煩惱暫時忘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其實最後身體搞垮了,該面對的還得面對。所以應該不要喝酒,讀《弟子規》就對了。明理了,理得才能心安,不然心怎麼安?不明理每天還做錯事,還搞了一大堆的這些不好的結果來煩惱自己。所以人生第一重要的是趕快學習,趕快開智慧,「好學近乎知」。
而我們今天自己價值觀錯了,也覺得享樂是人生的追求。小孩子從小像天堂一樣,現在孩子吃那些很貴的東西,吃不到一半就扔掉,好糟蹋。我們到大學去看得觸目驚心,大學裡面一半的飯菜都倒掉,那個都折福。甚至於大學生的心態是什麼?吃不完有面子,代表我們家有錢,這多麼偏頗!
現在我們很感恩我們習主席帶頭節儉、廉潔,這個真的,我當時候聽到之後就想到《詩經》一句話,「君子如祉」,君子就像人民的福祉,人民最大的依靠。「亂庶遄已」,社會的動亂,「庶」是大概,「遄」是很快的能轉變。因為上行下效,現在有光盤運動,大家就開始守廉潔,不要這麼奢侈。我們習主席這麼一帶動,請問大家,我們中國一天省了多少錢?不得了。再來慢慢養成習慣,那是整個民族的福報。所以君子確實是人民的福祉。
而這個君子不只是國家主席,還有誰?一校的校長,一班的老師、班主任。你的思想觀念對了,很多孩子變乖了,他們家裡的劫難就化掉了。所以你把一個浪子給勸回頭,他們父母、他們長輩每天燒香要保佑這個好老師,改變了我們一家的命運。
那因為小時候放縱他,他很會花錢,養成習慣,老祖宗提醒我們,「由儉入奢易,由奢反儉難」,拉不回來了。還沒賺錢就很會花錢,變成什麼?負債很多。到了工作職場,因為自己要享樂又銀行貸款,他只要沒工作,這些東西就要收回去了。所以每一個人變成他的競爭對手,不能讓我沒工作。看每一個人變成對立,戰場,所以勾心鬥角,累死人。
而這個現象大家冷靜看,現在的大學生,請問一個人平均有幾張信用卡?好幾張吧?我覺得這個時代很顛倒,一個人都還沒有賺錢,他有什麼信用,有沒有道理?一個不會賺錢的人很會花錢已經違背道理了,還有什麼信用卡?真正有信用的人是什麼人?量入為出,這樣的人才值得信任。所以生意人,真的要好好想一想。用這個信用卡把學生的欲望一直調出來,最後把他老家父母的血汗錢統統都吞掉了。很多大學生很會花錢,叫啃老族,白白啃父母的血汗錢。還有白領一族,白白領父母的薪水。還有一種叫月光女神,每個月都花光光。她太會花錢了,最後回去,爸,沒錢了。女孩子學會計用在哪裡?用在那個月怎麼計算,花花花花最後剛好花完,都沒有儲蓄的觀念。有時候算算算算得很準還是忍不住欲望,最後好幾天都吃泡麵。沒有錢,最後撐不下去跟老爸要錢,「爸,我沒錢了。」他爸爸很生氣,「我跟妳講多少次了,妳就是不聽!要多少?」這個就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教育要趁早,不然養成習慣,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他是這樣的欲望的追求,最後工作像戰場,沒有真正的快樂。你在大都市裡面曾經看過人家晚上出來,拿著一把扇子,盛著老酒,吃著花生米賞月,來,你在大都市裡看過這個景象沒有?你看這種日子多愜意。現在的人都不會過日子了,每天趕趕趕、忙忙忙,累得半死,戰場。
老了呢?孩子都沒教好,不孝順你,都在養老院坐吃等死。這多少所謂的文明社會、所謂的開發國家就是這樣。文明國家應該是愈懂得做人,現在把文明跟什麼劃等號?物質的享受。其實都不是很正確,偏掉了。愈文明的國家愈不照顧老人,這談什麼文明?愈文明的國家都花誰的錢?花後代子孫的錢。大家去了解民主國家發行的公債,都花到第二代第三代子孫了,那哪文明?所以沒有照顧孩子,孩子根本不懂得報恩,晚年在養老院坐吃等死。那個感覺不好受,兩、三百人住在一起,突然兩百號走了、三百號走了、一百五十二號走了,那住在那裡挺緊張的,哪一天輪到我?
