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4 09:06:00小卑南

海內成一統-康熙四之一

少年天子康熙傳  之三平定三藩


 康熙擊敗了鰲拜,獎勵生產,懲辦貪官,國家看來漸入富強;不過,他的眼光卻又看到更遠的南方。
 南方,有三個藩王讓他十分擔憂:
 平西王吳三桂,當年為了愛妾陳圓圓被搶,憤而引清兵入關,幫清兵剷除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因功而被封為平西王,駐守雲南、貴州。
另兩個藩王尚可喜和耿精忠。他們都是在清兵入關前就降清的明將領。因為幫助清廷剷除明朝政權立下功蹟,清王朝封尚可喜為平南王,駐防廣東;耿精忠為靖南王,駐防福建。
他們三個合稱「三藩」。
 三藩裡頭,吳三桂的勢力最為雄厚,清朝為了安撫他,還讓他享有選派官員的權利,當時的國庫,一年的收入,大半都要送給吳三桂養兵用。
 康熙九年,康熙衡量自己還無法除掉吳三桂,但又怕他造反,於是決定先以安撫手段拉攏他。派明珠做賜婚大使,將建寧公主送往雲南,與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完婚。
 明珠帶著上千人的隊伍,在歡送的鞭炮聲中出了正陽門,隊伍直走了三個多月,才來到雲南邊境。
 吳三桂帶著他的儀仗隊、衛隊出境迎接賜婚隊伍。
 明珠眼見吳三桂身材魁梧,皮膚略黑,頭髮黑少而白多,年紀雖然大了一點兒,卻步履矯健。
 只見他走到公主車前,跪下磕頭,說:「奴才平西親王吳三桂,參見建寧公主殿下。」
 「還禮!」禮部司儀喊。
 「明爺,一路順風嗎?」吳三桂施禮完,拉著明珠套著交情。
 「託王爺的福,一路順風,一路順風。」明珠笑說。
 「請!」
 公主啟轎,明珠、吳三桂乘馬隨行入城。
 公主下榻的府邸在城西滇池之下。雖然公主和吳應態完婚後,他們又要再回北京,但是吳三桂為了這門皇親,還是大興土木,樓台殿閣十分華麗。
吳應熊娶公主,看起來十分美滿,熟知內情的人都知道,這是康熙的一種手段,把吳應熊留在北京,娶個公主當額駙,看起來高高在上,其實只是做人質,被監禁起來,不只對吳三桂之子,其他各個藩王,清廷也是用這樣的方法。
 拜別公主後,吳三桂這才陪同明珠來到平西王府。
 平西王府原是明朝永曆帝的小故宮,吳三桂接手後,不斷的整修、擴建,經過多年經營,這裡的豪華、鋪排,和北京紫禁城所差無幾。
 明珠腦子裡立即跳出一組詞:「佔山為王、割地為王…」
「明爺,小地方,望明爺不要嫌寒舍簡陋。」
明珠心裡想,這麼豪華,如同北京城啦,不無諷喻的說:「王爺還說這叫簡陋,我看來簡直像回到京城了。」
吳三桂假意聽不出他的弦外之音,哈哈幾聲大笑,忙邀明珠隔日走校場閱兵。
 第二天,明珠在吳三桂的陪同下,坐看一隊隊兵馬的各種操演,果然是兵強強馬壯,不論軍容、軍紀都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明爺,這些小子們的把式可還夠看?」吳三桂得意的說。
 「王爺,我敢說您訓練出的軍隊,全國第一,連皇上驍騎營軍都和您沒法子比,如果和您的兵馬打仗,那一定輸定了。」
 吳三桂笑著說:「明公誇獎了,小王是行伍出身,訓練士卒是我該做的事。」
 過一會兒只聽得號炮轟轟,眾多將士齊聲吶喊,聲音響徹四野。
 明珠心想:「吳三桂兵馬這麼厲害,一定要盡快報告皇帝,早做準備。」他的心裡不由得暗暗焦慮,但表面上又不得不敷衍吳三桂。
 「王爺,我這次來,皇帝讓我跟您說,您在這兒好好做官,將來您的兒孫世世代代都在這兒當官封王。」
 吳三桂聽了很高興,說:「皇上真的這樣說了?」
 「是真的,皇上希望您忠君愛民。」
 「難道我還不夠忠君嗎?」
 「王爺想到哪去了?就是因為王爺忠君愛國,皇上才會親賜這門婚事哪!」
 「謝主隆恩!」吳三桂高興得向北遙拜了一下。
 明珠卻又故意低語說:「皇上得到密報,有人說尚可喜和耿精忠要造反!」
