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7 05:03:59CARESS.C果子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八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諸陰身往來  正受滅盡定
 三昧起心說  心意及與識
 無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
 及與現二見  乘及諸種性
 金銀摩尼等  一闡提大種
 荒亂及一佛  智爾焰得向
 眾生有無有  象馬諸禽獸
 云何而捕取  譬因成悉檀
 及與作所作  欝林迷惑通
 心量不現有  諸地不相至
 百變百無受  醫方工巧論
 伎術諸明處  諸山須彌地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眾生
 身各幾微塵  一一剎幾塵
 弓弓數有幾  肘步拘樓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窓塵 蟻
 羊毛[麩-夫+黃]麥 塵  鉢他 幾[麩-夫+廣]麥
 阿羅[麩-夫+廣]麥 幾  獨籠那佉梨
 勒叉及舉利  乃至頻婆羅
 是各有幾數  為有幾阿[少/兔]
 名舍梨沙婆  幾舍梨沙婆
 名為一賴提  幾賴提摩沙
 為摩沙陀那  幾摩沙陀那
 名為陀那羅  復幾陀那羅
 為迦梨沙那  幾迦梨沙那
 為成一波羅  此等積聚相
 幾波羅彌樓  是等所應請
 何須問餘事  聲聞辟支佛
 佛及最勝子  身各有幾數
 何故不問此  火焰幾阿[少/兔]
 風阿[少/兔]復 幾  根根幾阿[少/兔]
 毛孔眉毛幾  護財自在王
 轉輪聖帝王  云何王守護
 云何為解脫  廣說及句說
 如汝之所問  眾生種種欲
 種種諸飲食  云何男女林
 金剛堅固山  云何如幻夢
 野鹿渴愛譬  云何山天仙
 犍闥婆莊嚴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云何禪境界
 變化及外道  云何無因作
 云何有因作  有因無因作
 及非有無因  云何現已滅
 云何淨諸覺  云何諸覺轉
 及轉諸所作  云何斷諸想
 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誰
 何處為何身  云何無眾生
 而說有吾我  云何世俗說
 唯願廣分別  所問相云何
 及所問非我  云何為胎藏
 及種種異身  云何斷常見
 云何心得定  言說及諸智
 戒種性佛子  云何成及論
 云何師弟子  種種諸眾生
 斯等復云何  云何為飲食
 聰明廣施設  云何樹葛縢
 最勝子所問  云何種種剎
 仙人長苦行  云何為族姓
 從何師受學  云何為醜陋
 云何人修行  欲界何不覺
 阿迦膩吒成  云何俗神通
 云何為比丘  云何為化佛
 云何為報佛  云何為如如
 平等智慧佛  云何為眾僧
 佛子如是問  箜篌腰鼓花
 剎土離光明  心地者有七
 所問皆如實  此及餘眾多
 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悉檀離言說
 我今當顯示  次第建立句
 佛子善諦聽  此上百八句
 如諸佛所說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三十六段)

諸陰身往來  正受滅盡定

*******************

*諸陰身往來

諸種負面的身體感受、身體所識,負面就是四不空(身不空

、色不空、法不空、性不空)對照正面的四空(身空、色空

、法空、性空)叫做往來,陰身就不是實體,是意念的問題

,也就是想法的問題,也就是第七地的境界,一來一往之間

,要怎麼做才可以圓滿正果呢?

諸:種

陰身:負面的六識,就是四不空(身不空、色不空、法不空

、性不空)

正身:就是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身空、色空、法空、性空

*正受滅盡定

圓滿正果,就是這句偈語的真義,代表五種方法,也是五戒

正:八正道

受:受戒、持戒

滅:滅卻罪業

盡:圓滿

定:禪定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三十七段)

