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三十七集)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下午好!我們這幾堂課講的主題是「忠」,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一篇忠臣所寫的千古文章「岳陽樓記」,請大家翻到九十一頁。
范仲淹先生在我們歷代都是讀書人效法的楷模,離我們現在將近一千年的歲月,范公是西元九百八十九年生。而范公他的祖上,事實上都是有名的忠臣名相,唐朝的范履冰先生,他是宰相,就是范公的祖先。所以《易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祖上有德,能出這樣的聖賢後代。再追溯到漢朝,他漢朝的祖上是范滂,范滂是漢朝末年的忠臣,那個時候因為有黨爭之亂,而他的祖上范滂又是非常正直的人,所以就被陷害了,被關到監獄裡面。結果第一次審判的時候被放出來了,過沒多久,可能這些奸臣又在那裡進讒言,第二次又被通緝要抓去審判。這個就是漢朝,我們前不久,我們一起學習的「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你們今天的專注都是在「鄭伯克段于鄢」,「出師表」已經先放下了。「出師表」這句是最關鍵的,要深刻的領會,「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漢朝末年,桓靈二帝那個時候,這些宦官外戚干政,忠臣都受陷害了。
結果第二次又通緝范滂,下的通緝令到了當時候這個地帶的督郵官,叫吳導。他接到以後,他明明知道范滂是忠臣,他不忍心抓,自己抱著通緝令在那裡痛哭。所以在這種時代,做人真不容易。結果范滂知道這件事情,不想為難吳大人,自己就到當地的縣府投案。那時候的縣太爺叫郭揖,郭揖見到他,他是主動來投案的,結果郭大人也不忍心抓他,他說:范大人,這樣好了,我官也不幹了,我跟你一起去逃命。我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特別感嘆,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他們兩位讀書人是第一次見面,但是郭揖佩服他的德行,自己能當下放下這個功名,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都覺得不忍心陷害忠良,幫助他一起逃走。
但是范滂就說到,他不想連累郭大人,而且他還有老母在,他假如逃了,又怕連累他的母親。結果他的母親聽到他投案,就趕緊趕到縣衙去見自己的兒子。結果見到自己的兒子,並不是哭哭啼啼,范母對著他的兒子范滂說到:人生在世又要名垂千古,又要很長壽,有時候不見得兩者都能得到,所以你堅持了你的氣節,你已經與這些有德之人齊名,你這一生已經沒有遺憾了,你安心的去吧!所以范母是非常的凜然大義,來期勉她自己的孩子。所以范仲淹先生他的祖上都是留名青史的聖哲人,尤其漢朝的范滂先生,他的胸懷就是以天下為己任,雖然那時候是亂世,但他也盡力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這些忠臣他的精神可以長存!
我們看前一篇文章「出師表」,雖然諸葛孔明先生沒有恢復漢室,但是他的那種忠肝義膽、鞠躬盡瘁的精神,影響了一、二千年我們的民族,影響著中國的這些後代子孫。雖然他們已經離開這個世間,但是他的精神是頂立在天地之間的。而且我們這個民族特別重視歷史,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你們都沒有配合一下,我不是下一節上課才考試,隨時都會考試。人生什麼時候是考試?anytime,anywhere。你要隨時把這些千古名句背出來,突然有個機緣跟你的孩子談談這些忠臣軼事,念出這幾句話,你的孩子會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著你,「我父親真有學問」。