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固本育幼苗
有一個兩歲小女孩,體質很弱,反复感冒,每次都要吃許多消炎藥,後來醫生髮現患兒的白細胞下降了,只有2000多個單位,便懷疑她可能患上了白血病。家長很急,抱著孩子找到了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溫振英教授。溫大夫仔細詢問了病情,認定患兒是因過多地服用了消炎藥,殺傷了自身的白細胞,導致免疫力下降。她囑咐患兒家長停服消炎藥,採用養陰益氣,健脾補腎的中藥療法。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孩子的白細胞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又經過一段時間調理,孩子體質增強了,也不愛感冒了。
小苗要壯須常“培土 ”
溫振英在多年的臨床中,十分注重改善患兒體質。她形像地把小兒比喻成小樹,她說小樹要長得枝繁葉茂,就須常常培土澆水,讓樹根扎得牢固。小兒的脾胃就如同小樹的樹根一樣,脾胃功能強健,小兒才能健康成長。據這一指導思想,她研製的扶正、健脾系列中藥製劑,臨床應用20多年,對改善小兒體質效果顯著。
溫振英1953年畢業於湖南湘雅醫學院,先後在瀋陽中國醫科大學、北京醫學院任教和從事臨床工作,是北京第一屆西學中專家,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全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會委員,全國優生優育委員會理事及兒童營養研究會專家委員。溫振英曾跟隨祁振華、關幼波、楊藝農等名老中醫學習。20世紀60年代她在臨床用中藥治療小兒乙腦、流腦、麻疹等傳染病;80年代小兒烈性傳染病得到控制,遂轉向小兒白血病的中藥協助治療,研究中藥扶正固本在兒童白血病方面的治療作用;90年代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飲食結構的改變,健康兒童的中醫體質類型發生顯著變化,消化、代謝功能紊亂,免疫及內分泌失調疾病增多,溫振英又開始了對小兒中醫營養和體質類型加以研究。在近50年的工作中,溫振英隨著兒童疾病發展變化規律,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尋找發現中醫藥診治兒童疾病的特色,發揚以往名家經驗,逐漸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診病、治病理論及方法,臨床療效顯著。
“衷中參西”與時俱進
臨床上,溫振英以中醫的氣血陰陽、五臟六腑協調為理論指導,審證求因,四診合參。她認為發展的中醫學應該與時俱進,根據自然條件的變化、人文體系的變化、疾病類型的變化,吸取新的自然科學技術,提高創新中醫診療技術,既不能僅依據病人的主訴及簡單的舌脈表現即診斷開藥,也不能背離中醫學自身基本理論特點,全依靠西醫的化驗檢查開方治病,而應“衷中參西”。
在防治小兒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溫振英認為,根據小兒臟腑脆弱、肌膚嬌嫩、易虛易實、疾病發生後容易傳裡、溫熱病容易傷陰等特點,應用扶正固本的治則是符合辨證論治的。她研製的養陰益氣合劑治療小兒腺病毒性肺炎,防治兒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療效顯著。
在治療嬰幼兒腹瀉方面,溫振英經多年臨床實踐發現,因為“小兒脾常不足”,常用苦寒燥濕藥更傷脾胃,以健脾益氣藥配合少許清熱利濕、行氣和胃中藥則療效顯著,說明中醫扶正固本的重要性。她研製的健脾益氣糖漿在預防小兒營養性貧血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在防治非典與艾滋病方面,溫振英同樣主張中醫扶正祛邪法的應用。認為中醫學強調養生扶正防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在人體遭受外邪侵襲,產生正邪鬥爭的疾病狀態時,祛邪是治病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調整機體在疾病時期的陰陽失調、臟腑的紊亂,解決內在矛盾。
溫振英主持並參加的兒科臨床和基礎理論的中醫課題獲部、市、局級科學進步獎10餘項。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她在北京中醫醫院開辦了具有中醫特色的兒科病房,收治傳染病、危重疑難雜症等患兒,以中藥治療為主,開創了中國中醫兒科病房的先河。
http://www.lzyysw.com/zhongyi/detail/88
來源:老中醫養生網 http://www.lzyysw.com/
任何轉載或轉貼都應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
上一篇:小兒厭食--推拿妙招
下一篇:滋腎平肝開鬱清心糾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