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4 13:12:52

馬王堆導引圖 溯源千年養生史

聯合新聞網 | 文化藝術 | 漢代文物大展

馬王堆導引圖記錄最早的養生運動及人體經脈學,為中國養生與人體醫學
上的成就﹕http://www.udnnews.com/CULTURE/HAN/IMAGE/30400005.jpg

馬王堆中導引圖的部份復原圖樣﹕
http://www.udnnews.com/CULTURE/HAN/IMAGE/30400004.jpg

正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馬王堆出土文物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發現年代
最久遠、記錄最早的養生運動導引圖,及人體經脈學的足臂十一脈灸經與
陰陽十一脈灸經等記載,為中國養生與人體醫學上的成就,提供具體的證
據。我們循著這些證據所留下的線索,向遙遠的歷史推演溯源,找出中國
傳統養生法的發展脈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現有的文獻來看,中國古代養生醫學的第一個高峰期,應屬春秋戰國時
代。然而,在這五百年間如百花齊放的所有成就,卻是經過漫漫歷史寒冬
的醞釀與撫育。從伏羲取天地雷山水火澤風這些自然現象而畫八卦,將人
類在神話時期觀察宇宙間陰陽交替的自然平衡現象,做一個完美的總結;
再從黃帝以下經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段人文與自然抗衡的歲月,人類對保
持身心康泰的法則,已經摸索出一套初步的概念。今天我們遙想當年堯帶
領部族對抗中國的兩條巨龍kk黃河與長江,人們憑著加工後的樹木與石
器,與人類最原始的體能去掘洞築堤。可以想見當時的人,必定有氣悶與
腰痠、背痛等健康上的困擾。領導者為了解決百姓生理上的疾病,就從模
仿各種動物的身形,創制舞蹈動作,一方面解決身體痠痛的問題,一方面
也有娛樂教化的效果。由此也可以證明,導引養生與舞蹈同出一源。〈呂
氏春秋‧古樂篇〉是這麼說的:「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
為舞以宣導之。」而「作為舞」的方式,就是「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
韾之音,以致舞百獸。」對這個歷史事實就有了很清楚的說明。

說到黃帝制舞作樂,就不得不附帶提到一點。人類的養生術,與武術攻擊
防守的發展觀念,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古人從觀察動物的行為,
而歸納出養生與武術運動兩種肢體發展的方向。武術的肢體創作多半從觀
察動物的獵食行為而來。這些都是善取動物攻擊的技巧與優點,而歸納出
各種不同的拳架套路。同時,古人在觀察動物活動的身形特性時,也據此
而歸納出養生的運動方法。

經過漫長的蒙昧歲月,在春秋戰國這段時期裡,人們終於看清自己在天地
之間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老子的宇宙自然觀,提出「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概念
。所以,善養生者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認為人必須
清心寡慾。這個時候,導引養生的概念就正式出現了。莊子的「吹呴呼吸
,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說的就是配合呼吸的運動法。所
謂導就是導氣,引就是引體,一則強調呼吸,一則強調運動。《三代吉金
文存》就收錄了戰國時代一段談呼吸行氣的法則:「吞則蓄,蓄則伸,伸
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復,復則天,天其本在上
,地其本在下,順則生,逆則死。」《呂氏春秋》:「用其新,棄其陳,
精氣日新,邪氣盡去。」談的也是深層的呼吸。導引的另一個概念就是肢
體運動。〈呂氏春秋‧盡數篇〉特別強調運動的重要:「流水不腐,戶樞
不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而莊子的熊
經鳥申,就是說人類從熊攀樹引氣,與鳥伸頸獵食的情狀中,領略到的運
動法則。這些導引法則,就是馬王堆四十四個導引圖的思想背景。

除了哲學思想與導引術之外,春秋戰國時期的另一個成就,是人體醫學經
脈方面的發現。我們從漢墓出土的馬王堆文獻裡看到〈足臂十一脈灸經〉
與〈陰陽十一脈灸經〉,當時認為人體經脈只有十一經脈。而《黃帝內經
》裡的〈靈樞經〉,卻有了更完整的十二經脈說(比足臂十一脈灸經多了
手厥陰經)。而且〈足臂十一脈灸經〉對人體五臟關聯性的引述,也不如
〈靈樞經〉講得那麼完整。假如〈靈樞經〉是在戰國末期與漢朝初期完成
的著作,那麼我們可以據此斷定,漢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比〈
靈樞經〉的時代更早,應該可以溯源到戰國初期就已形成。

從馬王堆這批漢文帝年間遺留下來的文物裡,我們也可以發現,歷經兩百
餘年的西漢王朝,生命科學的研究與發展,也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更完整
的成就。所以,當時雜家對大宇宙與小宇宙之間的關係,就有了更具體的
描述。〈淮南子‧精神篇〉談到:「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日
;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節。」對胎兒在母體內的變化成形
,也有了清楚的文字記載。所謂「一月而膏,二月而胅,三月而胎,四月
而肌,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
。」在養生的概念上,則將人的精神比喻作天,人的形體則為地,所以「
天靜以清,地定以寧」。而對於養生處世的具體方法,則提出「居無容,
處無所,動無形,靜無體,存若亡,生若死」的見解。這些觀點,也證明
老子虛無哲學對中國養生觀的深刻影響。

目前,關於馬王堆導引圖的研究報告,大致有下列幾個要點:一、肢體運
動與呼吸法當中,有蹲、跪、坐、立等姿勢。有部份圖形是具體模仿動物
身形,如猿、熊、鶴與水鳥等;二、運動中亦有利用器械作為輔助,如盤
、球、小石袋與長棍;三、有些動作對病情有直接治療的效果;四、其中
亦有配合存想,強調意念的活動;五、有少數動作有配合經脈穴位與按摩
。在這些報告之外,我願意就個人對導引術的認識,以及長期身體力行的
經驗,提出幾點補充的意見,激發大家作更廣泛的思考。第一點:它的每
一個動作應該是連續動作中的一個動作;換言之,四十四個圖形即代表四
十四種功法,並且,每一種功法中,都各有特定的呼吸方法;第二:運動
功法裡,蘊含著肢體旋轉的重要概念;第三:從各種圖案的動作裡,特別
強調活動踝、膝、胯、腰、椎、頸、腕、肘、肩九大關節;第四:由圖中
人物的穿著性別及年齡,已強烈暗示:當時導引術已經成為全民運動。加
上〈呂氏春秋‧本生篇〉說到:「能養生之所生而勿攖之謂天子」;也就
是說,從天子到平民百姓,都在學習導引術。

在即將邁入兩千年的此刻,我們站在歷史的經緯上,藉著目睹馬王堆出土
文物,重新了解人類養生史的發展成就;同時也捫心自問:我們究竟從先
人的經驗裡擷取多少精髓?相對於古代樸實簡易的養生法則,再檢視目前
養生界某些過度誇張與虛玄的說法,無異於給現代人的一記當頭棒喝。而
我們再拿這套藉由人與自然互動而經過幾千年歲月驗證所得的養生法,相
較於西方運動文化強調競技,剛猛,甚至以破壞自然環境作為運動養生的
輔助條件,其中的智慧層次有雲泥之別。過去,我們的祖先以強韌的生命
力,對抗洪水天災的危害與威脅;而今天,我們又憑藉什麼來對抗電腦資
訊時代所帶來的健康危機?就讓我們在千禧年這一年拭目以待吧!(作者
為台北市太極導引文化研究協會理事長) 【1999/11/16/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