三昧起心說  心意及與識

無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

及與現二見  乘及諸種性

金銀摩尼等  一闡提大種

荒亂及一佛  智爾焰得向

********************

*三昧起心說

一發動(輕安)的時候,就進入禪那三昧的境界

輕安:身體放輕鬆,心如泰山不動

*沒那個定心,絕對不要輕易嘗試

三昧;定,定心、定意、定果

起心:輕安之心

說:方法

*心意及與識

當心及六識結合的時候,為一個定,就是禪定、三昧

*無我法有五

坐定的時候,絕對要用五法來克制五毒,不然會走火入魔

,最好有定心者再去試(請到寺廟清淨之地去,磁場比較

清淨)心要定不動如山,身體放輕鬆,定性不夠請勿嘗試

無我:無我、無他、無你,進入了禪定

五:五毒,貪、瞋、痴、慢、疑

【五法】

相:因緣而生、呈現各種相狀之有為法

名:現象界有為法所立之假名

分別:由上述相、名二法所起虛妄分別心

正智:隨順契合自覺聖趣,不斷不常,妄念不生

真如(如如):即是一切存在之本體,亦即如實平等之真理

前三者為迷法,後二者為悟法,必須要用五法來克制五毒,

*警語:(從這裡開始,教導修行,不要輕易嘗試,可以去

了解這段文章代表的意思是什麼,但不要輕易嘗試,除非定

心真的很夠,經書這麼寫,就只能如實照翻,請多配合。)

*自性想所想

只要用五法來克制五毒,心裡所想的、所要禪定的,就可以

定下來,照心裡所想的境界,就會到達那個境界,除了三十

三天(帝釋天),其他三十二諸天任你遨遊

*及與現二見

一種體悟就有兩種見地、兩種看法,大乘跟小乘的分水嶺

及與:對照

現:現出

二見:兩種見解,大乘跟小乘為兩種見解

*乘及諸種性

分成大乘教派教義、分成小乘教派教義

種性:分成教派的意思,最基本的教義

*金銀摩尼等

摩尼:拜火教(波斯)

他們的教派跟信條,就像是金科玉律一般,指法律執行不能

變通,必須遵守。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現條,相對

於摩尼教(拜火教),佛教也是有他們的教義跟戒律

金銀:金科玉律

*一闡提大種

一闡提:(梵文)毀謗佛教、不信佛教者

大種:大眾、一群

*荒亂及一佛

對照這些急著反對(佛教)的人,還是要堅持自己內心所悟

的佛性(內心自省)

*智爾焰得向

用自心所悟到的佛理(智慧),用大智慧來化解他們的質疑

爾:一來一往

焰得向:火焰(激辯)火燒過來,就把火推回去,若丟一個

問題來,就回答一個大智慧的問題回去,你用你的教義,我

用我所悟的,來做一辯一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三十八段)

眾生有無有  象馬諸禽獸

云何而捕取  譬因成悉檀

********************

*眾生有無有

的確有生態圈的輪迴,不管承不承認,每一種生物都有它自

己的方式去生存

例如:魚就是在水裡生活,總不能讓魚生活在陸地上

眾生:六道

*象馬諸禽獸

為什麼說象、馬、鹿等動物被拿來利用,牠們都是地球上的

生物,都有自己的本性以及生存方式,為何人類總愛恣意剝

奪牠們生存的權力與自由呢?

大象被拿來戰爭的工具

馬被當成交通工具

鹿被拿來當糧食

例如:蛇如果被認為是一種禍害,而大量撲殺,結果造成老

鼠大量繁殖,這樣的現象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云何而捕取

其實動物都可以自在的生活下去,而人類所被狹隘的利益想

法擅自利用牠們的生命,生物也是有靈性的,為何不讓牠們

自由自在的生存,而要為了利益價值觀來強迫牠們不願意做

的事情,相對,若人類被更具智慧的生物所統治,而被強迫

人類所不想做的事情,對照彼此的空間、環境,然後才能體

會動物的心情嗎?你要以什麼立場來面對動物的生命,來滿

足人類貪欲的需要,價值觀是由人而生的,並不是大自然的

共識

*譬因成悉檀

所以人類一定要保護生態圈,彌補造成的破壞,若是大自然

生態、食物鏈失去平衡,就會產生生態浩劫,愛護地球,及

生態環境才是人類首要重視的,做環境保護、垃圾分類,而

讓地球上的生物環境更好,就是最好的布施

悉壇:普遍布施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三十九段)

及與作所作  林迷惑通

心量不現有  諸地不相至

百變百無受  醫方工巧論

伎術諸明處  諸山須彌地

********************

*及與作所作

對照你的心,你用什麼心為出發點去修行,做善事、做佛事

,在做的事情,是發什麼心去做,是有目的(為了功德)而

做?還是發自內心的去做?

