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0 00:06:57佐梵
逛台北畫廊 看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風格多元,各類藝術品也許美麗、也許卡哇依,也或許夢幻迷離,周末假日抽出一下午,走訪台北各畫廊,不必花錢,亞洲當代藝術面貌全在你眼前。
谷公館畫廊今(21)日推出「美麗與哀愁:日本當代藝術展」。谷公館畫廊負責人谷浩宇說,「美麗與哀愁」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說,裡面的主人翁一個是作家、一個是畫家;一個住在鎌倉、一個在京都,兩位藝術家都用生命譜出動人故事。
每一本川端康成的小說,都有著美麗與哀愁的情緒;若擴大來說,美麗又哀愁已成為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種情緒。這次展覽挑選的五位藝術家包括:桑原正彥、福井篤、增井淑乃、村瀨恭子及楊雅淳,畫面的處理都非常精緻清澈,並帶著這股情緒。
例如福井篤彷彿日本傳統畫法般、一層層地暈染畫布,有時迷濛,有時夢幻,像是營造出一個wonderland,在純淨無污染的世界裡,光影閃爍。村瀨恭子畫面中的女孩,則像精靈般的漂浮於風中。
楊雅淳的作品,則是生活片段的回憶,背景用抽象的筆觸刷出了時間與空間;增井淑乃則擅長用極精緻細小的筆尖點出圖形,將情緒寄託並收斂至最微小的境界。
誠品畫廊近日正展出日本當紅藝術家松浦浩之的作品。曾擔任平面設計師的松浦浩之,緣於一種「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的慾望,開始投入創作。卡通造型,平塗繽紛色彩,和幽默令人莞爾的內容,是他作品的風格。
松浦浩之喜歡以「角色」為題,將故事性融入作品裡,呈現「角色」局部畫面的表現手法,讓觀者觀看作品時,有更多無限的想像空間。他認為,這些「角色」的存在,是一種超越語言的圖像能量,將會成長並成為全球場景的一個存在。
碎石瓦礫 拼湊出新生命
除日本外,東南亞當代藝術也正流行。索卡藝術中心日前推出「幻像:蓋伯瑞博瑞多個展」,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富元表示,蓋伯瑞博瑞多(Gabriel Barredo)是菲律賓藝術家,介於表現主義風格和搖滾風格之間,他醉心於碎石瓦礫、破舊椅子等被毀滅的事物,透過這些碎屑的樣貌拼湊起來,以心靈科技賦予新生。
在蓋伯瑞博瑞多的作品中,除被毀滅的事物外,還有兩大元素,一是計時裝置,不斷精確行進,有著規律的訊號及反覆不斷的聲音,引起人們產生興趣;二是各式不同彈起的物件,輕盈令人驚艷,靈活度令人陶醉。蓋伯瑞博瑞多讓合成物反璞歸真,把精神從疲倦的肉體上分離出來。
人體寓言 闡述印尼社會
A art當代空間則推出「印尼當代群展:人體寓言」,展出Agus Suwage、FX Harsono、Haris Punomo、Sigit Santoso 與Sugijo Dwiarso等五位藝術家作品。五位藝術家都以人體為創作題材,在作品當中,人體是種寓意,也是環境背景的傳達敘述,藝術家以人體各種存在樣貌,闡述對印尼社會的觀察。
寒舍藝術中心跨越地域,主題式整合當代藝術推出「Let's Go to Neverland童話特展」。此次展覽集結印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與台灣等地藝術家創作,大多為1970後出生,均跳脫僵化的思考與繁雜的現實,發掘出平凡中的不平凡,並藉由擬人化動植物或抽象概念的表現,輔以「想像」製造出奇妙氛圍、創造出現實中的趣味。
台灣當代藝術是台北畫廊圈中的主要生力軍。亞洲藝術中心昨天推出廖堉安2008個展「不溫柔的愛撫」。廖堉安在2003年獲得台北美術獎,並為台灣首位登上國際雜誌ASIA ART NEWS雜誌封面的新星藝術家。
在本次展覽的作品中,人物之間瀰漫著濃稠的疏離感,溝通成為一種艱澀的行為,「愛撫」原本應是個溫柔甜蜜的行為,如今卻充滿了矛盾和懷疑。
有別於以往自畫像型態的創作描寫,這次繪畫不再是廖堉安單純而直接的自我投射,而是試圖穿透自己,臨摹身體周遭和自己相彷的人群,並捕捉瑣碎的細節,拼湊出每個畫面短暫且斷裂的情境,揉捏出一堆和自己似是而非的角色。
