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9 00:55:33佐梵

報告基本款




其實中國文化研究的第二份報告,就是鼎鼎有名,是學生就一定認識它的「讀書心得」,書目的選擇規定是要非華人寫得研究中國文化的書(←好饒舌的一句........),我選了斯文赫定的書,本來要寫的是Jurgen Osterhammel的《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但後來來不及看完,所以才改寫這本很久以前就看完的《斯文赫定亞洲探險記》,其實前者比較符合老師要我們寫的題目,學術味濃厚,雖然範圍是整個亞洲,並不完全是中國,探討層面的縱度與深度都十分可觀,文字方面卻又淺顯易懂,我覺得是當前研究類似議題中最好的一本著作!可惜上個學期看書有點懶,所以學期末時來不及看完(後來當然看完了~),在加上對這本書寫心得讓我覺得有點不自量力,這種學術性大部頭著作我通常都只有吸收的份,要在反芻出些什麼東西,對我目前來說有點困難。

所以最後關頭,決定換寫斯文赫定的書,當然不是說斯文赫定的書就比較膚淺,只是探險遊記總是比學術論文易讀嘛!可以寫得東西也多,但是因為這份報告我衣樣又犯了二上時的錯誤,總覺得讀書心得對中文系學生來說就是一塊蛋糕,所以我又拖到很晚才寫,結果當然是讓我不甚滿意,老師顯然跟我有同感......唉~我兩份報告都搞砸了老師竟然還是沒有當我,就說全校性選修有夠營養的吧!

 

 

 

閱讀書目:斯文赫定亞洲探險記

作者: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

譯者:大陸橋翻譯社

出版單位:商周出版

出版年月:20050511

 

 

第一次知道斯文赫定這個名字,是在國中時從圖書館借了一本台灣作家吳繼文的小說《天河撩亂》中,這本小說除了故事主線外,還穿插了這位著名的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探勘新疆羅布泊的報告《漂泊的湖》的片段,雖然只是片段,而且跟小說主線毫不相干,我仍是津津有味的逐字逐句的看完,即使這些段落往往打斷小說的主要敘述,但瀰漫其間時而神秘,時而又驚險萬分的情節甚至讓我覺得比小說還好看。

 

這本書的作者斯文赫定被譽為「西域探險之父」,從事探險與考查的工作長達四十個年頭,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成就大概就是發現了失落的樓蘭古文明。他一生探訪亞洲內陸,從波斯到西藏、新疆,再到古代絲路的起點西安,年代是西元1920年前後,那時南北兩極的探勘也正如火如荼,那是個人類認識世界的年代,地圖上的空白處深深誘惑著心懷壯志的探險家,急欲以自己的步伐填滿那未知,斯文赫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書是綜合他幾本著作,取其精華片段,再搭配彩色的相關資料圖片而成,對於文字較沒耐心的人也能讀得津津有味呢。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關於樓蘭古文明的發現,雖然只占書中的一小部分,但卻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它向我們揭示的不只是那個兩千年前失落的輝煌,更讓我們看到了一百年前人類對這個世界是如此充滿好奇,我一直很喜歡遙想那個年代,探險家奔走於世界各處,帶著滿滿的渴望與信心,那時後,這個世界還夠神秘,可以讓冒險家們期待下一步是不是就能發現歷史,不像現在,除了深不可測的海底,我們好像已經對所有大陸感到倦怠了,再也沒有新奇的事物,人們把目光焦點轉向虛無的外太空,探險家成了消失的行業,那樣浪漫不可測的生活型態,對現代人來說如同神話,這本書正好向我們呈現了這樣的世界,述說這一段為探索未知世界而不斷衝破逆境的動人故事。

 

在斯文赫定的年代,他是享譽全球的大探險家,但在數十年過後,這樣的評價卻變得有些複雜,就像他的前輩匈牙利籍知名考古家斯坦因,斯坦因的三次大型探勘,使中國失去了無數的珍貴文物,很多遺跡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所以中國人對於這類探險家的評價一直存在著爭議,從中國人的民族尊嚴角度來看,他可以算是個無恥的盜賊,但從學術上來說,他的東方探險和對莫高窟文物的學術研究又使他成為一代宗師。斯文赫定相對於斯坦因來講是要尊重中國得多了,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外國人在中國考古的任何發現要帶走的話幾乎沒有任何強大的阻力,但斯文赫定並沒有這樣做,他還把他一路上研究的手稿、素描、備忘錄整理好後全部交給中國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還在年過半百之後,於動盪的局勢中臨危受命,接受中國政府的請託,艱苦地完成了古絲路重建的探勘任務,他在書中也講能為中國政府效勞是他夢想中的事,以藉此回報「一八九零年我第一次踏上中國這塊土地以來所受到的熱情款待」,他也說「大概不會有人像我這樣,真誠地想以遊歷經驗對中國有所貢獻」,他始終對黨時中國這個古老衰敗的國家懷抱敬意,總想著能做些什麼,以貢獻代替掠奪,他熟讀中國史書,在閱讀樓蘭出土書簡時,他說「當城中戰雲密布時,官吏們並沒有怠忽職守,仍盡心盡責,在烽火中寫完他們的報告。閱讀這些書信時,對這些中國人的操性和勇敢精神不禁肅然起敬和感動,也了解到何以亞洲一直掌握在這個了不起的民族手上」,或許因為斯文赫定也是個歷史學家,他始終帶著一種宏觀的角度看待中國,不被現狀所限,看出支撐著這個古老文明的強韌精神力量。也因為他的通達,中國地圖上沒有任何一座山、一個湖泊、一條河流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他身邊是有不少人勸他這樣做,但他全部都婉拒了,寧願保持它當地的名字。

 

斯文赫定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他不斷強調重建古代皇家驛道──「絲路」的重要性,當時的新疆因內戰而四分五裂,軍閥各擁山頭,他認為「為了讓新疆能在國民政府的控制之下,應該要開通中國和內地新疆之間的公路交通,下一步則是修築一條通往亞洲腹地的鐵路」,而這條鐵路的路線應當參考絲路的軌跡,他說「絲綢之路曾經是連結東西方的一條重要紐帶,是橫跨歐亞的大動脈,今後應該使它發揮更巨大的作用」。斯文赫定身為瑞典人,是真誠地向國民政府提出建言,並不是要占當時以內外交迫的中國的便宜,在他歷盡艱險考察回到南京後,第一個拜訪他的竟是日本駐南京總領事,但他在得知日本是急於想了解在中亞地區建造一條汽車公路的可能性後,他便告訴那位總領事「在未向南京中央政府匯報前,不能回答你」;日本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透過這本遊記也讓人看到這一段小小的內幕。

 

斯文赫定的遠見卓識及異乎尋常的想像力,使他成為中國重振絲綢雄風的首倡者之一,他不畏艱難對中國西部的考察,不僅增進了世界對中亞文化的認識,也促進了中國科學考古事業的發展,這在所有來華的探險家中是獨一無二的。


 

 

P.S 再次強調,這本書很好看,是我的心得寫得太爛了,強烈推薦這本圖文並茂的好書喔!網路書店相關資訊: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1105

P.S.2 對《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這本書有興趣的,在網路書店就有長達九頁,將近兩萬字的試閱喔!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5805

上一篇:終於弄明白

下一篇:詩人專題──吳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