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4 11:15:28大溪社會大學

桃園客家文化的神祕面紗

桃園客家文化的神秘面紗         

有幸參加2008年11月18日桃園客家開發與史蹟文化研討會,經過一天研討會的洗禮,方知有這麼多學者專家早已為客家文化的保存犧牲奉獻、默默的耕耘著心中有著無限的感動與慚愧,原來客家文化的神秘面紗,給人的感覺是如此地神聖、驕傲與自豪。

吳家勳校長在客家合院的探索中,介紹不同姓氏的客家族群,所住的合院設計也有所不同,並為我們鄭重推薦──新屋鄉中正路110巷的時光隧道,希望大家有空一定要走訪一下。

邱炫煜博士發表的專題,為求考證親自一一走訪縣內祀奉三官大帝的廟宇,正確的瞭解實況,報告得非常詳細,其敬業精神著實令人欽佩。

陳盛增會長介紹早期先民來台,從辛苦開墾到豐收,充滿著鄉土情懷的辛酸血淚史,[客家本色]這首歌足以代表當時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勤儉持家的寫照,身為後代的客家子孫,理應好好珍惜祖先留下來的產業──偉大的客家文化。

羅烈師博士介紹大嵙崁最早的信仰中心,是位於大漢溪西岸的仁和宮,這座仁和宮祀奉的開漳聖王就是漳州人的守護神,聽起來真是既親切又熟悉,因為它就是離家不遠、近在呎尺,香火鼎盛的埔頂廟仁和宮。

姜金龍博士的專題,用生動、活潑、有趣的方式,介紹早期客家先民以稻米為主食,並推出客家米食的順口溜[頭槌、二糍、三甜粄、四惜圓、五包、六粽、七層糕、八摸挲、九碗粄、十紅桃],可見客家米食的千變萬化是何等的了不起。

徐貴榮博士的專題中提到台灣的社會中,饒平話已成為隱形話,要不是徐博士對客家文化的執著,恐怕會流失得更嚴重,索幸他發揮了客家人的稻穗精神,在平鎮市民大學開班授課,把客家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堪稱是客家文化的守護神。

關於新屋鄉名的由來,賴文英博士介紹中說與當地范姜家族有關,乾隆年間由於范姜家族海豐人士來此開墾,並用明顯的紅色磚瓦建新的房屋,因而村民稱其房子為新起屋,簡稱新屋。

今天方知客家文化是如此地博大精深,感謝所有的工作團隊,長期以來辛苦的籌劃,讓我們有機會認識固有的客家文化,並希望能繼續發揚光大,願此小小心得
與各位分享。                     另一隻小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