這是唐朝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先生的感嘆,用銅鏡,正自己的衣冠;以歷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事實上,歷史當中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人物,都可以對我們自身的人生有啟發。所以我們今天學習「岳陽樓記」,我們了解范公一生的風範,對於我們自身格物、修身、齊家,乃至於這一生奉獻於社會,都會有很多重要的啟示。而這些歷史的聖哲人,他影響著他後代的子孫。
我剛好聽到一位演藝人員,她本來跟父母的關係不是很好。當她了解到,因為她姓陳,她說她陳氏的祖先是大舜,「二十四孝」排在第一位,她知道以後很用心的看《德育故事》,大舜的事跡。她說大舜面對這樣的父母都能至孝,去感動父母,我的父母其實都很愛我,我還把他們氣成這個樣子。所以她痛定思痛,改正自己,後來跟父母的關係變好了。不只是這樣,她還主動跟自己的先生、婆婆,還有小叔、小姑這些關係上,都先自己好好去帶頭。好像她婆婆生日的時候,還是她親自幫她婆婆洗腳,洗了沒一會,她回頭一看,小姑、小叔,人都跟在後面。所以人的這種孝心、誠心能感動人。好像她們的侄子輩很多都是留學,甚至在國外長大的,中文都不是很流利,但是看到那個情境,爭著都去幫公公洗腳。所以一個人正己能感化身邊的親朋好友。
我們相信范仲淹先生,是非常以范滂這樣的祖先感到欣慰跟生起效法的心。而不只范氏的後代效法他們的祖先,連歷史當中很有名的宋朝名臣蘇軾先生,在《三字經》裡面就有提到,「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這個蘇老泉,蘇洵先生,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蘇軾,一個叫蘇徹。諸位學長,這兩號人物你們不認識嗎?可能講另外一個故事,你們比較知道,叫「八風吹不動」。這個都是宋朝,唐宋八大家,很有德行、學問的兩個讀書人,加上他父親,唐宋八大家,他們家就包了三個,真不簡單。蘇洵,因為兩個兒子太優秀了,被刺激到了,二十七歲發憤讀書,他也成就道德、學問。
而蘇軾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在看《後漢書》,結果就是看到范滂這段歷史,他母親看到范母的這種義行風範就很感嘆,當然也很惋惜,就把《後漢書》放下來。蘇軾雖然小小年紀,看到母親嘆了一口氣,可能讀的這個個中一定有什麼值得看的地方,他就把書拿過去看。結果看完范滂的這一段,他就對他母親講,「母親,假如兒子要效法范滂這樣的有氣節,敢於直言,不畏生死,媽媽,妳能不能當范母?」諸位女性同胞,妳的孩子假如讀了孔子的歷史,然後對妳說:「媽,兒子想當孔子,妳能不能當孔母?」所以蘇東坡先生不簡單,小小年紀很有氣概,看完馬上問他媽媽,能不能做范母?他媽媽馬上連考慮都沒有考慮,「你能做范滂,我就能做范母。」他母親真是不簡單,說到做到。他的孩子之後確實是宋朝當時侯一個非常正直的忠臣。
看一個人為官忠不忠臣,怎麼判斷大家知道嗎?看他被貶到哪一個地方去,貶得愈遠愈忠。那是在皇帝比較不清楚的時候。說實在的,古代人一生為官要遇到像唐太宗這樣的皇帝好不好遇?不容易。所以讀書人很有自覺,都先做好準備,要上諫言以前,家裡都先打理好、準備好,可能得搬家。甚至像明朝的海瑞,寫諫言寫好了,棺材也買好了。皇帝看了海瑞諫的奏摺,看完之後,我殺了他,很生氣。結果官員跟他說,他棺材都買好了,反而殺不下去了。所以這種為民謀福,連生死都置之度外。
而讓我們覺得不簡單的,是這些忠臣的太太、忠臣的父母,更不簡單!同樣是宋朝的一個讀書人,奇怪了,怎麼怎麼講都是宋朝?宋朝的忠臣出得特別多,為什麼?范仲淹帶了一個最好的榜樣!所以整個從北宋到南宋,縱使在政治非常腐敗的時候,讀書人都崇尚氣節。我們看南宋岳飛、南宋文天祥,北宋范仲淹,以後歐陽修、司馬光、蘇軾、蔡襄,出的忠臣特別多。所以一個人真正有風範,他影響的是整個朝代,甚至後世的人。所以范公當時人稱為宋朝第一人,甚至覺得他是繼孔子、顏回之後最有德行的儒生。
