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第四十一集)
其實齊家治國最根本的還是在修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楚國有一位令尹,楚國的宰相就稱令尹,叫詹何。有一次楚王就問他,治國最重要的是什麼?結果詹何的回答就是修身。楚王聽了以後就有點猶豫,我問治國,令尹為什麼說修身。所以他又重問了一遍說:令尹,我是問治國之要,治國當中最重要的。詹何回答到:沒有聽過身修而國不能治的。非常堅定!只要真的一個君王身能修,這個國家一定安定,因為君王他是國家最高的領袖,上行可以帶動下效。事實上楚王對令尹重新的提問,其實大家想一想,楚王有沒有讀過「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應該是讀過了,這個道理在古代,尤其是貴族一定都讀過這個道理。雖然讀過,但是他有沒有對這些道理堅信不疑?他沒有堅信,他就不會在這些道理當中真正去下功夫。所以信解行證,我們對經典這些道理,不能有懷疑,要好好去理解、好好去落實,自己才能得真實的利益。
而整篇「諫太宗十思疏」,我們可以感覺到魏徵大人,他確實是公忠體國的那一分熱忱,為了他的君王,也為了整個國家。這種精神在這篇文章當中溢於言表,確實是苦口婆心、耳提面命。魏大人才當官幾年,奏摺就寫了兩百多篇。那不知道多少夜裡,根本就是整夜未眠,為國在擔憂,在做好一些勸諫,讓君王下對一些重要的政策。雖是治國的重點,其實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講,也是我們自己修身齊家的關鍵。所以最後這一段,從十個角度來反思自己的修養,我們假如再把它讀一遍,拿來觀照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治家,應該也會很有啟示。
比方最後一段講到的,「君人者」,君是治理國家的人,其實也是治理一個家族、一個家庭的家長,也應該要真正能夠,這個「誠能」就是要確實能夠「見可欲」,見到自己很愛的這些物品,或者是人事物,要懂得「知足以自戒」。因為不知足,那這個欲望,欲壑難填。尤其現在這個時代,物質豐富。大家想一想,所有從事銷售行業的人,他們就想要讓每一個人,購買的欲望都要被調動起來,這樣你口袋裡的錢才會拿出來。大家有沒有去逛百貨公司的經驗?尤其是大拍賣的時候,真便宜,買很多回來,結果很多東西都用不上,一時貪便宜買了很多東西。所以這句話從治家來講,勤儉持家。節儉,小富由儉,能夠節儉,家的開銷就不至於會太大。其實,這都是掌握了節儉知足的原則。
我們冷靜看到現在的家庭是夫妻一起賺,然後上一代是只有爸爸賺,請問大家,上一代有錢,還是這一代比較有錢?現在欠錢多的,是上一代多,還是下一代多?以整個台灣來講,我父親那一代很拼命,很勤勞又節儉。然後國民的儲蓄,台灣那個時候都排在世界前幾名,經濟力很強,又不花錢,存很多。結果現在奢侈之風打開了,現在是每一個人民欠多少錢,國家欠的錢,政府欠的錢把他平均掉,變成負債很嚴重。現在這個時代看起來好像很不錯,事實上奢侈感來的一定是貧窮,勤儉感來的才是家庭的穩定跟富裕。而且人欲望大的時候,我們想一想,「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一代奢侈,下一代會怎麼樣?會更奢侈,這個事物的變化我們得要很冷靜去看。所以很多在古代很有地位的人,他退休有很多退休金,他不留給後代,他拿去幫助別人,拿去幫助親友,就是不希望因為這個財富,讓他的下一代奢侈,讓他的下一代安逸,就不好了。