有一個老太太外國的,其實坦白講,人都一樣,外國人看到孝順的兒子,他也會很羨慕。一個老太太死了,立了遺囑,要把她的骨灰倒在他們家對面的商場樓頂,當然老闆一定不肯。可是為什麼?因為她有四個孩子,常常到商場買東西,就是不願意到對面去看看他的母親。所以你看那老人多掙扎,看到四個孩子常常來,就是不願意進來那種煎熬。所以死前多麼的遺憾,要把骨灰倒在那個商場的樓頂上,孩子會去那裡,真是淒涼。所以這個路不能走,欲是錯的,欲是走這個路線,利是走這個路線。
我們按照老祖宗的教誨,轉一個人生的思想觀念,人生的追求。不追求利欲,追求道義,追求勤儉的人生。道義首先從哪裡?孝道,父母是對我們恩德最大的。有了孝心,孔子在《論語》當中告訴我們,「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個人只要孝悌的心起來了,悌也從孝道來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真的,這個孝開了,百善皆開。我們之後來分析給大家看,孝是教育的大根大本。孔子在《孝經》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一定要從這裡開始,所以不教孝道談不上教育。什麼是育?《說文解字》告訴我們,「養子使作善也」,你要把這個孩子培養成善人,而百善孝為先。你沒教孝道,根本就不叫教育,談不上。讓他很會考試的話,只是知識傳遞給他而已,不是教他做人,談不上是教育。
那孝心開了就有仁愛心,懂得互助互愛,「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最後實現了我們老祖先講的大同世界。其實互助互愛離我們並不遙遠。我記得小的時候,台灣整個家庭傳統文化的氛圍還很濃,到我們這一代退得比較厲害。當時候人情味很濃,有一個鄰居阿姨要出去買東西,一定:「你們家需不需要?」一起幫忙。拿錢給她,「哎呀,不用啦,回來再說啦。」互相之間非常客氣,都會想到對方。哪一家煮好吃的,旁邊都有得吃。哪一家辦喜事了,整條街的人都去幫忙,記不記得?離我們不遠。我記得我小時候還做過花童,你們做過沒有?沒有?你們看得出來我小時候還算可愛吧?做花童還得挑的。所以你看我們那個時候,就感覺到整條街的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互相幫忙。甚至喪事,隔壁家老人走了,我們還陪著去送。所以互助互愛,大同,那不就是一個道義的人生,從孝做起。快樂的人生,充實的人生。。望人只要孝悌的心起來了,悌也從孝道來的啊在那個商場的樓頂上,那跟利就是剛好轉過來,從利轉成義,從欲望、從放縱欲望轉成勤儉。
而我們整個傳統的教育,首先教孩子懂得培福,不要放縱欲望。小的時候還懂得禮讓,孔融讓梨。有好東西,讓給父母,讓給長輩。而且因為他從小生長在大家族裡面,兩、三百人住在一起,這個孩子從小父母給他的引導,比方說媽媽,「你要為父親想哦,要為兄弟姐妹想,要為整個家族想。」孩子從小就不自私。人能處處為人想,他這個心就有福報。那因為他從小就對家庭有責任心,就有使命感,光宗耀祖,成了他一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孝順父母也成為他一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大家冷靜去看,我父親那一輩有孝心,讀書不用父母操心,做事業不用父母操心。我在我爺爺奶奶的臉上沒有看到,從沒見過他為我父親操過一次心。組織家庭,夫妻和樂,教育孩子,也不讓爺爺奶奶操心。這個是義,這是從小就懂得為父母想。
再來,他有這樣的存心,他讀書就是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學問為濟世之本,我一定要有能力、要有智慧學問,我才幫得上這個社會。他不管在哪一個行業,他懂得造福。老年了,他積了這麼厚的福,老年享福,含飴弄孫。不只自己的子孫,整個家族的人都對他很恭敬,那他就享天倫之樂,享福。福報要留在晚年享,要留在臨終的時候享,有福報的人無疾而終,跟人家say goodbye了,一下就走了,都不會痛苦。
而事實上人假如是以這樣的人生路線來走,他愈老愈有智慧,愈老身邊的人愈把他看作寶。我的師長今年八十七歲了,他走到哪裡多少學生要親近他,向他請教。甚至於國家的一些領導者,都向他請教這些治國的智慧學問。所以人從小有責任心,他的能力、他的智慧都會不斷的積累提升,愈老愈值錢,不是,愈老愈有價值。怎麼又談錢了?所以真的這樣的人生很快樂。
我有一位長輩,他姓盧,他的父親給他取的名字,叫盧明新,取得多好。在明明德、在新民,那這兩個字不就把《大學》裡面最重要人生的價值都點出來了。他非常有智慧,二十九歲就當專業總經理,哪個企業有問題他去幫人家處理兩、三年,把這個企業從倒閉整個救活回來,非常有能力智慧。他上了四、五十歲,跟他工作的人都非常佩服他的德行、智慧,都要跟他學,最後他身邊一堆年輕人。他的孩子要親近自己的父親,還要排schedule才可以,對不起我剛剛念的是英文,還要排這個工作表。他兒子說,爸你明天有沒有空?對不起,這個禮拜全滿。你要跟我談話,要下下個禮拜再排才有時間。你看那父親有智慧,兒子抓著他不放,還得排時間,你看這樣的晚年多有價值。甚至於過父親節的時候,一堆人來,最後他兒子很吃醋,他是我爸爸。
好,我相信大家都是胸懷天下,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盡心盡力教導。我們相信我們自己對於這些根本的思想觀念錯誤在哪很清楚,我們自己轉過來了,我們所帶領的老師、學生們一定都是往這個道義、勤儉的人生來走。
這堂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好,謝謝大家。
轉貼自:馬來西亞中華文獲教育中心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
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
上一篇: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