 吳三桂聽了,臉色立刻大變:「尚…耿…要造反,這是真的…?」
 明珠察顏觀色,吳三桂瞬間的表情他全看見了,本來三藩禍福相依,吳三桂也私下正連絡他們起事謀叛,他這副驚恐萬狀的樣子,全落入明珠的眼裡。他馬上聯想到吳三桂與二藩密謀的傳聞。
 明珠輕描淡寫,不以為然的說:「王爺放心,這種傳言,皇上幾乎天天都聽到,只是他認為三位王爺為我大清立下不世之功,怎麼可能謀反,因此,從來不將它放在心上。」
 「皇上聖明,那全是捕風捉影,一派胡言。」
 「不過,這回二藩謀反一事,卻有些證據,你可得要好好監視他們,一有任何動靜,隨時向朝廷報告。」
 「尚、耿二藩如果膽敢謀反,老臣立刻派兵討伐他們。」吳三桂激動的說。
 「皇上說,吳三桂是清西南的重臣,有他在,保有西南半壁江山。」
 「請皇上放心,老臣在這裡訓練兵馬,為皇上保住江山。」
 「皇上聽了王爺的話,一定會很高興。」明珠假惺惺的拉起吳三桂的手。
 吳三桂卻高興的想著:「哈,這一來,我儘管放心訓練兵馬,調兵遣將,皇上一定不會懷疑到我了。」
 明珠從他的觀察裡,知道這個人心懷叵測,感到要是他擁兵一方,總有一天要出亂子的。
 明珠回到朝廷,把他的見聞向皇上啟奏,他說:「吳三桂的勢力太大了,如果不加以限制,就會樹枝過大而折斷了主幹一樣。」
康熙接到了摺子,看著看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吳三桂造反了

吳三桂處心積慮想造反,三藩之中,他的年紀最大,卻也最老奸巨滑,他知道想背叛清朝,得找到一個好藉口,才能號召各地軍隊共同參與他的叛亂計畫。
康熙十二年,他六十九歲了,眼看時間一日日流失,再不動手他怕就沒機會,於是,他和手下的謀臣,找來一個三十幾歲的朱姓年青人,在他大腿兩側各刺了一條龍,派人散播謠言:「明朝即將滅亡之際,當時的崇禎皇帝有個三歲的小太子,刺股為記,暗中託孤給他,叫他等太長大後,協助太子趕走滿清,恢復明室。」
 當然,這個瞞天謊言裡,還包括了:「吳三桂降清只是假意,他忍辱負重的目的,就是等著不辜負先帝遺託,等著有一天,帶領大軍趕走北京城裡的滿清皇帝。」
 吳三桂這個做的用意,當然是要對他當年背叛明朝的行為找到個好的理由,好去說服天底下漢人的心。
 就在吳三桂起兵前,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上疏,以自己年老多病,請求朝廷允許他歸遼東養老,由他兒子尚之信承襲王爵,繼續鎮守廣東。康熙認為這是裁撤三藩的好機會,於是下旨讓尚可喜返回遼東養老,同時也不准他的兒子承襲王爵鎮守廣東。
吳三桂和耿精忠知道這個消息,他們怕朝廷真的撤藩,自己的王位不保,於是,也假作姿態,先後奏請撤藩。清廷接到奏章後,大臣們猜測吳、耿是言不由衷,意在試探,但對於如何答復他們,卻疑慮重重。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和戶部尚書米思翰等少數大臣主張撤藩。但是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等人,卻怕因此激起叛亂,他們認為吳三桂兵強馬壯,一旦叛變,難於平定,所以不主張撤藩。
 康熙聽完兩派大臣的主張,果斷地作出決策:「吳三桂等人,撤藩會反叛,不撤藩亦是早晚會反叛。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先發制人,撤藩。」
 在準備撤藩的工作中,康熙最注重平西王吳三桂的動靜,他對於派去雲南的欽差折爾肯,把自己所佩的腰刀賜給他,良馬兩匹,並親筆寫了一封詔書給吳三桂,感謝他幾十年來鎮守雲南的功勞,只因吳三桂年事已高,而且長久駐守雲南邊陲地帶,為了酬謝他的功蹟,特別允許他的請求,准許他撤藩返回故事。
 欽差大臣折爾肯經過長途涉,終於到達雲南昆明,受到了吳三桂隆重的接待。折爾肯來不及抖落風塵,馬上向吳三桂宣讀詔諭。