*鬱林迷惑通

鬱鬱森林,在廣大的濃密森林,沒有陽光、沒有道路會不會

迷路呢?若會迷路,要用堅定的心,找到正確的方向、正確

的思想、正確的道路,而突破迷障

鬱鬱森林:迷障

*心量不現有

不限於現實的物質形態,只限於自心(反省),以佛的法相

來說,就是一個車渠(孔雀,就是反省)佛魔,打開自己的

內心,才會得到一個果實

心:佛

量:不可限量

*諸地不相至

內心的境界雖然不謀而合,但是沒辦法相同並論,雖然差不

多,但是不能彼此互相並論,因為每個人都有反省的心(不

謀而合),但是每個人內心反省的境界不一樣

諸地:境界

至:到

*百變百無受

心中無雜念,任何種種瞬間的想法,都不會去動搖內心的定

百變:心魔

受:侵擾

*醫方工巧論

醫:讀音:一ˋ,疾病;這地方代表心理上的疾病,躁鬱症

、憂鬱症、強迫症

既然心理上有疾病,他們會依照內心所判斷的思考,產生的

行為,他們的才藝,也不一定會輸給正常人,不能因為他們

心理有毛病,而去否定他們的能力,若因為他們內心有疾病

,而認為他們不正常,也是產生差別之心,所以不能產生這

樣的想法,心要不動

例:許多自閉症兒童、躁鬱症兒童,所畫出來的名畫,說不

定比正常人的技巧還要高明,藝術家所思考的模式本就異於

常人

*伎術諸明處

生活上包括心理疾病的這些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也是個

很高的境界,並不遜於,任何一個所謂的正常人

*諸山須彌地

他們所體悟的,各有各的山頭,各有各的領域,這裡指天才

與白癡,一線之隔,專注於某個領域的人,總會有個拔得頭

籌的人,所以不要看輕任何一個人

例如:愛因斯坦連車錢都不會算,但是他卻可以創造相對論

,可是最簡單的數學都忘了,你覺得他是天才,還是白癡?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四十段)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眾生

身各幾微塵  一一剎幾塵

弓弓數有幾  肘步拘樓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塵 蟻

羊毛[麩-夫+黃]麥 塵  他 幾[麩-夫+廣]麥

阿羅[麩-夫+廣]麥 幾  獨籠那佉梨

勒叉及舉利  乃至頻婆羅

是各有幾數  為有幾阿[少/兔]

********************


*巨海日月量

劃分國界,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文化,都不一樣

巨海:每個國家文化所產生的文明

日月:所看得到的國界,日月精華(文化精髓),文化拓展

最大的極限到哪裡,到那個地方為止,就是一個國家的區別

*下中上眾生

用地理條件,該區特有的品種,就是該區所屬的,由人文、

物種、環境而來區別,都有它的經緯度劃分在裡面

例如:企鵝不會到北極,北極熊也不會到南極,老虎,也不

會跑去非洲

*身各幾微塵

是由什麼文化而產生變化、變異

微塵:最基礎的條件、生存環境、基本文化,所構成的地理

環境、一個文化

*一一剎幾塵

各有它們的生存條件以及地理位置,還有文化的發源,從原

點去考證,就會明白每個國家各有各的歷史、各有各的的物

種,各有各的文化

剎:道理

幾:幾乎、接近

塵:原點

*弓弓數有幾  肘步拘樓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塵 蟻

 羊毛[麩-夫+黃]麥 塵  他 幾[麩-夫+廣]麥

 阿羅[麩-夫+廣]麥 幾  獨籠那佉梨

 勒叉及舉利  乃至頻婆羅

 是各有幾數  為有幾阿[少/兔]