所以這個「見可欲」,也是提醒我們,人生在面對很多欲望的時候要知足,而且還要有警覺性。比方男士面對女色的時候,要懸崖勒馬,尤其面對這種欲望,一不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們最近也聽到很多男士貪色,好像在美國有一個故事,就是一個男士到酒吧去,然後看到兩個女孩子,很年輕、很漂亮。他就動了邪念,跟這兩個女生聊得很開心。聊著聊著他就迷糊過去了,因為這兩個女的在跟他談話,在他的飲料裡面加進去迷魂的東西。等他醒過來的時候,他是躺在一個浴缸裡面,他也很莫名其妙,但是覺得身體很不舒服,結果手一摸,他的兩個腎臟被人家割走了,幸好他的手機在旁邊,他趕緊打電話求救。所以那兩個女的就以色來騙他,把他的腎臟給騙走了,兩個都沒了。大家注意,他只是起個壞念頭,他還沒有做壞事,這個惡因感來的惡果就很嚴重。所以人生假如遇到一些境界,結果不可自拔自己陷進去了,你別怪別人,色不迷人人自迷,所有這些外在的誘惑,之所以能夠障礙我們的人生,主要還是我們內在的貪念沒有伏住。所以這個也提醒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因為人一般出現狀況,第一個反應就是《弟子規》裡面講的,「倘掩飾,增一辜」。都是誰害的,都是什麼原因,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自己的內心。這一開始就勸我們要節制欲望,懂得知足。
第二個,「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將有所作,這個作,從一個君王來講,有時候他可能是為了自己的享受,大興土木。這個到時候一定會引來民怨,你自己安樂了,人家流離失所,那這個君王哪有好日子可以過?你應該是去愛民,去設身處地為民著想,人民也會愛護你。另外,連做好事,比方說這個君王他想要為國家多做點事,但是做好事也要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不能說做好事就不體恤人民。有一個現象,就是變成做好事就強勢了,這樣就不妥當了。我做的是好事,他們就應該做。做好事,一來要讓團體、要讓百姓知道,這件事情為什麼值得做,建立共識。建立共識以後,你要考慮他們的生活,所謂「使民以時」,要派人民出任務的時候要考慮時間點。比方古代是以農立國,大部分的人在耕農,正好是農忙的時候,你把他調來做事情,他沒有辦法生產,他就沒有辦法生活;要做一些事情,要在他農閒的時候,請他們來服務。
而且今天我們做好事,是要去利益大眾,假如我們連身邊的人都體恤不了,請問我們利益大眾有沒有可能做到?連身邊的人都體恤不了,就是連身邊的人都感覺不到他們的需要,或者感覺不到他們的辛勞和痛苦,連近的人都感覺不到,那我們還說能利益遠方的人?這個邏輯就有點不妥當。「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其家不能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自己家裡人都不教育好,還能教育天下的人,這個邏輯有點顛倒。所以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大家也有使命要去推展傳統文化,應該很自然的是我們的家庭,先得到傳統文化的利益,先因為我們自己的改變,家庭愈來愈和樂。這個是叫自然軌跡。假如我們今天學了傳統文化,很熱心常常出來做公益、做義工,結果家裡的人對我們很不滿,你的另一半說,跟我都不親,走到弘揚傳統文化的團體,每個人都很親。先生太太會不會吃醋?會不會?這很難講。我們有時候自己有執著,身邊的人很痛苦,我們一點都不知道,這叫如入無人之境。
有一次,剛好有一個女同仁,她跟我在交流傳統文化,然後她講的過程當中,她就說我先生哪裡不好哪裡不好,然後又說,我都叫他要看你講課的光碟。我聽了就很緊張,我說她繼續這麼做下去,我就會增加一個仇人。每次她先生看到她就是被她批評,然後又說某某男人很好,這是犯了兵家大忌。可是你看,對方愈來愈難受,我們感不感覺得到?我們學傳統文化不就是學一個仁慈之道嗎?怎麼愈學連感受最近的人的能力都變得弱了,這叫執著愈來愈重了。這叫什麼?做好事,學好的東西,變強勢了,變控制了,要人家聽我的。君子之風,「求己不求人」,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責己不責人」,責備自己,反省自己,不去責備他人。這才是孔子教給我們的態度,「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正己,自己真正符合經典的教誨,很有德行,就像春風一吹,萬物都滋長,讓人如浴春風。每一個人都有本善,我們這個德風每天在他身邊吹,哪有可能他不感動的道理!