剛剛提到宋朝有一位忠臣叫劉安世,他是司馬光的學生。結果皇帝要提拔他做諫臣,專門給皇帝提意見,給現階段這些政治有哪些流弊不足。因為做這種諫官會得罪很多的權貴,會受陷害,甚至會被貶官。結果劉安世就回家跟他媽媽講:皇帝可能有意思要讓我做諫官,我想把它推辭掉,因為母親您年紀大了,到時候我被貶官,您的身體受不了,我想這樣回絕皇帝。劉母聽完,對她兒子講:皇帝對你有知遇之恩,讓你當諫官就是信任你,你能夠給皇帝提意見利益整個國家,怎麼可以推辭?要把它接下來,不管你被貶多遠,我就跟你到多遠。
歐陽修的母親非常節儉,結果有一次他們母子在談話的時候,可能歐陽修先生覺得母親實在是太節儉了。結果他母親講:節儉好,到時候你假如被貶官,反正我們過困苦的日子也習慣了,就不會覺得難受了。古代這些女子她看事情都看得非常深遠,而且是為國為民在著想。剛剛我們講到蘇軾,他被貶到海南島,遠不遠?最遠的地方。不過告訴大家,蘇軾被貶到海南島,在那個地方把傳統文化傳出去了,那個地方本來是蠻荒之地。所以後來我們到海口去宣揚傳統文化,那還是得到蘇軾先生的庇蔭。去的時候在海口就有五公祠,裡面就有蘇軾的神位。他先去播了很多種,我們後面好推廣傳統文化。所以雖然這些忠臣被貶官,不過他走到哪,就把教化帶到那裡。
我們看到范公祖上的風範,他確實是承先啟後,范公的兒子也非常有氣節。所以人這一生的使命,確實是要繼往開來,對自己的家族如是,包含期許自己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能做到承先啟後,給後世開一個好榜樣。而范公的身世也非常的不幸,兩歲父親就去世了,他的母親謝氏是他父親范墉的第二個太太。當他的父親去世之後,他的家族沒有接納他的母親,等於是孤兒寡母,他的母親帶著兩歲的孩子就無依無靠。結果後來就改嫁給一位姓朱的人士,范公之後就改名叫朱說。我們設想一下,我們在了解古代這些聖賢人事跡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換個角度,假如我是當事人,我的心境會如何?比方范母帶著兩歲的孩子,家族不願意照顧他們,當下他母親是什麼心情?諸位女性同胞,妳們會是什麼心情?會不會很埋怨?會不會很沮喪?會不會不想活了?不要不想活,不然范公就出不來了。當下他的母親沒有任何的怨恨,這實在是太了不起的修養。因為我們要冷靜,其實我們為人父母所有的負面情緒,孩子都可以感覺得到。
諸位學長,你記不記得小時候的情景?比方你爸爸今天心情好不好,你知不知道?你爸爸媽媽有沒有吵架,我們是不是看臉就知道,都不用講話。所以假如母親有怨恨,孩子知不知道?知道,可能那個埋怨的人生態度就傳給了這個孩子。所以師長講到,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嫉恨,寬容乃是智慧。我們寬容,量大福大,把這個胸懷傳給自己的孩子,好的家教。假如所有的不愉快,都記住,都在那裡怨恨,那我們孩子的心量也不可能大到哪裡去。所以要成就一個聖賢人,最關鍵的就是他的家教,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范母遇到這麼困難的境界,她都能很有勇氣的去面對,最後成就了一個聖人。所以人生不見得每個人都是一盤好棋,遇到了不好的棋,每一步還能下得有聲有色,還能下得很理智、很有氣節。
范公就在朱家長大,所以從小也是比較貧苦,但是他非常勤學苦讀。范公從小身體就不好,他的母親向天祈求,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因為他母親,事實上心心還是想著,要讓這個孩子認祖歸宗,讓他以後要有所作為,這樣她才對得起她死去的丈夫。古代女子,那種夫婦的情義令人動容。范仲淹,范公他二十九歲當官有所成就的時候,他母親就趕緊讓他要改回范姓,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他母親對自己的先生,還有對范氏祖先的那分道義。而范母祈求,發誓終身茹素,吃素祈福,吃了二十多年,到她走為止。所以范母是虔誠的佛教徒。