新苑藝術則推出蘇孟鴻個展「自動塑膠射出」。塑膠射出成型機是台灣重要的機械產業,而現今商品生產的邏輯下,藝術家也面對資本、成本、競爭力等挑戰。蘇孟鴻說:「我們都像是機器般的存活著,藝術家也是。」
谷公館畫廊今(21)日推出「美麗與哀愁:日本當代藝術展」。谷公館畫廊負責人谷浩宇說,「美麗與哀愁」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說,裡面的主人翁一個是作家、一個是畫家;一個住在鎌倉、一個在京都,兩位藝術家都用生命譜出動人故事。
每一本川端康成的小說,都有著美麗與哀愁的情緒;若擴大來說,美麗又哀愁已成為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種情緒。這次展覽挑選的五位藝術家包括:桑原正彥、福井篤、增井淑乃、村瀨恭子及楊雅淳,畫面的處理都非常精緻清澈,並帶著這股情緒。
例如福井篤彷彿日本傳統畫法般、一層層地暈染畫布,有時迷濛,有時夢幻,像是營造出一個wonderland,在純淨無污染的世界裡,光影閃爍。村瀨恭子畫面中的女孩,則像精靈般的漂浮於風中。
楊雅淳的作品,則是生活片段的回憶,背景用抽象的筆觸刷出了時間與空間;增井淑乃則擅長用極精緻細小的筆尖點出圖形,將情緒寄託並收斂至最微小的境界。
誠品畫廊近日正展出日本當紅藝術家松浦浩之的作品。曾擔任平面設計師的松浦浩之,緣於一種「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的慾望,開始投入創作。卡通造型,平塗繽紛色彩,和幽默令人莞爾的內容,是他作品的風格。
松浦浩之喜歡以「角色」為題,將故事性融入作品裡,呈現「角色」局部畫面的表現手法,讓觀者觀看作品時,有更多無限的想像空間。他認為,這些「角色」的存在,是一種超越語言的圖像能量,將會成長並成為全球場景的一個存在。
碎石瓦礫 拼湊出新生命
除日本外,東南亞當代藝術也正流行。索卡藝術中心日前推出「幻像:蓋伯瑞博瑞多個展」,索卡藝術中心負責人蕭富元表示,蓋伯瑞博瑞多(Gabriel Barredo)是菲律賓藝術家,介於表現主義風格和搖滾風格之間,他醉心於碎石瓦礫、破舊椅子等被毀滅的事物,透過這些碎屑的樣貌拼湊起來,以心靈科技賦予新生。
在蓋伯瑞博瑞多的作品中,除被毀滅的事物外,還有兩大元素,一是計時裝置,不斷精確行進,有著規律的訊號及反覆不斷的聲音,引起人們產生興趣;二是各式不同彈起的物件,輕盈令人驚艷,靈活度令人陶醉。蓋伯瑞博瑞多讓合成物反璞歸真,把精神從疲倦的肉體上分離出來。
人體寓言 闡述印尼社會
A art當代空間則推出「印尼當代群展:人體寓言」,展出Agus Suwage、FX Harsono、Haris Punomo、Sigit Santoso 與Sugijo Dwiarso等五位藝術家作品。五位藝術家都以人體為創作題材,在作品當中,人體是種寓意,也是環境背景的傳達敘述,藝術家以人體各種存在樣貌,闡述對印尼社會的觀察。
寒舍藝術中心跨越地域,主題式整合當代藝術推出「Let's Go to Neverland童話特展」。此次展覽集結印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與台灣等地藝術家創作,大多為1970後出生,均跳脫僵化的思考與繁雜的現實,發掘出平凡中的不平凡,並藉由擬人化動植物或抽象概念的表現,輔以「想像」製造出奇妙氛圍、創造出現實中的趣味。
台灣當代藝術是台北畫廊圈中的主要生力軍。亞洲藝術中心昨天推出廖堉安2008個展「不溫柔的愛撫」。廖堉安在2003年獲得台北美術獎,並為台灣首位登上國際雜誌ASIA ART NEWS雜誌封面的新星藝術家。
在本次展覽的作品中,人物之間瀰漫著濃稠的疏離感,溝通成為一種艱澀的行為,「愛撫」原本應是個溫柔甜蜜的行為,如今卻充滿了矛盾和懷疑。
有別於以往自畫像型態的創作描寫,這次繪畫不再是廖堉安單純而直接的自我投射,而是試圖穿透自己,臨摹身體周遭和自己相彷的人群,並捕捉瑣碎的細節,拼湊出每個畫面短暫且斷裂的情境,揉捏出一堆和自己似是而非的角色。
新苑藝術則推出蘇孟鴻個展「自動塑膠射出」。塑膠射出成型機是台灣重要的機械產業,而現今商品生產的邏輯下,藝術家也面對資本、成本、競爭力等挑戰。蘇孟鴻說:「我們都像是機器般的存活著,藝術家也是。」
上一篇:10月28日 「國際動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