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8 13:17:00黑騎士
内功修炼宜知
内功修炼一般以动势、站势、坐势、卧势较常用,需说明的是,宫观寺庙中的佛道修炼者,大多数人以坐势炼功。殊不知坐势炼功,禁忌尤多,特别是打坐数个时辰,血液流通滞塞,易在腿部血管中产生凝聚淤滞的细小血块,这些淤血成块后一旦沿血管流动而没融解,在脑部和心脏发生堵塞,会引发瘫痪或心脏病猝死。这种心脏细胞不可逆性突然坏死的病例由于事先毫无朕兆,会被宗教家称为尸解或坐化,误作成仙成佛的效验。其实西方医学界已在长时间乘飞机的旅客中发现这种病症,仅是他们不知道打坐修炼中早有这种病例而已。这些乘客在飞机上长途旅行达十多个小时,吃睡都在椅子上,下飞机后突发心脏病猝死,经检查为淤血堵塞心脏血管所致。
修炼时必须将姿势摆正,使五脏得位,血液流通,要做到:“齿轻叩,津频咽,身要直,体要松,息要微,意要轻”,关键是一个“松”字诀。站势和坐势炼功要注意放松双肩,卧势炼功要特别放松颈椎,只要身体真正放松了,炼功才会出现效验。而要放松,就要了无牵挂,真正放下自己,如果总是牵挂自己,要自己给身体作主,舍不下这个“我”字,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放松。练功成道最终是要舍己忘形,将“我思故我在”的这个身体、识神大胆舍掉,虚空大定,寂然无我,则道自来归。道家讲要“身非我有”,讲“吾丧我”,讲“堕肢体,黜聪明”,“外其身而身存”,必须下狠心放下自身,后天的身心俱舍,扔掉这个“我”字,才能真正使身体放松。
练功须知动静互根,内外兼修之理,如鹿炼精,如龟炼气,如鹤炼神,如虎聚阳,如蛇聚阴。若血脉未和,莫贪静坐,关窍未通,不行既济。古代道家不离武术和医药,目的就是要牢固身体,修炼千门万派,都是先从身体上修起。因为病从心起,弱自精衰,邪由气入,若能修养精气神,身体自然强健,最终才能出有入无,有无相通。
身体静则属阴,动则属阳,坐势和卧势阴气较重,易生筋骨血脉滞重瘫痪之弊,仅有站势在动静之间,得阴阳之中道,故修炼入手以站势为优。人类从动物进化到能直立行走,这是一场身体的革命,可知站立是人类入道之门。
太极拳为张三丰祖师留传于世,是为道家动功。太极拳法,关键亦在一个“松”字上,要能松、沉、稳、静,神气浑融,自然无象通于大道。太极拳达到高境界,和清净丹法修炼效果相类。世人习练太极拳者甚多,但入高境界十分不易,其原因是不知在动势中求“松、沉、稳、静”。实际上太极拳的关键在于意念的修炼,故古时也称作“心意拳”。《道德经》讲“独立不改”,《黄帝内经》讲“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都是此意。
有修炼者心灵难以入静,大多可能是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里埋藏着一股不平之气,认为自己平生多处逆境,才华未得伸展,灾病苦苦相逼,所求皆不如意。其实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此乃社会机制使然,亦无足怪。庄子为保存民族根基,故有《人间世》、《德充符》、《养生主》、《应帝王》之著,他告诫人们:“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能蹶而复起,中国文化能绵延常新,皆是以太极文化为根基使然。
修炼者要筑起心灵的堤防,就要学会惩忿窒欲,懂得警戒自己,劝勉自己。有古德云:“毋以妄心戕真心,毋以客气伤元气。”“但自无心于万物,那怕万物常围绕。”修炼者情绪最重要,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良性心态下修炼,才能在动中求得虚静。《千金方》中有“四少歌”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必了。”其实所谓建筑心灵堤防,乃是方便说法,有堤防即着相,直至连堤防也化去,顿入虚无,方是究竟境界。