我們想像,范公看到母親念念都是為他,這麼辛苦,所以他讀書也非常認真。他在年少的時候,有一天剛好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就問這個算命的長者,你幫我算一算,我能不能當宰相?結果這個算命先生,可能這輩子也沒看過人家這麼問的,而且還是個少年人,更讓他吃驚了。所以一下子反應出來的是覺得年紀輕輕口氣這麼大。結果范公當時可能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又說,不然你看我可不可以當醫生,良醫?這一位先生覺得很好奇,你的志向怎麼從一國的宰相一下變成醫生?范公說到,只有良相跟良醫可以救人。這個算命先生聽完很感動,你這一顆心是真正的宰相之心,你以後一定會做宰相。范公確實做到參知政事,副宰相的位置。一個人從小就立大志,目標明確,他讀書都是為了造福人民,那一念心讀書都得到祖先的護蔭、護佑。而且那一念心跟聖賢人的心境相契,他書能讀得進去,能契入經典的聖賢境界。
諸位學長,從范公這個故事當中給我們教育下一代什麼啟示?請問諸位學長,現在要救這個世界、救這個社會,最重要的應該選擇哪個行業?要不做國家領導人,要不做衛星電視台的老闆,影響的面大,要不從事教育工作。為什麼?現在這個社會功利主義很厲害,讀書志在賺錢,價值觀偏得太厲害了。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但是經典得靠人出來宣說,所以從事教育工作,在現在這個社會也非常重要。所以大家栽培孩子可往這幾個方向努力,這是給我們思考的一個重點。我們的孩子就要做這個社會最急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
再來我們也了解到,一個人能成就德行學問,進而能夠胸懷天下,主要是他從小要有心量、要有志氣。所以一個人的成就,學貴立志,從小立志。而這裡也告訴我們,一個人求學問的過程當中,首要的並不是他的才華。現在的人很喜歡才華,孩子能背些書,高興得不得了。大家冷靜看,民國初年,那些否定文言文、否定中華文化的,都是小時候背書的人,怎麼最後過河拆橋?他長的不是胸懷,是才能。自己能寫這麼好的文章,其實就是因為有文言文的基礎,結果居然還要廢了文言文。所以栽培出來的孩子才華很高而沒有德行,那真的會忘恩負義,過河拆橋。
所以老祖宗留給我們一句很重要的話,「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我們在讀這些經句的時候,要注意到這兩個字,先跟後,先後能分辨清楚,這才有智慧。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弟子規》裡面有很多先後,比方「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我們今天受教育的孩子,所積累的知識都非常的豐富,可是為什麼很難出胸懷天下的人才?甚至於才華高了,恃才傲物的太多太多了,那都是培養人的先後忽略掉了。先要有器是什麼?就是肚量,胸懷要寬廣。我們看范公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器,肚量,識,看得非常深遠,有見識,有見識的人絕對不會短視近利,只看眼前。
周朝的周公,制禮作樂,開周朝八百多年的國祚,他是有見識的,而後才提升他的文學、他的藝術才華。而我們看歷史當中,曹操文學很好,寫了不少文章,我看了曹操寫那個文章,我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文學能力實在是高。但是曹操心胸很小,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懷疑心又很重,華佗給他看病,說要幫他剖開腦袋可以治好,他就覺得華佗要謀害他,就把華佗打個半死,死在監獄裡面。那不只是殺了華佗的命,華佗假如多活個三、五十年,不知道還能救活多少人。曹操心量太小,所以在那個時代也殺了不少人。