所以正己一定可以化人,這是必然的。不能化人,是因為正己我們沒有下功夫。你說,我學很久了,怎麼沒有下功夫?學很久,這只是一個現象,一個表相而已,修學重實質不重形式。有時候我們學久了會形成一個態度,我學得很多了!一個人覺得自己學很多了,他會怎麼?他不知不覺傲慢就上來了。我學得很不錯!我們在跟人家交流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說,我跟你講我學得不錯。這麼講其實已經錯了,哪有很不錯。所以修身的實質有沒有提升,看我們的習氣去掉多少,這個才是實質的東西。而不是告訴別人,我們很認真學習,我們下了很多功夫,那個都是表相的東西。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今天一個人脾氣變小了,身邊的人會怎麼樣?很自然刮目相看,你都不用叫他去學習,他都會去打聽。他最近有點不一樣,趕緊調查一下,原來禮拜六下午都到中華文化教育中心,一起學習文言文。你就變成讓人家信任傳統文化的旗幟,所以正己很自然的就能感動別人。
我記得我們師公曾經講過「好人好事」。為什麼說好事?覺得是好事應該做,但是帶著功利的心去做,急於求成,一來沒有量力而為;再來,可能團體的人跟我們一起做,他們已經累得不行,我們還體察不到。「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你把他們都累垮了,以後誰敢來做?你說做傳統文化最後都要累倒了,這個流弊很大,後面的人不敢讓他家裡的人來做傳統文化,是不是?假如愈做愈快樂、愈做愈健康,這個路子很好,趕緊去走。我為什麼會有這個反思?因為大家這幾年來有人反映,在我旁邊的人身材都跟我差不多。這就是我沒有體恤他們,他們都累得不行了,我還衝!衝!然後往旁邊一看,沒人。所以要能體恤身邊的人,讓他們身心能安頓,這個事業才做得長久。
我們的愛心,我們的耐心,要表現在身邊最近的人身上。哪有表現在遠的人都是愛心耐心,表現在身邊的人都是刻薄、都是給他臉色,這個就有點不正常,顛倒了。而且很奇怪的是,對疏遠的人,比較不熟的人,往往很有耐心,對最近的人兩句就沒耐心了,然後甚至於無形當中,變得苛刻。比方說我們身邊的人做得很累了,「今天做得好累!」我們在旁邊馬上一句道理就壓下來,「你就是煩惱多才會累,百分之九十五的體力都是浪費在煩惱上。」講的話有沒有道理?有!這個人不簡單,任何時候講出來的都跟經典相應,一般人還沒有他的功力。可是大家想一想,假如你是他的另一半,日子好不好過?壓力很大,稍微抒發一下內心的感受,馬上一句道理就下來了。人家這麼累了,就趕緊給他倒杯茶,或者擠一些檸檬,檸檬是鹼性,消除疲勞,情理法!我們反而懂了道理傲慢起來,變強勢了,人情都感覺不到,不柔軟、不體恤了。所以最近有聽到一些同仁在反映,身邊的人很會用道理壓人。我一聽,這是結果,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他們的領導,一定有問題。所以我愈聽愈覺得很慚愧,高處不勝寒,人做領導做多了之後,不能體恤民情。底下的人都這麼會用道理壓人,他的元凶,「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得把源頭疏通好了,後面才能流得長遠。所以這個根源也是在我太會用道理壓人,才會產生團體這樣的風氣出來。所以老祖宗這些教誨,我們不能拿去要求別人,要求自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體恤才是仁愛心的表現。
有一次剛好魯定公跟顏回在談話,定公就說到,東野畢非常會駕馬車,可說是魯國第一人。他就跟顏回說到,你覺得他駕得好不好?顏回說,他駕得非常好,可是他的馬很可能會逃走。魯定公他問是很佩服這個東野畢,然後想說讓顏回也產生一下共鳴,結果顏回突然跟人家講一句說,他的馬會逃走,定公一下子調整不過來那個頻道。你們有沒有經驗?要跟人家分享一件事情,結果對方接過來的頻率好像一下子合不上來。結果定公就對旁邊的人說,顏回不是君子嗎?君子怎麼會毀謗別人,人家這麼好,還不肯定,還挑人家毛病,定公還這麼想。結果三天以後,管馬的人跑來跟魯定公講,說東野畢的馬跑掉了。魯國國君定公很驚訝,顏回這麼厲害,他怎麼知道他的馬會跑掉?結果就趕緊跑來請教顏回,你是怎麼知道東野畢的馬會跑掉?你從哪裡學來的?顏回講到,我是從政治的角度知道他的馬會逃走。從政治的角度知道人家的馬會逃走,請問大家可以理解嗎?告訴大家,這個跟挖井一樣,你這個井挖到水源,就跟其他的井都通了。問題要通才行,不通叫知識,通了叫智慧,智慧就能舉一反三。