修炼先由放松开始,此为“松”。“和”是调整情绪和身心状态的要诀。“空”可将万缘放下,心包宇宙,虚壹而静。“灵”则神光常明,直入庄子所言“宇泰定”的境界。由松、和、空、灵,凝神炁穴,上下通明,由有而达无。《化书》为道家要籍,其中传有“五忘仙诀”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合道,忘忘则功圆”。人能一气氤氲,而至忘形,则炼精化气之功成。人能一灵独存,神不自神,而至忘神,则炼气化神之功就。人能体合太虚,上下通明,直至打破虚空而忘其虚,则炼虚合道之功毕。而后归中道,出入有无两界,则达大道究竟境界。
修炼时必须将姿势摆正,使五脏得位,血液流通,要做到:“齿轻叩,津频咽,身要直,体要松,息要微,意要轻”,关键是一个“松”字诀。站势和坐势炼功要注意放松双肩,卧势炼功要特别放松颈椎,只要身体真正放松了,炼功才会出现效验。而要放松,就要了无牵挂,真正放下自己,如果总是牵挂自己,要自己给身体作主,舍不下这个“我”字,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放松。练功成道最终是要舍己忘形,将“我思故我在”的这个身体、识神大胆舍掉,虚空大定,寂然无我,则道自来归。道家讲要“身非我有”,讲“吾丧我”,讲“堕肢体,黜聪明”,“外其身而身存”,必须下狠心放下自身,后天的身心俱舍,扔掉这个“我”字,才能真正使身体放松。
练功须知动静互根,内外兼修之理,如鹿炼精,如龟炼气,如鹤炼神,如虎聚阳,如蛇聚阴。若血脉未和,莫贪静坐,关窍未通,不行既济。古代道家不离武术和医药,目的就是要牢固身体,修炼千门万派,都是先从身体上修起。因为病从心起,弱自精衰,邪由气入,若能修养精气神,身体自然强健,最终才能出有入无,有无相通。
身体静则属阴,动则属阳,坐势和卧势阴气较重,易生筋骨血脉滞重瘫痪之弊,仅有站势在动静之间,得阴阳之中道,故修炼入手以站势为优。人类从动物进化到能直立行走,这是一场身体的革命,可知站立是人类入道之门。
太极拳为张三丰祖师留传于世,是为道家动功。太极拳法,关键亦在一个“松”字上,要能松、沉、稳、静,神气浑融,自然无象通于大道。太极拳达到高境界,和清净丹法修炼效果相类。世人习练太极拳者甚多,但入高境界十分不易,其原因是不知在动势中求“松、沉、稳、静”。实际上太极拳的关键在于意念的修炼,故古时也称作“心意拳”。《道德经》讲“独立不改”,《黄帝内经》讲“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都是此意。
有修炼者心灵难以入静,大多可能是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里埋藏着一股不平之气,认为自己平生多处逆境,才华未得伸展,灾病苦苦相逼,所求皆不如意。其实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此乃社会机制使然,亦无足怪。庄子为保存民族根基,故有《人间世》、《德充符》、《养生主》、《应帝王》之著,他告诫人们:“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能蹶而复起,中国文化能绵延常新,皆是以太极文化为根基使然。
修炼者要筑起心灵的堤防,就要学会惩忿窒欲,懂得警戒自己,劝勉自己。有古德云:“毋以妄心戕真心,毋以客气伤元气。”“但自无心于万物,那怕万物常围绕。”修炼者情绪最重要,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良性心态下修炼,才能在动中求得虚静。《千金方》中有“四少歌”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必了。”其实所谓建筑心灵堤防,乃是方便说法,有堤防即着相,直至连堤防也化去,顿入虚无,方是究竟境界。
修炼先由放松开始,此为“松”。“和”是调整情绪和身心状态的要诀。“空”可将万缘放下,心包宇宙,虚壹而静。“灵”则神光常明,直入庄子所言“宇泰定”的境界。由松、和、空、灵,凝神炁穴,上下通明,由有而达无。《化书》为道家要籍,其中传有“五忘仙诀”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合道,忘忘则功圆”。人能一气氤氲,而至忘形,则炼精化气之功成。人能一灵独存,神不自神,而至忘神,则炼气化神之功就。人能体合太虚,上下通明,直至打破虚空而忘其虚,则炼虚合道之功毕。而后归中道,出入有无两界,则达大道究竟境界。
上一篇:摘錄大陸群組練拳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