然後我們看有沒有見識?秦朝它就是以嚴刑峻法來統治人民,看起來效果很好,你不聽話殺了你,很強求趕快達到好的效果。結果不知上天有好生之德,跟老天的仁慈心完全相違背,雖然他統一了天下,但是十五年秦朝就滅亡了。所以真正要成就一個棟梁之才,重要的還是他的德行、氣度、智慧。范公從小好學有志氣。後來范公二十歲上下的時候,都到他當地,山東也有個長白山醴泉寺,到那裡去苦讀。結果因為很窮,他每天煮一鍋粥,切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一天就這麼吃。這個其實是格物的功夫,面對這些生活的需要可以降到最低,不要求生活的享受。所以他們范氏家風裡面就有「斷虀畫粥」勤儉的態度,虀就是指薑、韭菜切碎,撒在上面就這麼吃了。
結果他那個時候才二十多歲,遇到了當時候的諫議大夫,姜遵先生,那都是年輕人,剛好一起到姜大人的家裡面去。結果見完面之後,姜大人就唯獨把范公留下來,特別欣賞他。然後姜大人事後就跟他的夫人講,這個年輕人以後會當縣官,而且會流芳百世,盛名會流傳後世。范公那時候才二十來歲,姜大人就看得出來。大家想想為什麼看得出來?《中庸》講,「誠於中,形於外」,他有一種氣宇非凡。諸位學長,您回去看看自己的孩子,以後是不是能大有作為?所以家教很重要。在《訓俗遺規》當中,王朗川先生曾經提到,兒童年少的時候,「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三歲看八十」,所以孩子小時候要好好的教。「須是蒙養有方」,這個方,教子有義方,就是要用好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且從哪些地方去要求?「衣冠整齊,言動端莊,識得廉恥二字,則自然有正大光明氣象」。都是從小地方陶冶他的性情,而且要真正認識廉,不貪,恥,有氣節。我們要從這些很寶貴的經驗當中,得到教育孩子的這些重要原理、原則。
而當時候在醴泉寺,范公還偶然發現有一堆金子在一個洞裡面。范公發現了,而那個時候他非常窮,人很窮卻能在金錢面前不動心,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這等於是克服自己的貪欲功夫是非常好的,這是從金錢方面。而一個人能夠勤儉不貪,他為官就能清廉,他就是個好官。他假如欲望很多,那麻煩了,他當官一定會貪污腐敗。所以為政,一個人從事公務員、從事政治,最重要的就是清廉。為政之要,曰公曰清,為政最重要的原則,公正清廉。而成家之道,一個家庭要治理好,曰儉與勤。而我們看這個其實還是很有關係,他在家裡勤儉,他勤勞就很願意付出,就能大公為人。他在家裡能節儉,儉以養廉,他為官才能清廉。所以人才確實都是要靠家庭的培養。
而當時候在這麼窮困之下,范公常常怕自己睡得太多,都是冬天拿著冰水洗臉。所以能面對欲望,世間講的五欲,財色名食睡,都能淡。而剛好在范公二十三歲的時候,他才了解到他本來是姓范。因為他跟著母親嫁到朱家,改嫁,他跟著到了朱家。等他了解到自己是范氏的後代,他就非常的難過,但也很砥礪自己,下定決心要有所成就,功成名就再把他母親接回來。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就到了河南商丘這一帶的應天府,也稱為南都學舍。他二十三歲到二十七歲都是在這裡讀書,先後不到五年的時間,苦讀,讀通六經,最後考上進士,再把他母親接來奉養。而在那幾年當中,負責當地的一個官員很佩服他,然後就煮了一桌豐盛的菜請他吃。諸位學長,假如你長期都吃一塊一塊的粥,突然有一桌豐盛的菜餚,當下會怎麼樣?可能都覺得,我是在作夢嗎?結果過了幾天,發現那些菜動都沒動都發霉了。那個官員就很不高興,我這樣盛情請你,你怎麼這麼不領情?范公非常恭謙的對他講:大人對我這麼關心,我非常感動、感恩,但是假如這樣的好菜我吃下去了,我還能回去吃這個粥嗎?所以很節制自己的欲望,這功夫!