凡有世間所有度量衡,國界、文化、物種之分,各都有它的

區分

二尺為一「肘」。二尺半為一「步」。四肘為一「弓」。

一「拘樓舍」約有八里。四拘樓舍為一「由延」,亦名「由

旬」。七微塵為一「塵」,同窗。七窗塵為一「兔毫塵

」。七兔毫塵為一「羊毛塵」。四十九個羊毛塵為一「蟣塵

」。三百四十三蟣塵為一「[麩-夫+廣]麥塵」。

[麩-夫+廣]麥,就是大麥。「缽他」為一升。「阿羅」為一斗

。「獨籠」為一斛。「那佉梨」為十斛。「勒叉」為一萬。

「舉利」為一憶。「頻婆羅」為一兆。「阿[少/兔]」為極微


其實它所說的度量衡種種的,思量考慮,其實就是文化的不一

樣,價值觀念上的不同


例如:回教國家不吃豬肉,佛教國家不吃牛肉,價值觀上面的

問題而已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四十一段)*

名舍梨沙婆  幾舍梨沙婆

名為一賴提  幾賴提摩沙

為摩沙陀那  幾摩沙陀那

名為陀那羅  復幾陀那羅

為迦梨沙那  幾迦梨沙那

為成一波羅  此等積聚相

幾波羅彌樓  是等所應請

何須問餘事  聲聞辟支佛

********************

*名舍梨沙婆  幾舍梨沙婆

 名為一賴提  幾賴提摩沙

 為摩沙陀那  幾摩沙陀那

 名為陀那羅  復幾陀那羅

 為迦梨沙那  幾迦梨沙那

 為成一波羅  此等積聚相

 幾波羅彌樓  是等所應請

 何須問餘事  聲聞辟支佛

*這一段直接跳過是因為這裡只是作個解釋而已,真正的

意義對照上一段,用藥的方式不一樣、醫治的方式也不一

樣,怎麼樣醫治端看地理環境,以及文化用藥方式不同,

到這裡為止,都是強調文化的差異性而已

例如:中國有中醫、西方有西醫,東方講究滋補、藥材,

西方講究西藥、化學,是文化特質的不一樣

辟支佛:這個國家獨到的醫學以及用藥方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網址】

http://www.budaedu.org/budaedu/buda2_14.php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第四十二段)*

佛及最勝子  身各有幾數

何故不問此  火焰幾阿[少/兔]

風阿[少/兔]復 幾  根根幾阿[少/兔]

毛孔眉毛幾  護財自在王

轉輪聖帝王  云何王守護

云何為解脫  廣說及句說

如汝之所問  眾生種種欲

種種諸飲食  云何男女林

金剛堅固山  云何如幻夢

野鹿渴愛譬  云何山天仙

犍闥婆莊嚴  解脫至何所

誰縛誰解脫  云何禪境界

變化及外道  云何無因作

云何有因作  有因無因作

及非有無因  云何現已滅

云何淨諸覺  云何諸覺轉

及轉諸所作  云何斷諸想

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誰

何處為何身  云何無眾生

而說有吾我  云何世俗說

唯願廣分別  所問相云何

及所問非我  云何為胎藏

及種種異身  云何斷常見

云何心得定  言說及諸智

戒種性佛子  云何成及論

云何師弟子  種種諸眾生

斯等復云何  云何為飲食

聰明廣施設  云何樹葛縢

最勝子所問  云何種種剎

仙人長苦行  云何為族姓

從何師受學  云何為醜陋

云何人修行  欲界何不覺

阿迦膩吒成  云何俗神通

云何為比丘  云何為化佛

云何為報佛  云何為如如

平等智慧佛  云何為眾僧

佛子如是問  箜篌腰鼓花

剎土離光明  心地者有七

所問皆如實  此及餘眾多

佛子所應問  一一相相應

遠離諸見過  悉檀離言說

我今當顯示  次第建立句

佛子善諦聽  此上百八句

如諸佛所說

********************

*二禪天的最末境界,接下就要進入三禪天的境界,就要靠

自悟,文字或語言已經沒辦法來解釋,自己需要融會貫通,

自心要有體悟,利用之前知識,跟科學的證明,來發展一套

自己的想法、說法,自心所得才是真實

【此整段都是在比喻自然界的種種事情,其實都一模一樣,

只要自然界破壞的話,不保護地球,就會引起生態浩劫。】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需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心理,需求其實

就有一樣,為何要浪費其他資源呢?為什麼不反省自心呢?

