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1 21:17:37自如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  (第一集)

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一集)  2006/12/13 
 台灣中壢善果林淨土寺  檔名:52-184-01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要一起討論的、一起分享的是「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其實我們都希望人生是無怨無悔,因為假如我們時時怨恨、時時後悔,那個日子一定很難熬,絕對是度日如年。我們看到現在整個社會狀況,很少有人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牽掛。假如我們今天說人生可以過得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牽掛,有這個方法,諸位朋友,您相信嗎?因為相信才會產生無窮的力量。假如我們不相信人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一定會被自己給擊敗、擊退了。所以確實人生都是被自己的信心給擊毀、擊垮了,不是別人可以打敗我們的。

  有一次,剛好有一個地區,他們因為長年沒有下雨,所以當地的牧師召集大家來一起祈雨。正在祈雨的過程,大家都很專注在讀誦一些經文,突然這位牧師就很激動的指著底下的一個小女孩,大家也都把目光集中在這個小女孩的身上。接著牧師就說到:你看我們今天來祈雨,就只有這個小女孩帶了一支雨傘來。其他的所有祈雨的人都沒帶雨傘來,所以代表著他們來祈雨的時候有沒有堅定的信心說會下雨?沒有!反而只有這個小女孩她來祈雨是抱著一顆赤誠的心來祈雨。所以「萬類相感,以誠以忠」,一分真誠的心才能跟天地萬物相感應。

  所以我們今天以一顆至誠的信心來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而且能依教奉行,相信種瓜得瓜,種豆一定會得豆。所謂「理得心安」,我們很多人生的真理、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個心就安下來,這個心就釋懷了。這個怨跟悔自然能夠煙消雲散。首先我們對於人生的道理要能夠去了透、去明白。一般人之所以會有怨,就是因為「求不得苦」,好像人生事事都不如意,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諸位老師,當我們聽到「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內心有什麼樣的感受?是不是馬上很多烏雲都飄過來了?愁雲慘霧,其實你看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在怨。

  所以心裡是踏實、是明瞭,還是怨恨?其實就在我們面對一個境界,或者面對一句經文當中,就已經在產生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句話我們聽了,假如能從原因當中去找答案,這句話不會讓我們難受,反而會讓我們反省。因為「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是結果,原因在哪裡?假如把原因找到了,那人生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是前所種的因不對,才感來這樣的結果。人生只要時時明白因果,從果推因,他就不會抱怨,他會勇於承擔結果去改善自己的問題,那他的人生就是充實而不會消極。

  我們也可以再冷靜觀看這個世間,有沒有看過人生如意事常八九的人?很可能大家的答案說:好像沒看過。能不能說種瓜得瓜的不準?不行。我們在修學聖賢教誨的過程當中,只能檢討自己,不能檢討真理,這個態度相當重要。因為真理它已經經過幾千年的印證,不容我們懷疑。但是假如我們懷疑了,失去信心了,到頭來還是自己自暴自棄去了。首先我們對自己要有信心,對真理也要有信心。我記憶很深刻,在好多年前,許哲女士曾經到高雄演講,那時候我也很幸運能夠去聆聽她老人家的教誨。但是叫她老人家好像有點奇怪,因為她是「一百零八歲的年輕人」,她比我還年輕,你看人家做瑜伽動作,身體這麼柔軟,像我這是老骨頭。所以比起來,她的身體,以至於她的心靈,很可能都比我們年輕很多。當那一次我去聽完她的演講之後,我體會到什麼是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就是許哲女士。她那種笑容真是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甚至於是她那種笑容會帶動其他的人樂觀進取的去面對人生。