所以在白鹿洞書院裡面,提到我們讀書人修養自己的原理原則當中,在立身方面,叫「懲忿窒欲」。欲望要懂得節制,而且要愈來愈淡,這才是在修身的狀態。假如我們雖然一直在讀書,一直在背經典,但是貪心愈來愈重,那就與道相違背了,貪要愈來愈淡。孔子在《論語》裡面說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讀書人說他要成就大道,結果不喜歡吃不好的,不喜歡穿不好的,他假如是這個態度,那這個人你不用看了,他沒什麼大作為。為什麼?道德一定是從格物下手的。大家別太緊張,不是今天學完回去只能吃粥而已,是告訴大家一個目標,要愈來愈放淡欲望,煩惱欲望少,智慧才能增長。這篇文章讀完,不只食物不要挑,連境界都不要挑,什麼都好。這是在南都學舍發現的一件事情。
而在那幾年過程當中,剛好皇帝經過那個地方巡視,這些讀書人忍不住,趕快衝出去要看皇帝,只有范公如如不動,不去看熱鬧。人常常這也想看看,那也好奇,心都是浮動的,定才能生慧!結果這些同學就問他,皇帝好難得才來,你怎麼不去看一下?范公說到:以後就見到了,不急。人家很有自信、很有胸懷。這是我們剛剛講到,「自幼孤貧,勤學苦讀」,這是對范公第一個人生二十多年前的一個敘述。考上進士之後,他開始造福老百姓,「為民治堰」。這個堰是指防海浪的防坡提。因為那個時候他到了泰州一帶,沿海因為水患,常常老百姓都流離失所,可是那個工程非常浩大,動用的民力非常多,可能要上萬的民力來修築,後來在他的爭取之下,真的修築了。結果在工程進行的過程當中,剛好又遇到一次嚴重水患,死了一百多個老百姓。當時候朝廷就議論到底建還是不建?諸位學長,建還是不建?講得很輕鬆,大家就知道當時候承受的壓力有多大。
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想做真正的實事都要面對很多挑戰,為什麼?好事多磨!假如禁不起這些種種的考驗,能夠堅持百折不撓的一種態度,才能把事情做成。尤其現在人從小沒有接受五倫八德的教育,他的認知就比較不夠,這個時候要團結大家去做事情,難度就會更高了。所以真想把事做好,確確實實要有度量、要有耐心,還要有決心,甚至於還要不怕得罪人的心。這個不怕得罪人,是人家不理解不難受,不是故意去得罪人,這個大家可不要誤會了。時時都要心平氣和,不跟人衝突,但是假如別人不能理解,該堅持還是要堅持。孔子一開頭就期勉我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所以范公那個時候還是很堅持,極力疏通,最後還是決定繼續建。而且他是站在第一線建,很巧的是什麼?當時候這篇「岳陽樓記」的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物滕京諒先生,就是滕子京先生,剛好就跟范公一起在建這個防坡提。他們兩個正談論的時候,那個海浪拍上來,很急,所有的人統統被嚇得不知道退了多少步,結果他們兩個如如不動,還在那裡談論怎麼建,哪邊建得好。結果大家看他們兩個都沒有一點恐懼,接著又繼續幹。所以當領導的人身先士卒,還是非常重要。最後建成了,整個流亡的這些百姓,都回到本來自己的故鄉。因為建好之後,整個水利、農業就穩定下來,所利益的人非常非常的多,而且不是利益當時的人,利益後世百年、千年的人。後來就把這個防堤,就叫做「范公堤」,紀念范公。所以范公不簡單,當官只要到哪裡都非常有政績,而且都為了人民的生活,把水利工程做好,然後教育老百姓。
結果他三十多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了,去世要服喪三年。服完喪之後,應天府的負責人晏殊先生就請范公去教書。范公學問非常好,他已經大通六經之旨,詩、書、禮、樂、易、春秋這些教誨,他融通了,所以他帶出非常多的學生,也辦了很多的書院。我們之前好像有讀過幾篇范公的文章,怎麼有人搖頭?在《德育古鑑》裡面,他們家本來買下來的錢氏南園,結果算命先生說這風水太好了,你以後後代會出很多人才。范公聽完說,那應該拿來做書院。結果果不其然,那一個書院教出的進士就有上百人(幾百人),狀元就有幾十人,現在還是一所高中,風水特別好!當然更重要的,那是范公的德行在那裡還感動著、教化著那地方的人。