我們學《弟子規》有沒有學通?比方「父母呼,應勿緩」,能不能從心境上體會到,師長呼,你們怎麼沒有反應,這麼難嗎?通不了嗎?長輩呼,應勿緩;領導呼,而且這個還有深度廣度不同。深度到哪裡?還沒有用言語呼,你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要呼,你的功夫更不一樣。人家還沒有開口,你水已經倒過來,你怎麼知道我要喝水?體恤到這種程度,人家都還沒講,就知道人家的需要是什麼。很多媽媽跟太太契入這個境界,有沒有?你們都沒反應。我看過,有些媽媽真的有這個功夫,通達人性。你每句經句通到心性上,你就可以舉一反三。接著顏回說到,因為我們曾經了解到,舜王他當天子的時候,他「不窮名利」,這個「窮」就是不透支。雖然是讓人民來為國家出力,但是很懂得體恤老百姓,不會讓他做到疲累,甚至於影響他的生活。當時大舜的時候,還有一個叫趙敷的人,他是專門在管馬匹的。大舜他在位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民逃出他的國家,都是十方的人民統統來歸附他。在歷代當中假如皇帝他常常不能體恤人民的辛苦,他的人民很多會離開國家。舜王很體恤,所以他的老百姓愈來愈多,從來沒有離開的。而趙敷他所訓練的馬匹,也從來沒有逃走的。他能推己及人,他還能推己及馬,連馬的感受他也能夠體恤得到。因為顏回發現東野畢在駕馬的時候,他的馬匹長途跋涉,越過很多阻礙,可是東野畢都沒有體恤到馬匹很辛苦,還繼續在那裡耗損馬的體力,所以遲早這個馬匹承受不了,牠就要逃了。
所以「鳥窮則啄」,你欺負鳥,欺負到牠已經忍無可忍,牠會怎麼樣?為了活命牠就會反抗。「獸窮則攫」,你讓牠沒有辦法生存,牠會去拼命,牠會去搶奪,你把牠逼急了。「人窮則詐,馬窮則佚」,你把人逼到沒有辦法生存,他當然就得要動腦筋了。比方說一個當老師的人,派功課派到小朋友都要做到十一、二點才做得完,這是不是人窮?最後他得怎麼樣?他得編個理由,不然他撐不了。你把人民逼到他沒辦法了,他可能就會撒謊了。所以孩子撒謊,有很多種情況,這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很有可能有一種情況,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到他喘不過氣來,這也是有可能的。最後顏回講到,「未有窮其下」,就是把人民都逼到沒辦法,「而能無危者也」,而他自己當皇帝沒有任何危險的。他把人民逼急了,人民活不下去,他當然要反抗。這一篇文章也告訴我們,水可載舟,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必須要謹慎。
所以這個「將有所作」,其實對我們也是一個反思,我們在工作上,我們在教育孩子上,甚至於我們在做好事上,能不能體恤人情,凝聚人心,這才能把事情做長久。下句有講到,「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這個高是指他的地位很高,而事實上地位愈高,他所影響的面愈大,他要負的責任就愈重。其實說實在的,當官輕不輕鬆?當好官福蔭後代,當官當不好禍延子孫。而且人位置一高就比較容易傲慢。我們看一般人都會講,當官的都有官氣,那個氣焰不知不覺就上來了。諸位學長,你在你們單位是不是當官的,我們有沒有注意到還沒當官跟當了以後,我們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大家不要說,「沒有,我覺得沒什麼不一樣。」問自己不準,當局者迷,你可以去問問看,這身邊比較近的人,「我當官以後,你有沒有感覺我有什麼不一樣?」可能身邊的人會說,「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人心性上的變化,往往在不知不覺當中,所以這個時候「則思」,要謙虛、謙恭來自我涵養,提升自己。因為位置愈高,責任愈大,而要成就事情,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德行。無德凝聚不了人心,凝聚不了人,根本不可能把事情做成、做長久。