  而許哲女士的人生是如意事常八九,如意到什麼程度?如意到不用去買菜,冰箱裡面就有菜。諸位老師,我們家的冰箱有沒有這個功效?不用買就有菜了,那可如意了。那時候我在看到採訪許哲女士的VCD裡面就有提到,她的冰箱都不知道是誰把菜拿來。在這個影片的過程當中,我們看到很多被她幫助的這些老人以及人家,那都是幾十家,當他們看到許哲女士的時候,他們那種表情、神情,就好像看到至親一樣的歡喜快樂,甚至於都已經手舞足蹈,可以感覺得到許哲女士在他們生命中的那個分量。因為把她當至親看,所以一定也會把她當至親一樣的照顧。當至親一樣的照顧,那絕對是無私的付出,絕對不求回饋。為什麼他們能無私的去付出?因為許哲女士也是無私的對他們。

  人生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你對著鏡子笑,鏡子也對著我們笑;我們對著鏡子哭,鏡子也是對著我們哭。所以我們的這種心境就會反應在鏡子上。而鏡子上的反應,統統就像是我們現在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我們現在冷靜來想想,現在我們所面對的一切人,他是對著我們哭,還是對著我們笑?這是需要我們反思的地方。而當我們發現我們在照鏡子的時候,鏡子在哭,這時候我們會不會拿著我們的手往鏡子說:你給我笑,不可以哭。能不能變?那個鏡子你再怎麼動它,它還是哭,甚至已經轉成憤怒了,它不可能笑。因為源頭是照鏡子的人要真正開懷的笑,鏡子才有可能會笑。所以當我們所相處的這些家人、朋友都是苦瓜臉對著我們,這時候我們去指著他:你要對我笑。他笑得出來嗎?他笑不出來。所以唯有我們改變,整個人事環境才會改變。佛家叫「依報隨著正報轉」,自己的心真正轉變,用一顆愛心對人,回回來的就是他人的愛。所以儒家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現在心上對人還有怨,相同的,那個怨一定會回回來。只要我們轉怨為恕,為寬恕、為愛心,人生就開始轉變起來。

  有一位朋友他剛好跟他的同學處得很不好,然後他的脾氣就忍不住,不過礙於在團體當中,他也會顧慮到跟他吵架其他的人可能會對我們有看法,他把這個情緒把它壓下來,表面看好像還好。但是因為一直壓下來,又很難受,他就自己拿著一張紙罵這個同學,就把這個怨氣寫下來。結果寫了下來以後,剛好那一天,他走著走著就經過那個同學的位置,不經意就往這個桌子瞟過去,他那個同學剛好在桌上放了一張紙,然後寫了一些話也在罵他,而且罵他的跟他罵他的差不了多少。所以你看,真的就像一面鏡子一樣,你覺得他脾氣大,很可能他也覺得你脾氣大;你覺得他嫉妒心很重,他也會覺得你嫉妒心很重。人生這個道理相當的微妙。比方說夫妻吵架,我們聽其中一方,比方說聽先生說他太太不是,聽完之後,我們會覺得這個太太太不像話了。但是假如去聽太太講她先生,講完以後,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先生真不像人。這個叫不可聽片面之詞,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常怨別人,所回應回來的就是眾人的怨;我們常常感恩別人,我們常常隨喜別人,我們常常祝福別人,那回回來的也是感恩、隨喜、祝福。

  歷史上有一個很著名的公案,大家也都耳熟能詳,就是在宋朝蘇東坡先生,他跟佛印禪師交情很好。確實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人生能有幾個這種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也是相當的樂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在我們讀到這一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樂了嗎?突然在那裡想,怎麼連半個都想不到?又開始在那裡怨了。今天假如我們沒有「有朋自遠方來」,沒有知己,問題在哪裡?在自己身上!《論語》早就告訴我們如何有朋自遠方來,「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們人生為什麼這麼多煩惱?常常就是只求結果,然後不努力,不種正確的種子下去。誰不希望孩子進入社會以後「四海之內皆兄弟」。諸位朋友,您希望您的孩子的人生能有這樣的際遇嗎?那鐵定是希望的。但是不能只是希望,天上不會掉餡餅下來。假如孩子連跟人的應對進退都不清楚,都不知道怎麼樣跟人交往,那他也不可能能得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人生情境。