後來,皇帝就把他請到京城當官,他教書教了一段時間,就回京城當官。而在當官的過程,確確實實是幾起幾落,但是百折不撓。先後做了幾個主要的官職,祕閣校理,右司諫,天章閣侍制。祕閣校理是管國家一些重要的文獻,這些重要的書籍,當然也會常常可以給皇帝一些諫言。他當祕閣校理的時候,剛好遇到皇太后做生日,結果皇太后要求皇帝跟百官都要來給她拜壽、磕頭。結果范公想到,做壽磕頭那是家裡的禮,跟國家的禮不一樣,怎麼可以讓百官來到皇太后面前然後還磕頭?覺得這個違反制度,然後就上書勸這件事情。大家想想那個情境,一個小官敢諫皇太后的事情,結果就被貶官了。但是大家不要看眼前被貶官,就是這一次一次的堅持,才把宋朝幾百年的氣節給喚醒,樹立起來!不然大家都是攀附權貴,怕得罪人,最後真話都不講,就麻煩了。結果被貶官之後,第二次皇帝又請他回來做右司諫,那個時候皇太后已經去世了。司諫,當然也是給皇帝諫言的。
我們翻到《德育古鑑》一百一十頁,因為文中有提到他做右司諫的一個實際的事例。我們也從開頭大家一起來看一遍,當複習一下。
【范仲淹。字希文。少孤甚貧。日食虀粥一角。勤苦讀書。便以天下為己任。每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嘗謁相士問云。】
『嘗』是曾經,見到算命的人,問他:
【能作宰相否。相士云。不也。】
這個可能是有點吃驚,覺得你口氣也太大了!
【再問。能作醫否。相士訝之曰。何前問之高。而今問之卑也。曰。惟宰相名醫。可以救人。相士贊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後來:
【舉進士第。】
考上進士。
【為祕閣校理。博通六經。】
當然這個『博通』也是厚積薄發,積累出來的。
【學者多從質問。】
都請教於他。范公他其實只要遇到緣分,他都盡心盡力幫忙。當時候有一個泰山先生,叫孫復,學問好到,皇帝都會請他來宮廷講課。而孫復他曾經兩次去給范公要錢,太窮了,都養不起母親,范公都給他。結果第二次就問他情況,范公了解完之後就跟他講:我在南都學院找個工作給你做,你就有薪水了,你也可以安下心來讀書,提升自己。最後孫復就因為范公幫忙,而且還教導他《春秋》這部經,好像隔年范公就調京城,之後孫復先生也離開。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這個孫復很有學問,當時候人就尊稱他是泰山先生。范公一點印象都沒有,只是後來兩個人又相見,才知道是當初他幫助的那個人。還包含胡瑗,當時候叫安定先生。范公把他請來講學,當時候學生還有點意見,范公把自己的兒子叫來教室好好聽課,做示範,慢慢的學生也受到他孩子的影響。所以成就很多機會讓這些讀書人來提升,最後都很有成就。包含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張載先生,當時候張載先生一心想要去打仗,武藝高強。最後范公看他,可能范公《易經》很通,一看就會看出這個人比較適合做什麼,就勸他好好讀書。最後張載先生有聽勸,就開始用功讀書,最後成為北宋五大儒之一。被范公栽培過的讀書人,那真的是數不勝數。其實這是對國家相當長遠的貢獻,人才是國家最重要的財富。孟子很明白這一點,孟子說「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真仁慈的人。我們看到很多人來向他請教學問:
【為講解不倦。推其俸以食四方遊士。】
他把自己的俸祿能幫助的,都趕緊幫助這些貧苦的讀書人。
【諸子至易衣而出。】
他的四個孩子窮到什麼程度,比方只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其他的都破得比較多,然後大兒子出去,就大兒子穿,大兒子進來,三兒子出去,接著換衣服穿那件出去,叫『易服而出』。難得是什麼?
