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8 01:07:43瑪酷樂

南方澳的兩間佛寺金龍寺與南光寺

 

GPS

GPS

        金龍寺位於南方澳第三漁港西側的山坡上,範圍不是很大,但是景觀卻十分優美,每天晨昏都有許多當地居民到此運動,寺裡供奉的觀音石像和「城隍廟」裡的那一尊觀音應屬同一系列,都是八十二年前(1921)來自日本的三十三觀音之一,從上面的雕刻可以看出這是一尊千手千眼觀音。日據時代就被安置於現址的路邊,保佑著蘇澳到南方澳之間路人以及行車的平安。台灣光復後蘇澳到南方澳的公路經過幾次的拓寬,因損及觀音石像的基座,地方人士便為此神像整建並加蓋一間小小廟宇。有了廟宇就有人來拜,信徒間盛傳著觀音佛祖的靈感,結果吸引了更多的信徒,約民國七十年代初期地方人士組成此廟的管理委員會,並將小小廟改建成較大約五、六坪大小的鐵皮屋廟宇。到了八十年代初期,隨著山下「移港路」的拓建,危及山上的廟地,於是地方熱心人士張新英、曾添賜、陳明煌等人及管理委員會再度籌劃遷移廟址並擴大廟宇規模成今日形態,但因地處懸崖加上腹地不足,所能擴大的範圍仍然有限,不過週遭優美的環境,一點也不減以鐵皮搭建廟宇的優雅。除了一般佛教的大節日外,平時農曆的初一、十五都有團體到此誦經,也有不少信徒帶著香花水果前來朝拜。在南方澳普遍熱鬧的宗教活動中,「金龍寺」算是一個比較寧靜的寺廟。廟前崖邊的一顆大雀榕,是目前南方澳境內最大的一棵樹,連根叢幹盤踞峭壁之上,好像南方澳大門的守護神,日前因峭壁崩塌,大樹有崩落的危險,經地方熱心人士賴榮興先生的奔走請願,終於獲得港務局的補助,目前正發包以方形石籠堆疊護牆,大樹安全也終獲保障。

    南方澳的另一間佛教寺廟「南光寺」,矗立在南興里虎頭山東側的山腰上,宏偉建築的身影從海上沿岸就可以遙遙望見,依山而建的六樓結構是目前南方澳最高大的寺廟。在日據時代,這一帶是一片相思樹林,山下正是日本人開拓南方澳的移民村。光復初期,來自宜蘭頭城的漁民蔡天送在此落腳,並將附近樹林闢成蕃薯園。當時這裡就有日本留下的石刻觀音像,約民國四十二年左右有個名為「あすぎ」來自龜山島的移民小孩,在此以泥土捏塑神像置放於觀音像旁一同供奉,不久引起大人注意,當地居民吳簡秀鳳、游簡鉛和其子游正義遂發起為石刻觀音建一小小廟屋,地方朝拜者也與日俱增,到六十年代末期游簡鉛母子再度計劃為石觀音擴建廟宇,半途因財務困難,無法繼續,遂請佛教師父幫忙建設,年青的定玄法師接下這個任務,於民國七十年完成「南光寺」舊部的建築。民國七十七年六月,定玄法師轉任苗栗,接任「南光寺」住持的是一位法名「釋能度」的比丘尼,「能度」法師接任後也和寺院的同儕積極推展廟務。當時適逢台灣經濟起飛,股市大好。對寺廟提供捐獻的善信大有人在,「能度」法師把握了這次最好的機會為「南光寺」擴建新廟宇,於民國七十九年的五月破土,到民國八十一年初竣工,六層高的建築成為南方澳最雄偉的廟宇。挑高頂樓的大雄寶殿供著「華嚴三聖」,原來供奉「三寶佛」的舊部大樓因年久失修,目前較少運用,「三寶佛」也被遷移安置在新大樓頂樓的大雄寶殿,寬闊的殿堂顯得莊嚴肅穆,特別是從大殿走廊可以俯瞰整個港口及太平洋,是南方澳景觀最美麗的一個寺廟。只是寺院依山而建,出入口在小巷內,外來的香客不得其門而入,無緣享受這麼一個莊嚴優美的環境,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目前那尊日本石刻觀音像正供奉於頂樓大雄寶殿的正中,和背後巨大的佛像比起來顯得十分渺小,但是神像身上的金鉑卻十分耀眼奪目,其雕刻的方法和「金龍寺」及「城隍廟」那兩尊日本觀音有明顯的不同,在宜蘭員山鄉的「普照寺」,筆者則發現另一尊較大型的石刻觀音像和「南光寺」的觀音幾乎是同一個神韻,也由於無文字可查,不知來自日本何方。

http://nanfangao.googlepages.com/g11.html

南方澳文史工作室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內旅遊」
ntvad 2013-05-22 04:24:13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