  我就記得我曾經到同學家去,他成績非常優秀,然後我們聊了一會之後,我就跟我同學講:我要先回去了。我的同學頭轉過來,看著我:哦!然後我看他沒有什麼反應,我只好自己走出來了。結果後來他的父親說:同學要出去了,你連送都不會送!你看這麼基本的待人的禮貌都不懂的話,那很多時候我們什麼時候得罪人都搞不清楚。所以《論語》裡面才說,時時恭敬心對別人,「君子敬而無失」,你時時有一分敬心在,誠敬的心在,就不容易得罪別人,對別人有所失禮。「與人恭而有禮」,非常的恭敬,不會怠慢,那人家跟我們相處就如沐春風,這樣子自自然然從恭敬心當中能感召來的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所以這樣就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甚至於這一分至誠的恭敬心,不只在當下可以得到很多的好朋友,甚至於幾千年的古聖先賢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所以一個讀聖賢書的人假如會覺得很孤獨,那一定是沒有讀進去。

  我們看到文天祥的一句詞句,「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這些聖哲人的風範統統都時時刻刻早晚都在我們的心中。當我們打開這些經典的時候,他們的精神就好像照在我們的臉龐,所以我們跟他們是沒有分離的,所謂神交古人。我們一想到范仲淹先生,馬上提起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讀到他們的文章,我們可以感動得淚流滿面。當我們為了家庭、為了社會我們不敢勇於承擔的時候,這時候我們想起的是林則徐先生的那一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樣的精神就跟我們合在一起,這一分至誠的心就把時空給突破了,那怎麼會沒有「有朋自遠方來」?

  我們在以這些聖哲人為榜樣的當下,有一個態度很重要,就是別人做得到的,聖哲人做得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能做到。要有這一分信念跟信心。假如這分信念不在,那很難修學。因為「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成就學問、成就家業、事業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假如我們常說:都是聖哲人做得到,我們做不到。這樣的意念,其實我們在學習的當下就已經在退步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進步?什麼時候是退步?我們的念頭是隨順聖賢教誨,這個叫進步;我們的念頭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叫退步。

  中國家教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經典,《弟子規》。現在很多海內外的華人統統在修學《弟子規》,甚至於是其他的民族都已經開始在修學了。《弟子規》,我們從頭念到尾,諸位朋友,念到哪一句的時候精神最振奮?依我的觀察,念到最後一句的時候最振奮,「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那還要再了解一下,就是說是因為念完了很高興,還是因為這一句話把它領納於心,拳拳服膺在心中?所以「聖與賢,可馴致」,那是自我的一個自信,自我的一個激勵。而這個態度假如失去了,其實我們就已經在下降。

  在我們修學的道路上,真的可以時時觀照,「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冷靜思考一下,什麼時候是進退?很可能當我們聽到這句「不進則退」的時候,心裡想著說,我今年比去年稍微有進步,或者是我現在比十年前進步了。你看我們所量的這個進退,都是一年、二年這麼長的時間。其實說實在的,假如看到的是一年、二年,才在那裡思考進還是退,很難不退。其實進退都在一念之間。今天我們,比方三天都很認真的讀書、讀經,心情非常的平和。突然看到一個人,跟他起了衝突,火冒三丈。諸位朋友,這幾天的修學怎麼樣?兵敗如山倒,所謂「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其實不只是「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貪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傲慢心起,那火燒也是功德林。即使是一個妄念起來,很可能前面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水。所以我們對自己這種起心動念要非常的謹慎,那才是修道人的學處。