【公宴如也。】
雖然他的兒子都是這樣衣服換著穿,但全家人樂在其中,為什麼?他們不是重視生活的享受,他們看到這麼多親人得利,他們看到這麼多的讀書人受到栽培,高興!這叫道義之樂,而不是欲望之樂。
【尋為右司諫。】
當了『右司諫』的官,結果剛好:
【歲大旱蝗。】
遇到蝗蟲之害。
【奏遣使循行。】
趕緊請奏,希望派人去了解狀況,而那個時候宋仁宗好像不是很積極的要去處理這件事。結果范仲淹就直諫說到:
【因請問曰。宮掖中半日不食。】
『宮掖』就是指宮廷裡,住的都是嬪妃、皇室的後代,可不可以讓他們半天不吃,讓他們感受感受餓是什麼滋味?
【當何如。仁宗惻然。】
聽了這個勸,心裡也覺得過意不去,這些人,我們可能餓半天就很難受,他們都餓了多少天了。
【命公安撫江淮。所至開倉賑之。奏蠲除弊政十餘事。】
就是很多地方亂了,這些政治都已經亂了規矩,他趕緊把它整治好。而且范公還把當地災民吃的充飢的野草,拿了幾把回去給皇帝看,這都是讓皇帝能身歷其境,感同深受人民的悲苦。這是講到做右司諫的一個情況。結果後來又遇到皇室內部有爭鬥,要廢皇后。結果范仲淹又直言,不應該廢皇后。那個時候朝廷裡有一些高官都已經計謀這些政變,結果他又被貶官,該說的說了,不聽也只能隨緣,又被貶官。結果後來,第三次又回到京城,做天章閣侍制。然後那一次范公又發現宰相呂夷簡都用自己的人,整個朝政非常的腐敗。范公就畫了一個百官圖,就是把這些官員畫出來之後,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宰相都用他自己的人,底下一堆都是他的黨羽。結果這麼勸了之後,又被貶官,雖然知道這些政治勢力都已經很堅固,但是很正直,該講還是要講。
這是第三次又被貶官,結果這一次年齡也比較大了,最後遇到什麼事情?西夏兵進犯,整個國家找不到誰去抵禦西夏兵,就把范公請出來,之後范公就領兵守西夏。所以古代讀書人都是文武雙全,我們看孔子都是揹著一把佩劍。守西夏的時候,范公也是治軍很嚴明,把整個軍隊的風氣都把它轉變過來。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身作則,士兵沒有喝,他不喝,士兵沒有吃,他不吃,而且他很愛惜生命,他不輕易動兵。當時候跟著他一起守邊疆的還有韓琦,這也是宋朝的名將。韓琦就說,一個為將者,要把死生成敗勝負置之度外。范公講,這一動可能就是千條命、萬條命,怎麼可以勝負置之度外?兩個意見不合。但最後因為韓琦的權位高,還是動兵了。結果那一次死了超過一萬人,韓琦帶著兵回來,看到這些老百姓在望著,我的孩子有沒有回來?一看孩子沒回來,當場就痛哭失聲,韓琦也跟著在那裡流眼淚。所以真的一定要能多聽這些仁人志士的話,人生才不會做出很大的錯誤。
最後,范公把西夏守得很好,甚至於這些少數民族西夏的人,他也幫他們安置生活,輔導他們種農耕,他們也很感范公的恩德。所以後來范公去世的時候,這些西夏地區的老百姓,也是都痛哭流涕,而且都集體齋戒守喪。所以范公的德行,是能夠讓敵人那邊感動到最後是如此的敬仰他。其實《論語》當中也講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這一句之前沒講過嗎?今天沒講過,然後以前還沒講二十一次。「既來之,則安之」,原來的意思應該是這樣,遠方的人,甚至是對立的敵軍不服我們,修文德,就用道德去感化,他既然來了,則安之,安就是安頓他的生活,照顧好他,冤仇就化解掉了。這是在西夏當將領時候的風範。
我們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上一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三十六集)
下一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三十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