所以《孝經》裡面,「諸侯章」,他是一國之君。經文當中就引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要有這樣的心境,真的是不敢鬆懈,不敢放縱自己的習氣,先天下之憂而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假如我們剛好又有機會在弘揚文化,社會大眾跟我們接觸,他們覺得我們是學得比較久的人,也會看著我們。假如我們的態度傲慢,言語非常苛刻,那人家會很難受,甚至會懷疑學傳統文化值得嗎?所以推展傳統文化的人,就是代表傳統文化的形象。雖然我們可能沒有世間所謂的你是經理,你是總經理,沒有世間的這個名位,但是在學習傳統文化當中,社會大眾對我們是非常尊重,在他們心目中,我們還是比較崇高的。但是這個時候要謙沖,這個時候不能以自牧,要自我要求、自我修養。不要人家一尊重,反而愈來愈不可一世,習氣一出現,可能就把人家的信心都給打擊了。所以八風要怎麼樣?吹不動,人家一尊重,尾巴就翹起來,這個就麻煩了。所以應該是什麼?人家愈尊重,愈戰戰兢兢,愈知道尊重背後不是尊重我,是尊重老祖宗的智慧,假如自己的行為跟祖宗的教誨不一樣,就砸了祖宗的招牌。諸位學長,人總要明白事理、明白因果,砸了祖宗的招牌會怎麼樣?這一點我是很清楚,我就沒什麼地方可以去了,我就得去跟閻羅王報到了。
下一句講到,「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很怕自己自滿、自以為是,常常想到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百川匯流都到大海裡來,就是因為它能低下、能容。而且他時時處在最低的位置,人就不容易傲慢。慢,說實在是很不容易調服的習氣。而我們自己時時想到,自己還有那麼多習氣,還有什麼好傲慢?這個慢就下來了。常常想到我們跟孔子、孟子、聖賢,尤其我們最近讀了這些文章,我們常常思惟范公的德行,諸葛丞相的德行,我們常想,跟他們一比,那我們的德行還差遠了,常常以聖賢為榜樣,就覺得自己還很不足,這傲慢也起不來了。再來,這個低下,我們也可以轉變成一種心態,就是時時自己是學生,所有的人都是老師,只有我是學生。所有人都是老師,只有自己是學生,會不會傲慢?這一帖藥不錯,大家可以考慮回去熬來吃,吃下去保證從根上治掉這個病,傲慢的病。夫子有沒有教?夫子有教,「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不善不都是老師嗎?這句話我們都很熟,經典就像藥一樣,治我們的心病。我們用上沒有?沒有用上它叫知識,用上了它叫智慧,它才是德行。
我記得我自己在小學的時候,語文程度特別差,特別差有點自卑,又怕人家瞧不起,有時候朋友念上一句,我剛好知道,趕緊接下一句,就怕他不知道我知道。他假如說「見賢思齊」,這句我剛好會,馬上講「見不賢而內自省」。其實說實在的,記了那麼多句子,「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些經句沒有好好的用心去領納在心中,記得愈多,無形當中傲慢就會出現了。面對《弟子規》,面對經文,沒有僥倖的,「不力行,但學文」,一定長浮華。可能講到這裡,大家也不一定相信,沒有,我覺得我沒長什麼傲慢。我們現在思考一點,請問孔子哪一句教誨,我完全變成我的心境,完全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哪一句?一句就好,大家自己想一想,哪一句。我有時候這麼一想,冷汗直流,為什麼?我自己一句都沒想到。其實,假如一句都沒有真正不須臾離也,放在心上,我們還是把智慧當作知識,其實也是拿著經典來消遣消遣。為什麼說消遣?對!我還能念古文,一般世間的人,追名逐利,沒像我這麼有氣質,看到我還可以給他幾句,「沙鷗翔集,錦鱗游泳」,人家還說,好有學問!聽了人家幾句讚歎,很舒服。所以要真幹,才能得到經典的真利益。
「三人行必有我師」,真正肯這樣去奉行,傲慢不會起。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他好的地方,我們效法;他不妥的地方,他是當一面鏡子提醒我,讓我反照自己。因為這個時代,客觀的來講,我們的知識吸收比較多,從成長過程當中都是習慣知識吸收,不是用心去領納這些教誨。習慣記東西之後,記多了學歷又高,要能不傲慢不容易。所以現在我們反思自己傲慢,不是在打擊大家,這是這個時代普遍會存在的情況。而我們了解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因為已經不習慣拿著道理來要求自己,我們以前背了這麼多經句,什麼時候用?考華文的時候用,考大學聯考的時候用。那會變成一個習慣,就那個時候這些東西才會出現。