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7 09:55:44Shian

學佛給我自信心^_^

 

許多事情,當事人的我,早已經忘光光了,但,看到或想到的人,卻是好奇或忘不了,總是逮著了機會就要詢問一番。有些「事」根本無須多問,知道了又如何?只是滿足一時的好奇心,對過去的人,或當事人的我而言,實在毫無意義…。

 

此次返台,適逢 恩師往生。返回祖庭寺參加 恩師的四七,結束離開正走在小巷古道上時,遇到某長老,她看到我轉身「霹口」就問我:

「正好看到妳,有一件事我一直想問妳,但都沒因緣碰到,現在終於有了,好多年前,妳和妳師父筆戰,現在妳出去那麼多年了,妳的心境是怎樣?」。…其實,大約十五、六年前,我曾在「僧伽雜誌」上,書寫一篇文章,敘述離開常住的一些感想,詳細內容我都忘光光了。至於說「筆戰」,也實在嚴重或誇張了,文章寄出被刊登後,還是同學拿給我的,我自己都不知道被登出,而 恩師看到後,就在福田雜誌上回應兩大篇(分兩期刊出),文字遣詞非常的「犀利」,也是後來居士拿給我看,我才知道觸犯了「地雷」。

 

一向粗心大意的我,當時看到了也不當回事。這種不同角度看法的事,當然都是不同的,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就只是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個自有個自的主觀意識,爭辯、筆戰都是毫無意義的事。就讓時間去印證一切,越爭論只是讓彼此「火大」,於事無補。何況,當時我寫書時,也只是一時有感而發而已,誠所謂:說著無心看著有意,看著的人有心去誤解就由它去罷!

 

一切現象終究要「雲淡風輕」,放不下的人,或有心的人,是她他們的因緣,雖說我是起頭,但煽火的人不是我,學習平淡不當回事,是我一向的原則。禪宗祖師不是有:「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因為在氣頭上、在看法不同裡,如何爭辯都是不對的,滲入了個人主觀意識,不明晰如何自照到自心的清朗呢?現在的我,越來越不愛用語言,話多就無法用心,沒用心,就無法省思到自心的起浮。不平靜的心性,如何覺察到「內在」呢?!

 

我常常說的:「一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是啊,外在的一切山河大地,都源於我們內在的「心」在分別的,心不動,山河大地也只是泥土、樹林組合,如果心動了,它就會隨您起舞了,看它是美是醜,一切的一切都源我們的心,付於它生命與景緻的啊…。

 

也許我選擇了一條「異於常人」的道路,用雲遊來修行,一般人都無法理解,這種「飄遊」的生活怎麼過?或說是錢是怎麼來的?我們的家不是在一棟房子裡,誠然有「家」的感覺很好,但,這樣的家只是一間房子而已,真正的家是「地球」、是「虛空」。我們的靈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但,我們把自己侷限在房子裡,無法超拔出來,這就像我們把自己侷限在身體裡一樣,不知道心念、靈性是與法界同入共存的,守在一個軀殼、房子裡,當然無法「心包太虛」,因為心量、眼界都被侷限住了,如何也不看到真正的「量週沙界」意境了。

 

這不是對與不對的問題,是要讓我們有朝日無常來,能夠很快就脫離現象界,因為不眷念於囹圄的色身,才能快速回歸到靈性界區堿裡,無論是到那一方世界,或是任一宗教領域,都有想去、該去的地方。反之在這色身、房子裡流連忘返,無法獲得解脫、自在…。

 

人,往往容易陷入「偏執、偏頗」裡,總是用己觀來衡量別人,這是一般人的現象與常情。但,如果一個在他的宗教領域裡,已經超過三十年了,還是用凡情在看待別人,這絕對不是別人的錯,是自己沒成長所致。 印光大師常說:

「看一切人皆是佛,唯我一人是凡夫」,這不是口號,這是真正超出凡情、俗意的人,才能體悟、作到的…。

 

至於雲遊經費來源?也是一般人最想知道、最在意的看法。我常說:「量有多大,福就會有多大」,有願必有福,當您發願要為這地球、為眾生效勞,作有益的事時,這資源不求而來。這不是空話,這是實情,萬物皆有情,當您發願、許下一個有益眾生的願望時,一切天地鬼神、山河大地皆知,皆感受得到,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人護持。這也是相應的因緣促成的,不怕吃苦、有毅力、有信心…,把全身心投入虛空裡、宗教領域裡,還有什麼好擔憂的呢?一般人的問題都是:不夠投入,無論是對任何現象,都是半信半疑,罣礙多又不相信自信宗教的力量,當然無法相應、獲得該有的力量、加持、批佑了。這不是信仰上的錯誤,而是對自身信仰力不足所致。

圖,這是去花博遊時看到的美麗景緻,原先以為是椅子,呵,是燈罩啦,很有創意喔,感謝與之相遇,阿彌陀佛&謝謝^_^…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小富婆 2011-12-18 23:28:44

認同是自己不夠相信
無法深信佛法
才會有所掛礙
是我該努力學習的

版主回應
是的,自我認同、自我信心力、自我加持心…比什麼都重要^_^…一般人都是在「這點上」罣礙多又不全身心投入,所以佛法力量當然顯現不出來嘍^^,也是您們有家累,不像我一個人^^…。好辦自然容易,不好辦自然較有「顧慮」嘍^_^ 2011-12-19 08:36:53