  我們記得在高僧大德的傳記當中,我們記得安世高大師,他到我們中國來弘法利生,而他後來去找了他一個前世的道友,而這個前世的道友已經變成了龍王。他為什麼會變成龍王?本來這位道友前世也是明經好施,因為他明經,所以這一次變成了龍王,但是還有一點智慧,所以人家來請教,來拜他,他都還能夠給人家一些好的指引,因為他明經!而又好施,所以福報很大,可能是百里之外的人都會趕來這裡來給他祭拜。但是明經好施,又是個大法師,就因為有一次去托缽,然後嫌菜不好,你看就一念貪心、一念的脾氣上來,結果下一世就墮到了畜生道去了,當了龍王。這些公案都很值得我們修行的人細細的去觀照思考。所以確實是一念瞋心、一念妄想、一念習氣起來,就會火燒功德林。所以起心動念才是我們修學的進退,這個要很謹慎才對。

  在《國語》裡面,孔夫子也講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行善就好像爬山一樣,要一步一步蹬上去;但是假如做惡事,那就好像瞬間自己沒踩好就跌下來,整個就崩落下來。我們想像一下這個情景,我們想要學好、想要行善,那好像爬山一樣,一步一步要踏上去,而且要上去的時候還要加把勁。諸位朋友,為什麼要加把勁?因為有地心引力在拉我們。而這個地心引力,換作是一個人在修學,那就是我們的習性,壞習慣,在拉我們,所以你必須要再加把勁把它蹬上去。但是「從惡如崩」,就好像你這一步沒有踏好,突然踏空了,會怎麼樣?一步踏空了,很可能會怎麼樣?很多朋友馬上就說:會跌到山下去了。我說這樣也太慘了。

  當我們一步沒有踏好的時候,那就雙手放開讓他掉嗎?絕對不是。這一步沒有踏好,趕快用雙手去拉,說不定扯到了一根樹枝,馬上就不會再繼續掉下去了,那又趕快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往上,繼續往前邁進。所以要懂得抓住這些樹枝。其實當人念頭不對,那真的就好像一步踏空,就突然往下掉了。但是假如這個時候我們有警覺性,馬上「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提起正念,很可能馬上就好像抓到樹枝,不會往下掉。甚至於是趕快把《弟子規》拿出來,現在脾氣很大,念一遍提醒自己,突然念到「言語忍,忿自泯」、「凡是人,皆須愛」、「將加人,先問己」,你看好幾根樹都抓住了,就不會繼續往下掉了。所以這是我們在面對自己的起心動念,面對看到經文的時候,我們都時時要觀照我們是在進還是在退?因為修學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

  我們剛剛是講到蘇東坡先生跟佛印禪師是好朋友,有一天,蘇東坡先生剛好感受到自己當下的境界很不錯,就寫了一首偈,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諸位朋友,當蘇東坡先生寫到「八風吹不動」,其實動了沒有?已經動了。所以人要真正看清自己真是不容易,真的是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跟經典當中的差距,不然被自己出賣了都不知道。這時候蘇東坡先生就把這首偈送給了佛印禪師,結果佛印禪師回回來,就給他寫了一個「屁」字。蘇東坡看了很生氣,馬上快馬加鞭就趕過去,渡江而來。

  結果到了山門門口,佛印禪師寫了兩句話,「八風吹不動,一屁(就)打過江」。其實這兩句話,真的是醍醐灌頂。假如這時候蘇東坡先生回光返照,可能當下他就會有悟處,甚至會開悟。諸位朋友,假如你是蘇東坡,當下會怎樣?故事不能白聽,這些聖賢人都是表演給我們看,讓我們要有所領會!我們不能這些故事聽一聽說:我都聽過了!那這樣對不起古聖先賢的表演。場場好戲,我們不能看了之後,統統白看了。諸位朋友,我們在當下會不會回過頭來,然後就說:你給我記住。能不能這樣?不行!假如是這樣的心念,那最正直的朋友都會離我們而去。所以《弟子規》說「聞譽恐,聞過欣」,把我們缺點直接指出來,甚至是從我們起心動念把我們的問題指出來,這樣的朋友太難得了。我們假如能夠當場就跪下去,給佛印禪師頂個禮,謝謝你的教誨,可能那一生就會很有成就。