火焰:能源的意思

風:能源的意思

根根:任何一種能源,風力、水力、太陽能,等能源

如果把毛孔跟眉毛拔光了,那細胞也不能排泄跟呼吸,所以

要保護身體的機能,也就是保護地球的資源

護財:保護、節省地球資源

所浪費的圾垃不會消失,會輪迴,人類所造成的轉一個圈還

是會回到人類身上

例如:台灣的垃圾回流到日本的周遭

要保護正確的道理,維護大自然的正常循環,修復大自然

水足跡(water footprint),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公眾消費產品

及服務過程所耗費的那些看不見的水。此概念最早由荷蘭學

者阿爾杰恩。胡克斯特拉於2002年提出,其完整概念包

括「國家水足跡」、「個人水足跡」兩部分。如一個100

克的蘋果的「水足跡」為70升,一杯咖啡的「水足跡」為

140升,而一個漢堡的「水足跡」是2400升。在測試

水足蹟的網站關於世界各國水足跡列表上,美國成為黑名單

的頭號上榜者,水足跡為人均每年約2483立方米。在美

國之後,義大利成為排名第二的耗水大國,人均每年約23

32立方米。中國人均每年約702立方米,排名135。


國家水足跡包括用於農業、工業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

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長的雨水,分為內部水足跡和外部水

足跡。個人水足跡計算的則是一個人用於生產和消費的總水

量。除了家里水表上的具體數字,還有平時我們消費的產品

和服務在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看不見的水,就是所謂的

虛擬水。

小眾推廣或是大眾推廣,影片、文字、傳達都要提倡環保概

念取地球資源來享受一切,一個人就可以浪費十人、二十人

或三十人的需求,浪費這麼多資源來享受就是仙

野鹿:資源 

若把虛幻當成目標,把浪費當成目的,自己認為這樣理所當

然,這樣當然不會解脫,必須要從自己所浪費的去反省,才

會改善生活的狀況,地球的情況為什麼說要把反省之心拿出

來,轉變思想而去做的環保,斷卻一切享受的想法,資源必

須平均分配,若沒有資源,又如何享受呢?既然起三昧,會

反省、會思考了,要破除迷障的國度,既然有環保之心了,

那浪費的習俗,就會毀滅了你跟我已經沒有分別了,我們都

面臨地球的同一個災難了,還跟你我他,彼此、物種,動物

都生存不下去了,人類還生活得下去嗎?那還需要這樣子區

分彼此嗎?要讓地球有所生息,要讓生物生生不息,給生物

界一些生存空間,不要浪費任何一個資源,產卵、受精是為

了什麼?就是要讓生物繁衍下去,連魚卵都吃,怎麼會有魚

呢?若沒有魚的話,還會有魚卵嗎?

像是佛陀在悟的時候,是眾生給它開悟,還是佛陀開悟眾生

呢?聰明的人要建立一個保護制度,生物生生不息,才會有

飲食的循環,科學家,不斷的研究,發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

互相依存,那麼人類恣意的破壞地球,為何還不會反省對自

然界所造成的破壞,即將引起的生態浩劫呢?

【此整段都是在比喻自然界的種種事情,其實都一模一樣,

只要自然界破壞的話,不保護地球,就會引起生態浩劫。

現在的人類要100%的資源需求,90億人口的時候,那

是什麼樣的世界?相對於現在的地球都已經開始資源匱乏了

,在2050年的時候,90億人口的當下,就需要多50

%的需求,也就是150%的資源需求,到時候搞不好做一

天的工錢,只能買一頓飯而已,比如說2000年出生的人

,2050年不過50歲,這些人到時候都可以目睹,更談

不上用水、用電,窮苦的人沒辦法工作可能會餓死,有錢的

人,享受的人,他們沒有最基層的人工作,也會餓死,到時

有錢也沒有用,沒有人的時候如何賣東西,沒有人做事,有

錢又有什麼用呢?】

三昧(梵文:Samdhi),又譯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

、正心行處、心一境性,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

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

「止」、「定」最早出自《奧義書》、《瑜伽經》中,為傳

統印度教修行方式之一,八支瑜伽的第八支。後為佛教所吸

收,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漢傳佛教經

常將它譯為禪定。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到此為止,後面就必須要解脫文字,

靠自心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