所以連面對這些人生的真理、道理,我們還是習慣是知識吸收而已,很難是直接觀察自己。反而是因為別人不妥不對了,這個時候我們藉由別人的不對再觀察我有沒有,「有則改,無加警」。所以真正人家做錯,我們才有機會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樣的問題。假如我們也常常會起高下,這個人怎麼這麼差、這麼不好,這個我們有時候也會增長傲慢。我們再提升到面對別人的錯,我們就看到自己的責任。他錯了,他同時告訴我們,這個時代缺什麼?這個時代缺家庭教育,這個時代缺好的學校倫理道德教育,這個時代缺愛的教育。他不就把他的需要跟社會的需要告訴我們嗎?所以別人的錯反而讓我們知道這一生哪些道義、哪些使命要去盡,沒有指責,沒有對立,反而是體察到這個時代的需要,見義勇為。
尤其我們在學校教書,我們教什麼書?教科書。教書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拿著這本書,教啊教啊,育是「養子使作善也」,要讓他德行愈來愈好。我們今天的教科書,有沒有針對如何讓孩子長善救失?這是一個重點。假如教科書編的都是知識,跟他的做人,跟他的家庭生活,還有跟同學相處脫節了,那這個書要教孩子做人就不容易。我們自己在教育界服務,確實學校的教科書都編得很好,也很用心讓孩子怎麼落實在家庭處世待人當中的這些重要的為人道理。這個時候有個重點,老師自己要很能把這些教科書的道理,完全站在學生目前他的水準,包含他的整個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來給他引導,來給他啟發。我們沒有這麼去做,那書本是書本,孩子覺得生活還是生活,就脫節掉了。
另外還有一個思考,請問每個學生的情況,是不是教科書全部都包括了?有沒有可能?不大可能。大家有沒有看過哪一本教科書裡面講到自閉症,有沒有?講到過動症,有沒有?有,有哪一本小朋友的教科書說過動症?沒有。但是請問大家,出現沒有?出現了。所以真正愛護學生的老師,不能只教教科書,教科書跟不上孩子出現的問題。《禮記.學記》講,「當其可之謂時」,學生現在出現的狀況,就是反映他現在最需要的教導。所以除了學校分的教科書以外,還有一本教科書誰編的?學生自己編的。而且你帶三十五個學生,編了幾本?三十五本。而且這一本百發百中,都是學生最需要的。學生犯錯就是我們教他的時候,那就是他編的教科書第一頁打開了。就是因為他缺了哪些教育,他才會呈現這個錯誤出來,我們就可以針對他的情況,給他最適當的教導、最需要的教導。
其實人能這麼樣去思惟,不會落在情緒裡面,反而都是無盡的愛心跟體恤跟設身處地。大家想一想,最近累不累?這個問題這麼困難嗎?有時候我們去思考思考,有一個學生他很好學,你講什麼,他聽了以後馬上去做,然後又很主動來請教你問題。他一來請教你問題,你給他講了三個小時,你愈講愈起勁,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沒有嗎?累不累?不累,他肯學,你很高興。我之前有機會親近盧叔叔,我記得有一次,我邀請長者到我們的中心來,很多人慕他的名,早上九點就有人來排隊。他那一天從九點講到晚上十點多才走,講到十點多聲音都沙啞了,我提醒好幾次,好了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他說沒關係,這些朋友很可能這輩子就見我這一次,因緣很難講,你不能保證以後還有沒有機會,一定要給他講到他明白,這樣才對得起這個緣分。大家想盧叔叔累不累?身體累。心情呢?幫得上人很高興。
所以有時候我們累累在哪?不肯承擔,不肯原諒別人,就累了。不肯承擔,很累!要不你就過馬路,要不你就不要過,站在中間最危險。想做又不想做,車子常常加油剎車、加油剎車,特別耗油。所以你就直下承擔的氣概,就不會耗那麼多精神跟體力,就不會有一大堆消極的煩惱產生。下一句裡面講到,「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這其實都是在強調節制欲望的重要性,玩樂要知道節制。「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擔憂自己會懈怠懶惰,時時提醒自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一句之前跟大家交流過嗎?還沒有二十一次。都有很好的開始,但是有好的結束就不容易。我們華人很強調善始善終,假如沒有善終,寧可最好連開始就不要開始。比方說這個是好事,人家請我們做,我們沒有量力而行,勉強答應,最後做了,做到一半,又給人家推辭,可能人家事情也不好處理。所以要慎始,謹慎評估才能夠把事情善終。