  當然蘇東坡先生成就也很高,其實他是做表演給我們看。我們可不能故事聽完之後說:蘇東坡先生修養很不好。那不對!因為這些聖哲人他都很清楚人生的責任,他不只要幫助當下的這些社會人民,他也要給後世留垂範。所以「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我們在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最重要的學處是學他們的心境,「慕賢當慕其心」,而不只是學他的一些言語行為而已,當慕其心。所以這些經典當中的教誨,都是聖賢人的心境流露出來的一言一行,我們從言行當中要回到他的根本,就是他的心地上來學習。他們的心境、一舉一動都是要為天下人做榜樣,「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這個天下不單是他當下所處的社會環境,而又是往後的世世代代,是這樣的心境,是為往後的歷史做交代,這是他們的心境。

  我們常常在跟朋友做交流的時候,會問到一個問題,不要說天下,就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後代、我們的家道要承傳多久?結果這麼一問,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的人很少。連家庭我們都沒有這種承擔,希望他能夠我們用好的榜樣讓他承傳久遠,那更何況是對天下?從這裡我們就深刻感覺,我們跟聖賢人的差距很遠。既然要希聖希賢,就要從他們的心地去效法、學習。所以人生心胸要寬廣,視野要能夠看得深遠。

  我們往後再看這些聖哲人的故事的時候,也要深深去體會他們的用心,很多都是給我們做表演,針對我們最嚴重的問題。因為人都很難接受別人的勸誡,所以蘇東坡先生也示現來讓我們好好反省。其實蘇東坡先生在宋朝,那是數一數二的忠貞之臣。看古代忠貞到什麼程度,有時候可以從哪裡看得出?看他被貶到多遠,就看得出來他那種正直的程度。因為他太正直,皇帝聽他講話有點不舒服,就把他貶了。結果蘇東坡貶到哪裡去了?我很清楚,蘇東坡先生貶到海南去了。因為我們到海南海口推展中國文化,就深刻體會到海南人民中國文化的根基,早在宋朝的時候蘇東坡先生就建立了。所以沒有蘇東坡先生到海南去,可能我們去推廣也推廣不起來,因為那個根基都已經先紮好了。

  而這些讀書人他被貶官之後,他的心情如何?他會不會怨天尤人?我們以前讀書都覺得說,他們被貶了以後一定很鬱悶,憂鬱而死,有沒有?人家是浩然正氣,我們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看這些正直的讀書人,不管他被貶到哪裡,他都一定教化一方,利益當地的人民。因為都是利人的心、無求的心,所以他也是無怨無悔的人生。他盡心盡力了,所以他無悔。他無欲則剛,他不求什麼,他只求能夠利益人民。所以他不只無怨,他還樂在其中。這個心境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當我們有怨有悔,幫自己都幫不了了,焉能夠幫得了別人?

  有一次范仲淹先生也被貶,他就講到一句話,「不以寵辱更其守,不以毀譽累其心」。你看我們人生有很多的埋怨在哪?失寵了,埋怨;被人家侮辱了,很埋怨,那不可能有無怨無悔的人生。「不以毀譽累其心」,人家毀謗我們,心情毫無受影響;人家稱讚我們,我們也不會得意洋洋。當被貶的時候,范仲淹先生講了一句話,「豈辭雲水三千里」,因為被貶的太遠了,都好幾千里,豈辭雲水三千里;「猶濟瘡痍十萬民」,這個「瘡痍」就是指非常困苦的人民,不管他被貶到那裡,他依然能夠憂國憂民。所以他還是很快樂。以前我們在看一些書籍,提到這些讀書人被貶官,然後都是寫的他們好像很淒慘,其實這都完全誤解了聖賢人的心境。這都是我們現在在深入聖賢經典當中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知。