 吳三桂原來以為朝廷會挽留他繼續留鎮雲貴,哪知向他傳達的卻是撤藩令。
 皇上的一紙詔諭,如同萬斤巨石,一下子投進了滇池,激起了萬丈的波濤。吳三桂勉強聽完,站起身來,第一個想法便是:「完了,我在這裡經營數十年一切,都化為烏影了,皇上不但沒有挽留我,連一點顏面也不給,我怎麼向部下交代?」
 「我問你們,怎麼辦?」吳三桂召來部下,對著手下大將吼著:「康熙想要我交出兵權,交出我們用鮮血打下的江山,你們服嗎?」
 大將馬寶說:「當然不服,讓王爺回去山海關,簡直是讓王爺去充軍了。」
 「康熙親政後,先清除身邊老臣,接著又對準三位王爺,哼,太不近情理了。」另一位大將吳國貴說。
 「都統的話,道出了玄燁的如意算盤,他是想一口吃掉我們,這叫圖窮匕見!」馬寶搶著說。
 會場上,大家群情激憤,恨不得立刻揮馬殺向北京。
 吳國貴說:「王爺,你手握重兵,千萬不能坐以待斃,讓康熙把我們趕出雲貴,我們的刀鎗難道鏽了嗎?」
 吳三桂的女婿夏國相沉思了半天,這才開口說:「王爺一世英雄,不管是崇禎或康熙,從不受人欺負,王爺您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辦!」
 「對,跟隨王爺,永不後悔!」人們越說越激昂,由氣憤轉為振奮,紛紛把眼光轉向吳三桂身上。
 吳三桂聽了部將們的說,把牙一咬,堅定了信心:「不反清,那就像等著康熙來把我們的雙手綑了,反清,才是我們的唯一生路。」
 「反清,咱們殺向北京。」幾個年輕氣盛的將領直呼,底下的人也跟著大叫了起來。
 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叛眼看就要展開,康熙派去的欽差大臣折爾肯卻還被瞞在鼓裡。
 明著,吳三桂派去服務的人員,對他們的意見,百分之百的聽從,生活起居無不照顧得十分週到,只是,問到撤藩搬遷日期,吳三桂卻又找盡理由敷。
 好不容易,拖了兩個多月,吳三桂才選定了搬遷的日期。
 折爾肯高興的說:「王爺選定的這個大好日子,我一定到場為王爺送行。」
 吳三桂心裡卻冷笑著:「送行,我才會好好的為你『送行』呢!」
 吳三桂決定以雲南為大本營,進行起事。他派心腹大將把守進入雲南的關口,封鎖內外消息,不管什麼人,只許進入,不許出去。他還想拉攏當時雲南的巡撫朱國治,想邀他也加入叛清的行列。
 朱國治知道吳三桂的狼子野心,但是他稟著「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的決心,踏進了平西王府。
 吳三桂笑眯眯的,帶他進兵庫,炫耀著他的兵器。
 「這些兵器,每一件都刻著老夫南征北戰的經歷。」吳三桂撫著刀,摸著鎗說。
 「不知當年王爺鎮守山海關時,用的是哪件兵器呀?那可是大大的功勞呀!」
 朱國治的話擺明就是在譏笑他當年開關引清兵當了漢奸的事,吳三桂不禁臉上一陣白一陣青,沒想到朱國治得理不饒人,繼續說:「明朝永曆帝聽說也死在王爺手上,王爺那時用的是弓弦吧?弓弦絞著永歷帝,不知他有沒有唉唉叫著?」
 吳三桂頓時大怒:「你這人,句句挖苦,字字嘲諷,看我怎麼治你,來人!」吳三桂憤怒的喊著:「把他拖出去斬了。」
 朱國治仰天長笑:「吳三桂你別猖狂,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我等著看你的下場。」
 立時,從吳三桂身邊衝出許多衛士,亂刀將朱國治砍死。
 吳三桂重新更衣,脫掉清朝的團龍服,換上明朝官吏的服裝,出現在演武場上。
 場上,他的將士們,個個剪掉長辮子,台上,一面大旗,上面大大的寫著:「皇周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吳」
 吳三桂打起叛亂的旗幟,其餘二藩也跟著動起來,接著貴州、四川、廣西、福建…戰火很快的燃燒各地,好不容易平穩的局面,又陷入一片慌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