而面對人家的信任,我們還是要竭盡全力把所託的事做好,這樣才對得起他人的信任。其實這個態度,我們在「出師表」當中體會就很深。劉備對孔明知遇之恩,他一生為了這一分恩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所以不輕易答應別人,一答應了,一定盡心盡力,把它做到善終,這個很重要。而這一分態度,嚴以律己。假如今天朋友跟你一起做事情,做好事,做到一半,他說我家裡有情況,真的沒辦法做了。我們應該怎麼樣?你沒有讀過「出師表」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你現在有做到嗎?講得有沒有道理?這個叫顛倒。為什麼?學習傳統文化,有一個座標,我們學過數學叫xy軸。x軸叫什麼?叫嚴以律己,y軸叫什麼?叫寬以待人。今天朋友跟我們一起做這件事,中途他有任何情況,我們不可強求,強求到最後不愉快、撕破臉,後面以後不好再共事了。絕交不出惡言,或者是因緣暫告一段落,不要苦苦相逼,凡事順其自然,不可強求。這個也是提醒我們不要有控制,不要有要求。這個朋友一起跟我們共事了半年、三個月,我們的心中只記他三個月的付出,只記他所有這個過程中他難得的地方,我們只記這些。心裡面絕對沒有留,「當時還跟我說得多好聽,現在怎麼變成這樣」。記這些東西,心胸太狹小了,只記人家的好。你說他當初說得這麼好聽,人家那時候也是真的!善解人意就好了,現在剛好家裡有些情況,變了。全世界唯一不變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會變。所以時時處處都不要去指責、不要去要求,才能長養我們的厚道。純淨純善的心,只記人家的好,只記人家的付出,你看多快樂。都記人的不好,耗損能量,吃飯吃再都多都吃不飽,能量都耗掉了。
下一句講,「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怕不能聽到很多重要的情況,下情不能上達,只要我們虛心,虛心就能感得身邊這些人的忠言。「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害怕會有奸邪的人進讒言,最重要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自己能夠先端正自己,感召來的都是正直之人,不是巴結諂媚的人。而這兩段當中,其實也是強調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一個國家團體要成就事情,為政在人,要把事情辦好,一定要有好人才。所以一個領導者,要具備很重要的是知人善任,要了解人,要看得懂什麼才是忠臣,才是可以成就大事的人。你要知人以外,你還要善任,你要把他擺對地方去發揮。所以這個都要很有智慧才辦得到。「知人者智」,能知道人那是有智慧。「自知者明」,當然因為看得清楚自己,才看得清楚別人。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時在一起都不了解自己,然後還常常我們拍著胸脯說,「那個人我可清楚,我太了解他了」。這種話不要亂講,這就叫妄語。為什麼?連自己都不了解,還常常自誇了解別人,這個不妥當。就好像說,十公分的東西你都看不到,你還看一百公分的東西,說一百公分我看得很清楚,十公分我看不清。有,他老花有可能,正常不會這樣。你每天跟自己二十四小時都看不清楚自己,你能看得清楚別人?所以人要不自欺不欺人,其實不容易。那要自知,很重要的,所有經典的道理,都是先觀照自己。我們在聽經的時候,聽的當下,句句是講給我聽,不是講給別人聽,這樣才能自知。假如邊聽,聽一句,你看我先生就是這樣,聽下一句,我兒子就是這樣,愈聽,滿腦子都是記別人的不對,那就更不可能自知。
知人很重要,用對人,很可能是成就一件事情的關鍵。我們接著一起來學,有一篇文章就是知人,九十五頁「才德論」。《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的時間寫成的。司馬光先生的德行非常好,他說到,平生所言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那是真的慎獨功夫到家,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沒有一件不可告人。而司馬光先生為了成就這本巨著,十九年連個安穩覺都沒睡過。他睡的是一個用木頭做的枕頭,而且是圓形的,只要他稍微動一下,頭就掉下來,很難睡得很深。他也不敢睡太多,希望能好好透過這本史書,把幾千年的智慧,能夠引以為君王,引以為有緣的人,人生的借鏡。我們看到這篇文章一開始:
【臣光曰。】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寫給皇帝的。
【智伯之亡也。】
因為《資治通鑒》,他是從戰國開始寫的。什麼時候是春秋戰國,跟『智伯之亡』這件事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這個故事是在春秋末的時候,最末的這個時候,晉國它有幾個大夫,卿大夫。我們都知道晉國最後分成韓、趙、魏三國。而那個時候晉國的大夫,除了韓、趙、魏三家,那個時候還不是國,他們是大夫,還有一位是智宣子,他是卿。諸侯下來是卿、大夫、士,所以卿比大夫位置還高。結果智宣子他是卿,等於是在晉國地位也是很高。他有兩個孩子,一個叫智瑤,一個叫智宵。結果他的一個同族的族人,叫做智果,結果的果,看到智宣子要立他的繼承人。以前立繼承人很重要,繼承人立得對不對,攸關他這個國、這個家的興衰。「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立錯人,這個家就敗掉,這個國就完了。結果智果可能看到智宣子要立的時候,比較偏愛智瑤,結果智瑤就是書上講的「智伯」。智果馬上跟他講,你假如要立智瑤,你要考慮清楚,我覺得智宵比較好。因為智瑤有五個地方非常出色,可是有一個地方很不足。哪五個地方出色?相貌很好,長得又高大,美男子,又有NBA的身材,然後射箭武力高強,才華技術都特別好,口才一級棒,非常有辯才,而且強毅果敢,做什麼事很有氣概,不怕,遇事很果決。講完了,請問大家他好不好?講到這裡都還不錯。但是他一個最弱的,他缺乏慈悲心,所以不要立這個人。
但是大家要想想,智宣子,已經喜歡這個兒子,看不看得到他的問題?《大學》裡面提醒我們,「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很疼愛這個孩子,好惡心就起來了,覺得他很好,他什麼不好都看不到;覺得他不好,他什麼好都看不到。你說人的眼睛有沒有真正很光明?我視力一點五,視力一點五不見得能把事情看清楚。所以要去掉好惡的心,看人看事才能看得準確,身有所好樂就不得其正。諸位學長,你最疼愛的那個孩子,你能看到他的問題嗎?有沒有學長說,我是平等心,每個孩子都一樣。你真的能做到,那你不簡單。父母能平等心對待每個孩子,保證你的家道一定旺。平等,你所有的孩子心都平,平等對待,他們就和睦相處;我們偏心,他們的不平就出來了。我們之前剛好一起學過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這個歷史就給我們很好的提醒。智宣子最後還是因為溺愛這個孩子,還是立他為負責人。結果他的族人智果很厲害,馬上自己改姓,改成輔姓,輔導的輔。他本來跟他同姓同族,他就把它改過來,他姓輔。這個人很厲害,因為最後智伯所造的孽,遭到滅族,他所有的族人全部都死了,只剩這個智果他底下的族人沒死。所以學歷史很好,學到智慧,洞察機先,見微知著,你現在怎麼做可以造福後代子孫,那你的子孫就有福氣。
同樣是在晉國,這個卿,智宣子選到了不好的兒子。趙氏大夫,趙簡子他就很不簡單。他也是兩個兒子,想要考慮要傳哪一個人。結果,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伯魯,一個叫無恤,這是同時發生在晉國的事情。他就用竹簡寫了很重要的教誨,交給他這兩個兒子,好好保存好,不要忘了父親的教誨。結果三年以後,他又把兩個兒子叫過來,對大兒子伯魯講,竹簡呢?來,竹簡上的教誨念給我聽。大兒子說忘了。竹簡在哪?不知道,找不到了。問小兒子,他馬上把教誨講出來。竹簡呢?從袖子裡就拿出來了。傳給這個小兒子,這個兒子才是真正謹慎,可以為一家之君,這是趙家的情況。
好,這一節課我們先談到這裡,下一節課我們再繼續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說明一下。謝謝大家。
上一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第四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