  我們剛剛提到了佛印禪師寫了這兩句話回應了給蘇東坡先生。之後,他們兩個人又有一次聚會,剛好打坐,蘇東坡先生就問佛印禪師:你看我打坐的樣子看起來像什麼?佛印禪師看他很莊嚴,說:你看起來像一尊佛。佛是至高無上的,所以蘇東坡也很高興,就問佛印禪師說:那你覺得我看你像什麼?接著佛印禪師說:那你覺得像什麼?蘇東坡先生接著又說了:你看起來像一坨糞(因為佛印禪師長的比較胖一點)。佛印禪師聽完之後也沒生氣。蘇東坡先生回去之後,有點高興,喜上眉梢,剛好他的妹妹看到了,就問他:你今天高興什麼?接著他就說到:我今天跟佛印禪師在一起,他說我看起來像佛,我說他看起來像糞;所以你看我比他高,我是佛。結果蘇小妹就說:哥哥,你今天輸得太慘了。他也不大了解,接著他妹妹就說:人家是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大哥你是心中有糞,見人是糞。

  諸位朋友,我們現在見人是心中有佛,還是見人心中有糞?當我們時時都是看到別人脾氣大,事實上再回光返照就是自己脾氣大;看到別人很傲慢,再回頭一看,其實自己甚至還比他更傲慢。所以這都是很微妙的人生道理。一個脾氣很好的人絕對不跟脾氣不好的人生氣。因為他知道脾氣好那種心平氣和內在的喜悅跟那種快樂。當他看到別人脾氣大的時候,他會捨不得,不只會不跟他計較,還會捨不得,說:你不要這麼生氣,暴怒傷肝。趕快給他倒一杯水給他喝,甚至於假如因為他生氣,他就趕快走了,不要再讓他氣下去,都是有那一分寬恕憐憫的心。所以怪別人脾氣大,那是我們脾氣大;怪別人很貪心的,其實也就是自己也很貪心,看不下去。

  人生,我們剛剛說到的,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最重要的要先改變自己,自然能改變所有外在的人與人的關係。所以當我們要抱怨他人的時候,要回過頭來想著,只要我變了,大眾就會變,所謂「正己化人」。所以面對人生的這些際遇,我們時時是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這樣就不會有怨。孔夫子也曾經給我們教誨,「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這個射箭就好像君子之道。我們從這些經句當中,可以又感受到我們古聖先賢的一種心境,他時時與萬物學習的謙卑心。你看光在射箭的時候都能領受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我們每天見那麼多山川大地,一點悟處都沒有,那關鍵就在我們沒有那一分謙退、謙恭好學的態度。

  所以夫子指到,射箭跟君子之道的一種觀照。這個箭射出去,沒有射到靶心、目標,我們下一個念頭是什麼?能不能說這一支箭品質不好?這支弓做的不合規格?就開始在那裡只是找藉口、找理由,那就不是一個君子立身處世的態度。應該是沒有射到目標,反求諸其身,馬上先檢討自己的技術不夠好。所以他人對我們沒有愛敬之心,首先檢討的是我沒有愛敬的心去對待他人。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就可以平和的去把原因找出來。這個是真理,一定要時時拳拳服膺在心上。

  有一位母親她教她的孩子,「父母呼,應勿緩」,但是就感覺她的孩子都拖拖拉拉的,不是很聽她的話。然後她就想,我父母每一次叫我的時候,我馬上就應了,怎麼會是這個結果?不可以檢討真理。她又往深處去看,原來父母叫她,她確實都有回應;可是口上應,心裡還是有不耐煩。後來她真正打從心裡恭敬的回應父母,父母親叫她,她都馬上過去,歡歡喜喜:媽,有什麼事?結果真的,當她的態度一轉,她女兒的態度馬上就跟著轉。所以確實小孩他的敏感度特別高,我們是行為當中服從,內心沒服從,小孩都感知得到。而當母親這樣恭敬的面對自己的爺爺奶奶的時候,她的這個小孩子她的心性也開始效法轉變過來。好,我們這節課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摘自:http://ft.amtb.tw/dv.php?sn=52-184-01&lang=zh_TW

美國黑金 2020-01-05 08:15:15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